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8岁,左下颌肿物复发入院。两年前,左下颌骨肿物术后,反复发作两次。查见:左下颌骨舌侧黏膜下相当于第一磨牙至升支处有一肿物,6cm×4cm大小,质地中等,无波动感,表面黏膜略红肿,有压痛。CT显示:下颌骨内侧有一境界较清楚实性肿物,内有不规则阻射团块,见图1。行左颌骨肿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岁,因左下颌骨肿块2月余,伴张口受限1月入院。入院检查:左侧咀嚼肌区明显隆起,左下颌角及升支可扪及4cm×2cm大小肿块,质地较硬,按压痛较剧烈。口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X线片显示:左下颌角区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范围约为4cm×1.5cm大小。CT报告:左下颌角区实质性肿块。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肿块活检术,术中见左下颌角处骨质已被肿块破坏,肿块边界已侵犯肌肉附着,粘连紧密。术后病理报告为“左下颌骨骨嗜酸性肉芽肿”。1周后在全麻下行“左下颌骨肿块刮除术”,完整刮除肿块和部分坏死骨质,术中发现肿块已侵犯|7牙胚,将其一并刮除。…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 1997年至 1999年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髁颈骨折11例 ,收到理想效果。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11例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2 0~ 6 8岁。单侧髁颈骨折 10例 (其中 6例伴有下颌骨其它部位骨折 ) ,双侧髁颈骨折 1例。髁突向内成角 6例 ,向外成角5例。单侧髁颈骨折行克氏针骨间内固定 ,双侧髁颈骨折移位明显一侧采用克氏针内固定 ,不明显一侧采用保守疗法。手术复位均在骨折 1周内进行。  二、手术方法 :在局麻下 ,以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 1.5cm~ 2 .0cm ,长度为 4.0cm~ 6 .0cm ,逐层切开 ,暴露下颌升支外侧面至骨折…  相似文献   

4.
滕敏  孙芳 《口腔医学》2005,25(2):127-128
目的 观察口内切开复位、口外穿刺内固定法治疗下颌骨及颧弓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口内切开复位、口外穿刺内固定法治疗33例下颌角、下颌骨升支、颧弓骨折患者,并与口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4 0例作对比。结果 33例患者中2 9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2例颧弓骨折患者面型、开口度恢复正常,面神经功能正常,骨折愈合良好,面部无手术瘢痕与口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4 0例患者相比,咬合关系的恢复,X线片观察断端对位、对线差异无显著性,面瘫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口内切开复位、口外穿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下颌骨升支、颧骨骨折效果可靠,并可避免损伤面神经及面部遗留瘢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发生下颌骨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甲状腺滤泡癌术后3年发生下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方法,并复习文献。结果女性患者49岁,右下颌面部巨大肿物,张口受限,吞H因困难,影响进食。全景片示左侧下颌角区及升支区骨质透射影,CT检查示下颌骨升支、下颌角骨质破坏,左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考虑为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性大。行“左下颌骨次全切除术和左下颌骨巨大肿物扩大切除术”。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梁索状或滤泡样结构,滤泡内有胶质。瘤细胞呈圆形,胞浆丰富红染,核小、颗粒状,核分裂象不多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显示甲状腺转录因子1(+)、甲状腺球蛋白(+)、细胞角蛋白20(-)、降钙素(-)、嗜铬粒蛋白A(-)、突触素(-),提示甲状腺滤泡癌的下颌骨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颌面部疼痛缓解,进食明显改善,术后1周出院。结论甲状腺滤泡癌易于发生血运传播,对于下颌骨转移的病灶,可行挽救性手术切除,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对于已发生远处转移病例,其预后通常较差。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下颌骨后退11例,下颌骨前徙10例)手术前自下颌运动范围进行了测量,并对颞下颌关节进行了临床检查。发现在术后6个月时,后退组患者的张口度已恢复到术前水平,前徙组患者的张口度仍低于术前,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术后两组患者下颌前伸和侧向运动(左右)均无明显变化。提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退下颌骨对患者张口度影响较小,且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7.
1997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我院行下颌骨良恶性肿瘤切除下颌骨缺损接骨板即刻重建1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19例患者,男性11人,女性8人,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52岁,单侧下颌体肿瘤7例,下颌支肿瘤5例,双侧下颌体肿瘤4例,下颌角肿瘤3例.  相似文献   

