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明确对一些无具体肿块的乳腺疾病的诊断 ,我院自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10月期间 ,对一组临床触诊无具体肿块 ,超声显像无典型征象 ,难以做出明确诊断的乳腺内片状弥漫性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本组 14例均为女性 ,年龄 19~ 6 8岁 ,平均年龄 38岁 ,均表现为患侧乳腺片状弥漫性肿胀 ,无明显疼痛 ,触诊局部或整个乳腺组织增厚 ,质韧 ,无具体肿块。彩超检查发现患侧乳腺腺体层大片状弥漫性增厚 ,初看极似乳腺小叶增生声像图表现 ,但其腺体结构紊乱 ,大小不等的不规则低回声区较多 ,且后方多数伴有不同程度回…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47岁 ,发现右乳腺肿块 10余年就诊。既往有双侧乳腺增生病史。外科查体 :双侧乳腺不对称 ,右乳腺外观大于左乳 ,触诊右乳质硬 ,似可触及肿块 ,边界不清 ,无触痛。外院乳腺超声未见明确占位病变。我院超声检查显示 :左乳腺内未见明确肿块。右乳腺腺体结构紊乱 ,失去正常的腺体回声 ,而代之以弥漫增厚的强回声区域 ,范围较大 ,无明显边界及包膜 ,从内上象限蔓延至外上、外下象限 ,并可见弥漫分布的砂粒样钙化 (图 1)。病变区血流信号丰富 (与对侧同一部位相比 )。局部乳腺导管呈不规则扩张。右腋窝测及数枚肿大淋巴结 ,最大约 1.7cm…  相似文献   

3.
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超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41例(50个乳房)男性乳腺肿块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乳腺腺体组织形态和内部回声,测量病变大小、范围,记录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结果48个乳房超声诊断为男性乳腺发育症,2个诊断为乳腺占位。均行手术,超声定位与手术完全一致。48个乳房超声诊断与病理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声像图表现为28个以乳头为中心深面不均质的低回声,低回声内未见明显腺体回声;20个为腺体组织均匀性增厚,不均质回声区内可见多个不规则片状低回声及条状高回声,另2个为低回声伴蟹足样改变。彩色多普勒显示38个无明显血流信号,10个仅有少量血流信号,2个低回声区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结论男性乳腺发育症具有较为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手术指征的选择、术后随访及非手术治疗动态观察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声像图及钼靶X线摄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声像图及钼靶X线摄影图像。结果 13例患者共15个病灶,9例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均为单侧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13例患者行超声检查,9例行钼靶X线摄影检查。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卵圆形(7/15)或分叶状(5/15)、边界清晰(10/15)低回声为主的肿块,部分肿块(7/15)伴后方回声增高,均未见肿块周围蟹足样改变、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衰减及肿块内钙化。多数肿块(11/15)内见丰富的动脉血流信号。钼靶X线摄影多表现为:卵圆形(5/8)或分叶状(3/8)的边界清晰(7/8)和高密度(7/8)肿块。2例乳腺腺体较致密,未见明确肿块,均未见毛刺、钙化、皮肤增厚及乳头凹陷。结论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表现均无特异性。在结合超声声像图肿块血流信号特征考虑恶性可能,而钼靶X线摄影表现为良性或不典型乳腺癌者应考虑到乳腺原发性淋巴瘤可能,进一步进行组织学活检以明确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诊断价值及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3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增生的乳腺腺体组织形态及内部回声,测量腺体大小及病变侧乳晕皮肤至胸大肌前缘的距离.结果高频超声检出男性乳腺发育症15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声像图表现为位于乳头下方的低回声为主不均匀或斑片状回声,呈三角形或长梭形.病变大小:左右径(3.1±0.6)cm,上下径(2.5±0.4)cm,前后径(0.9±0.3)cm.病变侧乳晕皮肤至胸大肌前缘的距离为(1.5±0.4)cm,正常侧为(0.7±0.2)cm(P<0.01).两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血流信号不明显.结论高频超声诊断男性乳腺发育症准确、简便、无创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错构瘤患者超声声像学表现。结果:腺型错构瘤6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呈低回声,散在点状漂浮状分布高回声;纤维型错构瘤14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不均质低回声,伴有条线状或小片状非均质高回声;脂肪型错构瘤20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斑块状不均质回声,强度与周围正常乳腺腺体回声相近。结论:乳腺错构瘤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错构瘤患者超声声像学表现。结果:腺型错构瘤6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呈低回声,散在点状漂浮状分布高回声;纤维型错构瘤14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不均质低回声,伴有条线状或小片状非均质高回声;脂肪型错构瘤20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斑块状不均质回声,强度与周围正常乳腺腺体回声相近。