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服刑犯人应激相关障碍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光 《医学文选》2004,23(5):581-582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应激相关障碍的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5例应激相关障碍组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服刑能力、刑期和入监至精神异常间隔时间,并与89例精神分裂症组对比。结果两组在社会人口学资料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服刑能力、刑期和入监至精神异常间隔时间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应激相关障碍组具有服刑能力者较多,刑期和入监至精神异常间隔时间较短,刑期短的应激相关障碍组犯人更早出现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服刑能力评定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3例服刑能力评定的案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既往有精神病史组鉴定为无服刑能力的比例较既往无精神病史组鉴定为无服刑能力的高(P〈0.01);既往有犯罪史的鉴定为有服刑能力的比例较既往无犯罪史的鉴定为有服刑能力的高(P〈0.01);入监前评定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为有服刑能力的稍高(P〉0.05)。结论:既往有精神异常史和无犯罪史者评定为无服刑能力比率较高,鉴定中应重点关注。入监前有无刑事责任能力与服刑能力的评定不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科住院患者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希望、乐观和自我效能变量是否存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会支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关系.方法 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骨科病房,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201例骨科患者的人口学情况、社会支持、乐观、希望、自我效能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信息.结果 骨科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10.45%,其总均分为(30.87±10.44)分.无论在何种性别下,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之间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变量均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解释变异度为5.4%,中介变量乐观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贡献率为17.2%.经中介效应检验,乐观变量其路径c,a,b系数均显著,c'系数没有显著性,乐观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和希望暂未发现有中介作用.结论 社会支持对骨科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乐观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关系,可以作为预防其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交通事故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交通事故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6例.干预组给予正念减压训练(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对照组给予减压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干预均连续进行3个周期,每周期为8周,每周1次,每次50 min.干预前和每周期干预后采用临床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Clinician-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elf-rating Scale,PT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反复重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主观评定、社会功能受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CAPS、PTSD-S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周期后干预组CAPS回避症状维度、PTSD-SS主观评定和社会功能受损维度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3个周期后,干预组CAPS、PTSD-S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干预后第1、2、3个周期CAPS、PTSD-S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SR较减压团体心理治疗在改善PTSD患者症状方面更加迅速,且随干预时间增加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之间的差异.方法 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分类为标准,对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61例进行MMPI.结果 (1)两组患者说谎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诈病、校正得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抑郁、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社会内向得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患者精神病质、神经症质、社会内向、夸大掩饰、非社会化因子得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中自杀自残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冲动伤人和酗酒滥用得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MMPI有明显差异,MMPI可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近20年精神病司法鉴定2 596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近20年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司法鉴定所1987年-2006年鉴定的2 596例案例,以199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为界线,1987年1月1日-1997年9月30日的案例为A组;1997年10月1日-2006年12月31日的案例为B组.结果 两组鉴定量比较:A组976例,B组1620例,B组鉴定量较A组明显增多;两组鉴定案由比较:B组中凶杀、盗窃、斗殴、流氓、离婚、经济案较A组减少(P<0.01),而伤害、抢劫、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显著增加(P<0.05);两组鉴定病种比较:B组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应激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等较A组显著减少(P<0.05~0.01),而诊断为情感障碍、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和无精神病的比例增加(P<0.05~0.01),其他鉴定病种无明显变化;两组法定能力评定:B组中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较A组减少(P<0.01),而民事行为能力、精神损伤、服刑能力的鉴定均有增加(P<0.05~0.01),性自我保护能力、受审能力鉴定两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司法精神病学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鉴定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王芳  程白玉 《中国医刊》2013,48(4):90-91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新分级护理制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6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新分级护理制度,对对照组实施旧分级护理制度.