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血清sCD44v6与IL-18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IL-18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IL-18水平,同时对42例健康者和29例胃溃疡患者血清作此项检测,以对照观察.结果胃癌组(n=53)血清sCD44v6、IL-18水平分别为(565.69±165.89)ng/ml、(550.48±239.86)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42)及胃溃疡组(n=29),且血清sCD44v6、IL-18水平随胃癌TNM分期的升高、转移程度而增加(P<0.05).结论血清sCD44v6、IL-18水平与胃癌的侵袭性和转移程度有关,在利用其对肿瘤转移进行早期诊断、预测,并通过免疫生物学手段干预肿瘤转移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IL-1β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IL-1β水平,同时对40例健康者和40例胃炎患者血清作此项检测,以对照观察.结果 胃癌组血清sCD44v6、IL-1β水平分别为(572.53±158.76) ng/ml、(34.47±15.19)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胃炎组,且血清sCD44v6、IL-1β水平随胃癌TNM分期的升高、转移程度而增加.结论 血清sCD44v6、IL-1β水平与胃癌的侵袭性和转移程度有关,利用其可对肿瘤转移进行早期诊断、预测,并能通过免疫生物学手段干预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IL-1β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IL-1β水平,同时对40例健康者和40例胃炎患者血清作此项检测,以对照观察。结果胃癌组血清sCD44v6、IL-1β水平分别为(572.53±158.76)ng/ml、(34.47±15.19)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胃炎组,且血清sCD44v6、IL-1β水平随胃癌TNM分期的升高、转移程度而增加。结论血清sCD44v6、IL-1β水平与胃癌的侵袭性和转移程度有关,利用其可对肿瘤转移进行早期诊断、预测,并能通过免疫生物学手段干预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变异体5(sCD44v5)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44变异体5(CD44v5)含量,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中sCD44v5含量。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6例胃癌患者术前PBLCD44v5含量并与健康组相对照。结果胃癌血清中sCD44v5含量(平均36.308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30.946ng/ml)(P<0.05)。无转移组sCD44v5含量(平均30.981n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胃周转移组sCD44v5含量(平均39.811ng/ml)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以及远处转移组sCD44v5含量(平均27.733ng/ml,P<0.05)。胃癌患者术前PBLCD44v5含量[(7.138±5.461)%]较正常对照组[(2.741±1.842)%]明显增高(P<0.01)。有转移患者PBLCD44v5含量[(8.130±5.834)%]明显高于无转移者[(4.167±2.159)%](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5含量及术前PBLCD44v5含量似乎与转移程度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其含量可望为判断胃癌患者有无转移、转移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邵建富  王敬瑄  郑宝军  冯俊伟 《河北医药》2012,34(22):3370-3372
目的探讨正常胃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8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30例正常胃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及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率在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CD44v6和ICAM-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P<0.05),在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联合检测CD44v6和IC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结论 CD44v6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ICAM-1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上述两指标,能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准确的判断胃癌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6.
