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整理分析某社区1452例老年人的血糖血脂检测结果.方法:收集整理某社区1452例老年人的体检血糖血脂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空腹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空腹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6)均高者为67例(4.61%),空腹血糖(GLU)单项升高者达到164例(11.29%);GLU、TC、TG临床检出率70~85年龄组明显高于60~69年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分析老年人的GLU、TC、TG临床检出率,对比分析血糖血脂异常与社区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可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血脂、血糖现状水平,探讨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对我市38078名社区居民采集清晨空腹血清标本,检测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的结果,并对其进行年龄、性别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的血脂、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4~89岁年龄组血脂、血糖总体水平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女性血脂水平普遍高于男性(P<005)。结论 中老年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高,应定期对中老年人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民 《吉林医学》2014,(3):495-495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人血糖血脂检测结果。方法:选择64例老年人体检的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空腹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数据。结果:70~84岁组比60~69岁组GLU、TC、TG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GLU、TC、TG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GLU、TC、TG检出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跟性别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就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白细胞检测的结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尿酸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主要以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尿酸为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5.
16367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糖调节受损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健康体检16367例人群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5.03&#177;1.11)mmol/L,空腹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发生率均为3.2%且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糖调节受损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负相关。结论空腹糖调节受损和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密切相关,早期定期体检发现空腹糖调节受损有助于相关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300例体检人群的血糖、血脂检测结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9月期间1300例来院体检人群,调查所有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包括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几项指标。结果:1300例体检人员中血糖异常的有79例,总胆固醇异常的150例,三酰甘油异常的317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的164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的179例。其中3组人员的三酰甘油异常人数最多,5组人员的血糖异常人数最多,3组人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人数最多,与其他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密度低脂蛋白胆固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增高。51岁-60岁人群的血脂异常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7.
郭靖  卢庆华  陈贺 《当代医学》2022,28(6):165-16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糖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有重要作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可为2型糖尿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准确性,利于患者治疗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糖、血脂体检结果,为基层社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2021年1—1 2月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的血糖、血脂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的老年人血糖、血脂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性别体检者的血糖、血脂检出异常率。结果 2 393名社区老年人中,有2 372名老年人参与检测血糖血脂指标,检测率达99.1 2%。男性体检者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明显低于女性体检者,男性体检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体检者的HDL-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肝肾功能与血脂、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肝脂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另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静脉抽血,并对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血糖和γ-谷氨酰转移酶进行检测。观察2组研究对象的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标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糖值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分别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成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结论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脂、血糖水平成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向淑华 《吉林医学》2012,33(8):1606-1607
目的:探讨血尿酸(UA)、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尿酸、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测定。结果:观察组血尿酸、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呈正相关;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APoA)明显低于对照组,呈负相关。结论: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2型糖尿病造成严重后果。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尿酸、血脂、血糖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血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40~60岁者200人,进行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检测,按血脂异常判断标准分为正常血脂、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四组,对四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组的全血粘度比正常血脂组增高(P<0.001);高三酰甘油血症组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比高胆固醇血症组的血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增高(P<0.05).结论血脂水平与全血粘度成正比,总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胆固醇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血脂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腰围,明确这些指标之间以及它们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入选女性116例,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56例,健康者60例.受试者于清晨空腹测量血压、腰围、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同时抽血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脂联素、瘦素.结果 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瘦素水平低于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质量指数、腹围、三酰甘油,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要比健康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和健康者之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与总胆固醇(r=-0.432,P=0.00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404,P=0.014)呈负相关.瘦素与其它观察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瘦素水平低于健康女性,而体质量指数、腹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要比健康女性高.