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服刑高血压患者人格特征、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状况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服刑高血压患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服刑高血压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本组依从性佳者占28.1%,依从性不佳者占71.9%;依从性佳者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神经质分显著低于依从性不佳者(P<0.01),服药6个月及12个月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依从性不佳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与神经质、精神质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就医频率、日服药种类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服刑高血压患者具有精神质高、性格较外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点,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服药依从性越好者,其血压控制状况就好. 相似文献
2.
情绪障碍儿童人格特征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问卷测量法分析儿童情绪障碍的个性特征。并与同龄正常儿童对比。方法:病例组为2003-09/2004—09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并全部接受微量生物电脑导人刺激治疗的30例情绪障碍儿童。对照组选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平均年龄为12岁的健康儿童30例。家长全面知情同意。采用个别和团体施测法,使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各组儿童进行人格测评,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情绪的稳定性和掩饰性4个维度。各维度分用标准分(T)表示,以标准分38.5和61.5为划分界。由儿童自己填写问卷,年龄较小,阅读能力较差者,由心理评估人员阅读,儿童自己选择答案。结果均输入软件进行分析评价和保存。并与对照组及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发放问卷30份,收回合格问卷30份,有效率100%。对照组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0例,有效率86%。①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内外向维度(E)分低,神经质维度(N)分高,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01)。②病例组与对照组男女之间艾森克人格问卷维度比较无差异。所设对照组与全国常模比较也无差异。③情绪障碍儿童人格特征更多倾向于内倾、情绪不稳定和抑郁质,分别占80%,90%,7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χ^2=17.333,31.729,31.729,P〈0.001)。结论:情绪障碍儿童的个性多为极端内向,情绪不稳定,属于抑郁质。这些不良人格特征阻碍儿童健康发展并且可诱发多种心理和精神疾病。但发育性的儿童个体,其人格处于发展过程中,具有可塑性。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及早了解儿童的内心活动,可使其负性情绪及时有效的得到宣泄。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可以减少和消除由遗传造成不良人格特征的影响,促进儿童正常人格特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同医院50例非肝炎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问卷测量法分析儿童情绪障碍的个性特征。并与同龄正常儿童对比。方法:病例组为2003-09/2004-09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并全部接受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治疗的30例情绪障碍儿童。对照组选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平均年龄为12岁的健康儿童30例。家长全面知情同意。采用个别和团体施测法,使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各组儿童进行人格测评,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情绪的稳定性和掩饰性4个维度。各维度分用标准分(T)表示,以标准分38.5和61.5为划分界。由儿童自己填写问卷,年龄较小,阅读能力较差者,由心理评估人员阅读,儿童自己选择答案。结果均输入软件进行分析评价和保存。并与对照组及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发放问卷30份,收回合格问卷30份,有效率100%。对照组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0例,有效率86%。①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内外向维度(E)分低,神经质维度(N)分高,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01)。②病例组与对照组男女之间艾森克人格问卷维度比较无差异。所设对照组与全国常模比较也无差异。③情绪障碍儿童人格特征更多倾向于内倾、情绪不稳定和抑郁质,分别占80%,90%,7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χ2=17.333,31.729,31.729,P<0.001)。结论:情绪障碍儿童的个性多为极端内向,情绪不稳定,属于抑郁质。这些不良人格特征阻碍儿童健康发展并且可诱发多种心理和精神疾病。但发育性的儿童个体,其人格处于发展过程中,具有可塑性。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及早了解儿童的内心活动,可使其负性情绪及时有效的得到宣泄。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可以减少和消除由遗传造成不良人格特征的影响,促进儿童正常人格特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人格特征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人格特征与冠心病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冠心病病变程度分级标准对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试。结果内向不稳定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结论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人格特征,提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这组患者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陈丽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4)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人格特征、进食态度及应对方式,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42例神经性厌食患者(研究组)和41名健康者(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食态度问卷及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并比较两组对体质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的神经质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内外向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进食态度量表评分和应对方式问卷总分及消极应对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体质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当前体质量不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性厌食患者呈内向不稳定型神经质人格特征,存在负性认知进食障碍,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应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及差异,为医学院校、医院对实习护生和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所大专、本科院校的全体实习护生,发放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将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作比较。结果实习护生较20~29岁年龄段的全国常模更外向、情绪更稳定;大专实习护生较本科实习护生更善于掩饰;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外向;在性别、是否喜欢和愿意从事护理行业方面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无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可根据实习护生人格特征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暴力与非暴力犯罪人群的人格特征及情绪状况。方法将60名罪犯按是否实施暴力行为分为两组,每组30名。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两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文化程度、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精神质维度分密切相关(P<0.01),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与内外向维度分密切相关( P<0.05或0.01)。结论暴力与非暴力犯罪人群的人格特征及情绪无明显差异性,但婚姻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性,情绪稳定性与罪犯人群的人格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
