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1.5%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需行下肢或会阴部位手术的患儿,根据骶管阻滞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氯普鲁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33例.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骶管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及阻滞持续时间等.结果 氯普鲁卡因组起效时间短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后HR、BP、RR和SpO2变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术中骶管阻滞,能保持呼吸与循环功能基本稳定,起效快、安全、麻醉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粟玉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6)
目的 探讨氯普鲁卡因骶管麻醉下行小儿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4例小儿骶管麻醉下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麻醉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T2、T3时间点的MAP均较T1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氯普鲁卡因骶管麻醉下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通过与1.0%利多卡因比较,评价1.5%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肛门直肠外科手术骶管神经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肛门直肠部位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配为两组,Ⅰ组为氯普鲁卡因组,Ⅱ组为利多卡因组,每组60例。Ⅰ组给予1.5%氯普鲁卡因20mL行骶管阻滞麻醉,Ⅱ组给予1.0%利多卡因20mL,测定骶管阻滞前和阻滞后10、15、20和25min时的BP、HR、RR、SPO2、记录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采用针刺法测定痛觉消失最高平面,采用改良Bromare分级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最大程度。结果两组肛门直肠手术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身高、最高阻滞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镇痛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明显快于Ⅱ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短于Ⅱ组(均P<0.05),痛觉消失最高平面、运动阻滞最大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Ⅱ组有一过性降低收缩压(SBP)的作用(均P<0.05)。结论1.5%氯普鲁卡因注射液行骶管神经阻滞可为老年肛门直肠手术患者提供安全和有效的麻醉效果,起效快,镇痛完善,肛门松弛满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腰段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拟行下腹部、下肢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普鲁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各30例。行硬膜外(L2~3)穿刺置管,分别推注3%氯普鲁卡因5ml或2%利多卡因5ml。5min后,如无全脊麻反应,分别追加局麻药10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持续时间和心率、呼吸、血压、SpO2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结果: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均〈0.05),麻醉持续时间相似(P〉0.05),两组呼吸、循环变化一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普鲁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起效较利多卡因快,痛觉完全消失快,在持续时间上两者无明显差异,可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盐酸氯普鲁卡因骶管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部及会阴手术中应用。方法 50例行腹部及会阴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氯胺酮+咪达唑仑基础麻醉后,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B组25例,氯胺酮+咪达唑仑基础麻醉后,骶管注入1.5%盐酸氯普鲁卡因1ml/kg,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结果术中B组循环、呼吸功能较A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A组少(P〈0.05);B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B组苏醒较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氯普鲁卡因骶管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腹部及会阴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围术期呼吸循环平稳。 相似文献
9.
盐酸氯普鲁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酯类局麻药已在国外广泛应用,国内也有少量报道,但我省尚未见相关的报道。本研究对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3%氯普鲁卡因和2%利多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对照组:2%利多卡因;试验组:3%氯普鲁卡因。行连续低位(L1~2)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结果试验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平面上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但2组Bromage评分在1分以上之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麻醉质量0加1分所占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80%和85%(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收缩压在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及运动阻滞起效时均明显降低(P<0.05),在整个手术过程中HR和DBP无明显改变(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24h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快于2%利多卡因,但两种局麻药整体麻醉效能相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 0例患者随机分为 A组 (盐酸氯普鲁卡因组 ) 2 0例 ,B组 (盐酸普鲁卡因组 ) 2 0例。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相似 ,术中及术后均无不良反应。而盐酸氯普鲁卡因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盐酸普鲁卡因组。结论 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麻醉平稳 ,苏醒快。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2003年4月开始剖宫产应用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取得较好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住院产妇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年龄23~37岁,平均(32.4±4.8)岁;体重53.5~75.5kg。对照组43例,年龄24~36岁,平均(31.7±4.4)岁;体重5 相似文献
14.
下腹部手术普遍采用硬膜外麻醉。盐酸氯普鲁卡因为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类局部麻醉药,其在体内的代谢、麻醉效能与盐酸普鲁卡因相似,由于其起效快、毒性小,较高浓度时痛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可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本文分析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并与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16.
骶管麻醉大多数用于肛门门诊手术,常规注药影响活动,行走困难。为了保证手术,利于患者健康,我院特开展改良骶管麻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国产氯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日渐增多。笔者为观察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并与盐酸利多卡因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小儿骶管麻醉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因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特殊性,各项生理指标易发生急剧的变化,代偿能力差,给小儿麻醉带来诸多顾虑。国内有关研究较多,但尚无一种非常理想的麻醉方法可常规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对骶管麻醉的优劣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期下部及下肢手术40例,年龄1~7岁,男18例,女22例。病种:尿道下裂11例,先天性隐睾9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9例,下肢烧伤后瘢痕切除术5例及胫腓骨骨折6例。ASAI级。入手术室前,以氯胺酮5mg/kg、异丙嗪0.5mg/kg和东莨菪碱0.01mg/kg肌注。入睡后进手术室,给鼻导管吸氧,置侧卧位。常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3岁以下患儿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方法80例<3岁患儿进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组(KPS),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噪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组麻醉前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而KPS组麻醉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PS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噪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