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枕动脉岛状筋膜瓣修复再造耳支架外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邝勇  王标  李江 《中国美容医学》2002,11(4):333-334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再造耳支架外露的有效方法。方法: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采用枕动脉岛状筋膜瓣+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再造耳支架外露6例7耳。结果:6例7耳枕动脉岛状筋膜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坏死及支架再露,再造耳支架外露修复外形满意。结论:枕动脉岛状筋膜瓣+游离皮片移植是修复再造耳支架外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者自1980年以来应用12种不同岛状皮瓣(或筋膜瓣)修复全身各种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共18例。如应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前额疤痕;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充填面部凹陷;枕后动脉头皮瓣修复头皮缺损;背阔肌岛状皮瓣修复上臂、腋前胸壁缺损;前  相似文献   

3.
耳再造术后Medpor支架外露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Medpor是一种多孔径高密度聚乙烯生物材料 ,由于置入后周围组织能够快速长入其中 ,生物相容性良好 ,近来作为耳廓软骨的替代物在耳廓再造中得到大量应用 ,但时有支架暴露的并发症发生 ,尤其当支架表面覆盖较薄或有瘢痕的软组织时[1 ] 。Tadeusz[2 ] 采用颞浅筋膜包裹支架加移植皮片的方法 ,增加了支架表面覆盖组织的厚度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支架暴露的发生 ,但由于Medpor支架质地较硬不耐摩擦 ,远期随访暴露率仍然很高。 1999~ 2 0 0 2年 ,我们应用以耳后动脉为血供来源的乳突筋膜—枕后筋膜瓣和以枕动脉浅支为蒂的枕筋膜瓣 ,包裹外露支…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颞浅筋膜的解剖学研究,阐明岛状颞浅筋膜瓣移植预制颈部轴型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32侧甲醛固定、16侧新鲜的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颞浅筋膜组织结构及其血管分布、分支及走行情况,并在新鲜尸体标本上进行岛状颞浅筋膜瓣移植到颈部的模拟手术设计.结果 颞浅筋膜是SMAS筋膜的一部分,颞浅动脉是颞浅筋膜的主要血供来源.以颞浅血管为蒂的舌状颞浅筋膜瓣蒂长达6~8 cm,翻转移植可至颈部胸锁乳突肌的中段区域.结论 颞浅筋膜有恒定的感觉神经和血管分布,岛状颞浅筋膜瓣有足够长度的血管蒂供移植至颈部,是预制颈部轴型皮瓣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采用颞浅动脉筋膜瓣联合皮片修复全耳再造术后软骨支架外露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5例组织扩张法行全耳再造术后1周内发生皮瓣坏死、软骨支架外露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7~19岁,平均13.4岁。左耳1例,右耳4例。术中彻底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 cm×1 cm~3 cm×2 cm;取颞浅动脉筋膜瓣联合全厚皮片覆盖软骨支架。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创面Ⅰ期愈合,皮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6年。再造耳外形、大小、位置与健侧相似,相关耳结构清晰。患者对再造耳外形满意。结论全耳再造术后发生皮瓣坏死、软骨支架外露需及时行清创手术,应用颞浅动脉筋膜瓣联合皮片修复支架外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颞顶筋膜瓣在修复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在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后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根据软骨支架外露形状,设计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旋转包裹外露支架,加游离移植中厚皮、抗感染治疗。结果:8例患者术后再造耳支架外露修复效果良好,再造耳外形无明显改变。结论:外耳再造术后如发生再造耳皮瓣破溃、软骨支架外露的并发症,选择颞顶筋膜瓣旋转包裹外露支架,加游离移植中厚皮、抗感染治疗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逆流颞顶筋膜瓣翻转修复顶额部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逆流颞顶筋膜瓣悉转移转术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颞浅动脉颞顶分支与耳后,枕动脉支,前额分支与眶上,滑车上动脉支有丰富吻合或与对侧主要血管支直接交通,构筑跨区供血的解剖学基础,设计以颞浅动脉轴型血管及其吻合支为蒂的逆流颞顶筋膜 瓣,向顶枕侧或前额顶部移转覆盖充填骨外露缺损区,表面行皮片移植术,结果,自1996年11月始,临床已应用7例,最大筋膜瓣13cm*7cm,术后筋膜瓣及植皮区完全存活,外形较为满意,癌肿病例术后3周接受放射治疗。结论 逆流供血的颞顶筋膜瓣血运可靠,是顶额枕部深度组织缺损即期,简便,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的临床应用刘向业赵玉亭郭继华自1992年1月至1996年6月用带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及耳鼻再造共36例,形成39个筋膜瓣,均获成功,外形满意。