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复元胶囊及其与甲氨蝶呤(MTX)联用对气虚血瘀证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机制.方法 用Ⅱ型胶原诱导大鼠RA模型后,采用疲劳、饥饿、高脂饮食及寒湿等方法建立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元胶囊组、MTX组、复元胶囊联用MTX组(联用组).各组以相应的药物灌胃,于8w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复元胶囊组、MTX组及联用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减轻,血清TNF-α、IL-1B、IL-6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以联用组较优(P<0.05).结论 复元胶囊联用MTX可明显改善气虚血瘀证RA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TNF-α、IL-1B、IL-6等炎症介质的表达有关,由此为复元胶囊治疗气血血瘀证RA大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显著提高,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研究发现心脏疾病仍是RA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在RA发病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就RA的心脏表现和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做一综述。1 RA的心脏表现1.1心包受累心包炎是RA常见的心脏表现之一。虽然临床症状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唐山市工人医院179例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患病情况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与年龄、类风湿关节炎病程、内膜中膜厚度、DAS28评分、关节外脏器受累数、类风湿因子、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与DAS28病情活动性评分(OR=2.403)、关节外脏器受累数(OR=1.197)、类风湿因子(OR =2.510)、血小板计数(OR=1.166)、C反应蛋白(OR=1.700)和总胆固醇(OR=1.351)有关,与其他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无关.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为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炎症性疾病,而RA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且主要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RA与CVD具有明显相关性,本文综述RA与CVD之间流行病学及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并对RA患者发生CVD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崔阳  张晓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8(5):455-456,47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周滑膜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为主,并累及心、肺、神经、血液等器官和组织,其中尤以心血管损害为重。近年的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RA患者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西医学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以改善病情抗风湿类药(DMARDs)、非甾体类抗感染药(NASID)、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为主,但是老年人免疫功能和器官功能都在逐步衰退,对药物副作用敏感性较强〔1~3〕。中医药治疗RA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特点,但也存在辨证治疗难度大、综合疗法运用较少、临床应用主观性较强等问题。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老年RA(EORA)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3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淋巴管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患者中RA并淋巴管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资料、 治疗及转归等数据.结果 13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尽管普遍认知银屑病关节炎(PsA)可以与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存在,但相关病例报道很少,本文对PsA合并R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PsA队列(PKUFHP)中合并RA的患者,同时文献检索既往相关报道的病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KUFHP队列453例PsA患者中明确诊断为PsA合并RA患者5例,初诊时均处于中-高疾病活动度,超声下均有明确的滑膜炎及附着点炎表现,经单纯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仅2例患者达到最低疾病活动度/缓解,1例加用靶向药物治疗后达标,1例先后尝试多种生物制剂和托法替布治疗病情仍未得到充分控制。既往文献中PsA合并RA病例报道仅5例,其中4例临床资料相对完整。所有9例患者均有外周关节受累,2例有中轴受累;7例有甲病,6例有附着点炎,1例有指炎;所有患者类风湿因子和(或)抗瓜氨酸化肽/蛋白抗体阳性,6例以银屑病皮损为首发表现。结论 RA与PsA可以合并存在,这类患者的病变可能较单纯PsA或RA更复杂更重、治疗效果似乎更差,除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外,肌骨超声检查对于发现两种关节炎的典型特征有帮助,临床上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廷生 《内科》2009,4(2):292-29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率。目前在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获得良好疗效的报道很多,笔者将2003年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瘀证与痰湿证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影像学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胸痛中心收治的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0例AC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血瘀组及痰湿组,比较分析两组生物信息学、中医证候结果和冠状动脉影像结果,探讨两组临床特征及客观性指标的差异。结果痰湿组合并糖尿病病人高于血瘀组,其体质指数(BMI)高于血瘀组(P<0.05)。痰湿组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直接胆红素均高于血瘀组(P<0.05);血瘀组血清尿素氮高于痰湿组(P<0.05)。结论痰湿、血瘀均是冠心病的危险证候,糖尿病、高BMI、血清胆红素可能与痰湿证的形成相关,血清尿素氮与血瘀证具有相关性,血瘀证与痰湿证客观指标上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继发机化性肺炎的疾病过程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8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机化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3例(16.7%)机化性肺炎患者发生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症状出现之前;3例(16.7%)与类风湿关节...