结论:乳腺错构瘤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和病理表现,提高超声对乳腺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复习2002~2007年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淋巴瘤10例的超声图文报告及病理报告,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0例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乳腺肿块大小1~13cm,超声表现为单发5例,多发5例,共发现肿块17个;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肿块16个,不均匀高回声肿块1个,其中极低回声有类似囊肿样表现近似无回声肿块12个,形态不规则及不均匀肿块16个,形态规则均匀肿块1个,后方回声增强肿块17个,内部血流丰富肿块15个,多为高阻血流(2/3),伴发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7例。结论:肿块回声极低类似囊肿样,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丰富是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有较强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错构瘤患者超声声像学表现.结果:腺型错构瘤6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呈低回声,散在点状漂浮状分布高回声;纤维型错构瘤14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不均质低回声,伴有条线状或小片状非均质高回声;脂肪型错构瘤20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斑块状不均质回声,强度与周围正常乳腺腺体回声相近.结论:乳腺错构瘤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二维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内实质不均质肿块7例,多呈低回声,其内可见腺体样稍强回声,呈“假肾征”,肿块形态不规则;2例肿块内可见无回声区;2例表现为连续或不连续的不规则管状结构样低回声结构,周围可见腺体样稍强回声;1例表现为弥漫性腺体回声紊乱,皮肤增厚,皮下积液,窦道形成。9例合并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CDFI示6例病灶血流分级为Ⅲ级,3例为Ⅱ级,2例为I级,1例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为0级。血流阻力指数0.58~0.82,平均0.72±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肉芽肿性乳腺炎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贺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10):F0003-F0003
患者女,57岁,因"左乳肿块3个月余"来我院检查。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左乳外下象限4点钟可触及一4.0cm×5.0cm肿块,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边界清楚,无触痛,质地硬,与皮肤及胸壁无粘连,活动度可,右乳未触及肿块,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超声检查:双乳腺腺体实质回声欠均,见散在小片状低回声区,左乳外下象限内见一大小约2.4cm×6.0cm×7.5cm混合性肿块,边界清,内为多条迂曲管状、带状无回声,部分内见实性回声(图1A),肿块内见散在点状和片状强回声灶(图1B)。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巨乳症超声和病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青春期巨乳症的声像图表现和病理表现。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例11~14岁的青春期巨乳症患者进行乳腺检查和病理观察。结果4例青春期巨乳症有相似的异常声像图,表现为乳腺解剖层次不清,腺体结构紊乱,显示为片状网线状囊性结构、斑片状弱回声和斑片状稍强回声,1例合并纤维腺瘤并有皮肤红肿。病理表现为腺体囊性增生,导管上皮增生,导管排列紊乱,无明显小叶形成,脂肪细胞、纤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结论青春期巨乳症可能并非单纯地体积巨大,其超声和病理的异常,尚需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13.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23例以乳腺包块就诊,经术前超声及手术病理证实为GLM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灰阶声像图上观察肿块大小、形状、边界、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其周围血流分布和供应情况。结果23例GLM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经产妇,年龄20~43岁。灰阶声像图显示12例表现为连续或不连续的不规则管状结构样低回声区,低回声区周围为高回声;5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边界相对清楚、不均质低回声结节或肿块,其内可伴无回声区;5例表现为病变区腺体结构紊乱,未见明确边界,内部回声强弱不一,病变内可见无回声区;1例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实质肿块伴后方回声衰减。23例中患处皮肤层增厚8例,6例伴有皮肤破溃,窦道形成。CDFI示22例(22/23)病变内部及周边动静脉血流信号明显增加。