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间接法及双抗体夹心ELIA法进行检测。结累 ①CRF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8~+细胞,CD_4~+/CD_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与Scr,GFR无相关性;③血清sIL-2R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Scr呈显著正相关。与GF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RF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调节剂的使用可能有助于延缓 CRF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强制戒毒后复吸者的细胞免疫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强制戒毒后复吸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55例复吸者及30例正常体检者 (对照组 )的T细胞亚群及sIL -2R进行了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复吸者CD3和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 ,CD8细胞百分比明显上升 ,CD4/CD8值下降明显(P<0.05 ,P<0.01) ,复吸组sIL -2R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 ,1 -3个月内复吸组sIL -2R值上升明显。结论··:复吸者机体处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 ,在戒毒的同时需注意增强吸毒者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肝炎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HCMV-IgM测定57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24例阳性者作为观察组,同龄正常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于症状明显期抽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细胞亚群,结果与患儿ALT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组SIL-2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1、<0.001、<0.001),CD8略高于对照组,差别不显著(P>0.05)。SIL-2R与ALT值呈正相关(r=0.682,P<0.001),CD4/CD8比值与ALT呈负相关(r=-0.520,P<0.01)。结论 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肝炎后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SIL-2R、T细胞亚群测定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检测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娥  薛容  姜长林 《江苏医药》2001,27(6):477-477
为探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细胞免疫改变与病情的关系 ,我科对 82例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T细胞亚群的测定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7年 9月至 2 0 0 0年 8月慢性乙肝炎住院患者 82例。其中慢性轻度 37例 ,慢性中度和重度 14例 ,亚急性重型 7例 ,慢性重型 12例 ,肝炎肝硬化活动性 12例。男 67例 ,女 15例。年龄 17~ 66岁 ,平均 35 6岁。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 30例 ,男 2 5例 ,女 5例。年龄 18~ 60岁 ,平均 36 3岁。二、检测方法 :外周血CD3 、CD4 、CD8 、CD4 /CD8 、NK细胞由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炎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增高(P〈0.01),并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r=0.38,P〈0.05)。结论检测血清SIL-2R对了解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蒋道荣  孟宪镛 《江苏医药》1996,22(8):564-565
本文介绍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在乙型肝炎免疫损伤机理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组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共118例,其中急性乙型肝炎(AH)20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42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28例,肝炎后肝硬化(ALC)18例,慢性重型肝炎(CFH)10例。男93例,女25例。年龄18~59岁。诊断分型按1990年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所有病例在2个月内末使用过免疫调节剂和糖皮质激素药物。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献血员。二、检测方法:(1)外周血T淋巴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80例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CD4+、CD8+、CD4+/CD8+显著高于HBeAg阳性患者,分别为(36.70±3.58)、(32.16±4.51)、(1.72±0.37)和(31.21±4.25)、(28.72±3.23)、(1.54±0.45)(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CD4+T分别为(40.21±5.26)、(36.25±4.53)、(27.51±4.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分别为(31.25±4.55)、(27.19±3.38)、(15.27±2.63),CD4+/CD8+分别为(1.63±0.42)、(1.29±0.32)、(0.75±0.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有不同程度降低,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具有相对较强的细胞免疫状态,随病情程度加重,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亦逐级下降。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长期迁延不愈的原因,除了与感染病毒的类型有关外,还与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后者往往是形成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选用中药黄芪注射液提高其细胞免疫功能,并检测在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分析黄芪注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IL-2R和NO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呈相关性。方法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酶免疫法分别检测71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急性肝炎及29例正常人血清中SIL-2R和NO的含量,并作肝组织活检。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越高,血清中NO和SIL-2R含量也越高,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G与SIL-2R、NO密切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机能低下,NO和SIL-2R均参与炎症活动的过程.并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 (RAU)中的免疫学机制和小剂量IL 2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FACS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nterleukin 2receptor ,IL 2R)及表型分析 ,以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用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 ,重组人IL 2 (rhIL 2 )隔日皮下注射 ,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发现RAU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淋巴细胞和NK细胞数量减少 ,CD8+淋巴细胞数量正常 ;T细胞对其丝裂原诱导的增殖能力和分泌IL 2、IFN γ的水平均降低 ,T细胞表面IL 2R也减少 ,经IL 2治疗一疗程后 ,能显著改善上述免疫指标。结论 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RAU发病和影响创面愈合的关键因素 ,小剂量IL 2治疗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有效地治疗RAU。  相似文献   

11.
