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estin阳性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干细胞移植有望能治疗Ⅰ型和部分Ⅱ型糖尿病。从胰腺组织分离得到的Nestin阳性细胞,可以转分化为胰腺的内、外分泌细胞和肝细胞,因而被认为是胰岛干细胞;但是也有研究表明Nestin阳性细胞不能转分化为胰岛细胞,主要与未成熟胰岛细胞向胰岛细胞过渡过程中的血管生成有关,并向未成熟胰岛细胞传递信号,促进胰岛细胞的成型(formation)并维持胰岛细胞的形态功能。本文就Nestin阳性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成人胰腺干细胞分离及转分化为胰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通过对成人胰腺干细胞分离和转分化为胰岛过程的研究以便更进一步了解及改进胰腺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方法。方法 成人胰腺组织以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纯化的胰腺外分泌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和胰岛。导管上皮细胞在体外共培养27d,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基因PDX—1,CK—19蛋白等的表达。结果 上述方法可获得大量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第1天即可见PDX—1,CK—19阳性细胞,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并转变为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继而转分化为三维结构的胰岛细胞。培养27d后,平均每克胰腺组织可生成760个胰岛。结论 用改进的方法可获得大量成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并可在体外转分化为大量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胰岛,可能为克服胰岛移植的供体短缺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ong Z  Gu K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07-810,W001
目的:通过对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过程的研究以便更深入了解及改进胰腺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方法。方法:成人胰腺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后,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胰腺外分泌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和胰岛分离、纯化,导管上皮细胞即具有转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外先后以CMRL1066和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共培养27d,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点取样本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基因PDX-1,CK-19蛋白等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培养液中的淀粉酶和胰岛素含量。结果:上述方法可获得大量以往在胰岛分离时丢弃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经体外一定条件的培养后,第1天即可见PDX-1,CK-19阳性细胞,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并转变为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继而转分化为三维结构的胰岛细胞。培养27d后,平均每克胰腺组织可生成760个胰岛。结论:成人胰腺的导管上皮具有干细胞潜能并可在体外转分化为大量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胰岛,用此方法获得大量的胰岛可能为克服胰岛移植的供体短缺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细胞过程中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化化为胰岛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以便更深入了解有关机制。方法:人胰腺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后,用梯度离心法将胰腺外分泌细胞和胰岛分离,混于外分泌组织中的导管上皮细胞即具有转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外经CMRL1066及不含血清的DMEM/F12加多种营养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27d,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点取细胞作PDX-1、CK-19等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和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形态学变化。结论:上述方法可获得大量以往在胰岛分离时丢弃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经体外一定条件的培养后,其形态学变化过程为:导管上皮细胞迅速分裂增殖转变为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继而转分化为胰岛细胞。结论:成人胰腺的导管上皮具有干细胞潜能,并可在体外转分化为大量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胰岛。用此方法获得大量的胰岛可能为克服胰岛移植的供体短缺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胰腺移植手术可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治愈,但供体不足成为制约其开展的瓶颈.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是极具潜力的治疗方案,有希望克服尸体胰岛移植供体不足和需免疫抑制治疗的缺陷.众多研究者尝试利用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分化或转分化形成胰岛或β细胞,并努力寻找胰腺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以确证和分离纯化胰腺干细胞.本文综述了近年胰岛发育和胰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胰腺干细胞是否能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离培养其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经体外扩增及诱导培养后,以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PDX1表达,行STZ染色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试验鉴定其功能.结果 糖尿病小鼠胰腺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后,PDX1阳性,并形成胰岛样细胞团;胰岛样细胞对高糖刺激(15.0 mmol/L)的胰岛素释放较低糖(5.6 mmol/L)时增加了1.4倍(37.2±11.2比25.9±7.6,t =2.830,P<0.05),DTZ染色阳性.结论 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胰腺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转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用子鼠胰腺干细胞与胰岛联合移植保护移植胰岛,提高糖尿病移植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纯化孕16 d SD大鼠子鼠:胰腺干细胞培养传代,行Nestin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分离纯化SD大鼠胰岛,分联合移植组(10只)、单独移植组(1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分别将2×105个子鼠:胰腺干细胞与800个胰岛和单纯800个胰岛移植至糖尿病大鼠模型左肾包膜下,定期监测各组大鼠血糖情况及留取血浆ELISA测胰岛素含量,观察胰岛存活时间.结果 子鼠:胰腺干细胞培养传代3代后细胞涂片免疫组织化学示存在Nestin阳性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nestin阳性细胞含量占74.1%.联合移植组大鼠均于术后第3天起血糖开始下降,血浆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术后5 d内血糖可降至正常[(5.4±0.6)mmol/L],血浆胰岛素达到正常水平[(509.8±16.6)ng/L],胰岛存活时间(18.2±2.4)d;单独移植组大鼠血糖可于术后1周内降至正常[(6.1±0.9)mmol/L],胰岛存活时间(14.4±2.1)d;两组胰岛存活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鼠胰腺干细胞与胰岛联合移植可保护胰岛功能,延长胰岛体内存活时间,提高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8.
