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莉娜 《中外医疗》2013,32(3):106-107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选用氧速为8~10L/min氧气做动力的雾化器,治疗组给予雾化生理盐水3次/d,10mL/次,连续治疗5d;治疗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选用相同的仪器将利多卡因雾化,给予治疗组患者给予雾化利多卡因3次/d,给予2%100mg/次。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1秒用力呼吸容积、心率、动脉血压值、最大呼吸量、二氧化碳分压值及呼吸频率等。结果通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吸入雾化药物前后,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较治疗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1秒呼吸容积值明显比对照组增强,比较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值的降低程度和动脉血压升高程度,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变化显著,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发挥着积极性的作用,疗效明显,同时在缓解患者喘息症状方面有显著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石小软 《当代医学》2014,(34):147-148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哮喘型支气管炎并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治疗组行利多卡因雾化治疗,对照组行生理盐水雾化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1 s用力呼吸容积等指标。结果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1 s用力呼吸容积、最大呼吸量较对照组升高,心率与呼吸频率较平稳、减慢;Pa CO2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动脉血压值升高;2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用于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另外随机选取56例患者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从治疗后的效果情况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43%;从治疗后两组在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情况分析。对照组的心率为125次/min,呼吸频率为30~35次/min,动脉血压平均为(78±3.6)mm Hg(1 mm Hg=0.1333 kPa),二氧化碳分压平均为(46±3.7)mm Hg;观察组的心率为85次/min,呼吸频率为20~25次/min,动脉血压平均为(87±5.6)mm Hg,二氧化碳分压平均为(40±3.1)mm Hg。以上情况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压、心率和最大呼吸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压和最大呼吸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利多卡因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96例急性发作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48,采取利多卡因治疗)与对照组(n=48,采取生理盐水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气道功能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值(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值(PaCO2)和生命质量量表(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志刚 《中外医疗》2012,31(30):97-98
目的对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的80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都实施常规的临床治疗,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使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压值等方面治疗效果都显著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能够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利多卡因医治急性发作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30例患支气管炎者(慢性喘息型)分组:甲发作组(65例)与乙发作组(65例),对甲发作组经支气管炎常规诊治,对乙发作组经常规+利多卡因诊治。给予7d的诊治后,对甲发作组与乙发作组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乙发作组的疗效比甲发作组好,P0.05。乙发作组的心率情况、呼吸频率状况改善比甲发作组明显,P0.05。乙发作组的动脉血压值比甲发作组高,P0.05,乙发作组的二氧化碳分压数值比甲发作组低,P0.05。结论:经利多卡因医治急性发作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加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疗效.方法:本文将我院呼吸科2004年8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58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为利多卡因雾化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的其它治疗措施均相同.应用氧气作动力的喷射或雾化器,氧流速为8-lOL/min,A组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5ml(100mg)/次治疗,每日3次;B组雾化吸人生理盐水5ml/次,每日3次;连续3d.观察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PEF以及PaO:及PaCO:变化情况.结果: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PEF以及PaO2及PaCO2结果显示:利多卡因治疗组患者在雾化吸入30min,ld,3d结束时其心率、呼吸频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好转(P<0.05);利多卡因治疗组在雾化吸入30min,ld,3d结束时其FEV.、PEF占预计值百分比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aO2升高、PaCO2降低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雾化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利多卡因治疗组较对照组高(16.7%与3.6%,P相似文献   

9.
张芳  王兴华  向歆  黄玉蓉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63-1864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28例),均符合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治疗组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mg和5%沙丁胺醇雾化液1ml(5mg)加生理盐水3-4ml联合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加生理盐水3-4ml联合雾化吸入,每日2次。观察2组在咳嗽、咳痰、喘息、肺部罗音消失、呼吸困难改善方面及住院天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相比,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喘息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设备投入少,简单易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于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前来就诊的74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利多卡因雾化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75.68%(28/37),而观察组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则是94.59%(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Sa O2)、氧分压(Pa 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在一般治疗方案外加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可以有效地松弛平滑肌,减轻喘息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1.
顾转霞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26-1827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灵宝市中医院收治的116例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依照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接受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接受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56/58),高于对照组的81.03%(47/58)(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_1、PEF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效果显著,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探讨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压等情况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加存 《中国医疗前沿》2012,(5):30+90-30,9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疗程约2周,比较两组疗效和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的35.7%高于治疗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的改善率82.9%明显高于对照的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呼吸功能,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对于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时,采用雾化吸入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1月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对症干预治疗,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血气指标、肺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陈旧性肺结核应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组治疗,研究组给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0d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在正常预计值当中的百分比(FEV%pre)、FEV/用力肺活量、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对比住院时间以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pre、FEV/用力肺活量、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由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复发状况。结论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结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其疗效显著,还可降低住院时间,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采取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方法选取72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纳洛酮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在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3项指标水平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1秒用力呼气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适当的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变。观察组45例在出院时建议应用家庭型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随访1年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因COPD急性加重的平均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治疗前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院内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和pH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更为显著(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因COPD急性发作平均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促进病情的恢复,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配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2 mg/次,2次/d)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呼气峰值流速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和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5例,康复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由护士指导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结果:康复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