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50例正常人,于检查前当晚禁食12h,检查当天行清洁灌肠或当晚服用番泻叶;检查前10min肌注654—210mg,扫描前由肛门灌入生理盐水1000ml。进行多方位、多序列RMI增强前后扫描以资对照。结果MRI可清晰显示结肠的解剖结构,邻近器官的毗邻关系。正常肠壁的厚度。而正常肠壁的厚度与解剖结构的显示又与肠腔充盈程度相关,且在不同部位,肠壁的厚度亦不相同。认为RMI可清晰显示结肠的肠壁厚度、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成像(MR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可变翻转角序列(Fast-3D-MPV)成像序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影像科进行颈椎病诊断的可疑患者30例者,采用TOSHIBA 3_0 T titan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SET1WI、FSET2WI、Fast-3D-MPV。结果 20例Fast-3D-MPV成像显示神经前根显示清晰,23例Fast-3D-MPV成像显示神经后根显示清晰,12例颈椎常规MRI显示神经后根显示,Fast-3D-MPV成像神经干连续、走行自然,Fast-3D-MPV序列的臂丛神经椎管内神经前、后根显示率分别为93.3(28/30),96.6(29/30);Fast-3D-MPV序列与常规MRI序列相比(P<0.05)。结论 Fast-3D-MPV序列可很好地显示椎管内外臂丛神经结构,能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做出准确的定性及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MRI成像最佳序列及其可行性,为MRI研究动物外周神经损伤提供客观基础.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左下肢作为损伤侧,建立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右下肢为假手术侧,于损伤后1周对所有动物坐骨神经进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3DT2WI、T2WI/SPIR、STIR、T2WI/SPAIR,观察各序列对损伤侧坐骨神经近、远段显示情况.结果:损伤侧坐骨神经术后1周在T1WI上未见异常变化,3DT2WI、T2WI/SPIR、STIR、T2WI/SPAIR上挤压伤远段神经明显增粗,信号增高,挤压伤近段所有序列未见异常改变.3DT2WI、T2WI/SPIR、STIR、T2WI/SPAIR对损伤神经远段的显示分别为95.65%(23/24)、60%(15/24)、70.83%(17/24)、60%(15/24),提示3DT2WI对损伤神经的显示明显高于其他三序列(P<0.05),其他三序列对损伤神经的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TIR序列的图像较SPIR、T2WI/SPAIR清晰.结论:3DT2WI对损伤神经显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序列,常规MRI可以清晰显示兔坐骨神经损伤,3DT2WI及STIR序列是显示外周神经损伤最好的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T2Flair增强序列及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SPGR)T1WI增强序列对儿童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间经临床证实患有脑膜炎的儿童22例,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后行增强T2Flair序列及3D FSPGR T1WI序列扫描。结果 22例病例中,增强T2Flair序列发现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强化,未显示0例;3D FSPGR T1WI序列对脑膜强化显示15例,未显示7例。2种序列对显示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Flair增强序列可清晰显示儿童感染性脑膜炎脑膜强化,应作为儿童脑膜炎MRI检查的首选扫描序列。3D FSPGR T1WI增强序列可作为T2Flair增强序列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自主研发小动物专用磁共振显微线圈在啮齿小动物实验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临床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和25mm实验动物专用磁共振显微线圈,分别进行基因敲除小鼠脑TSE序列T2WI解剖结构成像、裸鼠皮下种植人型结肠肿瘤模型TSE序列T1WI和T2WI横断位扫描、水分子弥散加权成像和造影剂动态增强扫描(DCE)和肥胖小鼠模型肝内脂肪化学位移成像检测及腹部脂肪波谱分析。结果基因敲除小鼠脑T2WI图像高分辨清晰显示脑皮层厚度、皮髓质分界及丘脑和脑室结构;裸鼠皮下种植人型结肠肿瘤模型清晰显示其肿瘤组织解剖结构和信号、水分子弥散影像,同时通过DCE扫描可获取肿瘤血管的通透性检测指标;肥胖小鼠模型化学位移成像显示肝内脂肪浸润,而且波谱可定量分析腹部脂肪。