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尚论篇》是清代著名医家喻昌对《伤寒论》的再编注,其中荟萃了喻氏在伤寒学研究上的大量学术观点.该书以类证汇聚,纲要统文的方式编撰,提出"三纲鼎立说"和"温病三纲说"的理论,内容上以阴阳、经络脏腑、表里虚实,营卫气血,邪正消长等对条文进行分类并加以注解,别具炉锤.另,喻昌诊病强调审证求因,立法遣方,治疗重视养护脾胃气津及防治疫病注重驱邪逐秽的临证思想在书中已可见端倪.  相似文献   

2.
喻昌作为伤寒学派中错简派之中坚,其学说尚论仲景伤寒,倡导三纲之说;重订突出治法,释义不落俗套;虽嫌标新立异,却开创了《伤寒论》学术争鸣的先河,亦开启了后世医家们从多角度研究《伤寒论》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喻昌《尚论篇》在体例篇次、病势阐发、体质注疏、方证研究、温病立说诸方面,承前启后,辟有新义。后世张璐、程应旄、程知、钱潢、沈明宗、徐忠可、章虚谷、舒诏诸家袭宗其说,作了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4.
从“伤寒”的涵义、“学科”的涵义、《伤寒学》和《(伤寒论)学》各自应包含的内容等几方面来剖析《伤寒学》教材名称的科学性,认为原《伤寒论讲义》教材无需更名,如果为了与原有教材有所区别,认为叫做《(伤寒论)学》要比《伤寒学》更恰当。  相似文献   

5.
喻昌(公元1585~1664年),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人。是中国医学史上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喻氏生平著述甚多,流传后世且影响深远的有《尚论篇》、《寓意草》、《医门法律》。本文拟对喻氏“三纲鼎立”学说及其意义和启示作一探讨。1“三纲鼎立”学说的内容喻昌在研究《伤寒论》方面是一位具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医家,他研究《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论篇》一书中,喻氏源于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钻研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活动,在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的基础上,对《伤寒论》的篇章结构作了新的调整,他认为《伤寒论》经晋…  相似文献   

6.
喻嘉言《尚论篇》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昌,字嘉言,晚号西昌老人,明末清初名医学家。江西新建(又称西昌,即今南昌)人,约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当时颇负医名的炙手人物。喻氏的主要作有《尚论篇》、《寓意草》和《医门法律》合集而成的《喻氏三书》。其中又尤以《尚论篇》特点鲜明,颇具创见,最能体现喻氏的学术思想而为后世所推崇。《尚论篇》全称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后为简明起见,乃始得名。全书本分为两部分,即《尚论张仲景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四卷(附卷首一卷),详论六经证治,  相似文献   

7.
讨论《伤寒论》太阳病篇某些争议问题,太阳病篇并非都是太阳病,其中除太阳病外,尚有太阳病的兼证,变证、类似证,其变证既有属阳明、少阳病者,亦有属三阴病者。太阳病的病机当以外邪表、营卫不和为是,营卫不和非专属于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当是风寒龚表、荣(营)弱卫强;其性质属表证,而有寒、热之分、非皆为寒证;其分类有中风、伤寒、温病。桂枝汤虽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主,但桂枝汤证并不就等于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还可广泛用于太阳中风证以外的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8.
《外感温病篇》论述风温病机是以肺胃为中心,辨治重在肺胃邪热,用药强调轻透养阴。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就是"论伤寒"。在仲景前后那个时代"论伤寒"的诸家中,张仲景是影响最大的一家,但不可能是唯一的一家。历史的偶然和必然,使今人只见到一部比较完整论述"伤寒"的《伤寒论》。医学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伤寒"的再认识和新探索,从而在中国医学史上,形成了内容庞大的"伤寒病学"或"伤寒学"。伤寒学的定义可以借鉴现今温病学定义的表述形式。《伤寒论》是庞大的"伤寒学"体系中一支根深叶茂的主干。《伤寒论》是"伤寒学"非常重要或最主要的内容,但不是"伤寒学"的全部,"伤寒学"绝不等同于《伤寒论》。以伤寒病为对象研究伤寒病和以《伤寒论》为对象研究《伤寒论》,是两个不能混为一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顺应时代的需要,新世纪版《伤寒论》讲义改名为“伤寒学”,其篇章名称及全书的体例、内容与以往教材有所不同,这些变动有值得商榷之处。伤寒学与《伤寒论》学是两个不同的学术范畴,《伤寒论》教材改名“伤寒学”名实不符。《伤寒论》开创了病证结合论治的先河,篇章名“某某病辨证论治”不如“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贴切。认为《伤寒论》的教学研究应充分尊重原著。   相似文献   

