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玉红(Indirubin)是中药青黛中的一种成分,属吲哚类。197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报导应用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并取得良好效果,国外尚未见用此药治疗白血病的报导。我们从1978年末参加了靛玉红治疗慢粒的协作组,到1979年10月共治疗10例慢粒,现将初步疗效总结如下。治疗对象所有10例慢粒均系住院患者,均经临床、血象及骨髓象检查所确诊,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令17~55岁,以青壮年为多,治疗前病程自2个月至1年不等。10例中5例为初发病例,入院前未曾用过任何化学药物。另5例为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2.
靛玉红(Indirubin)为我国首创的抗白血病新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马利兰相似,而无一般化疗药的免疫抑制作用;对实验动物肿瘤W_(256)和Lewis肺癌也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靛玉红在人和动物消化道吸收均差,药物在胃肠道的持续滞留可能就是临床所见胃肠刺激症状及对实验动物肿瘤抑制率不高的原因。为提高对慢粒的疗效,克服其吸收差和对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对靛玉红这一二聚吲哚类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比较了靛玉红及其衍生物N′-乙基靛玉红(N′_1-ethyl indirubin。79002)和N′-十八烷基靛玉红(N′-octadec-yl indirubin 79005)(图1)胃肠吸收方面的差别,并试图说明三者抗癌活性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多种靛玉红衍生物中筛选出治疗慢粒有效药物N′-乙酰靛玉红。用N′-乙酰靛玉红治疗慢粒27例,完全缓解12例(44.44%),部份缓解14例(51.85%),进步1例(3.71%),缓解率96.29%,有效率100%,治疗9.52±6.20天后脾脏开始缩小,19.62±12.22天外周血白细胞数开始下降;达到最佳疗效(缓解)平均为87.62天,最短28天,最长206天;有5例出现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等反应,但都能坚持用药,本组病例已发生急变者9例(33.3%)。临床研究结果表明,N′-乙酰靛玉红对慢粒具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优于靛玉红,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临床实践证明,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为探讨此疗效原理及靛玉红对慢粒骨髓细胞SCE的影响,本文观察了慢粒的慢性期和靛玉红治疗缓解病人骨髓SCE,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跟踪观察和SCE的Denver分析,发现Ph’阳性细胞SCE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靛玉红(Indirubin)是我国首创的有效抗白血病药物。1977年以来临床应用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疗效已得到肯定。单用此药所得的缓解率为59.87%,有效率87.26%。为了提高疗效,我院在1982年4月至1982年12月,8个月内单独试用靛玉红B_2治疗慢粒6例,现将治疗效果小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6例慢粒,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6—45岁,平均28.5岁。5例初  相似文献   

6.
自中国医科分院血液研究所等单位发现中药青黛的一种成分——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性血白病(下称慢粒)有明显疗效以来,我们最近也使用本药治疗一些慢粒患者,确有较好疗效,现就观察结果报导如下。对象和方法自1978年9月到1979年3月底,我们用靛玉红治疗11例慢粒患者(见下表),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17到48岁。治前病程4至29个月。所有病例均经临床、骨髓及血象检查确定诊断。全部病例均单独使用靛玉红治疗。靛玉红片剂系四川省中药究研所供给,每片含50毫克,每日剂量150—200毫克,分三至四次口服,连续用药,用药后及时观  相似文献   

7.
靛Ⅲ(又名异靛甲),继靛玉红之后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又一种新药,由医科院血研所药物研究组研制出靛玉红同类的药物。经我院临床试用,副作用甚大,主要表现为肌腱疼痛难以忍受,对脾脏缩小和白细胞下降也欠理想,故难于在临床上推广。须要继续研究,更改剂型,寻求有效的成份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78年12月至1980年10月,使用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制全合成靛玉红(Indirubin)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22例,在临床上获得满意疗效。兹将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以血凝抑制免疫试验测定35例白血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观察其治疗前后变化,并对靛玉红治疗慢粒患者作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急、慢粒患者血清FDP含量于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加(7/11、2/11例);2)慢粒患者FDP含量与白细胞数及幼稚细胞数均呈正性相关;3)6例靛玉红治疗慢粒患者FDF含量动态观察表明,治疗后FDP含量明显下降(由32降至13.5及6.4μg/ml);白细胞数及幼稚细胞数亦然(由44.8万及41%降至13.5万及27.4%,再降至2.4万及5.6%)。此外,本组2例患者由  相似文献   

