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阿维A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封包治疗扁平苔藓-红斑狼疮重叠综合征1例.患者女,72岁.双足跟反复糜烂34年.皮肤科检查:双足跟水肿性红斑散在糜烂,皮损组织病理符合扁平苔藓组织病理表现.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滴度1∶80,均质型,抗双链DNA抗体(+),抗SS-A抗体(+),滴度1∶4.诊断:扁平苔藓-红斑狼疮重叠综合征.给予口服阿维A30 mg/d,0.1%他克莫司软膏局部封包治疗,皮损好转明显.  相似文献   

2.
皮肤红斑狼疮与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笔者于2007年3月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报道1例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患者女,55岁,全身散在红斑、色素异常伴光敏感、关节痛1年余。皮肤专科检查:头皮部、面部、颈部、前胸V字区、后背、双上肢伸侧可见形状不规则片状紫红斑,边界清,表面见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右手小关节、右侧腕关节、双侧膝关节压痛。查抗核抗体11项:抗核抗体ANA阳性,抗SSA抗体阳性,抗SSB抗体阳性。背部皮损病理提示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厚,棘层萎缩变薄,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符合扁平苔藓。诊断为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LE-LP综合征),入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炎及羟氯喹降低光敏性等药物治疗,皮疹较前消退后出院。  相似文献   

4.
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国内报道甚少,我科近期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扁平苔藓/桥本甲状腺炎重叠综合征。患者女,30岁。右膝斑块15年,头面、躯干红疹6年。右膝皮损组织病理符合扁平苔藓,免疫病理及血清学检查支持红斑狼疮的诊断,同时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减退。  相似文献   

6.
SLE与扁平苔藓(LP)重叠之报告,国外已有30余例,最近我科遇到一例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与LP重叠病例.因国内外尚未见报导,现着重从诊断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掌跖部DLE/LP重叠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DLE/LP)重叠综合征国内报道甚少.我科近期诊断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总结扁平苔藓(LP)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分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78例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8例LP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6.7±17.1)岁,男女比例1.0∶1.3,50~59岁发病率最高(37.1%)。其中慢性局限性LP(48.3%)最常见,其次为线状LP(16.3%)、急性泛发性LP(5.6%)、光线性LP(5.1%)、大疱性LP(5.1%)、环状LP(4.5%)、色素性LP(3.4%)、口腔LP(2.8%)、毛囊性LP(2.8%)、肥厚性LP(2.2%)、LP-红斑狼疮重叠综合征(2.2%)、类天疱疮样LP(1.1%)及掌跖LP(0.6%)。38例(21.3%)伴口腔受累。所有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为32.6%,其中LP-红斑狼疮重叠综合征阳性率最高。雷公藤多苷治疗对皮肤型LP有效。结论:LP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慢性局限性LP是最常见亚型。LP-红斑狼疮重叠综合征患者ANA阳性率最高,其他亚型与ANA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重叠胶原病或称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颇受重视。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硬皮病(PSS)与SLE,PSS与多发性肌炎(PM)重叠很早已有报道。但对它集中注意是由Sharp提倡混合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简称MCTD)的概念之后才开始的。一般认为MCTD与其他重叠综合征有根本上的差别,应作为一种独立疾病来加以研究。实际上MCTD按大藤的分类属于Ⅱ型重叠胶原病,是几种胶原病表现互相融合而构成的新的独立病种,是研究胶原病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本文重点介绍MCTD的临床表现及其免疫学特点。发现及发生率 Sharp发现有些病例具有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和红斑性狼疮等病的混合表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27例银屑病与红斑性狼疮并存的患者进行了分析.27例中10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3例为盘状红斑狼疮(DLE),4例为药物所致红斑性狼疮(LE)或SLE样综合征.分析结果如下,27例中女性占17例(63%),男性10例(37%).银屑病和LE同时伴发者6例(1例SLE,5例DLE).有4例银屑病发病至少比SLE早5年(平均10.25年),在DLE中有3例在10年以上;平均22年.在  相似文献   

11.
红斑狼疮/扁平苔藓(LE/LP)重叠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我们用异维A酸治疗有效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17年前在双侧耳前出现大片红斑,境界清楚,表面有鳞屑,不易剥脱,有时瘙痒,无关节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LP,未治疗.  相似文献   

