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肺移植供体冷缺血时间与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回顾总结肺移植供体冷缺血时间对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改善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2例患者生存期〉1年的肺移植手术供体冷缺血时间和受者术后支气管镜检查报告,根据供肺冷缺血时间所有受者分为冷缺血时间〈6 h 组和〉6 h 组。进一步分析冷缺血时间〉6 h 对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2例肺移植患者中,供肺冷缺血时间〉6 h 组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要高于〈6 h 组(P=0.003),2组其他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严格控制供肺冷缺血时间可以有效防止移植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从而提高肺移植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与胰肠吻合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与胰肠吻合方法的关系。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胰腺吻合方法-传统的胰肠套入式双层吻合(69例)与改良的胰肠套入式单层吻合(40例)术后胰瘘的发生情况,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胰肠套入式双层吻合组术后发生胰瘘6例(8.7%),其中4例经保守治疗后愈,1例再次手术引流,1例继发腹腔内大出血死亡;胰肠套入式单层吻合组术后无胰瘘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与胰肠吻合方法有关,胰肠套入式单层吻合是一种安全、实用的胰肠吻合方法。传统的胰肠套入式双层吻合术后胰瘘的发生主要与双层吻合时胰腺及其被膜易被撕裂,吻合口两端组织血运不佳以及双层吻合之间存在的潜在间隙可使沿缝针(线)裂隙外渗的胰液在吻合层面间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移植手术方法、肺保存、术后管理加以总结.方法:2004年12月行1例COPD同种异体肺移植术.供肺者为脑死亡,患者采用低钾右旋糖酐灌注液(LPD)液肺灌注.受体与供体血型匹配,行右肺移植,肺支气管、肺动脉为端端吻合,肺静脉实行心房-心房吻合,手术前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术后监测心肺肝肾功能、使用抗菌素及调整免疫药物.结果:未出现支气管、肺动静脉吻合口并发症.目前手术后存活1年,已恢复体力和劳动能力.结论:肺移植是多学科协作的复杂工程,我们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供肺的选择和保存、手术操作以及手术前后的管理上已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移植的围术期ICU的监测与治疗。方法2002年9月-2005年3月我院15例肺移植患者,其中9例为肺气肿、3例为肺纤维化、1例矽肺、1例肺血管平滑肌瘤病及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手术方式:左肺移植7例,右肺移植5例,室缺修补+右肺移植1例,双肺移植2例。术后带管进入ICU行机械通气、免疫抑制治疗、预防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结果术后平均呼吸机脱机时间7天,平均ICU停留时间为10天。术后3例死亡,1例于术后15天死于急性排斥,1例子术后28天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术后36天死于肺梗死,12例恢复良好已痊愈出院,最长生存已达30个月。结论肺移植围术期的监测与治疗是肺移植手术成功和长期生存的关键。术后的缺血再灌损伤、排斥和感染仍屉肺移植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单层吻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层吻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对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运用单层吻合技术进行胰肠套入式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h,无手术死亡,术后无1例发生胰瘘,所有患者腹腔引流管均于术后7天拔除,大部分患者均于术后2周内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5天。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过程中应用单层吻合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国外开展肺移植情况,探讨临床肺移植在我国开展的可行性,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2002年5月,我院成立肺移植团队,开展猪肺移植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于2002年9月~2005年8月我院共完成临床肺移植24例,其中肺气肿11例、肺纤维化8例、硅沉着病1例、双侧支气管肺囊肿2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及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1例。受体术前均为重症呼吸衰竭,长期靠呼吸机依赖4例。手术方式单肺移植20例,包括左肺移植11例,右肺移植9例,其中2例为同一供体同期的左、右单肺移植,有1例为左侧供肺植入右胸腔,1例为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后行右肺移植,1例为体外循环下右肺移植;双肺移植4例,包括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单肺移植3例,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单肺移植1例。结果术后短期内死亡5例,其中1例于术后15天死于急性排斥,2例于术后30天死于感染、多脏器衰竭,1例术后36天死于肺梗死、1例术后1天死于心脏衰竭。19例痊愈出院,术后早期生存率79.8%(19/24),肺功能极大改善,生存3年以上1例,生存2年以上2例,1年以上1例,中位生存时间10(1~36)个月。结论本组肺移植的结果与国际发达国家的疗效相似,肺移植在我国新世纪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组建肺移植团队、多学科合作是肺移植手术成功开展,术后长期生存的关键;术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和感染仍是肺移植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更简单有效的大鼠左肺原位异体移植模型。方法持续供肺肺动脉低压灌注4℃的低钾右旋糖苷(LPD)液,采用连续外翻法褥式缝合吻合支气管膜部、肺静脉、肺动脉,快速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结果60只SD大鼠接受左肺移植,平均吻合时间(36.2±9.6)min,手术成功率91.7%。术后抗免疫治疗,1周存活率为70.9%;2周存活率为50.9%;4周存活率为21.8%。术后肺动脉栓塞1例,死于术后第3天,余所有受体大鼠没有发现吻合口狭窄及栓塞。