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PD)病人存在高比例的言语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音量减小、音调单一、声音沙哑等。言语产生的每个环节包括:呼吸、发声、发音和韵律等,在PD构音障碍中均有可能受到影响。对PD构音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嗓音治疗。目前对PD构音障碍最好的治疗方式是在药物和(或)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嗓音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卒中构音障碍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脑卒中合并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对照组)各18例。康复组接受发音器官及颜面肌肉的康复训练,对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提倡家属参与全程康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后康复组较对照组构音障碍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音障碍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致残率低,生活质量高,生活自理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病(WD)患者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2例WD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改良Frenchay量表评分,对轻度、中度患者构音障碍进行单词检查,对重度、极重度患者进行构音器官检查。结果重度和极重度构音障碍患者改良Frenchay评分与最长发音时间呈正相关(r=0.154,r=0.0526;均P0.05)。极重度构音障碍患者改良Frenchay评分与构音器官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0426,P0.05)。中度构音障碍患者的舌根音发音异常与改良Frenchay评分呈正相关(r=0.0234,P0.05);送气音发音异常与改良Frenchay评分呈正相关(r=0.0372,P0.05)。结论 WD重度、极重度构音障碍患者发音时间较短,不能形成有效言语;极重度患者构音器官功能较差;中度构音障碍患者舌根音和送气音的发音异常更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subthalamic nucleus、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STN、Parkinson disease、random等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1日-2016年10月1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Jadad量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和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获得3245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最终纳入6项高质量(Jadad评分≥4分)临床试验共958例帕金森病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帕金森病患者服药(SMD=-0.570,95%CI:-0.710~-0.430;P=0.000)和未服药(SMD=-1.170,95%CI:-1.500~-0.850;P=0.000)状态下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以及UPDRSⅠ评分(SMD=-0.150,95%CI:-0.290~-0.010;P=0.030)和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评分(SMD=-0.510,95%CI:-0.660~-0.370;P=0.000);但增加严重不良事件(RD=0.140,95%CI:0.090~0.190;P=0.000)和构音障碍不良事件(RD=0.070,95%CI:0.010~0.120;P=0.020)发生率,而减少运动障碍不良事件发生率(RR=0.450,95%CI:0.330~0.620;P=0.000)。结论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但术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构音障碍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应重视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家属负担。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帕金森病轻度认知损害和帕金森病痴呆。本文拟对国内外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冲动控制障碍是帕金森病十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有13.61%的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冲动控制障碍.其不同亚型呈不同临床表现,多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寻求新刺激及易冲动等有关,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研究为帕金森患者潜在的冲动控制障碍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预防冲动控制障碍的发生并优化治疗方案.本文拟就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并发排尿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患者表现为运动障碍的同时,70%伴有排尿障碍。帕金森病引起的排尿障碍表现为刺激症状和梗阻症状,通常以刺激症状为主。其发病与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减少及D1受体机能低下有关。对帕金森病引起的排尿障碍症状多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得分(IPSS)评定。IPSS调查表可用于测定排尿障碍的严重程度及区分梗阻和刺激症状。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它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情绪障碍可以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神经心理学测验和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可能与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多巴胺能通路损害有关,但具体的病理学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睡眠障碍为帕金森病非运动并发症的常见临床症状,其中异态睡眠是近年来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的研究热点.包括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觉醒障碍和睡眠相关运动障碍;而觉醒障碍则可分为白天过度嗜睡和睡眠发作,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包括不宁腿综合征和周期性腿动.其中,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和白天过度嗜睡可以发生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之前,并有可能成为帕金森病的早期生物学标志.此外,部分异态睡眠的发生与抗帕金森病药物有关.因此,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不仅有助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使早期筛查帕金森病易感人群、尽早开展神经保护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轻度认知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较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照料者负担。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可以表现为轻度认知损害,也可以表现为痴呆。帕金森病轻度认知损害见于疾病早期,随着病情进展发病率逐渐升高,可进展为帕金森病痴呆。帕金森病轻度认知损害的诊断标准包括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损害水平判断。非药物治疗如运动锻炼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帕金森病轻度认知损害症状,其药物治疗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1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除了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和姿势平衡障碍外,还存在着步态障碍,严重影响了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是完全明确,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D患者的运动自动化能力下降、多巴胺能通路受损和胆碱能通路受损,现有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本文将主要围绕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详细综  相似文献   

