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通量、低时延、大链接的优势运用应用到医院间转诊工作中,提高转诊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区域医疗下医共体智能化建设。方法:基于5G+双向转诊平台,实现患者诊疗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支持临床医生随时查询患者就诊信息。结果:自2021年12月中旬5G+双向转诊平台已经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鄠邑区人民医院、周至县人民医院及社区卫生院多科室试点使用,实现了疑难病症患者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数据共享,大大地提高了转诊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结论:通过5G+双向转诊平台形成畅通的转诊渠道,不仅显著提高转诊效率,使疑难病症患者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也促进了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业务联动,形成完整的医疗健康服务链,保障基层群众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医院与社区之间的远程健康管理跟踪系统,全面导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的理念,帮助社区人群建立持续的日常健康档案,快速实现慢性病的辅助判断,提供绿色的就医通道。方法:采用.NET+RDBMS+Web Service的技术路线,数据库系统选用SQL Server2005,系统采用B/S及多层体系结构并存的结构模型。结果:系统用于规范管理居民的身份及健康资料、体检及体征记录、各种病史信息,并通过社区现场工作人员的PC工作站进行管理,方便地掌握居民的即时信息和体征基础资料,建立灵活可配置的分类管理机制,实现电子化资料存储和自动分类。结论:该系统可以将健康管理工作从医院进一步深入基层社区,有效降低人群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了医院的病源、提升了协作医院和健康俱乐部技术以及加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实现了医院、协作医院以及社区居民的三方共赢,促进了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军队医院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信息集成化的应用开发,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信息资源浪费。方法:采用光盘镜像技术及XML作数据交换格式,用Web Services技术设计出以数据交换为平台的体系结构。结果:通过优化整合军队医院文献信息资源,建成了以数据交换平台为核心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体系结构。结论:该系统的设计,对于加强军队医院各系统之间信息沟通、使得各类信息有效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实现防病信息网上查询检索。[方法]利用因特网,基于ASP技术的Web方案,应用SQL Server数据库,在浏览/服务器中解决。[结果]用户只要登陆到相关网站,输入账号与密码,点击江苏地图上的地区,即可查阅。[结论]网上开发防病信息的查询检索,用户操作方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介绍了基于Web服务的门诊医生协同工作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技术架构。该系统基于SOA架构,采用Web服务技术,实现了门诊医生工作站与门诊挂号系统、门诊收费系统、门诊药房系统、检查/检验系统等的无缝集成,从而消除了“信息孤岛”,使门诊医生工作站与其它系统协同工作,提高了门诊医生工作站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军队医院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促进实现信息集成化的应用开发,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信息资源浪费。方法采用光盘镜像技术及XML作数据交换格式,用Web Services技术,设计出以数据交换为平台的体系结构。结果通过对军队医院文献信息资源优化整合,建成了以数据交换平台为核心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体系结构。结论该系统的设计,对于加强军队医院各系统之间信息沟通、使得各类信息有效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PCT/CT在体部γ刀定位中的应用。方法:2007—05-2008—05,利用PET/CT设备对120例患者进行体部γ刀定位及图像融合。结果:用PET/CT扫描可在不用碘造影剂增强情况下进行肿瘤有效显像.较单纯CT定位获得更丰富和准确的图像信息,有助于指导靶区(GTV)勾画。结论:PET/CT在γ刀治疗定位中明显提高了GTV的定位精度,增加了碘过敏患者的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运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和Web浏览器/Web服务器管理模式(B/S模式)、以Access数据库为后台支持编程实现的基于网络的具有作者、编辑、专家等多方远程互动交流和时实交流平台的组稿编审管理系统,叙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针对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发展现状,遵循《全国“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纲要》提出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开发信息资源为核心”,提出面向国内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集“科学研究、服务指导、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于一体的“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思路。利用我国已经形成的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地、县、乡、村六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互联互通网络,为广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工作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促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建立感染信息监测系统,实现感染工作信息化管理。方法:采用Client/Server结构,Server端采用Oracle数据库,Client端采用PowerBuilder语言作为系统开发工具。结果:该系统包括医院感染监测,抗菌药物监测、药敏结果监测、感染分级预警、数据自动上报、统计分析和报表输出等功能。结论:该系统实现对感染数据实时监测,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及早发现医院感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感染控制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医院开展感染控制与预防工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服务对象与医院科室之间的个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帮助肿瘤患者或高危人群建立持续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个体化的预防、筛查、咨询、诊疗和康复指导,并提供便捷的医患沟通平台。方法:采用B/S及多层体系结构并存的结构模型,应用NET+RDBMS+webService等的技术路线,数据库系统采用SQLServer2005,数据集采用国家卫生部的肿瘤病例管理行业标准(《WS372.6—2012》)等自主设计开发。结果:肿瘤防治个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电子化资料存储和自动分类,肿瘤患者或高危人群可以通过外网(互联网)和医院内网的PC工作站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信息和诊疗资料.并可以通过系统的医患沟通平台与医护人员进行个体化交流。系统应用实现了预期目标.改善了患者或高危人群的就医体验.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随访率。结论:该系统实现了肿瘤防治个案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在肿瘤防治单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广州市番禺区卫生区域PACS系统构建智能专家库,探讨该专家库对番禺区影像医生的诊断工作的帮助及应用价值。方法专家库硬件设备包括1台服务器IBMPower5560小型机(算法服务器),PC计算机(检索用户)、1台PACS系统网络工作站(管理员专用)以及若干其它PACS系统工作站及其他外部设备。