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短暂或持久、局部或弥漫的脑损害,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出血(ICH)、脑梗死(CI)和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实施及时抢救治疗的前提,近年来,随着CT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为脑血管病的定性、定位诊断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但在条件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康复训练措施简述如下。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  相似文献   

3.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多种病因所导致的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残率、病死率极高,本研究主要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行介入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使用MRI的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场回波序列(FE)、梯度回波(GRE)对患者进行扫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分析,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梗死次数、饮浓茶、心力衰竭、年龄、慢阻肺、高血压史、平均动脉压、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是引发脑微出血的因素,其中APTT、心衰、平均动脉压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腔隙性脑梗死或脑白质稀疏严重程度增加,将提高脑微出血的发生率.结论 APTT、心衰、平均动脉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腔隙性脑梗死或脑白质稀疏严重程度将对脑微出血的发生率产生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和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李小强  陈莉峰 《河北医药》2013,(18):2805-2806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1]。缺血性脑卒中大约占所有脑卒
  中的80%,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后者称为脑栓塞。出血性脑卒中分为两种亚型:颅内出血(I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出血
  量决定了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175-178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磁敏感成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3例急性缺性卒中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合并脑微出血分为以下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作为试验组(42例),未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31例)。均给予所有普通磁共振和磁敏感成像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中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有关危险因素。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经磁敏感成像的检出率100.00%(42/42)高于普通磁共振检出率69.05%(29/42),患者经普通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其出血面积为(723.42±76.34)mm~2明显小于磁敏感成像的检查面积(988.21±82.11)mm~2,组间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脑白质变性级别及腔隙性脑梗死级别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经磁敏感成像检查,可清晰观察到脑微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脑微出血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因为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高血压动  相似文献   

9.
49例皮质下出血病因的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畸形27例(55.1%),其中隐匿性血管畸型12例(24.5%);高血压性脑出血10例(20.4%),其他出血原因12例(24.5%)。中青年病例(<45岁)以AVM最为常见,老年病例(>60岁)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常见。通过对辅助检查在病因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认为血管造影应作为皮质下出血病因诊断的常规措施,CT增强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对于部分隐匿性血管畸型常可有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意外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脑卒中,是供应脑的动脉血管,包括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意识障碍和(或)脑局灶症状(言语障碍、面瘫、肢瘫)。主要分为出血性或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1],起病急,进展快,是神经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红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11-1411
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1].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等,而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急性脑血管病系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中风的共同特点为起病急,1~2 d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3].  相似文献   

13.
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意识障碍,其主要病理过程为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病起病急、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运用护理程序加强预见性护理对于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对比脑微出血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各项记录指标,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脑微出血阳性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3例,按照TOAST分型方法将其分为A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242例,B组(心源性脑栓塞)46例,C组(小动脉型脑梗死)83例和D组(不明原因脑梗死)32例,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的脑微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48.14%,远高于对照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脑梗死四个分组中,以C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最为显著,远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中,A组患者脑微出血在Ⅱ级、Ⅲ级、Ⅳ级均有分布,比例相当;B组、D组患者则以Ⅱ级脑微出血较为常见,C组患者以Ⅳ级为主.结论 脑微出血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发生风险不同,此外部分类型患者初发和复发过程中其脑微出血发生率也不尽相同,这可能与不同类型患者其相关致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不同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种诱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高致残性的一种疾病。现将笔者所在科对2011年以来采用头穴针刺配合易化技术(facilitatim techniques)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脑卒中患者6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  相似文献   

17.
下消化道出血系指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表现有隐匿性出血、急性倾注性出血、慢性出血以及复发性出血等。临床上肉眼可见的血便,包括鲜血便、血块、暗红血便以及正常大便带有血液。其病因是复杂的,对下消化道出血必须全面认识,才能提高正确诊断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红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72-1372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系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以偏瘫、失语、昏迷等为常见。本病多发生于中  相似文献   

19.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此外,临床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以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脑部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急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80%以上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常因情绪激动、过度用力等因素诱发,因此大多在活动中急性发病。老年人急性脑出血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1]。脑出血的定位、定性与定量诊断对脑出血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