8.
焦星琦  李阳  伊彪 《口腔医学研究》2021,37(10):931-935
目的:本研究利用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下颌骨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短期内的复发趋势.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并行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手术的患者共49例,分为下颌前徙患者22例,下颌后退患者27例,收集术前4 d(T0)、术后4 d(T1)、术后4~6周(T2)、3个月(T3)的CBCT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 Plan进行三维头颅重建,建立坐标系并测量下颌骨相关指标.利用SPSS 20.0软件对T1、T2时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患者中,下颌前徙患者的下颌骨在B点、Pg点存在水平向的复发趋势,下颌平面存在顺时针旋转的倾向.下颌后退患者的下颌骨在B点存在水平向的复发趋势,Pg点存在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复发趋势.结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术后下颌骨在短期内存在复发倾向,但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5 3岁。以“下颌骨造釉细胞瘤”于 1998- 11-30入院。患者无 38拔除史。检查 :左侧颊部膨隆 ;36、37已拔除。左侧磨牙后区隆起 ,粘膜正常 ;扪诊下颌升支前侧及内侧壁质软 ;穿刺检查有黄色液体。X线片检查 :下颌侧位片示下颌角及下颌升支两处圆形密度减低区 ,乙状切迹正中偏下有一阻生齿。周围骨质边缘清晰 ,下颌孔及下颌小舌未见 ,下颌管在其后方下行。初诊 :①左侧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② 38异位阻生。治疗 :全麻下行“下颌骨块状切除术”。术中显露下颌骨升支 ,见阻生齿于下颌骨升支内侧面中央萌出 ,仅牙合面暴露于骨质外 ,向前、…  相似文献   

10.
口腔转移癌约占口腔恶性肿瘤的1%~8%,原发癌多为乳腺癌、肺癌、肾癌等。膀胱癌转移至口腔罕见,作者报告1例,并复习义献。 病例介绍 患者因下颌右侧龈颊沟肿物就诊,病史仅2月,肿物约3.5cm×2cm大小。下颌全景片显示右下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根尖部X线透射区。患者2年前因膀胱移行细胞癌行手术治疗,现肿瘤已转移至肾上腺、肺和脑。口腔肿物取活检,结果为表皮样癌,免疫组化检查证实口腔病变与膀胱癌相同。最后诊断为膀胱癌转移至下颌骨。行转移灶切  相似文献   

11.
涉及下颌骨体部和升支部缺损的定向二次牵引成骨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期牵引成骨技术在下颌骨体部和升支部同期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1~2006年就诊的因各种原因导致下颌骨体部和升支部同期缺损患者12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三维头颅模型,在模型上进行牵引成骨设计,预制个性化内置式颌骨牵引器,先期完成下颌体部及角部牵引,Ⅱ期完成下颌升支牵引。结果①下颌体及角部牵引长度4.5 cm~6.0 cm,平均5.2 cm;下颌升支牵引长度4.0 cm~6.0 cm,平均5.4 cm。②创口I期愈合,下颌外形良好,无感染等情况发生,下颌体及升支部成骨良好,健侧咬颌关系无偏斜。③平均追踪37.8个月,面下1/3外形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正常,牵引器放置软组织区无红肿等炎症表现。结论三维头颅模型为下颌骨体部和升支部同期缺损分期牵引成骨修复提供了精细的设计和操作平台,分期牵引成骨修复下颌骨体部和升支部同期缺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儿童非牙源性下颌骨骨髓炎(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下颌骨骨髓炎临床较少见,病因一般以牙源性感染为主,而非牙源性下颌骨骨髓炎更为少见,笔者自1990-08~2007-01,共收治4例儿童非牙源性下颌骨骨髓炎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4~11岁,病变均位于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部位,左、右侧各2例,病程3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报告1.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9岁。发现左下颌骨囊性病变2周。患者于外院常规牙科检查,拍摄下颌全景片时发现左下颌支近下颌角处一囊性病变,无法确诊,前来我院就诊。患者无疼痛,无张口受限,无下唇麻木。常规  相似文献   