从人胚胎胰腺中分离获得巢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从人胚胎胰腺组织分离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并进行体外传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取引产的16、18、20周人胚胎胰腺组织,分离胰岛样细胞簇(Ialet-like cell clusters,ICCs),进行体外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巢蛋白、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bomeobox gene-1,PDX-1/IPF-1)以及胰岛内分泌激素胰岛素和胰升糖素(Glucagon)的表达。结果 ICCs经体外培养可获得巢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这种细胞可进一步形成球状细胞簇,除有巢蛋白阳性细胞外,还有PDX-1,胰岛素和胰升糖素表达阳性的细胞。并且细胞可连续传代,结论 从人胚胎胰腺组织中可分离获得巢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这种细胞可在体外增殖并有向胰岛内分泌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鼠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细胞来源有限,且受到伦理及免疫排斥等因素的制约,极大地限制了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成体干细胞能避开上述缺陷,且其可塑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我们进行了将大鼠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簇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鼠胰岛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新生鼠胰岛干细胞体外分离鉴定、培养以及体外分化的方法。方法 用胶原酶消化新生大鼠胰腺 ,将消化的组织碎片在pH7.4~ 7.6条件下经含血清RPMI 164 0及无血清RPMI164 0 (添加bFGF ,EGF ,N 2 )培养液中培养 ,观察形成类胰岛样细胞团的全过程。用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功能 ,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的表达。结果 胰腺消化碎片培养 3 6h内 ,可见nestin阳性细胞贴壁 ,添加bFGF ,EGF ,N2后nestin阳性细胞快速增长 ,18~ 2 4d形成类胰岛样细胞团 ,并可表达胰岛素。结论 胰腺细胞中nestin阳性细胞具有胰岛干细胞特点 ,经体外培养可获得类胰岛样细胞团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细胞起源和演进的新实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大量研究证实导管样复合体就是胰腺癌的前体病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植入致癌剂后胰腺癌前体病变的产生和发展。方法采用手术方法将致癌剂DMBA植入SD大鼠胰腺,从第1天开始,在不同的时间点获取胰腺进行组织学研究,同时,分别以糜蛋白酶和细胞角蛋白作为胰腺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的标记物,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定位。结果在包埋致癌剂第2天就可以观察到正常胰腺小叶向导管复合体移型的现象,第4天出现典型的导管复合体,同时,胰岛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小叶中的非导管细胞迅速转分化为导管细胞的特征。在1个月时观察到导管腺癌的形成。与对照组相比,腺泡一导管转分化过程在DMBA包埋组持续存在。结论胰腺癌前体病变(导管复合体)除了由已经存在于小叶内的导管细胞组成外,主要通过腺泡细胞转分化形成,同时,胰岛细胞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了导管复合体的形成。因此,胰腺腺泡细胞、胰岛细胞和导管细胞共同参与了胰腺导管腺癌前体细胞的起源,转分化可以不需要细胞分裂迅速发生,而恶性转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损伤的胰腺组织提取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6 d后剥离胰腺提取胰腺组织提取液,与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18 d,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RT-PCR法检测诱导分化后细胞的胰岛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诱导后细胞在高糖作用下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结果:经损伤胰腺组织提取液诱导后,间充质干细胞在形态上由梭形变成多边、不规则形,且逐渐聚集成岛状.免疫荧光检测诱导细胞的胰岛素表达呈阳性,RT-PCR检测诱导细胞表达胰岛素1(Ins1)、胰岛素2(Ins2)、葡萄糖转运子2(Glut-2)、神经源素3(Ngn3)、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同源框蛋白(Isl-1)及脑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等胰岛相关基因,且具备高糖诱导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功能.结论:在损伤胰腺组织提取液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并且具有表达胰岛相关基因和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胰腺干细胞有阳性表达,是胰腺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在胰腺干细胞的鉴定及转分化方面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胰腺干细胞有阳性表达,是胰腺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在胰腺干细胞的鉴定及转分化方面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小分子SB431542、noggin和LDN1931897将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转分化成肠神经样干细胞的可行性,为先天性巨结肠的细胞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种子细胞。