11.
伤寒病是一类主要由寒邪侵袭所导致的外感疾病。《伤寒论·伤寒例》指出:“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金匮要略》首篇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这段话不仅表达了正虚  相似文献   

12.
陈庆保,岭南伤寒名医,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伤寒论》,参考《难经》的伤寒定义,编撰《伤寒类编》。陈氏提倡修订伤寒例之非,对王叔和《伤寒论》的序作了考证,取《千金方》《外台秘要》作对照,删除了"运气图解""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该书遵从仲景的伤寒有五之说,以六经为纲、五种伤寒为目、因伤寒以聚方的编排体系,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使伤寒病证的概念更趋清楚明晰,更贴近临床辨证论治思维,开辟了研究《伤寒论》的新途径,使后人更容易理解和运用《伤寒论》。临证上陈氏用药谨慎稳重,方解精辟简练,体现了经方大家之特色。  相似文献   

13.
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约撰于公元 110 0年 )一书中包括了伤寒和温病两方面的内容。前 3卷论述伤寒 ,卷 1为六经分证 ,卷 2以法类证 ,卷 3以病名证。主要列举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条文加以论述 ,也收入部分非仲景方。书中在论述仲景伤寒病证之后 ,还提出个人的学术思想 :认为温病与伤寒的病因病机有较大差异 ,温病的病因病机有寒毒变病说、伏热温毒说、脏腑温毒传变说、异气说的不同 ,并指出温病有脏腑传变 ,且说明了传变的途径及时间。书中特立一章论述天行温病 ,认为其病因为感受异气 ,病机为“冬月温暖之时 ,人感乖候之气 …  相似文献   

14.
《医宗金鉴》是由清代朝廷编订颁发的大型医学丛书 ,编辑之时正适国力鼎盛的乾隆时期 ,乾隆务求标榜文治 ,下谕太医院“尔等衙门该修医书 ,以正医学”,并先后由大学士鄂尔泰、和亲王弘昼督办 ,吴谦等人编著 ,于公元 1 742年 (乾隆 7年 )大功告成。此后本书为太医院及民间习医之士学习所用 ,广为流传。至今我国台湾省中医师特种考试依然沿用《医宗金鉴》作为主要参考书目。我院海外教育学院在国内率先开设《医宗金鉴》教学 ,我们承担了伤寒部分的教学工作。《医宗金鉴》伤寒部分可以说是由吴谦主编的《伤寒论》教材 ,与中医院校开设的《伤寒…  相似文献   

15.
成无己,山东聊摄(今阳谷县)人,家世儒医,性识明敏。学有根底,精于医理,擅长临床,是宋金时期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著有《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药方论》一卷,三书专研伤寒,义理精湛,多云前人所未道。成氏首次全面注解《伤寒论》,以《伤寒论·自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为线索,采取溯本穷源之法,直接引《内经》、《难经》等经文,来注释阐明《伤寒论》,并医理与方药相合,弘扬其辨证论治之义。成氏注释的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灸法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对后世灸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就《伤寒论》强调“三阴宜灸”、“施灸须诊脉”、“灸药并施”、“灸法禁忌”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敖氏伤寒金镜录》学术渊源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第一部舌诊专著。该书从病态舌象的病位,病性、治疗方药,病机解释几个方面,可说明其作者属于刘完素的学术流派,舌诊是基于刘完素的火热论学说而建立的、用于辨别温热病的诊断方法。《敖氏伤寒金镜录》利用直观的视觉,证明了红舌与热证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是使温热病学说从进学中裂变出来的重要环节,同时,红舌-里热证-清解里热的诊断,治疗模式,也由于舌诊的建立而被确立。  相似文献   

18.
喻昌论治痨瘵,立三大基本病机为“精亏血虚,血痹血瘀”、“阴虚火旺,火炎刑金”、“精枯血燥,燥气戕肺”;并分设三大治法即“甘药培中,润血行瘀”、“清金润肺,金水相生”、“益胃生金,清燥救肺”。三法中存一法一旨,一法为“润”,一旨为“培土生金”,以顾护胃气为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