父母养育方式及气质类型与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神经症患父母养育方式、气质特质及其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气质60题问及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连续测查一组神经症患。结果 EPQ各维度与反映父母教养方式的多个EMBU因子及几个气质因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气质类型是神经症的重要先天因素。不良的养育方式所导致的某些人格特征偏高,是发病的重要后天因素。表明神经症的防治离不开家庭,系统的家庭治疗(教育)是治疗神经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特征。方法对38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研究组)及30名正常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的N、L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具有神经质、内向和过度掩饰的个性特征;且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较低,需社会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焦虑自评量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量表、韦氏记忆测验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艾森克个性问卷的E维度分均显著低于中国正常人常模(P〈0.05),而N维度分均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P〈0.01);焦虑白评量表评分显著升高;智力测验结果虽在正常范围,但偏低;记忆商数也低于中国常模。结论内倾不稳定型的性格特征是导致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发病的内因,而社会环境因素则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外因;罹患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可导致其智力水平偏低,记忆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疾病儿童的个性特征。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对86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患儿(研究组)进行调查,并与79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评,研究组精神质维度分〉60分者显著高于对照组,40~60分者显著低于对照组(X^2=22.57,17.78,P〈0.01),其他维度评分及分值分布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慢性疾病儿童个性在精神质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建议在进行长期生物医学干预的同时,应及时予以心理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个性特征、负性情绪和生活方式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9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设为研究组,9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方式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前79.12%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艾森克个性问卷的外倾性、神经质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生活方式占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绝望因子分和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抑郁及焦虑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个性倾向、负性情绪和不良生活方式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危险因素,在控制生物病因的同时,应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调整情绪,加强心理治疗,改变不良认知模式和应激情绪反应方式。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成人住院病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哮喘知识的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测定生理指标肺功能(PEF)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与正常人比较,哮喘病人的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比例高于国内常模(P<0.05);影响PEF和SaO2的因素:抑郁焦虑情绪、心理干预、个性特征、疾病知识、病情严重程度.[结论]个性特征、情绪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转归作用较明显,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促使哮喘发作快速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成人住院病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哮喘知识的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测定生理指标肺功能(PEF)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与正常人比较,哮喘病人的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比例高于国内常模(P〈0.05);影响PEF和SaO2的因素:抑郁焦虑情绪、心理干预、个性特征、疾病知识、病情严重程度。[结论]个性特征、情绪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转归作用较明显,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促使哮喘发作快速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性特征、生活事件、负性情绪等因素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方法对91例急性心肌梗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79.12%急性心肌梗患者发作前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研究组E、N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生活事件量表评分研究组精神紧张总分、负性生活事件、家庭事件、工作事件、社交事件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研究组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焦虑情绪发生率为60%,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7.14%,对照组分别为20.0%、21.11%;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有缺陷的个性特征、负性事件,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等因素均是诱发急性心肌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强迫症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52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评定两组人格特征,同时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研究组临床特征.结果 研究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评分,除说谎或掩饰、校正因子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各亚组间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与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的诈分、疑病、抑郁、男性化/女性化和精神衰弱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与诈分、疑病、抑郁、男性化/女性化、偏执、精神衰弱和精神分裂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与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各因子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强迫症患者具有明显的精神病理性人格特征,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人格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深层心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对108例糖尿病患者与10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糖尿病患者N维度T分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其它维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状况较差,个性以情绪不稳定为特征。有针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2名失眠症患者和62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失眠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失眠症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艾森克个性问卷的神经质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失眠症患者较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缺乏社会支持,且多为不稳定个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一级亲属的个性特征,为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将197例精神病患者和509名一级亲属设为研究组,依据不同状况分为3组:A组(高发家族)77名,B组(有阳性家族史)297名,C组(无阳性家族史)332名.抽取同期当地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且均无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史家庭的父母及其子女设为对照组,共入组195名.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研究组一级亲属个性内向和倾向内向、情绪不稳定和倾向不稳定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间型个性和情绪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A组、B组中父母组个性外向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情绪不稳定比率均显著高于C组父母组(χ2=5.31、6.24,P<0.05),中间型个性及情绪比率均显著低于C组父母组(χ2=6.41、6.27,P<0.05),同胞组个性内向和情绪不稳定比率显著低于患者组和父母组(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内向和倾向内向比率显著高于心境障碍患者(χ2=7.53、6.86,P<0.01),倾向外向和外向比率显著低于心境障碍患者(χ2=7.26、6.37,P<0.05或0.01),而情绪稳定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不同群体具有差异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一级亲属个性以倾向内向和内向者居多,情感障碍患者及一级亲属以倾向外向和外向者居多;这种家系性的易罹病素质可能是精神病发病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