根据需要筋膜瓣可包括皮下浅筋膜、颞筋膜浅层、颞肌肌膜表面、帽状腱膜层、颅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静脉双蒂岛状组织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对上颌窦、额窦开放性缺损12例患者,利用同侧颞浅动脉、静脉作为供养血管,形成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通过皮下组织隧道将组织块移植到缺损的副鼻窦区,进行副鼻窦窦腔的充填和皮肤缺损的修复。结果:12例患者,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及额支额部岛状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观察9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凹陷区填充效果满意,两侧对称性好。3例患者失访。结论:利用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不需吻合血管,操作较简单,易于成活,术后外观满意,是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静脉双蒂岛状组织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对上颌窦、额窦开放性缺损12例患者,利用同侧颞浅动脉、静脉作为供养血管,形成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通过皮下组织隧道将组织块移植到缺损的副鼻窦区,进行副鼻窦窦腔的充填和皮肤缺损的修复. 结果:12例患者,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及额支额部岛状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观察9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凹陷区填充效果满意,两侧对称性好.3例患者失访.结论:利用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不需吻合血管,操作较简单,易于成活,术后外观满意,是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 29例外伤性鼻缺损,其中采用颞浅动脉额支筋膜岛状皮瓣修复12例,颞浅动脉顶支筋膜岛状耳后皮瓣修复14例,预制颞浅动脉顶支筋膜耳后皮瓣3例.结果 27例皮瓣的颜色、质地和形态良好,疗效满意;2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需再次修复手术.结论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治疗鼻尖、鼻小柱及鼻翼缺损,供区损伤小,受区颜色形状好;并且预制的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耳后皮瓣血运可靠,可一次解决衬里问题,此皮瓣是修复鼻尖、鼻翼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长蒂颞浅筋膜岛状皮瓣修复鼻部缺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介绍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29例外伤性鼻缺损,其中采用颞浅动脉额支筋膜岛状皮瓣修复12例,颞浅动脉顶支筋膜岛状耳后皮瓣修复14例。预制颞浅动脉顶支筋膜耳后皮瓣3例。结果27例皮瓣的颜色、质地和形态良好。疗效满意;2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需再次修复手术。结论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治疗鼻尖、鼻小柱及鼻翼缺损,供区损伤小,受区颜色形状好;并且预制的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耳后皮瓣血运可靠,可一次解决衬里问题,此皮瓣是修复鼻尖、鼻翼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耳再造术后出现皮瓣坏死、软骨支架外露后,应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浅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 沿颞部发际内行垂直切口,以颞浅血管为蒂,沿颞肌筋膜表面剥离,形成颞浅筋膜瓣,向下旋转包裹支架外露部位,筋膜瓣表面行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3d.结果 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支架外露、皮片坏死现象.随访3~12个月,其再造耳耳轮、对耳轮、三角窝等表面结构清晰,有明显的立体形态,不显臃肿,效果满意.结论 对外耳再造术后出现软骨支架外露,利用颞浅筋膜瓣联合游离移植中厚皮片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病例 女,16岁。因面部爆炸伤1d入院。检查:右面颊皮肤及软组织缺损3cm×3cm,上颌窦开放,骨性前壁缺损,窦腔内留存大量鞭炮碎屑皮及泥土,窦腔上壁、下壁骨折,骨片游离(图1)。清创后,窦腔内填塞凡士林纱布引流。经换图1 术前Fig1 Preoperation药,见窦壁有少量肉芽组织生长。伤后38d,行右颞浅动脉双蒂岛状组织移植修复术。沿颞浅动脉及其顶支、额支走行,设计颞浅动脉顶支筋膜瓣及额支额部皮瓣(图1)。沿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游离颞浅动脉及顶支、额支,向两侧潜行分离,注意保护毛囊,于骨膜外剥离形成顶支岛状筋膜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设计多种头部SMAS岛状瓣覆盖耳支架的可行性,为SMAS岛状瓣Ⅰ期全耳郭再造的手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依照CT三维测量法测算出耳支架覆盖组织瓣模板和头部SMAS的血供来源,在5例尸体标本上分别以颞浅血管顶支、颞浅血管额支和耳后血管枕支为蒂设计SMAS岛状瓣,模拟Ⅰ期全耳郭再造.