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豪  李萍  雷秀霞 《中国药房》2005,16(20):1563-1564
目的:研究影响丙戊酸(VAP)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测定71例癫痫患者VAP血药浓度的同时检测血浆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相关血液指标。结果:VAP血药浓度与TP呈负相关关系(r=—0·1793);VAP>100μg/ml与VAP<100μg/ml患者的TP分别为(65·6±5·8)、(69·0±5·6)g/L(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AP血药浓度受血浆TP含量的影响,TP含量过低易诱发药物中毒。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丙戊酸浓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中VPA浓度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方法 血浆样品在 6mol·L-1H2 SO4条件下 ,用CHCl3 萃取 ,萃取液于DB -FFAP毛细管柱 ,FID检测器中进行分析。结果 最低检测浓度为 0 .78mg·L-1,线性范围 1.5 6~ 4 0 0mg·L-1,加样回收率 91.2 %~ 10 1.0 % ,日内RSD为 3.2 2 %~ 4 .77% ,日间RSD为 3.93%~ 6 .4 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 ,准确可靠 ,适用于临床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3.
戴博  张华峰  宋青  梁贵键  徐方楚 《中国药房》2012,(22):2057-2058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的方法。方法:以霉酚酸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后,采用液-质联用(LC-MS)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0.05%乙酸铵-乙腈(40:60),流速为0.2mL·min-1,柱温为30℃;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同时检测,丙戊酸钠、内标霉酚酸的检测离子分别为m/z166→143、m/z320→321。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2.5~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3),最低检测限为0.2μg·mL-1;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内、日间RSD分别<3%、12%,方法回收率为105.5%~108.99%,绝对回收率均>7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能够有效检测人血浆中丙戊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的体外稳定性变化。方法取口服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的静脉血,采用荧光偏振免疫仪(TDXFLX)测定其血浆中丙戊酸钠的浓度。然后将血浆置于冰箱冷藏(2~8℃)放置,每周测定1次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共4周。结果放置1周时,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放置2,3和4周时,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变化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放置1周,血浆丙戊酸钠浓度稳定性良好;放置2,3和4周时,丙戊酸钠浓度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戴博  张华峰  宋青 《中国药事》2015,(3):325-32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法,考察丙戊酸钠在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中空纤维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与串联质谱法,测定游离丙戊酸钠的浓度,采用蛋白沉淀法测定人血浆中总的丙戊酸钠的浓度。结果:低、中、高3种浓度下,丙戊酸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8.27%、89.63%、95.55%。结论:建立的方法经方法学考察能满足药品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丙戊酸浓度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虹英  李新中 《中国药房》2002,13(9):544-545
目的 :建立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浆中丙戊酸浓度。方法 :FFAP0 53mm×30mID为色谱柱 ,柱温为180℃ ,N2 为载气 ,FID为检测器 ,联苯为内标 ,血浆样品加硫酸酸化 ,经氯仿萃取后直接进样。结果 :内标法和外标法的线性范围为25 3~303 6μg/ml,方法回收率均在96 0 %~100 7 %之间 ,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可采用外标法代替内标法定量。  相似文献   

7.
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TDx)法。结果测定目标血清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的占受试58.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丙戊酸为例,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与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法(FPIA)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抗癫痫药物浓度的一致性。方法将同一样本在同一天内分别采用CMIA法和FPIA法测定,测定值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Bland-Altman法及配对t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CMIA法(y)和FPIA法(x)丙戊酸的回归方程为y=1.0049x-0.9851(R2=0.978,n=318),显示2种方法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结果表明CMIA法和FPIA法对丙戊酸的检测偏倚在在临床允许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配对t检验显示2种方法有差异。结论 CMIA法和FPIA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2种测定方法可以相互替代。但存在系统误差,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校正、调整和选择。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丙戊酸钠注射液中丙戊酸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丙戊酸钠注射液中丙戊酸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ZORBAX Extent-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80∶20)用10%磷酸调pH值至5.0±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丙戊酸钠在0.932 2~9.322 3 mg·mL-1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0.8%(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丙戊酸钠注射液中丙戊酸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丙戊酸钠注射液中丙戊酸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ZORBAX Extent-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80∶20)用10%磷酸调pH值至5.0±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丙戊酸钠在0.932 2~9.322 3 mg·mL-1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0.8%(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丙戊酸钠注射液中丙戊酸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岁4个月。因发热3 d、抽搐4次入院。患儿3 d前出现发热,至当地医院行输液治疗,输液中出现抽搐,发作时呈双眼上翻,四肢抖动,口吐白沫,面色发绀,最长持续约15 min自行缓解,遂送我院急诊,给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后仍见抽搐发作,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12.