14.
38下颌升支部埋伏牙伴发囊肿1例刘永明山东省商河县人民医院(251600)患者,女,18岁。因左下颌升支部肿物1年余来诊,检查:左下颌升支部肿物3cm×3cm×2cm,乒乓球感,无压痛。穿刺为黄色液体,38未萌出,X线片示:38倒置埋伏于下颌骨升支,...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1岁。右腮腺区肿物半年。检查:右耳屏前触及-4.5×3.5cm大小、卵圆形、质中等硬、活动度差的肿物,无触痛及面神经受累症状。手术见肿物位于腮腺包膜内,紧贴下颌骨升支外侧壁,绕下颌升支后缘进入翼腭窝。下颌升支有虫蚀状破坏。  相似文献   

16.
嗜酸细胞腺癌是发生于诞腺的一类罕见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以腮腺多见,也有发生于源部、颗部及舌下腺的报道。但是,发生于下颌骨的嗜酸细胞腺癌实属罕见,作者曾遇一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武某某,女性,48岁。主因左侧下颌骨肿物六个月入院。患者发现左侧下颌骨肿物后曾在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但无效,肿物生长迅速,伴自发性痛。既往体健。口腔颌面外科情况:左侧下颌骨以角部为中心膨隆,并累及同侧支部及部分体部,肿物体积为6cm×5cm×3cm,表面皮肤色泽正常,肿物周界不清,固定,质硬,压痛不显著,张口度3cm。左侧下颌磨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下颌第二磨牙冠周炎导致下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共收治10例儿童下颌第二磨牙冠周炎致下颌骨骨髓炎患者,平均年龄12.1岁,临床表现为面部肿胀、发硬、张口受限。1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下颌骨骨髓炎探查刮治活检术+冠周龈瓣切除术”,预防性“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胚”。病变发生于下颌体、下颌角及下颌升支,以颊侧为主,9例出现骨质破坏,10例病例可见较广泛的骨质增生硬化、与颌骨平行的骨膜新生骨。结果:10例患者术后口内创口均愈合良好,面部肿胀消退,张口度改善,3月后复查锥形束CT显示骨质缺损区范围逐渐缩小,病变颌骨可重新塑形解剖结构接近正常。结论:儿童下颌第二磨牙冠周炎所致下颌骨骨髓炎患者的发生年龄小,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防止下颌骨破坏加重,避免下颌骨发育畸形、病理性骨折及面部畸形;对于以颊侧病变为主的骨髓炎病灶,经口内切口彻底行下颌骨骨髓炎刮治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下颌骨升支切开入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的方法。方法:按腮腺切口切开暴露。于下颌角切断咬肌附丽至骨膜下,沿骨膜下剥离至乙状切迹,于下颌孔外垂直截骨至乙状切迹下近1.0cm,垂直转向下颌骨升支后缘,肿瘤切除后,下颌骨升支后份游离骨板复位,钛板固定。结果:采用该手术入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3例,均完整切除,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术野暴露好,外形影响小,减少了并发症发生,适用于咽旁间隙巨大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20岁。因左下后牙疼痛伴牙龈及左颊肿胀2月而入院。体检:左右面部不对称,左面部膨隆,开口度2.5cm。双合诊发现左颊下颌骨升支有一中等硬度不活动、边界清楚的肿块,大小5cm×3cm×3cm,口内触诊有压痛,下颌升支骨板已消失,|7松动Ⅲ°。冠周可见白色肉芽组织。双侧腮腺、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双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X线片见左下颌升支颌骨有不规则边界不清的透射区,其中并见阻射区。临床诊断:左下颌骨肉瘤。患者行左侧下颌骨及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左下颌骨切除标本,下颌升支骨质破坏,可见4cm×3cm×2cm大小肿物,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除进行性肌肉骨化症患者翼突至下颌骨骨性融合导致的完全开口受限。方法采用口内入路,右下前磨牙龈颊沟向后至升支前缘邻近喙突部做切口,切至骨面,分离切口两侧软组织,暴露翼突至下颌骨体内侧面的骨性肿物并去除。自左翼下颌韧带内侧至硬腭后缘做切口钝性分离暴露翼突翼内外板,去除其末端骨化肌腱和附着于翼突内外侧板的骨化肿物至翼突根部。结果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好,开口度2指,术后4个月无复发。结论口内入路切除翼突至下颌骨骨性肿物术野暴露清楚,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