作者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SIL—2R水平及20例健康人,结果表明,反复发作的44例肝炎中,恢复期的血清SIL—2R水平高于较稳定肝炎恢复期血清SIL—2R水平,二者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慢性乙肝恢复期SIL—2R水平较低,与急性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黄疸患者SIL—2R滴度高于无黄疸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检测结果提示:恢复期SIL—2R>600u/ml,易引起慢性乙肝复发而SIL—2R<270u/ml,则慢性乙肝较稳定。由此可见SIL—2R水平是否可作为治疗后慢性乙肝复发的指标,也可作为慢性乙肝炎症活动及免疫紊乱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1年期疗效。方法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24例)及HBeAg阴性组(20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0.5mg,1次/d,口服,共48周。在用药2、4、8、24及48周后检测血清HBVDNA水平(荧光定量-PCR法)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恩替卡韦在开始治疗2周后即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患者HBVDNA的平均下降幅度,HBeAg阳性、阴性组分别为1.5522log10和1.6207log10,与用药前比较均P<0.01;同时两组AST、ALT也显著下降(P<0.01,其中HBeAg阴性组AST治疗前后P<0.05)。到第4周时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肝功复常率分别为14/24和14/20(P=0.4231);HBVDNA<1000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12/24和14/20(P=0.1791)。第8周时肝功几乎全部恢复正常;HBVDNA<1000拷贝/ml的比例也分别达到17/24和19/20(P=0.038)。24~48周,所有患者肝功均保持正常,HBVDNA<1000拷贝/ml。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且起效快,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肌内注射苦参素600mg·d~(-1),qd,1个月后改为qod,与胸腺肽50mg·d~(-1)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联合治疗1个月后改为胸腺肽25mg肌内注射,qod。对照组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d~(-1)等综合治疗,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肝功能的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47.1%和50.0%,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8.1%和3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二者联用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4.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0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肝肝硬化组的CD4 、CD4 /CD8 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CD3 、CD8 、CD56 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且与疾病的进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胆红素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胆红素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60例在甘草酸类保肝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对照组60例仅接受甘草酸类药物治疗,疗程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BiL、DBiL、ALT、AST、γ-GT、ALP的变化.结果 两组经治...  相似文献   

16.
IL-2对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从被发现迄今已有30余年,但仍然是最受关注和被广泛研究的细胞因子之一。IL-2最初是从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获得,并对体外培养的T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因此传统认为IL-2是一种激活T细胞,并维持T细胞分化和增殖的T细胞生长因子,同时也参与炎症或自身免疫性反应。近年来,人们在IL-2或IL-2R缺陷小鼠动物模型等的研究中发现IL-2的主要功能不仅是提升免疫反应,更重要的是维持Treg细胞的稳定及其介导的免疫耐受,故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这些对IL-2生物学活性的新发现,也促使人们开始重新评价和认识临床使用IL-2的疗效、适应症和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轻度慢乙肝患者经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32例轻度慢乙肝患者,每次注射>106乙肝疫苗冲击树突状细胞,1次/月,共12次。于治疗前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结果在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后有应答反应的20例患者中可见CD4+T细胞和CD8+CD28+T细胞明显增加,而CD8+T细胞和CD8+CD28-T细胞显著降低。结论树突状细胞疫苗有可能活化慢乙肝患者的免疫反应,对其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诱导母胎免疫耐受及肿瘤、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调节性T细胞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及其在病毒性肝炎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