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气又称"气至",乃是针刺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针刺"气至"的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其后,诸多针灸典籍均有记述。然而,关于针刺"气至"的定义和内涵却多有争议,至今尚未有定论。自从《黄帝内经》确定了针刺"气至"的基本定义以来,后世历代医家各有所阐发。通过系统梳理各代中医文献有关针刺"气至"含意的演变历程,并且在100例志愿者身上验证针刺得气的感觉,以期有益于针灸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得气”与“气至”均为针刺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得气”以医者针下气感与患者酸麻胀痛之感为主,但这种气感并非一定提示“气至而有效”,还须先辨“气”之邪正;“气至”除上述感觉外兼有脉象或表浅症状的改善。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进入“气至”的境界而实现,而“气至”的前提往往是“得气”。在不同辨证下,“得气”与“气至”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等方面,论述“得气”与“气至”的特点及关系,可为临床医生辨病辨证及判断针刺疗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提示针刺取效的关键在于“气调”。“气调”作为针刺的结果,指治疗后病变部位气机调和、机体阴平阳秘之意。“气调”与针刺过程密切相关,贯穿在针刺的各个环节,并且具有不同的含义及操作方式。针刺前重在辨证定穴,刺针时注重刺手与押手的作用,行针时重在候气、辨气、守气。针刺止于“邪气去,谷气至”的状态,脉象趋于和缓是判断脏腑功能恢复的征象。  相似文献   

4.
针感在针灸术语中称为“得气”,就是患者针刺部位已经得到经气的感应。《标幽赋》记载:“气之至也,如鱼吞钓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处幽堂之深邃”。临床运用提、插、捣、捻、搓、弹、留等针刺基本手法,均可获得针感。 针刺治疗时,患者针感的有无,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标幽赋》记载:“气速至而差  相似文献   

5.
古今文献多以得气、气至与针感等概念来表述针刺感应,而对于三者含义的异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分析了得气的内涵,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异同及关系。认为得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分广义和狭义。狭义得气是针灸治疗的前提,气至为广义得气,是治疗的最终目的;针感是针刺后机体的所有感觉。  相似文献   

6.
为激发头面部“气至病所”显性感传率,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提出了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使针感充分传达其病所,充分显示“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效果,在头面部疼痛、痉挛病症治疗中,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激发头面部“气至病所”显性感传率、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提出了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使针感充分传达其病所,充分显示“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效果,在头面部疼痛,痉挛病症治疗中,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首先透过文献资料整理分析,阐明"迎随"在《黄帝内经》里的真意,举出后世医家著作的引文加以佐证,以充实完善《黄帝内经》针刺调气理论;从针向迎随补泻法的定义、来源等谈起,指出其与《内经》中"迎随"的本意不符,也不能纯粹将其看做是针刺调气补泻手法,而是利用其优点,为针刺调气理论和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简述气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刺治疗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针刺疗效与针刺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应——“得气”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气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对针刺镇痛以及针刺麻醉原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血管容积脉搏波为指标探讨针刺镇痛原理近年来有不少报导,为了研究针刺镇痛与中国古典医学提出的“痛不通,气血壅”以及“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等论述的关系,寻找研究针刺镇痛机理的客观手段,从而探讨针刺镇痛、针麻原理以及经络实质,我们以环指甲皱微循环为指标,对34例肩与肘疼病的患者进行了观察。今将其观察结果总结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针前准备、进针、候气、辨气补泻、引导气至病所、针后调神等六方面阐述了针刺中治神的内容,说明了治神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叫做“针刺感应”?当针刺入人体时,由于针的刺激,在人体上必然会引起一种反应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针刺感应”或简称“针感”。因为这种感应的产生,不只限于局部,往往要向周围放散传导,并有其一定的通路,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针刺感传”或“针刺感通”。在古代的针灸文献中,对针刺感应都用“气”来说明,所谓“得气”“气至”等,就是指针刺感应的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间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发针”;又说:“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相似文献   

13.
《内经》认为得气与治神是上工所应具备的针灸精技,亦是针灸取得疗效的两大关键因素。针刺最终获效的关键是气调而神治。得气与治神两者在针刺的整个过程中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针刺的疗效,即进针前医者定神以察患者之气机;进针时医者聚神调节自身气机并嘱患者守神以候气;进针后医者守神察气,施补泻使谷气至以调患者之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循证医学的背景、概念、特点,"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含义及其在针刺临床的运用,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气至而有效"展开了新的思考,阐明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盲法和针刺临床量化标准方面与循证医学的关系,并提出应当将二者进行灵活且充分的结合,制定量化标准,推进"气至而有效"临床运用的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气至与针感     
针灸气至与针感概念有异,"气至"应是指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通过检查迎寸口脉的变化来辨别病变是在经筋还是经脉以及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灵枢?终始》中提出人迎、寸口脉针法,选择五输穴中2个阳经穴和1个阴经穴位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使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可以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针刺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阳陵泉穴,观察激发感传前后B超下胆道系统的运动变化,证明循经感传越显著,胆囊收缩率越高,即使针刺未出现感传,其胆囊收缩率也极显著大于不加针刺者,说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中的“气至”应包括气至针下和气至病所两种含义,但有“若风之吹云”之良效当指气至病所而言。  相似文献   

17.
针刺镇痛疗效显著已为世界医学界所公认。传统针灸理论认为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关键。但近来也有部分医者认为针刺镇痛不得气也能获效。结合古今针灸文献中有关针刺得气的论述就得气与针刺镇痛疗效的关系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气至病所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针刺感应趋向于病痛部位的现象。在施术过程中能否达到“气至病所”,则是提高针刺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气至病所的出现率较低,所以如何诱导气至病所,提高气至病所的出现率,则是提高针刺疗效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就笔者在这方面多年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捻转提插法:这种方法不仅是获得针感的理想方法,而且不失为气至病所的诱导法,在其操作中要掌握两大特点;其一为柔和,持久,多次的激发,针后患者自感舒适为特征。柔和是指在催气,行气等施行各种操作手法时需要柔和,使患者不感觉针刺局部有任何不适,乐於接受;持久是指捻转或提插震颤时间要长,一般以30分钟为宜;多次是指气至病所的出现有的须多次激发才能出现,因此在临床上对于首次激发30分钟后仍未出现者则应再  相似文献   

19.
提插与捻转是两种不同的操作形式,而在调气与补泻中有着相同的作用,但是两种手法产生的效果却有差异。在调气中提插所产生的刺激量较大,故调气效果较捻转好。在补泻中两种手法的针刺效果也不同,提插补泻与捻转补泻对皮肤温度影响不一致,两种补泻手法治疗疾病的性质也有差异。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结合病情和针刺部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灸医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它在医治人们疾病中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针刺的补泻手法,重在得气.甲乙经曰:“针刺之道,气至为宝,“气”和“血”是分不开的,“气在血先,气行则血行”。乃是中医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