12.
3例无菌性脑膜炎,以后诊断为红斑性狼疮,1例只有一次脑膜炎发作,另1例有慢性脑膜炎,第3例在5年内有2次急性发作,3例均进一步发生SLE的神经精神表现,导致1例死亡。无菌性脑膜炎似为SLE的早期表现,可以预示更严重的脑部损伤。虽然SLE能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但红斑狼疮性脑膜炎甚少报道。本文报告3例红斑狼疮性脑膜炎。诊断依据是:(1)缺乏细菌、真菌或病毒病原的阳性验证;更重要的是(2)脑膜炎综合征以后发展合并其他神经精神综合征易用SLE来解释。即病例1有脑干综合征,病例2有颞叶癫痫  相似文献   

13.
正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iffus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DCTDs)是累及全身的结缔组织病,常见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肌炎(DM)、系统性硬皮病(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关节炎(RA)、重叠综合症等,每一种都可伴有干燥综合征(SjS)。严格讲这些疾病不是独立疾病而是描述性综合征;诊断无金标准,目前使用的都是疾病分类标  相似文献   

14.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的一种中间型,主要特点是复发性、表浅性、非疤痕性的皮肤型红斑狼疮.现将我们所遇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所谓重叠综合征,近年来讨论甚多,本文报告1例Sj(?)gren综合征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PSS)、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胰外分泌机能低下的病例,在同一病例合并多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甚为罕见。病例特点:女性,49岁,先患甲状腺肿,后相继发生四肢多发性关节炎、肢端动脉痉挛症、手指变  相似文献   

16.
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国内报道甚少,我科近期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演员。因双足红斑15年、糜烂伴疼痛3年,加重1月入院。缘于1988年冬无明显诱因双足跟外侧皮肤各出现一花生米大红斑,行走时微痛,自以为冻疮,外用“冻疮膏”无效。2 0 0 1年,双足跟部红斑渐扩大,并出现糜烂,右足跟内侧缘及跖趾关节处出现同样皮损,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盘状红斑狼疮”,给予泼尼松及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后好转。以后皮损反复发作。2 0 0 3年3月,病情加重,遂来我科就诊,门诊拟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入院。发病前…  相似文献   

17.
沙利度胺治疗不同类型红斑狼疮皮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对不同类型红斑狼疮(LE)皮肤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不同类型的IE患者,包括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CCLE)19例,深部红斑狼疮(LEP)2例,红斑狼疮-扁平苔藓综合征(LE-LP)2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7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6例。患者口服沙利度胺,初始剂量为100—150mg/d,2周后根据疗效反应酌情减量,最后维持量为12.5—25mg/d;疗程6~8个月。结果:各型IE患者的皮肤损害均对沙利度胺有良好反应,56例中有41例皮损痊愈,近期治愈率达73.2%,复发率为21.9%。结论:沙利度胺对各型LE皮肤损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 红斑狼疮(LE)-扁平苔藓(LP)重叠综合征比较罕见,近年笔者经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2岁。1980年无明显诱因。口唇红斑、糜烂、灼痛,经久不愈。1983年症状加重,耳轮、手背角化性红斑,颊粘膜白斑,但无发热和关节肿痛。口腔医院行唇红皮损活检,诊断DLE,口服氯化喹啉有效,近年指背、足跟渐被累及,呈增殖性红斑,时有溃疡。1989年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约有20%的患者可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等,现将我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疑似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特殊的扁平苔藓亚型,其皮损明显地分布于日晒部位,过去曾以不同的诊断进行报告包括亚热带扁平苔藓、热带扁平苔藓、环状萎缩性扁平苔藓、夏季光化性苔藓样发疹、苔藓样色素性皮炎和光化性扁平苔藓等。作者报告一例发生于温带国家的患者,并统一病名为“夏季光化性苔藓样发疹”(简称 SALE)。患者为68岁黑人妇女。一年前夏末于面、颈、前臂发生瘙痒性皮疹。整个冬季明显改善,次年夏季又复发。皮疹限于曝光区。检查见前臂伸侧面、手背部、前额和颈背部具色素沉着的紫红色斑块灶;上唇红缘有线状排列的扁平多角形紫色丘疹。针尖大小苔藓样丘疹散在于二侧前臂伸侧和手背的斑块性损害周围。皮损活检 HE 染色,可见锯齿状棘层增厚或表皮变薄。颗粒层厚度正常。真皮上层有紧密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基底细胞空泡形成,表皮下层散在角化不良细胞(Civatte 小体),在某些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