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中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除了经常引起关节肿胀、压痛外,心脏受累是RA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且与RA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与普通人群相比,RA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明显升高,从而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除了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外,一些非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炎症、免疫、抗风湿药物的使用等被发现在RA患者的CV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RA患者合并心脏损害的相关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等展开综述,旨在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伴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临床表现、肺部高分辨率CT及实验室指标的特点,分析单纯RA患者与RA合并ILD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RA患者470例,根据肺部高分辨率CT结果分为RA-ILD组和单纯R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共纳入RA患者470例,RA-ILD组163例,单纯RA组307例。RA-ILD组患者在年龄[(63±12)岁比(55±13)岁]、发病年龄[(55±14)岁比(48±14)岁]、病程[(88±92)个月比(78±86)个月]均高于单纯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ILD组患者的关节肿痛(关节数)(85.9%比63.6%)、咳嗽咯痰胸痛(11.0%比1.9%)、活动后气短(16.6%比5.5%)发生率均高于单纯RA组。RA-ILD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2.9%比11.1%)、弥散功能减低(35.4%比16.7%)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RA-ILD组。RA-ILD组抗核抗体阳性率(38.2%比45.1%)高于单纯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ILD组纤维蛋白原[(5.59±3.04)gL比(5.14±2.50)gL)]、类风湿因子[(704.90±1326.64)Uml比(389.42±669.15)Uml]、C-反应蛋白[(56.70±56.07)mgL比(45.71±52.64)mgL]、免疫球蛋白A水平[(3.62±1.74)gL比(3.21±1.50)gL]均高于单纯RA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42.35±5.17)gL比(43.89±6.03)gL]低于单纯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关节炎性明显的RA患者易合并ILD,而且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C-胱抑素肽、血清白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α1-球蛋白、α2-球蛋白等临床指标持续异常可能与RA患者ILD发生发展有关,均可作为RA伴发ILD的预测因素,同时肺部高分辨率CT、肺弥散功能对早期发现病变有诊断意义,对于RA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余敏  陈艳云 《内科》2014,(1):12-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4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给予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32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薏苡仁汤加减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在用药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目及血沉(ESP)、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除ESP、RF外其他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A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脑梗死病证结合诊疗方案的实施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随机对160例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根据《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和用尼莫地平法评价。结果实施脑梗死病证结合诊疗方案治疗的患者疗效显著,中医证候积分、MBI评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实施脑梗死病证结合诊疗方案,对中风症状的近期改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老年期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3例60岁以后发病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59例年青发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男性发病多,急性起病较多;肩和膝等大关节作为首发关节者在老年组(37.2%)高于青中年组(11.8%);老年组患者关节症状及关节功能障碍均重于青中年组患者,且并发心、肺疾患和骨关节炎者明显增多。结论 老年组在发病形式、首发受累关节均与青中年患者不同,且关节症状严重程度与青中年组患者显著不同,老年人并发症多于青中年人。  相似文献   

17.
熊焰  叶青  陶洪  徐萍  李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6):375+382-375,38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病理特征为滑膜炎,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软骨和骨质的破坏,若延误诊治,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出现关节外的病变,累及肺、心血管及血液等系统。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男性RA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96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中IgM类风湿因子和IgA免疫球蛋白测定的3年随访结果。根据X线摄片评价骨侵蚀的情况。结果发现,IgM类风湿因子和IgA免疫球蛋白越高,越容易引起发病头3年内的骨侵蚀。这说明它们是早期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2项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这个结果还为早期使用II线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可以根据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以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存在与否将其分为血清学阳性与血清学阴性两类。两种亚型在临床特点及免疫学特征方面都存在差异,提示他们可能是由不同发病机制所驱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骶髂关节改变的认识。方法 收集13例合并骶髂关节改变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67例不合并骶髂关节改变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合并骶髂关节改变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男性为主,多以桡腕关节炎首发,下肢关节大多呈非对称性炎症改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或同时伴有类风湿因子(RF)阳性。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出现臀部和/(或)下背部症状,要考虑合并骶髂关节改变,可做HLA-B27和骶髂关节CT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