腹水中可溶性CD44v6和腺苷腹氨酶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4v6(sCD44v6)及腺苷腹氨酶(ADA)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取肝硬化腹水20份、结核性腹水38份、恶性腹水30份,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酶速率法检测腹水sCD44v6及ADA水平。结果恶性腹水组sCD44v6水平为(102±30)ng/ml,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51±14)ng/ml(P<0.01)。肝硬化腹水组sCD44v6水平(55±12)ng/ml及结核腹水组cCD44v6水平(42±16)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腹水组ADA水平为(54±21)U/L,明显高于恶性性腹水组(21±12)U/L(P<0.01)。以0.5ng/ml为阳性界值,sCD44v6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9.5%;以45U/L为阳性界值,ADA诊断结核性腹水的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93.3%。结论sCD44v6和ADA对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在原发性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9例胃癌及20例伴异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进行研究。结果:CD44v6在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nm23在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浆膜有无浸润的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4v6与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a=-0.0229。结论:检测CD44v6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昕升  宋爱华  张健 《河北医药》2012,34(7):970-971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组织中CD44v6、hTERT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CD44v6、hTERT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CD44v6、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hTERT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CD44v6、hTERT过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4v6、ez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胃癌、20例正常胃组织中CD44v6、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CD44v6及ez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32/48)、58.33%(28/48),CD44v6及ezrin蛋白在正常胃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0.00%(6/20)、100.00%(20/20),有淋巴转移患者的Ezrin蛋白、CD44v6阳性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ez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胞浆,在正常肠组织主要表达于胞膜。结论 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Ezrin蛋白有望成为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朱娜  王芬 《黑龙江医药》2010,23(6):919-922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拼接变异体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6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7.74%,正常胃粘膜组织无阳性表达;CD44v6表达与胃癌的侵入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显著(P〈0.05),而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关系密切,可作为胃癌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CD44V6是CD44的一种拼接变异体,其表达可改变肿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AM)的构成和功能,有助于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潜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全文就CD44v6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与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特点,探讨二者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等方法研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骨桥蛋白与CD44v6的表达,比较相关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选择30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年龄45岁以下,因子宫肌瘤行手术,术前未使用激素类药,病理证实,15例增生期,15例分泌期)作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骨桥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增生期和分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分泌期的表达高于增生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增生期无表达;CD44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增生期和分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分泌期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和CD44v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桥蛋白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34,P〈0.05)。结论骨桥蛋白和CD44v6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二者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局部浸润无关,但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将有可能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髓性骨肉瘤侵袭骺板的影像学与CD44v6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肉瘤侵袭骺板的机制、影像学检查方法及CD44v6在瘤体、骺板浸润区、非骺板浸润区和正常骺板、瘤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证实的36例骨肉瘤侵袭骺板患者术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影像特点和诊断符合率;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36例骨肉瘤大切片石蜡标本的瘤体、骺板浸润区、非骺板浸润区及27例正常骺板、瘤周正常组织中CD44v6表达情况,统计其阳性反应率,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侵袭的关系.结果骨肉瘤侵袭骺板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骺板连续性的中断.对骨肉瘤侵袭骺板的诊断符合率:X线为47.22%(17/36),CT为69.44%(25/36),MRI为97.22%(35/36);CD44v6在瘤体、骺板浸润区、非骺板浸润区及正常骺板、瘤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0%(27/36)、97.22%(35/36)、91.17%(33/36)和3.70%(1/27)、7.41%(2/27).瘤体、骺板浸润区、非骺板浸润区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骺板、瘤周正常组织.结论MRI对骨肉瘤侵袭骺板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CD44v6的高表达与骨肉瘤侵袭骺板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44v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成为预防和治疗胰腺癌的新靶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CD44v6在胰腺癌中过表达或高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86.6%.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低表达或无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22.7%。结论:CD44v6的表达与胰腺癌有密切的关系,对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发病机理以及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胰腺癌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林昊  林震  施作霖 《安徽医药》2003,7(3):193-194
目的 探讨CD44v6与肝门部胆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13例肝门部胆管癌中CD44v6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正常胆管组织中无表达,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且仅与病理分化有关。结论 CD44v6可能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v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分别检测OPN和CD44v6在45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45例鼻咽癌组织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1%和57.8%。②鼻咽癌中OPN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OPN和CD44 v6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OPN、CD44v6可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姜华  周幽心  邵忠  傅军  黄煜伦  叶明 《江苏医药》2005,31(7):484-486,i002
目的通过研究黏附分子CD44v6、syndecan-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胶质瘤浸润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CD44v6选用石蜡切片,syndecan1采用冰冻切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CD44v6在正常脑组织的阳性表达率50%(4/8),而在胶质瘤中基本不表达8.2%(5/61);syndecan1在胶质瘤中表达为22%(9/41),明显低于对照组阳性表达率75%(6/8)(P<0.05)。但两者的表达在胶质瘤Ⅰ~Ⅱ级组与Ⅲ~Ⅳ级组中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缺失可能是胶质瘤不发生颅外转移的原因之一,syndecan-1与胶质瘤的浸润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