癫痫患者血浆丙戊酸钠稳态谷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口服丙戊酸钠(VPA)稳态谷浓度与体内病理生理因素以及联合用药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VPA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在空军总医院收集30例因癫痫口服VPA的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VPA单位体重剂量、血药浓度及相应生化检验值。应用SAS软件(6.04版)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VPA稳态谷浓度与血清白蛋白(ALB)、单位体重剂量(mg.kg-1)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肝药酶诱导剂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使用VPA时应重点考虑ALB、单位体重剂量和肝药酶诱导剂对VPA血药浓度的影响,定期监测其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3.
丙戊酸(valproate,VPA)是对多种发作类型有效的一线广谱抗癫痫药,同时也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但由于其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复杂,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大,使得其应用复杂,难以掌握。另外,长期使用VPA对消化系统、肝脏及血液系统均有潜在的毒副作用,甚至发生急性肝坏死,也使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丙戊酸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型癫痫的治疗,但其体内代谢个体差异大,有效血药浓度达标率低。有效血药浓度是保证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的重要前提,临床常采取血药浓度监测来提高丙戊酸血药浓度达标率,以保证癫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方法、丙戊酸血药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丙戊酸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和丙戊酸血药浓度影响因素4方面做一综述,为开展有关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丙戊酸药物浓度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寻找丙戊酸药物浓度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以便临床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法:运用血药浓度监测仪测定患者血药浓度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癫痫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位点.对二者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1名汉族癫痫患者中有29名携带突变型CYP2C19基因,其中19名(65.52%)患者丙戊酸实际血药浓度较预期的血药浓度升高,血药浓度分布曲线右移。结论:CYP2C19参与丙戊酸的代谢。对于含突变型CYP2C19基因的患者应给予小剂量丙戊酸,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药物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离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为丙戊酸钠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确定为癫痫的82例患者,采用雅培微粒子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其稳态血药浓度和游离浓度,并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癫痫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1.71%,显效、有效和无效组相比,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离浓度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离浓度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丙戊酸钠游离浓度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50~100、>100 mg/L组,随着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升高,游离浓度也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离浓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且与疗效和不良反应关系密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  相似文献   

17.
1例伴有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合并癫痫患者,患者入院后规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后,控制效果不佳并出现头晕、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次监测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均偏低,临床药师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建议监测丙戊酸游离血药浓度并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调整用药剂量后患者控制良好并出院,出院后随访患者未再复发。药师参与合并其他疾病的癫痫患者用药调整时,可个体化测定患者游离丙戊酸血药浓度,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后体内药物浓度。方法收集200例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后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身高、体重及监测当日肝肾功能等15项相关指标,根据神经网络和遗传优化反向传播算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丙戊酸血药浓度预测模型,并用该浓度预测模型进行样本预测分析。结果 50个病例样本的预测结果表明,与实际测定浓度相比,误差小于10%的有29个浓度,误差在10%~15%的有10个浓度,误差在15%~20%的有7个浓度,误差大于20%的有4个浓度。误差小于15%的比率是78%。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血药浓度和实际测定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76。结论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后的血药浓度是可行的;有待将其广泛应用于个体化给药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丙戊酸药物肝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肝毒性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对1964~2000年间英国儿童致死性药物副作用统计发现,最常见的死因为肝功衰竭,占15.11%(50/331)。引起肝功衰竭的主要药物是丙戊酸盐类药物(Valproic acid,VPA),占9.37%(31/331)。VPA引起的致死性肝坏死更容易发生在婴儿。因此,深入研究VPA肝毒性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措施,对防治该药毒副作用,促进该药在临床的安全应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西门子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ADVIA Centaur CP对血清丙戊酸(VPA)的定量检测性能。方法应用该系统定量检测VPA,并对其精密度、准确度、功能灵敏度、特异性、相关性分析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丙戊酸的高、中、低值样本日内精密度分别为2.74%、2.98%、4.48%,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21%、4.00%、6.54%;高、中、低水平样本的回收率分别为96.69%、97.43%、103.58%;功能灵敏度达到1.22μg/m L;与ADVIA Centaur免疫系统比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比对试验结果 r≥0.95,得到回归方程:Y=0.987 2 X-1.090 5。结论该系统对定量检测血清VPA浓度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快速简便,能够达到临床检测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