结果 ①运用CT三维测量法设计的SMAS岛状瓣,可较好地覆盖耳郭支架.②设计出3种不同的SMAS岛状瓣覆盖耳支架,完成Ⅰ期全耳郭再造的手术模拟.结论 ①以CT三维测量法测算出的SMAS岛状瓣能够满足覆盖耳支架的要求.②在同侧分别以颞浅血管顶支(或额支)和耳后血管枕支为蒂,能够设计出两种SMAS岛状瓣,为耳支架的组织覆盖方法 提供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7年,对10例较大面部浅表性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进行修复.Ⅰ期手术形成由颞浅动脉顶支供血的筋膜岛状瓣,预置于耳后乳突区皮下,同时在筋膜瓣下埋置皮肤扩张器.注水完成并保持3~5个月,动脉造影观察颞浅动脉分支在耳后的区分布.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形成以颞浅动脉直接供血的耳后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覆盖面部创面.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2例术后24h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受阻,致浅表组织坏死,于2周内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存活良好.皮瓣切取最大面积7 cm×3.5 cm.结论 颞浅筋膜岛状瓣预置耳后扩张皮瓣,皮瓣薄,供皮区无需植皮,面部不增加额外切口,适合于面部较大面积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带血管蒂筋膜瓣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及耳再造8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组患者共8例,男7例、女1例,年龄9~5 0岁,烧伤总面积3%~4 6 %TBSA。烧伤原因:10kV高压电烧伤,火焰烧伤,爆炸烧伤。8例患者均采用带血管蒂筋膜瓣及筋膜瓣表面移植自体皮,其中3例手部烧伤患者采用前臂桡动脉筋膜瓣表面移植自体中厚皮形成的血管化皮瓣修复创面,手部功能恢复良好,随访1~3年,效果满意;1例行侧胸筋膜瓣表面移植自体小皮片,随访1年,腋部瘢痕挛缩较重,需2次手术;1例创面移植中厚皮,效果满意;3例应用4个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例8双耳应用双侧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 ,并以自体肋软骨作支架(表1)。讨论 在高压电等深度烧伤及整形治…  相似文献   

18.
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1月至1996年6月用带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及耳鼻再造共36例,形成39个筋膜瓣,均获成功,外形满意。根据需要筋膜瓣可包括皮下浅筋膜、颞筋膜浅层、颞肌肌膜表面、帽状腱膜层、颅骨骨膜和额肌。本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10~65岁。面颊部洞穿性缺损7例,半侧颜面萎缩6例,耳廓再造10例,鼻再造9例,颧骨、额骨裸露创面4例。筋膜瓣切取最大面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跨区供血的反流轴型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在修复鼻翼缺损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反流轴型皮瓣原理,设计以颞浅动脉为供血的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鼻翼缺损。结果:本组8例患者,7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0个月,移植物的形态、色泽与正常鼻翼组织相似,效果良好。1例移植的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表皮及部分软骨坏死。结论:颞浅动脉跨区供血的反流轴型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预制颞顶筋膜瓣置入于残耳乳突区皮下进行扩张,观察以扩张的筋膜瓣覆盖多孔高密度聚乙烯(porous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Medpor)支架做全耳廓再造术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3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手术分两期:Ⅰ期,设计带有颞浅动静脉顶支为血管蒂的预制岛状颞浅筋膜瓣,植入残耳侧乳突区皮下腔穴,然后置入皮肤扩张器进行同期同步扩张;Ⅱ期,将扩张的耳后筋膜皮瓣连带颞浅筋膜瓣掀起,覆盖于Medpor支架上,耳后创面中厚植皮,进行全耳廓再造术.结果 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观察,再造耳廓外形逼真,皮色红润,与周围皮肤颜色无异,其大小、形状、位置与面部协调,与健耳对称,微细结构显示清晰.结论 选用Medpor支架,只要熟悉此材料的生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手术操作步骤要点,然后采用预制扩张的耳后筋膜皮瓣连带颞浅筋膜瓣覆盖支架,可将手术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程短、术后效果满意、可避免耳廓外形臃肿或支架外露等优点.耳后筋膜皮瓣与颞浅筋膜瓣两者结合,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全耳廓再造的一种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