比较两组巡视间隔时间执行情况、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工作量完成情况.结果 接受不同分级护理制度的两组患者在巡视间隔时间和护理工作量完成情况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分级护理制度得当,提高了巡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减少了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与慢性心理应激对小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4组(n=10):急性心理应激对照组、急性心理应激组、慢性心理应激对照组、慢性心理应激组. 建立急、慢性心理应激小鼠模型,用避暗实验分别观察急、慢性心理应激对小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避暗实验中,急性应激后第1天应激组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错误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第2、3天应激组和对照组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慢性心理应激后第1天应激组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错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第2、3天应激组和对照组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急性心理应激可损伤小鼠的记忆能力,慢性心理应激可增强小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志榕  黄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23-2024
目的:探讨男性服刑在押犯罹患精神疾病与服刑能力的关系。方法:对65例男性服刑在押犯人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65例中被鉴定患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躁狂抑郁症者有46例(70.8%),均被评定为无服刑能力;被鉴定患有应激相关障碍、癔病、人格障碍、无精神病等19例(29.2%),其中17例评定为有服刑能力。36例(55.4%)被鉴定者病程≤0.5年,22例(33.8%)病程0.5—1.0年。结论:服刑在押犯人在服刑期间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应加强对服刑犯的心理卫生辅导,提高服刑人员的服刑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服刑女犯人的情感辨认和交流能力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系统抽取法抽取广东省某女子监狱88名犯人和50名工厂女工人为样本,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RC)和自制一般调查表为调查工具,集中回答问卷.结果服刑中女犯人在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3.00±0.69)分]和外向性思维[(2.79±0.65)分]差于对照组[(2.21±0.63)分,(2.09±0.44)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职业地位差、财产型犯罪者"情感表达不能"明显;TAS-26的总分及因子分与CPI-RC的各分量表存在广泛的显著性负相关,(P<0.05~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的人格特征对述情障碍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并能较好解释各自的影响作用.结论 TAS-26与社会认可的良好个性特征的多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性关系,部分人格特征能较好解释述情障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学习障碍儿童筛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智力测验、厌学情绪量表测验、一般情况调查、学习适应性测验(AAT)、精神运动能力测验分别对学习困难(LD组)、优良(优良组)、一般儿童(一般组)各36例进行测试并比较分析。结果三组儿童智商测验、学习适应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尤其以优良组最高,其次是一般组(P均<0.05或0.01)。三组反应时、转动插棒运动能力测试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学习障碍儿童精神运动能力、智力、学习适应性差,而且这些因素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筛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对明确诊断的67例癌症患者,依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分分为家庭功能障碍组、家庭功能良好组,尔后分别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的测评及分析.结果 67例患者APGAR评分为0~6分者28例;7~10分39例.家庭功能良好组评分为(4.52±1.27)分,家庭功能障碍组评分为(3.86±1.23)分,两者差异显著( t=2.13,P<0.05).家庭功能良好者PTSD-S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家庭功能障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癌症患者APGAR与PTSD-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 家庭关怀度与癌症患者的心理应激状况密切相关,家庭功能良好者,其心理应激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症和青少年强迫症发病的关??方法对52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44例首发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及214例正常青少年对照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的测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和强迫症组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应激总量上的得分上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强迫症组在学习压力上P<0.05,其余P<0.01);抑郁症、强迫症组的患者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获得较少的社会支持,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强迫症组相比,抑郁症组的患者感受到更大的学习压力[抑郁症组(9.88±4.92)分,强迫症组(7.86±4.00)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郁症组的患者更少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症组(23.24±5.86)分,强迫症组(29.36±11.02)分],感受到更少来自家庭的支持[抑郁症组(16.83±4.89)分,强迫症组(19.30±4.52)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强迫症的发病与负性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和缺乏社会支持有关;抑郁症青少年比强迫症青少年在学习上感受到的压力更大,更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更缺乏来自家庭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服刑女犯述情障碍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服刑女犯人的述情障碍与自我和谐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系统抽取法抽取广东省某女子监狱100名犯人和50名工厂女工人为样本,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自我和谐量表(SCCS-35)和自制一般调查表为调查工具,集中回答问卷.