12.
姿势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致残性运动症状,其中躯干前屈症是最常见的姿势障碍,可加重帕金森病运动障碍,严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文综述帕金森病躯干前屈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为深入探究其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构音障碍的临床及磁共振弥散加权影像特点,探讨构音障碍与脑梗死损害部位关系。方法总结155例早期表现构音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进行磁共振T1加权、T2加权、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分析构音障碍患者临床与DWI显示梗死灶部位关系。结果15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8例表现为单纯构音障碍(5.2%),141例伴有肢体偏瘫(91%),123例伴有椎体束征(79.4%)。DWI显示梗死病灶主要位于幕上96例(61.9%),病变灶位于左侧。28例患者的DWI显示为腔隙性梗死,其中20例(71%)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伴构音障碍的腔隙性梗死综合征。结论急性脑梗死引起构音障碍多伴随其它神经功能障碍。梗死病灶多沿皮质延髓束分布,以幕上梗死多见,病灶多位于左半侧,可能与左侧半球对言语功能控制占优势有关。  相似文献   

14.
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适应症,毁损靶点的选择、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有关问题。方法8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微电极导向苍白球腹后外侧核(VPLP)和/或丘脑腹中间核(Vim)毁损术,分析其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不同症状的改善率分别为:震颤96.0%,肌强直86.0%,运动迟缓48.6%,步态73%,平衡72%,术后UPDRS评分“关”状态下降60.5%,“开”状态下降54.3%。并发症:穿刺道出血患者2.35%,一过性呃逆12.9%,暂时性构音障碍2.35%,一过性嗜睡8.23%,精神障碍3.52%,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是治疗帕金森病安全和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掌握适应证,正确选择靶点并精确定位,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药物和康复训练的疗效欠佳。近期研究发现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障碍。脊髓电刺激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具有不损伤神经组织、程控参数可调节和微创的优势。本文对脊髓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步态障碍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盐酸普拉克索改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盐酸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随机观察,46例接受普拉克索治疗的伴有非运动症状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分别在服药剂量稳定不变后4周,评估用药前后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变化。结果普拉克索治疗后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疼痛、下肢痉挛、不宁腿综合征和睡眠障碍明显改善(P<0.05);而流涎、便秘、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肢体发冷、认知障碍和嗅觉障碍等症状,用药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0.05);普拉克索治疗部分患者出现口干、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幻觉、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普拉克索能减轻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疼痛和双下肢不适等,但也可能加重某些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如口干、头晕和幻觉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揿针疗法联合口肌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流涎及构音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河北省儿童医院2022-01—2022-12收治的105例小儿脑瘫流涎合并构音障碍的患儿为对象,口肌训练组52例,揿针联合口肌训练组53例。评价2组患儿流涎治疗效果、教师流涎分级(TDS)及构音障碍治疗效果。结果 揿针联合口肌训练组流涎总有效率(96.23%)高于口肌训练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揿针联合口肌训练组教师流涎分级低于口肌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揿针联合口肌训练组构音障碍总有效率(90.74%)高于口肌训练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疗法联合口肌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流涎及构音障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流涎症状,改善患儿的构音功能。  相似文献   

18.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DBS手术并发症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42例植入STN DBS患者,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产生的副作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①与手术方式有关的并发症为出血1例,囊袋渗液2例,电极位置不当1例。②与装置有关的电极移位和断裂各1例,功能间断2例。③与刺激有关的异动症11例,感觉异常15例,头痛2例,肌张力障碍4例,构音障碍7例,复视2例。结论 正确地选择病人和适宜的DBS手术方式,合理调整刺激参数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01-2013-05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95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判定患者是否睡眠障碍,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睡眠障碍有无患者身心健康状况,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比较睡眠障碍有无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本组患者睡眠障碍55例,发生率为58.00%.男女比1∶1.29,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0岁睡眠障碍患者32例(68.05%),50~69岁睡眠障碍20例(50.00%),〈50岁睡眠障碍3例(37.50%).帕金森病Ⅳ~Ⅴ期患者睡眠障碍39例(39/52,75.00%),其次发生在Ⅱ~Ⅲ期13例(13/33,39.39%),发生在Ⅰ期3例(3/10,30.00%).晚期(Ⅳ~Ⅴ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5.00%,明显高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后睡眠障碍患者SCL-90 指标、ADL指标明显差于帕金森病后无睡眠障碍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易发生睡眠障碍,其发生率与性别、年龄、疾病进展程度有关,睡眠障碍可导致患者抑郁、焦虑、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临床治疗应做好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一组以持续肌肉收缩.频繁扭转和重复动作的异常姿势为特征的症候群。肌张力障碍早期采用射频毁损术治疗.包括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和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单侧毁损术对于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因为并发构音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很高,所以双侧毁损术现在已经很少应用于临床。随着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取得满意疗效DBS成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首选方法。因为对于中线的症状的改善有限,丘脑DBS手术现已经很少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苍白球DBS治疗肌张力障碍国内外有大量的文献报道,结果均显示苍白球DBS对于缓解肌张力障碍症状、提高肌张力障碍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疗效。但是,对于丘脑底核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报道还很少见,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