结论临床1.5T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结合25mm实验小动物专用显微线圈可清晰地显示小鼠脑部、裸鼠皮下肿瘤模型肿瘤解剖组织结构,而且还可进行分子、功能成像和脂肪的检测和波谱定量分析,为基础实验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Propeller LAVA技术对原发性肝癌MRI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GESign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使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Propeller LAVA)序列作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经手术、实验室检查、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MRI表现,分别采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2Wl、T1WI)、LAVA序列增强多期(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及T1WI常规增强扫描;分别观察各序列肿瘤病灶显示的数量、MR征像及LAVA序列各期病灶强化程度、强化规律,病灶血供及肝血管解剖关系。评价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形态及定性能力。结果:LAVA序列增强多期扫描发现53个病灶(100%),2D-T1WI常规增强扫描发现48个病灶(90.6%),P<0.05,T2WI、T1WI平扫分别发现病灶为44个(83.3%)及41个(77.7%),P<0.05,LAVA序列对病灶各期抓取准确,动脉期及门静脉血管图像显示清晰,16个病灶可显示其血供关系。结论: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对原发性肝癌的病灶显示,血供关系及肝血管显示方面较常规序列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肛管正常解剖结构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静  储成凤  杨小庆 《现代医学》2007,35(2):120-123
目的 探讨正常肛管及肛门括约肌解剖结构的磁共振(MR)表现。方法 对20例正常年轻人行盆腔MR扫描,包括横断面T1WI、T2WI、T2WI抑脂及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矢状面及冠状面分别做STIR和T2WI。结果 所有受试者肛管及肛门括约肌结构在各个序列上均显示良好,其中以横断面T1WI、T2WI、横断面及冠状面STIR显示最佳。结论 MR能较好地显示正常肛管的解剖结构。STIR序列能很好地显示肛门括约肌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可以作为盆腔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盆腔MRI检查方法对正常盆腔结构和病灶显示及性质判断的作用,对170例盆腔MRI检查者,采用Philips Gyroscan T5-Ⅱ型超导磁共振仪,磁场强度为0. 5Tesla;线圈选用体部包裹线圈(BWA);脉冲序列为TSE(T1WI+T2WI);必要时行增强扫描和脂肪抑制序列.结果表明,TSE脉冲序列成像,减少了运动性伪影;T1WI图像显示盆腔结构较为清晰,而T2WI图像显示病灶较为敏感.脂肪抑制成像及增强扫描给病变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提示合理的参数选择,是获得高质量盆腔MR图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椎骨髓病变的MRI最佳成像序列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1FLAIR序列T1WI和FRFSE序列T2WI,结合STIR和脂肪抑制技术的T1WI增强,在1.5T的MRI机上对26例对照组和24例脊椎骨髓病变(观察组)行MRI成像,观察各种序列对病变显示的情况。将能特征性显示病变的MRI序列作为评价标准。结果T1WI显示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24/24)和92%(24/26),T2WI为54%(13/24)和88%(23/26),STIR为96%(23/24)和92%(22/24),增强为68%(13/19)和94%(15/16)。以上4种序列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分别是96%(48/50)、72%(36/50)、94%(45/48)和80%(28/35)。结论T1WI、T2WI、STIR和MRI增强扫描在显示脊椎骨髓病变上都有较高的敏感性,T1WI是显示脊椎骨髓病变最敏感的序列,与T2WI或STIR和增强联合运用可以更有效地评价脊椎骨髓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常规平扫及增强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水成像(MR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54岁。全部病例诊断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全部病例肠道清洁后进行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b值800s/mm2),11例行结肠水成像检查,比较各序列图像对结直肠癌病变、侵犯范围、转移灶等显示情况。