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瑛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61-1462
大肠埃希菌是栖居在人和动物肠道内的需氧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人和动物肠道中,多数是人肠道正常菌群的重要成员,在机体的其他部位相对较少。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使大肠埃希菌成为了临床常见致病菌之一,也成为目前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化脓性感染等的重要病原菌[1]。我院培养的大肠埃希菌阳性率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对我院2009年—2011年住院门诊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的540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种常用抗生素对500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分析朱庆华,徐慧,王清霞,尹慧卿,安志强,杨军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郑州450052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抗生素;耐药大肠埃希氏菌是组成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同时又是引起泌尿系等感染的最常见的机会致...  相似文献   

3.
水滴样菌落不活动型大肠埃希氏菌分离鉴定延文梅,李萍(沂源县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分离.鉴定,菌落.水滴样,不活动型1992年10月我们从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中分离出一株少见水滴样菌落不活动型大肠埃希氏菌。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粪检有白细胞的腹泻患者与健康者肠道菌群变化及指纹图谱差异。方法提取解放军第252医院临床门诊30名健康成人和30例腹泻成人的粪便总DNA为模板,分为对照组和腹泻组。荧光定量法测定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菌群数量,ERIC-PCR指纹图谱法检查各组肠道菌群组成多样性差异。结果两组肠道菌群数量:对照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为(8.85±0.57)拷贝/g,乳酸杆菌为(8.36±0.45)拷贝/g;腹泻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为(8.28±0.68)拷贝/g,乳酸杆菌为(7.79±0.39)拷贝/g;与对照组比较,腹泻组中该两种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患者肠道菌群ERIC-PCR指纹图谱条带明显减少。结论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菌群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张敏 《大家健康》2013,(8):67-68
目的:本文将对腹泻患儿进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病原学检验,从而探讨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对所有腹泻患者进行粪便采集样本,之后应用病原学检验方法对样本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进行分离,给予病原学检查,包括形态特征分析、培养特征分析以及生化反应特征分析等,得出结论。结果:231例腹泻患儿粪便样本中均检测出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00.00%。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落呈现出灰色,可略带白色,菌落具有整齐的边缘以及光泽表面;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可知,其结果为阴性,无芽孢出现,但出现鞭毛,属于短小杆菌,两端呈现出圆顿形。结论:研究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病原学特点能够有效提高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发腹泻等疾病的确诊率,使患者及时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肠道大肠埃希菌既是人类正常菌群又是造成全世界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传统上分为6种: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道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肠道产毒素性大肠杆(ETEC)和弥漫黏附大肠埃希菌(DAEC)。本文中提出肠道致病型大肠埃希菌分为8种,还包括2种新的致病型大肠埃希菌——黏附浸润性大肠埃希菌(AIEC)和产志贺毒素的聚集性大肠埃希菌(STEAEC)。在人类宿主细胞中,通过检测肠道大肠埃希菌移植和研究疾病的分子机制.发现肠道致病型大肠埃希菌根据Ⅲ型分泌系统(T3SS),可分为依赖T3SS致病型(EHEC、EPEC、EIEC)和非依赖T3SS致病型(ETEC、EAEC、STEAEC、DAEC、AIEC)2大类。本文主要介绍了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王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61-1562
目的:观察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口服三联活菌和布拉氏酵母菌前、后肠道菌群、粪便pH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6种进行培养和计数;64例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三联活菌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10d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粪便pH值。结果:治疗后金双歧组中双歧杆菌增加,梭菌减少;布拉氏酵母菌组双歧杆菌增加,而肠球菌、肠杆菌等需氧菌及梭菌减少;两组的粪便pH值降低(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改善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并降低粪便pH值。  相似文献   

8.
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的菌群变化情况。方法 对64慢性腹泻患者,30例健康人的粪便进行13种厌、需氧菌培养。结果 64例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均发生显著失调,表现双歧杆菌、肠球菌显著低于健康人,优杆菌、韦荣低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显著高于健康人,结论 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失调,抗生素是影响肠内菌群紊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并了解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情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49株大肠埃希氏菌和3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浓度。结果:亚胺培南(IPM)有极好的抗菌效应,它对两种细菌的MIC≤4μg/ml。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达到61.2%和20.0%,而对含β内酰胺抑制剂的舒普深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6.1%和8.6%。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10%~35%。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产生超广谱ESBL的典型菌,以头孢他定作底物识别ESBL,阳性率为11.9%。结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选择要格外慎重,对产ESBL的细菌亦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院需氧革兰阴性(G^-)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3—2005年分离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做的药物敏感试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706株需氧G^-杆菌中,构成比例最大的前3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分别占革兰阴性杆菌的28.47%(201株)、17.84%(126株)、16.86%(119株);所分离菌种对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为15%以下;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85%以上;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为31.84%,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为36.99%,且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需氧G^-杆菌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耐药菌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