结论GLM病变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但这些表现不具有特征性,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某院2013-03—2016-03收治的5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进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确为乳腺非肿块性病变,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5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表现,并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中有15例为良性病变(30.0%),35例为恶性病变(70.0%)。50例患者的超声表现中有37例表现为片状的低回声区(74.0%),11例表现为微小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22.0%),剩余2例表现为簇状散在的微钙化(4.0%)。与病理结果对比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为74.0%,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64.3%。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非肿块性病变具有高敏感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以不含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或微钙化为主要表现,在临床工作中需结合其他检查方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4例乳腺导管内癌声像图。结果腺病型11例,腺体局部增厚,结构紊乱;导管扩张型7例,3例单纯导管扩张,4例扩张导管壁欠光整,内见隆起性小光团;实性肿块型24例,腺体内实性低回声,纵横比〈1;混合肿块型2例,腺体内见境界尚清的囊实混合性肿块,以囊性为主,内部见团絮状弱回声。结论超声检查乳腺导管内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弥漫性微小钙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弥漫性微小钙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伴有微小钙化的甲状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观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患者声像图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微小钙化累及双侧甲状腺大部分或甲状腺全叶,病变无明显边界,腺体内回声明显不均,呈强弱不等及弥漫散在细点状强回声,其中5例于一侧腺体内见一个或数个稍低、稍强或近等回声肿块,边界清或欠清,无包膜回声,腺体肿大,不均质或欠均质,内亦见弥漫性散在分布细点状强回声.结论弥漫性微小钙化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具有很高的超声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相关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1)病例均为单发,7例位于皮下或脂肪层,6例位于乳腺腺体。(2)根据病灶内部回声边界特点分为结节型7例,液化型6例。(3)2例病灶周边测及少量点状血流信号;4例内部测及血流信号(1例Alder血流分级Ⅱ级、3例Ⅰ级)。(4)4例伴同侧腋下淋巴结皮质增厚。结论超声是检查乳腺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声像图表现多样化,通过超声诊断结合临床资料多方位综合评估可以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腋下副乳腺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例腋下副乳腺肿瘤患者超声声像图特点。5例腋下副乳腺肿瘤中,3例伴胀痛,2例无胀痛。1例哺乳期有溢液。病理证实4例为副乳纤维腺瘤,1例为副乳癌。 结果超声声像图显示5个肿块均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4个副乳纤维腺瘤为椭圆形,边界清晰,血流信号呈少量或中量血流。1个副乳癌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血流信号丰富。超声声像图显示3个纤维腺瘤周围见类乳腺腺体回声,1个纤维腺瘤及1个副乳癌周围未见类乳腺腺体回声。 结论腋下肿瘤周围类乳腺腺体回声及典型临床症状有助于副乳腺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误诊乳腺皮肤淋巴瘤为炎性乳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8岁,左乳腺皮肤发现红斑伴低热;查体:左乳外上象限皮肤见4cm×3cm斑丘状隆起,紫红色,呈橘皮样改变,质韧,同侧腋下未扪及异常肿块;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示:左乳外上方距乳头约2cm处可见范围约3.7cm×2.2cm异常回声,水肿状,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回声增强,内有管状无回声环绕,边界模糊,与腺体分界不清(图1A),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同侧腋下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类椭圆形,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血供丰富(图1B)。超声拟诊:左乳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炎性乳癌。取少许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示:乳腺皮肤淋巴瘤。遂手术,术中见: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超声声像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缘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恶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但肿块良恶性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在本组病例中,肿块的血流显像对肿块的囊实性具有明显意义,但对良恶性鉴别无显著意义。结论:超声声像图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