结果 30例结直肠癌中,T1WI病灶呈中等信号为26例,T2WI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为23例,增强后24例病灶有明显强化;8例周围脂肪间隙侵犯,2例邻近脏器受累,淋巴结转移3例,肝脏转移3例。DWI上30例病灶均呈高信号,灌肠后水成像11例,成功6例。DWI显示病灶率最高,高于T1WI、T2WI及增强T1WI。结论多参数MRI联合应用可清晰显示结直肠癌病变详情及毗邻关系,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肺部在MRI上寻找最佳的成像序列,研究胎儿肺部成像在MR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4例中、晚期孕程的孕妇行SSh-T2WI及B-FFE扫描,评价两序列在胎儿肺部的图像质量、模糊程度、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等。结果在分级评价上SSh-T2WI序列在胎儿肺部均获得较高评分。在定量分析上,正常组胎儿左肺右肺在SSh-T2WI序列上分别是(1.87±0.33)和(1.92±0.29),B-FFE序列是(1.33±0.39)和(1.31±0.31)。病变组胎儿左肺右肺在SSh-T2WI序列上分别是(1.83±0.29)和(1.80±0.22),B-FFE序列是(1.30±0.22)和(1.32±0.25)。胎儿肺部与胎儿肝脏的CNR SSh-T2WI序列为(1.68±0.8)比B-FFE序列(1.01±0.71)。结论在MRI检查中SSh-T2WI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胎儿肺部及胎盘母体等的解剖结构,获得的图像具有较高的图像对比度,可作为胎儿肺部成像的首选序列。MRI能够清晰准确显示胎儿肺部及周围脏器等的细微结构,能直观、准确的诊断出胎儿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tice Imaging,MRI)检查中不同序列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3O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图像,采用(FsE)横轴位T1W1、T2WI脂肪抑制(fS)、EPI—DWI;矢状位、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fS)和矢状面子宫容积超快速的三维成像序列(LAVh)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不同序列在子宫内膜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0例患者的图像质量满意,达到诊断要求。T1WI、T2WI—fs、DWI和3D—LAVA动态增强序列对子宫内膜癌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7%、86%、93%和100%。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子宫的形态、内膜厚度、结合带的完整性和肌层的浸润程度。倍论在子宫内膜癌MRI检查中FSET1WI、T2WI-fs是常规序列,DWI是必不可少的序列,3D-LAVA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和诊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DWI扩散成像序列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SE序列T1加权、T2加权及FLAIR序列和DWI序列扫描,比较T2加权、FLAIR序列、DWI序列在显示脑梗死病灶中的差异。结果39例病人在T2加权共显示病灶172个,FLAIR像共显示病灶286个,而21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6个病灶,是在行DWI扫描时才清楚的显示出其内部结构,边界及形态的大小,最终被确诊为超级性脑梗死。结论低场MRI中的DWI像对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间断闭气磁共振气管、支气管单层扫描技术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 2 9例胸部疾病的间断闭气磁共振气管、支气管单层扫描检查患者 ,其中支气管肺癌 1 6例 ,食管癌 9例 ,肺内型肺段隔离症 1例 ,奇静脉畸形 1例 ,慢性支气管炎 1例 ,肺内急性外伤血肿 1例。全部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或追踪复查证实。 MRI扫描采用 SIEMENSHarmony1 .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常规作横断 T1 WI、T2 WI及冠状位 T1 WI扫描后 ,对感兴趣区加作气管或相关支气管任意方向单层 T1 WI扫描 ,扫描采用快速屏气扫描 ,以心电或指脉门控触发扫描。结果 :2 9例中 2 8例间断闭气磁共振单层气管扫描较常规扫描可获得更清晰的感兴趣支气管图像 ,能区分肿块与不张肺组织、气管内积液 (或痰栓 )等。结论 :间断闭气 MRI单层气管、支气管断层显示病变直观、客观、简单易行、分辨率高 ,不失为一种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22例共22个膝关节。采用膝关节专用正交线圈,SE序列,T_1WI和GRE序列行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结果:22个膝关节累及20条侧副韧带、10条十字交叉韧带。根据韧带损伤程度和MRI表现分为Ⅰ级、Ⅱ级、Ⅲ级。