结论该新的模型对于研究肺移植供肺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急、慢性排斥反应等近远期的相关问题,具有简单可靠、存活时间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Ming C  Zeng F  Sha B  Chen Z  Chen Z  Lin Z  Zhang W  Liu B  Jiang J  Wei L  Chen S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2):1514-1517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方式及移植疗效。方法:10例I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最初2例为胰液膀胱引流(BD)术式,另8例为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ED)术式。BD术式为移植物十二指肠的侧面与膀胱右侧壁作双层吻合;ED术式为移植物十二指肠的侧面与受者空肠作侧-侧吻合(不作Roux-en-Y)。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赛尼哌四联诱导治疗,以后改为三联维持。结果:10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均获得成功,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术后1-5d恢复正常,停用胰岛素。术后未发生排斥反应和血栓形成,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和败血症,死亡时胰肾功能良好,其余9例均无其它外科并发症。随访3-27个月,目前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2例BD术式患者术后长期伴有镜下血尿,其中1例发生2次反流性移植物胰腺炎和肉眼血尿,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BD术式与改进的ED术式(不作Roux-en-Y吻合)均安全、可行,是治疗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ED术式更符合患者生理功能,远期并发症,优于BD术式,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单侧肺移植为终极性肺病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1996年12月24日,我们为1例56岁女性患有右全肺支气管扩张件严重肺功能受损病人施行了右侧肺移植手术。本例肺移植采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支气管吻合口的方法,支气管吻合口愈合良好。病人术后存活45天,因并发脑多发性出血而死亡。本文重点介绍单侧肺移植技术,特别是生物蛋白胶封闭支气管吻合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骏  高成新  赵学维  秦元  胡定中  施建新  曹克坚 《上海医学》2006,29(7):417-419,F000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胸部X线片改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15例患者行肺移植手术,男11例,女4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4例,肺纤维化3例,矽肺2例,双肺弥漫性支气管扩张症3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例。单例肺移植6例;序贯式双侧肺移植9例,死亡4例。结果胸部X线片改变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3例,急性排异反应5例,肺部感染1例,移植肺过度通气1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吻合口狭窄2例,移植肺受压性肺不张1例。根据影像学资料及时明确临床诊断并予积极治疗后,上述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围手术期的胸部影像学改变对于临床诊断及相应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书平  王丽  范荣  杨帆  姚玉春  凌生林  钟世虎 《西部医学》2012,24(7):1356-1357,1361
目的总结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13例因外伤致支气管断裂行端端吻合或支气管修补术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13例患者均诊断明确并施行急诊手术治疗,12例肺功能顺利恢复出院,1例因术后三天放弃治疗死亡。结论对怀疑有气管、支气管断裂的急诊患者,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是降低误、漏诊率,减少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力平  陈国才 《重庆医学》2003,32(11):1515-1516
目的 对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防治。方法 1360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branchoplearal fistula,BPF)21例(发生率l.54%)观察。结果 发生21例BPF后用改良Eleosor胸膜内胸廓成形术ll例。成功9例;Hellor梯形胸改术6例,成功4例。再切除残端用大网膜包埋2例皆成功。死亡6例(死亡率28%)。2例为感染、呼吸衰竭。4例再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BPF的高危因素有病变侵及支气管残端。缝合或闭合技术原因,支气管残端供血不良,术前接受放、化疗,全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术后胸腔感染等。对上述因素应积极有效防治。近年应用支气管残端闭合器可使发生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肺移植技术治疗Ⅲ期中心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 从2000年8月至2007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共进行8例自体肺移植.所有8例患者术前均经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术前肺功能检查示不能耐受全肺切除术.术中下叶肺离体后以20℃含肝素生理盐水灌注,然后将下肺静脉重植于上肺静脉残端,依次完成支气管和肺动脉吻合.术中常规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至2008年1月,6例患者已健康存活7~90个月,中位时间为33个月,生活质量良好.3例患者术后18、24及72个月的核素扫描娃示再植肺叶灌注良好.1例患者术后第2天因肺静脉栓塞接受再植肺叶切除术,并因肺癌复发于术后15个月死亡,另1例患者于术后31个月死于脑转移.结论 对于心肺功能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Ⅲ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可考虑应用自体肺移植术,自体肺移植术是一种能保留健康肺组织的肺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4.