10.
DAD治疗慢粒21例,近期全部有效,缓解率达18/21。并将其与马利兰、靛玉红等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年已有报告,我组于1978年8月开始应用成都中医学院制取的全合成靛玉红片剂(每片含量25mg),治疗慢粒18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临床应用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组与血液学研究所、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经过多年研究,从中药当归芦荟丸中筛选出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中药青黛,进而从青黛中提取出有效成分靛玉红,并合成了靛玉红。经我组与血液研究所两个单位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3.
15例慢粒白血病,男8例,女7例。使用小剂量靛玉红(25~75mg/d)和马利兰(2~6mg/d)治疗,13例获完全缓解,2例获部分缓解。13例完全缓解者靛玉红平均总量为2320mg,马利兰总量154mg,平均完全缓解时间为35天,未出现严重毒性反应,提示本疗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tinctoria的叶中提取分离得到5种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为2,4(1H,3H)喹唑二酮(Ⅰ),5-羟基-2-吲哚酮(Ⅱ),靛蓝(Ⅲ),靛玉红(Ⅳ)和扶桑甾醇(Ⅴ)。其中Ⅰ,Ⅱ和Ⅴ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Ⅰ的药理实验显示了抗炎和抗高血压的活性[1,2],化合物Ⅳ显示了抗癌活性,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3]。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新的抗白血病药物,我们以靛玉红为原料合成了靛玉红肟及其金属配合物靛玉红肟-Cu(Ⅱ),并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了分离提纯。靛玉红肟的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晶体结构分析确定。靛玉红肟-Cu(Ⅱ)的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定。初步抗白血病活性试验表明,靛玉红肟具有抑制作用,靛玉红肟-Cu(Ⅱ)则无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靛玉红固体分散体,提高其体外溶出性能。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靛玉红-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固体分散体;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以靛玉红的溶出百分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靛玉红制成固体分散体后对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结果显示靛玉红在载体中以高度分散形式存在,制成固体分散体后药物的累计溶出度(36.93%)与原料药(4.81%)和物理混合物(11.42%)相比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靛玉红与PVPK30制成固体分散体,靛玉红的分散状态发生了改变,提高了其溶出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靛玉红固体分散体,提高其体外溶出性能.方法 采用溶剂法制备靛玉红-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固体分散体;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以靛玉红的溶出百分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靛玉红制成固体分散体后对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 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结果显示靛玉红在载体中以高度分散形式存在,制成固体分散体后药物的累计溶出度(36.93%)与原料药(4.81%)和物理混合物(11.42%)相比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靛玉红与PVPK30制成固体分散体,靛玉红的分散状态发生了改变,提高了其溶出性能.  相似文献   

18.
将存活5年以上的2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患者与同期生存时间少于5年的40例慢粒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对照分析,慢粒患者初诊时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小板、外周血嗜碱细胞、骨髓巨核细胞以及外周血和骨髓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与生存期关系不大(p>0.05),而脾肿大与生存期有明显关系(p<0.05)。白细胞较高者预后并不一定恶劣。接受马利兰治疗累积剂量及达到缓解所需时间与慢粒生存期的关系也不大(p>0.05),而马利兰所致骨髓抑制对延长生存期似有一定影响,首次缓解持续时间与生存期有明显关系(p<0.01)。马利兰与靛玉红交替使用可能是一种对延长生存期有益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寻找活性强、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炎药物。方法:1-苯氧羰基-5-甲基-2-吲哚酮在4-N,N-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与对氨磺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1-苯氧羰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Ⅲ1),再与相应的胺(氨)发生胺解反应,并经盐酸中和得到化合物Ⅲ2-9。结果: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Ⅲ1-9,其结构经IR、1HNMR和MS和元素分析确证。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显示,6个目标化合物Ⅲ2,4,5,7-9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显示Ⅲ2,7,8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所有受试目标化合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显著小于阳性对照药双氯芬酸钠(P<0.05)和替尼达普钠(P<0.01),与CMC-N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胃肠道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板蓝根制剂(冲剂、干糖浆)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传染性肝炎、暴发性红眼、单纯性疱疹性口炎、及治疗扁平疣等。据文献报道,板蓝根中的主要有效成份为靛玉红。靛玉红具有抗白血病作用,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我们对15个厂家所生产的21批板蓝根制剂中的靛玉红和几种氨基酸用薄层扫描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用氯气敏电极法测定了总氮量(因为其中的主要成分均为含氮化合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