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辖区2008年至2012年90 600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种类,按城乡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本区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措施。方法:按郑州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要求,对辖区县级以上产科医院分娩的所有孕满28周至产后7 d的围生儿进行监测。结果:金水区5年出生围产儿90 600例,出生缺陷发生70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7.8‰。出生缺陷儿中男婴多于女婴,辖区出生缺陷率城市与乡镇无差别,城市出生缺陷发生以致畸因素影响为主,乡镇以常染色体和多基因遗传病为主。结论:预防出生缺陷发生,应加大孕育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优生优育服务项目,提倡育龄妇女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并重视对早孕致畸因素的防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提出干预措施,为早期发现缺陷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年10月1日~2008年9月30日孕28周至产后7d住院分娩的17351例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6年共监测围产儿17351例,出生缺陷16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74‰;出生缺陷位于前5位的是多指、并指(趾)及马蹄内(外)翻足、唇颚裂、先天性心脏病、尿道下裂;出生缺陷的产前确诊率为20.71%;出生缺陷儿母亲以流动、低收入、低文化人群为主体,82.25%的缺陷儿母亲孕早期无明显的致畸因素。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教,做好产前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在器官形成过程中发现的胚胎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异常.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出生缺陷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其发生,本文对襄樊市城区2005年出生的8110例围产儿进行了出生缺陷监测分析.结果出生缺陷106例,发生率13.07‰.出生缺陷病种以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其次为唇、腭裂、多指趾、神经管畸形等.  相似文献   

4.
112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该院出生缺陷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依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6年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及国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监测围产儿2559例,国产儿出生缺陷112例,发生率为4.38%(112/2559).主要出生缺陷发生顺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指(趾)畸形、马蹄内翻足、复合畸形、尿道下裂、小耳及外耳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男婴显著多于女婴.结论 孕前及孕早期预防和加强产前诊断,可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东河区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对2005—2007年监测地区内各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2005—2007年东河区共出生991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9.69‰,围产儿死亡率11.10‰,缺陷围产儿死亡率239.58‰,占围产儿死亡的20.91%;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总唇裂、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多指、腹裂;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性别无关;城镇发生率为7.89‰,乡村13.47‰,乡村明显高于城镇。结论:应广泛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加强孕前、孕期保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清远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发现造成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监测我市24家县级以上分娩医院孕28wk-产后7d内的围产儿。结果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10.74‰,出生缺陷前5位是胎儿水肿综合征、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25-29岁年龄组的妇女生育缺陷儿的发生率最低。结论加强婚前、孕前、孕期保健和开展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关键,做好出生缺陷的一、二级预防,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宁夏1996-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宁夏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要求,对1996-2008年在医院分娩的333404例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监测人口占出生人口的35.82%,共发现出生缺陷儿3537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06.09/万,近几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前五位出生缺陷依次为神经管缺陷、总唇裂、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马蹄内翻足。出生缺陷发生率农村高于城镇;孕妇≤20岁和≥35岁高于20-29岁年龄组。结论宁夏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水平亟待提高,需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崇明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掌握出生缺陷相关因素,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效果提供依据. 结果 2008-2009年共监测围产儿3767例,发生出生缺陷23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23%,缺陷儿死亡4例,占围产儿死亡的 13.79%,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足内外翻畸形,多指畸形,外耳畸形或外耳道闭锁,唇裂. 提示 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要从婚前保健开始,着重做好婚前、孕前、孕早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积极开展优生优育宣传,广泛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黄彩练 《中外医疗》2011,30(8):52-53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基本情况,为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率,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根据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和浏阳市人民医院自2000年至2009年10年来所有孕满28周至产的7d的围产儿,由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每季上报围产儿数季报表和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市妇幼保健院的监测人员每季度到监测医院进行1次质量控制,及时查漏补漏,确保监测质量,出生缺陷病种以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主要先天性畸形诊断手册》中的23类出生缺陷诊断标准为准。结果围产儿33950人,出生缺陷儿655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92.93/万;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0.04/万,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12.42/万,(χ2=25.49,P〈0.01),农村出生缺陷率明显高于城市。出生缺陷前5位分别为:第1位是副耳93例占14.20%,第2位是唇腭裂76例占11.60%,第3位是先天性心脏病59例占9.01%,第4位是多指(趾)58例占8.85%,第5位是神经管畸形49例占7.48%,致畸因素以母亲早孕期感冒55例居第1位,占58.40%,从事花炮制造11人居第2位,占1.68%,接触油漆8例居第3位占1.22%,接触染发剂、服用抗癫痫药、患心脏病各3人,占0.46%,从事制鞋业2人,占0.31%;从出生缺陷的转归来看,存活的有284人,存活率为43.36%。