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膝关节韧带解剖结构,能准确诊断韧带损伤并进行分级,还能发现多种并发症,是膝关节韧带损伤最佳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肺癌粟粒样脑转移瘤的T1WI/FFE增强序列与T1WI/SE增强序列的诊断效率及图像质量,探讨T1WI/ FFE增强序列在脑多发粟粒样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0 T MR机对本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住院的20例病理确诊肺癌临床资料证实为多发脑转移瘤的在MRI平扫时无明显异常信号的患者,进行T1WI/ SE增强及T1WI/ FFE增强扫描,观察两序列对微小病灶(〈3 mm)的显示能力;同时测量、比较病灶的信噪比( SNR),对比度噪声比( CNR),脑灰白质的对比度噪声( CNR)。结果:20例粟粒样脑转移患者中,所有病例均显示为结节状、粟粒状及小环形强化。全部病灶均能被T1WI/FFE增强序列及T1WI /SE增强序列显示,对微小病灶的显示能力T1WI/FFE序列的主观评分为3.6±0.4, T1WI/SE序列的主观评分为2.7±0.4。 T1WI/FFE 增强序列脑灰白质对比度噪声高于 T1WI/SE 序列(CNR:30±5.22 vs 20±4.28),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T1WI/FFE序列的扫描时间为1 min36s, T1WI /SE序列的扫描时间为3 min 20 s( P〈0.01)。T1WI/FFE序列SNR与T1WI/ SE序列SNR,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T1WI /FFE 序列 CNR 与 T1WI/SE 序列 CNR,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T1WI/FFE序列与T1WI/SE序列相比,更能够清晰显示微小病灶及脑灰白质对比,且扫描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后纵隔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病理证实的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MRI表现及信号特点。扫描序列为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T2WI FS。结果病变位于后纵隔T2-T10胸椎旁,表现为半圆形、有分叶、边缘光滑的占位性病变。SE序列T1WI为等信号、FSE序列T2WI为低信号(与肌肉比),病灶周围有脂肪组织包绕。结论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T2WI低信号,病灶周围有脂肪组织包绕具有特征性。结合病史,MRI对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可以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MR序列扫描在30例肛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肛瘘疑似患者30例进行MR检查,行轴面SE T_1WI平扫、冠状面TIRM、轴面SE T_1WI增强扫描、3D-FLASH减影扫描。以SE T_1WI增强序列结果为基准,统计TIRM、SE T_1WI平扫及3D-FLASH减影对肛瘘患者外瘘口、内瘘口及瘘管分支的显示率。结果肛瘘瘘管MRI平扫轴位T_1WI、T_2WI示环状低信号影,T_1WI低信号环内呈近似肌肉信号影,T_2WI低信号环内呈高信号影。冠状面TIRM示片状高信号影下行,与括约肌关系不清;矢状位增强扫描可见瘘管呈管状强化、细小分支及周围软组织小炮絮状强化影。内瘘口的TIRM、SE T_1WI平扫、3D-FLASH显示情况均较差,3DFLASH对外瘘口及瘘管分支的显示情况均优于TIRM与SE T_1WI平扫。结论 3D-FLASH序列的应用诊断肛瘘有较高敏感性,结合轴面3D-FLASH与冠状面TIRM序列可提高MRI对肛瘘内、外瘘口及肛瘘瘘管的显示率,还可缩短检查时间,尤其适用于因肛瘘而而无法耐受长时间卧床检查的患者,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对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的MR资料,比较PDW-FS、T1WI和T2WI序列对平台后缘骨折的诊断价值;X线平片与MRI检查对照,以MRI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X线平片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骨折线在T1WI和T2WI上大部分呈低信号,PDW-FS上所有患者的骨折线均为高信号,较T1WI和T2WI显示的明显清楚。对骨折显示效果的分级:T1WI与T2WI比较,z=-0.18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W-FS与T1WI比较,z=-9.1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W-FS与T2WI比较,z=-9.3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MRI检查结果为标准,X线平片检查的符合率为83.6%。结论 MRI检查能清楚显示胫骨平台后缘骨折及并发损伤,PDW-FS是较佳的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