胸部气管支气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部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机制和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5例胸部气管、支气管损伤的诊治及随访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在72小时内行支气管端端吻合和支气管修补术,死亡3例,2例延误诊断后3-5个月行肺叶切除术。结论 早期诊断和手术可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呼吸功能,减少肺、胸腔感染等并发症。早期纤支镜检查有助尽快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冠状位重建及合适的窗宽窗位显示肺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肺移植后不同时期患者的胸部MSCT图像,抽取临床确诊和怀疑吻合口狭窄共37例患者的72次CT图像,对轴位CT图像行冠状位重建,以及调节合适的窗宽窗位显示吻合口狭窄的情况。比较轴位肺窗图像与调节窗宽窗位后的冠状位图像两者检出吻合口狭窄的情况,两种图像分别由三位有经验的主治以上医师阅片判断有否气道狭窄,结果用ROCFIT软件进行ROC(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并用Excel 2010绘制ROC曲线图。结果冠状位合适的窗宽窗位图像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肺窗轴位图像的ROC曲线下面积。轴位图像的截距(a值)为0.6916,斜率(b值)为1.0441,曲线下面积(Az)为0.6838;冠状位图像的a值为0.7856,b值为0.9952,Az为0.7112。两种图像诊断的ROC曲线及Az明显不同,两者有显著差异,配对t检验,(P0.001)。结论肺移植后患者MSCT肺部检查,冠状位重建及合适的窗宽窗位图像可以更敏感地发现吻合口狭窄,而且还能显示狭窄段支气管与邻近大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隆突切除术治疗恶性肿瘤9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9例隆突切除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体会。方法我科自1994年至2005年6月共施行隆突切除术9例,男7例,女2例,年龄35-62岁,平均52.6岁。行隆突切除、左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右主支气管气管侧壁吻合术2例,右全肺隆突切除、左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术3例,右上肺隆突切除、左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右中间支气管左主支气管侧壁吻合术1例,左全肺隆突切除、右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术2例,右侧半隆突切除、右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术1例。结果本组9例患者无术中死亡。无气管吻合口瘘和出血等并发症。1例并发肺部感染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死亡。2例患者术后出现ARDS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其中1例死亡。死亡率为2/9。结论隆突切除术虽然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手术技巧,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仍不失为治疗侵犯隆突的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4例原位心脏移植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经验.方法:4例均采用中低温,中、高流量灌注.术中注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及血液的保护.切取供心前灌注4℃改良St.Thomas液使其迅速停搏.供心离体后,用5 000 mL冷生理盐水冲洗心腔后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威斯康星大学溶液(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液)1 000 mL,放入冰生理盐水内保存.吻合全程中供心表面置冰屑,左心房内滴注冷生理盐水.结果:ECC时间(133.3±13.1)min,供心热缺血时间为1~3 min,冷缺血时间为(142.0±28.2)min.4例心脏均自动复跳,术后1月左室射血分数为60%~65%.1例因急性排异反应术后第150天猝死,其余3例目前存活.结论:良好的ECC管理,注重各重要器官功能及供心心肌保护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成形术改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改进支气管成形术的操作,减少支气管成形术后吻合1:3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98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应用支气管成形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通过降低吻合1:3张力,重建支气管残端以及自体组织包绕吻合1:3等方法对传统操作进行改进。结果 2例术后因吻合口瘘死亡,5例术后1周左右发生吻合口周围感染征象,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86例随访10-48个月,均无刺激性咳嗽症状。结论 对支气管成形术的改进有效地解决了近远端支气管管径大小不一及管壁厚薄不均的问题,同时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韩玉龙 《中原医刊》2009,(12):34-35
目的总结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治经验。方法对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21例患者(发生率1.54%)进行观察。结果治愈19例,治愈率90.47%。2例经三次手术后复发,死于晚期肺癌。结论术中尽量减少胸腔污染,避免支气管残端肿瘤或结核的残留,术后彻底引流胸腔积液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10例气管、支气管成形术中,支气管肺癌6例,外伤性主支气管闭塞2例,气管平滑肌瘤及支气管类癌各1例。手术包括:气管切除吻合,隆突及右全肺切除后气管与左主支气管吻合,气管下段右侧壁与右主支气管吻合,主支气管袖状切除,支气管袖状上肺切除及支气管楔形上肺切除。术后8例良好,2例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