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周彬  刘楠 《广西医学》2022,(5):479-48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153例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其分为动脉硬化组86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HDL-C、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白蛋白、ANGPTL8等血清学指标水平。应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ANGPTL8水平与平均动脉压(MAP)、血清学指标和颈动脉IMT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诊断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价值。结果 动脉硬化组患者的MA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空腹血糖、血清ANGPT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血清ANGPTL8水平与MA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空腹血糖水平、颈动脉IMT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水平≥5.06 mmol/L、LDL-...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40~60岁者200人,进行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检测,按血脂异常判断标准分为正常血脂、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四组,对四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组的全血粘度比正常血脂组增高(P〈0.001);高三酰甘油血症组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比高胆固醇血症组的血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增高(P〈0.05)。结论:血脂水平与全血粘度成正比,总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胆固醇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的超重和肥胖与血脂、血糖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410例健康体检儿童身高、体质量、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BMI指数水平将410例体检儿童分为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 比较各组儿童血压、血脂、血糖的差异.结果 儿童超重及肥胖率为17.80%.超重肥胖组儿童的血压、TC、TG、GLU、LDL-C、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2~5.51,P<0.01).结论 儿童时期超重及肥胖同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预防时, 应将肥胖超重儿童这一群体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校中教职工血糖、血脂浓度水平.方法 早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GOD-PAP法测血糖(Glu)、CHOD-PAP法检测总胆固醇(CHO)、聚乙烯硫酸沉淀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PO-PAP法检测甘油三酯(TG),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五组进行试验:<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岁组.结果 GLu、CHO、LDL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50~59岁组达最高峰,>60岁组由于我校两地办学,离退休教师大部分留在原校区,参检人数少,所以结果不能代表真实的水平,仅供参考.40岁以下各组和>60岁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其测定水平明显低于50~59岁组,分别与总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50~59岁组与总均数及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与女性比较,CHO、LDL两者之间总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LU、TG则有明显差异(P<0.0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高校中教职工应注意健康自我监护,避免血糖血脂增高带来的危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饥荒年出生人群50岁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探讨生命早期营养对成人疾病的影响。方法:2011年从安徽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整群抽取出生于1957~1963年的体检者4 214名。按出生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1957~1958年出生的982人为饥荒前暴露组;1959~1961年出生的1 233人为饥荒暴露组;1962~1963年出生的1 999人为饥荒后暴露组。比较组间空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不同年份出生的体检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饥荒前暴露组男性三酰甘油低于饥荒后暴露组(P0.01)。女性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饥荒前暴露组均高于饥荒暴露组和饥荒后暴露组(P0.05~P0.01)。结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能对成年后血糖、血脂代谢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50岁以上男女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孕期女性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从根源上预防子代成年后慢性代谢性疾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 RBP)在妊娠期葡萄糖耐量正常(NGT)妇女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中的变化及其与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62例孕晚期GDM及228例孕晚期NGT妇女血清RBP水平;同时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酶法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孕妇血清RBP水平为(39.94±9.49) mg/L,明显高于NGT组的(37.28±8.77) 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 C分别为(6.24±0.82)mmol/L、(4.09±1.34) mmol/L、(3.38±0.72)mmol/L,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的(5.83±0.67) mmol/L、(3.35±1.07) mmol/L、(3.13±0.62)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孕妇血清HDL 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孕妇血清RBP含量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 C、空腹血糖均呈正相关(r=0.204, r=0.254,r=0.121,r=0.13,P<0.01或P<0.05),与LDL C无明显相关性(r=0.071,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RBP水平明显升高;妊娠期妇女RBP水平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 C及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成都市区居民血脂水平及血脂紊乱患病率。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都市区居民,收集每位体检者的职业、体质量、身高、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工作性质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被调查人群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平均值分别为(1.60±1.30) mmol/L、(4.91±0.93) mmol/L、(2.70±0.75) mmol/L、(1.50±0.42) mmol/L。血脂紊乱的患病率为52.8%,男性血脂紊乱的患病率高于女性(61.75% vs 40.7%, P<0.001)。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年龄组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分别为27.7%、42.8%、55.5%、65.4%和61.1%。50岁以下年龄组男性血脂紊乱患病率高于女性( P<0.001),≥60岁年龄组女性血脂紊乱患病率高于男性( P<0.001)。根据职业人群分析,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人和其他人员血脂紊乱率分别为53.72%、53.71%、44.29%和50.02%,工人和其他人员血脂紊乱率低于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 P均<0.001)。血脂紊乱组的空腹血糖、尿酸水平高于血脂正常组( P<0.001)。结论 成都地区血脂紊乱发病率较高,3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工作者应作为血脂紊乱的重点筛查及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饥荒年出生人群50岁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探讨生命早期营养对成人疾病的影响.方法:2011年从安徽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整群抽取出生于1957~1963年的体检者4理214名.按出生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1957~1958年出生的982人为饥荒前暴露组;1959~1961年出生的1 233人为饥荒暴露组;1962~1963年出生的1 999人为饥荒后暴露组.比较组间空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不同年份出生的体检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饥荒前暴露组男性三酰甘油低于饥荒后暴露组(P〈0.01).女性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饥荒前暴露组均高于饥荒暴露组和饥荒后暴露组(P〈0.05~P〈0.01).结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能对成年后血糖、血脂代谢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50岁以上男女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孕期女性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从根源上预防子代成年后慢性代谢性疾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