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s。当ADSCs传代至第3代时,加入小分子SB431542、noggin、LDN1931897以及肠神经培养基进行转分化实验。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肠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表达情况。结果 ADSCs在含有3种小分子的肠神经细胞培养基中转分化培养7天后形成神经球样的细胞团。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发现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Nestin呈阳性表达,肠神经干细胞标记物Sox2呈阳性表达。结论小分子SB431542、noggin和LDN1931897可在肠神经培养基中将ADSCs转分化为肠神经样干细胞。ADSCs有可能作为先天性巨结肠干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骨髓来源细胞(BMDCs)移植对糖尿病小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分成两组:实验组小鼠(n=8)通过尾静脉移植BMDCs;对照组小鼠(n=8)通过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观察两组小鼠血糖的变化、胰岛数量、胰腺组织形态学特征及相关标记物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移植后第4周血糖出现明显下降(20.7±5.2)比(27.1±1.4)mmol/L,P<0.05,并持续下降至第6周(16.9±6.0)比(27.7±0.3)mmol/L,P<0.01,胰岛数目显著增加(22.9±4.8)比(11.6±5.2)个,P<0.01;实验组小鼠胰岛周围和胰岛内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部分GFP阳性细胞同时表达CD34,但未发现同时表达GFP和insulin的细胞.结论 BMDCs移植能促进糖尿病小鼠胰岛的修复和再生,但BMDCs在糖尿病小鼠体内不能转分化为胰岛β细胞,CD34阳性细胞在损伤胰岛修复和再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胰岛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胰岛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其中胰腺移植的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胰岛细胞移植虽安全性较高,但排斥反应强,胰岛细胞在体内的长期存活时间不理想,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胰岛细胞联合移植能缓解排斥反应,延长胰岛细胞的存活时间,可以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结论胰岛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具有降低排斥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延长胰岛细胞的存活时间及延长降血糖时间的效果,可能是新的治疗糖尿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及其来源的产胰岛素细胞(IPCs)移植对受体残余胰岛和其周围新生血管增殖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MSCs进行体外诱导成为IPCs.对1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胰岛素控制血糖组(对照组)、MSCs移植组及IPCs移植组3个治疗组(每组10只).至血糖开始下降至10mmoL/L,同期移除3组大鼠右肾及胰腺,分别进行PCNA、胰岛素和CD31抗体染色,观察3组大鼠肾脏和胰腺的胰岛素及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MSCs诱导生成IPCs.移植物:移植侧的右肾均可见到较多的胰岛素和CD31阳性细胞.胰腺组织:(1)对照组:胰岛萎缩.(2)细胞移植组:残余胰岛增殖率:(20.84±3.48)%和(18.43±2.84)%(P>0.05),胰岛周围均有少量CD31阳性细胞.结论 MSCs及其来源的IPCs明显促进了受体残余胰岛周围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使残余胰岛得到增殖,而MSCs在体内也可分化成IPCs和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9.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胰腺β细胞破坏的自身免疫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胰岛素的使用只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进展并不能治愈糖尿病.供体的短缺及预防排斥的长期免疫抑制限制了胰腺及胰岛细胞的移植.随着国内外对造血干细胞的深入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技术的发展使体外再造可用于移植的胰岛细胞或组织成为可能,同时基于包囊等技术的辅助免疫调控方式为解决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提供了方案,这些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糖尿病的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探讨人类胰腺发育过程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关系、干细胞体外胰向分化系统的建立以及免疫调控技术在多能干细胞(PSC)胰岛移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