结果 服刑女犯人的TAS-1评分[(3.00±0.69)分]和TAS-4[(2.79±0.65)分]差于对照组[分别为(2.21±0.63)分,(2.09±0.44)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SCCS总分、SCCS-3差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发现服刑中女犯人的TAS总分、TAS-1和TAS-2均与SCCS总分、SCCS-1、SCCS-3呈显著正相关(P<0.01);TAS-3与SCCS-2呈正相关(P<0.05),与SCC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TAS-4与SCCS-2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SCC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入选自我和谐方程的变世有TAS-4,TAS-2,TAS-1,TAS-3,犯罪类型,能联合预测自我和谐68.3%的变异量.结论 服刑中女犯人的述情障碍和自我和谐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时段的应激对大鼠海马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应激1次组(B)、应激1周组(C)、应激2周组(D)和应激4周组(E),每组动物6只.应激模型为强迫大鼠游泳,每天15min.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ERK的磷酸化及总蛋白(p-CREB和t-CREB、p-ERK/MAPK和ERK/MAPK)水平.结果 B和C组大鼠海马组织的p-CRE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和E组大鼠海马组织的p-CRE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应激组t-CRE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C、D和E组大鼠海马p-ERK44和p-ERK42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B组大鼠海马p-ERK44和p-ERK42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应激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ERK44和ERK42的总蛋白水平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慢性应激降低大鼠海马CREB的活性,短时间和慢性应激均能降低大鼠海马ERK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男性服刑人员人述情障碍与事件影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TAS-26)、事件影响量表(IES-R)对唐山市某监狱300名男犯人和110名普通男性进行测试.结果 服刑男犯的述情障碍除描述情感能力[服刑(18.62±3.61)分;普通(18.00±3.57)分]和缺乏幻想[服刑(14.38±3.06)分;普通(14.96±3.34)分]之外,在其余各因子分及总分上均高于普通男性,且在认识和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服刑(22.26±3.96)分;普通(19.72±3.34)分]、外向型思维[服刑(22.38±4.20)分;普通(21.03±4.03)分]及总分[服刑(77.65±7.22)分;普通(73.71±8.32)分]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犯罪男犯的述情障碍程度最重[(79.90±5.00)分],暴力犯罪者的程度最轻[(77.55±7.43)分],但三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犯罪类型男犯所受服刑事件的影响在逃避[性(15.03±4.26)分;财产型(16.08±5.81)分;暴力型(17.57±4.90)分]和事件影响总分[性(41.33±11.70)分;财产型(42.29±14.89)分;暴力型(46.84±12.36)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犯述情障碍的缺乏幻想、外向型思维同事件影响各维度呈负相关(r=-0.14~-0.22,P<0.05),描述情感的能力、认识和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同事件影响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r=0.14 ~0.43,P<0.05).结论 男性服刑人员与普通男性相比有较高程度的述情障碍;暴力型犯罪的男性服刑人员受到的服刑事件的影响最大;男性服刑人员的述情障碍程度越高,服刑事件对其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1998年和2008年综合医院心理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变化特点.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1998年456例和2008年125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将1998年和2008年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1998年组与2008年组.(1)2组男女患者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均以20~29岁年龄段最多(35.53%,34.58%),2008年较1998年在<10岁和30~39岁年龄段的患者构成比均下降(P<0.01,P<0.05).(3)2组居住广州市内及市外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均以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最多(50.0%,49.80%),2008年心境障碍患者构成比较1998年上升(P<0.01),而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的构成比下降(P<0.01).结论 该综合医院心理科住院患者10年前后有一定人口学特征.病种随着社会发展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创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创伤患者心身健康状况和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204例汶川地震所致创伤患者(创伤组)和经历地震的亲属(对照组)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接受相关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评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创伤组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持续时间、SCL-90总分和各项分值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且预后情况差.丧亲人数、受困时间和损伤程度是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创伤组急性应激障碍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感冒发热因素与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抽取住院病人发病诱因明确为“感冒发热”和“社会心理应激”后出现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数据用卡方检验。结果:急性起病发热组高于应激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思维障碍应激组多见(P〈0.001)。感知觉障碍发热组高于应缴组(P〈0.001)。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行为紊乱、激惹外越,应激组高于发热组(P〈0.001),临床治愈率发热组高于应激组(P〈0.01)。结论:感冒发热与心理应激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差异非常显著,临床诊断应区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研究汶川地震创伤患者及亲属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访60例汶川地震经历者,其中创伤患者40例(创伤组)及亲属20例(对照组),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评定,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创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SCL-90总分和各项分值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且转归情况差;损伤程度、受困时间、治疗效果和生活正常化程度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和迁延的影响因素.结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和迁延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