Web服务器采用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Server,Web服务程序为ApacheTomcat6.0。数据库服务器采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7,数据库系统为SQLSERVER2008,在B/S架构、JSP下开发智能专家库。该系统包括:①查阅医学电子书;②浏览疑难、少见、典型病例及专家讲座;③网络论坛。结果在广州市番禺区卫生区域PACS系统登录专家库平台,根据需要搜索相关电子书及疑难、少见、典型病例,浏览专家讲座进行学习,进行实时网络交流。结论本智能专家库具有实用性、可行性、扩展性,实现了广州市番禺区卫生系统区域资源共享,并提供网络交流平台。能有效促进广州市番禺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高医学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设计基于Web的医院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基础上,着重对其数据交互进行设计。参考DICOM信息模型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的分类,使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服务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使用Web服务为用户提供网络交互平台,使病人、医生、管理人员通过统一的平台对医疗信息进行实时而不同级别权限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发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数字化工作平台,实现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数据的采集、汇交、存储、管理与分析。方法:数字化平台基于三层(Browser/Web/Server,B/W/S)架构构建,以Oracle数据库为后台数据库系统,应用WebService技术连接数据库与客户端,通过接入无线局域网内的手持终端设备运行客户端进行数据采集与表单录入。结果:实现基于检测现场的结构化电子数据采集,确保原始测量数据直接录入数据库,极大减少传统工作方式的工作量与错误率。结论:数字化工作平台的应用提高了质量检测工作的效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为医学工程保障提供辅助决策依据,也为医疗机构建立全面的医疗设备电子档案作预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医患通”服务平台建立的目的在于利用数字化手段在医院与患者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创新医院客户服务方式。方法:该平台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和医疗消息系统,将医院内部的医疗信息网络与社会通讯平台(手机、小灵通、互联网等)之间交互医疗信息,完成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结果:可以轻松实现面对客户的人工、短信、语音、电子邮件等即时交互功能和群体管理功能。结论:该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医院客户服务模式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创新.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移动设备和电子病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开发与应用前景。方法:使用移动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3层体系结构,提出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电子病历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并分析该系统采用的关键性技术。结果:解决了目前医院各信息系统与医患之间数据交换的盲区,为移动设备的开发提供了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结论:采用电子病历集成平台可为医院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提供借鉴,将有助于医院信息集成环境的快速实现。  相似文献   

17.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surge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junior hospital doctors and 77 general surgical patients was assessed by using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doctor/patient interview on both the patient and the house doctor. Patients were better informed about their illness than their surgery, and doctors wrongly estimated patients' knowledge in 41% of cases. Self-reported preoperative anxiety of patients was low and was estimated wrongly by house doctors in 58% of cases. In 52% of cases house doctors were considered by patient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information, but patients had little comprehension of the seniority of other doctors. Although 60% of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ommunication, the majority complained of lack of information concerning convalescenc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routine ward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8.
王虹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5):48-49,67
目的:将现代化医院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实现办公流程信息化,从而节省资源成本,提高办公效率。方法:基于信息技术提出医院办公自动化平台的总体方案及所实现的各项功能,实施B/S结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结果:建立了内部的通信平台,实现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建立了信息发布的平台,实现了文档管理的自动化。结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降低了医院管理成本,提高了医护人员日常办公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C/S-B/S混合架构的社区健康监护系统。方法:系统由安装在客户端的远程监护软件、社区医疗Web站点、数据库服务器组成,采用面向对象和模块化设计方法,VS2008.NET平台为开发环境,结合Windows和Web编程技术,C++与C#为开发语言进行开发。结果:系统的C/S子系统经过社区医院的测试运行,实时性与交互性满足医患之间的交流与病情诊断的需要。B/S子系统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的注册,慢性病个性化以及贴心便捷的管理,并能享受到网上预约、健康评估等服务。结论:实现了居民心电、血氧等生理参数的远程监护,健康档案注册,慢性病跟踪等功能,为社区医疗的网络化、信息化的完善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规范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流程,统一报告书格式,共享检验标准资源,实现网络化办公与信息化管理.方法:全面分析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卫生装备业务管理流程,基于Lotus notes/Domino R7文档数据库和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平台,采用C/S架构与B/S架构相结合,开发卫生装备计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实现了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规范化、网络化管理,质量管理全程监控,检验记录和检验标准资源共享.结论:该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业务工作质量,推动了检验所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