结论我市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还较高,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指导育龄妇女优生优育,做好孕前期和孕期保健,普及叶酸投服,预防神经管畸形,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质量,控制缺陷儿的出生,从而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2010-2012年间所有出生缺陷儿发生率,出生缺陷发生顺位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各种生物、理化因素,对孕妇实施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0-2012年我院发生出生缺陷829例的资料综合分析,针对常见因素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2010-2012年出生缺陷逐年上升,发生率为5.3%,6.3%,6.8%.前五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结论 出生缺陷儿孕母早期患病(以感染生物性因素)的人数多,通过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如皋市2003年至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平 《河北医学》2009,15(10):1245-1247
出生缺陷监测是妇幼卫生“三网”监测的一项主要内容。为动态观察出生缺陷消长规律,查找出生缺陷可疑因素,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本文将如皋市2003年至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132-2133
目的:了解龙口市出生缺陷儿发生及变化趋势,分析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工作手册》要求,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全市住院分娩的孕28周~产后7d内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逐年升高趋势;出生缺陷的前5位疾病排序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多指(趾)、尿道下裂。结论: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加大健康宣教普及力度,做好婚前保健和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筛查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该院妇产科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特点,寻找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2010年妇产科出生围产儿(孕28周~产后7天)22483例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前5年与后5年两个阶段回顾分析。结果该院10年间围产儿22483例,出生缺陷儿162例,出生缺陷的发生率7.21%o,先呈上升趋势,然后又逐渐下降。结论加强孕前、孕期、分娩期的系统保健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特别是围产期保健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制订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和提高人口出生素质。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盐田区1998~2007年在所有助产医院分娩的产妇及其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年内共监测11061例围产儿,发生出生缺陷14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66‰,出生缺陷儿存活占67.14%;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马蹄内翻足、多指(并指)趾、生殖器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性别和各期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常住发生率为9.59‰,流动发生率为15.39‰,流动明显高于常住(χ2=7.415,P〈0.01);产妇≥35岁年龄组明显高于35岁以下组(χ2=10.888,P〈0.005)。结论加强三级预防,广泛宣传教育,优生优育,尤其对35岁以上孕妇及流动人口采取孕前(婚前)、孕期保健及产前诊断等对策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发生类型,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2011-01-2013—12在本市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监测率为100%,出生缺陷261例,发生率为12.67‰,涉及病种16个,居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和唇腭裂,发生率分别为3.79%0、2.28%0和1.51‰。结论:出生缺陷是我市围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质量和儿童的生存质量。因此,加强孕前检查、推广口服斯利安及优生知识的宣传,规范孕期检查及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505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淑芝 《河北医学》2008,14(1):115-11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05年、2006年我县出生缺陷监测报表. 1.2 监测方法: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手册>中出生缺陷的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对所有在监测医院分娩的妊娠28周至产后7d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进行逐一筛查,对筛出的缺陷病例,详细填写全国统一印制的出生缺陷监测表,按季度上报监测资料,由县妇幼保健院经过培训人员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出生缺陷种类,寻找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为更好的落实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28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儿监测登记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27%o,出生缺陷顺位:先天性心脏病、四肢畸形、全唇裂、内脏畸形、外耳其他畸形: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外地户籍发生率高于本市户籍。结论出生缺陷监测及报告制度的落实,监测诊断技术的提高是辖区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水平的直接原因,完善出生缺陷监测体系,科学监测胎儿发育,提高唐氏综合征筛查覆盖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达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金萍  高显舜 《当代医学》2009,15(25):33-34
目的分析本地区出生缺陷及围产儿死亡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医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安康市2004~2008年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围产儿死亡率平均11.16‰。出生缺陷死亡分类顺序中,神经管畸形排首位,前三位的出生缺陷死亡占围产儿死亡23.27%。农村的围产儿死亡率较城镇高。Ⅱ级以上医院的产前诊断医疗技术水平明显优越于Ⅰ级医院。结论根据本地区出生缺陷监测的情况提出加强产前诊断、预防及控制出生缺陷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石嘴山市2002-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2—2006年5年间监测的出生缺陷儿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来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波动于104.64/万-167,40/万之间,平均发生率为为123,10/万,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20.67/万;出生缺陷儿围产儿平均死亡率25.53%,出生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21.91%;乡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母亲年龄大于35岁缺陷儿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加强优生知识教育,提高产前诊断水平,进一步探明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