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治疗儿童I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住院病房收治的62例I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实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血糖情况、炎性因子、尿酮体转阴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钾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治疗后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方式与皮下注射方式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总体疗效接近。相较于皮下注射,胰岛素皮下泵入方式见效更快,低血糖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临床急诊急救方法对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胰岛素,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糖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治疗+皮下注射胰岛素,患者在治疗后,其血糖更平稳、酸中毒纠正时间短、尿酮体转阴时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方法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方法密封信封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两个组别。常规组以诺和灵R常规静脉治疗;试验组以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治疗。观察指标:1尿酮体转阴时间、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需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平均发生次数、住院时间;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二氧化化碳结合力的差异。结果 1试验组相比于常规组尿酮体转阴时间、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需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平均发生次数、住院时间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二氧化化碳结合力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相比于常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二氧化化碳结合力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二氧化化碳结合力,加速尿酮体转阴,减少低血糖的出现和胰岛素剂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该社区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各113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诺和灵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36.78±4.11)U、尿酮体转阴时间(24.72±3.01)h明显优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45.32±5.01)U、尿酮体转阴时间(32.57±1.4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6例,发生率为5.3%,对照组发生低血糖17例,发生率为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好,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率低,是治疗新方法,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重症酮症酸中毒(DKA)急诊急救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选取80例糖尿病重症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处理联合胰岛素静脉滴注抢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两种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PG、2 h PG和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研究组出现低血糖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泵给药更利于迅速纠正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代谢紊乱症状,减少低血糖反应,综合优势相比更为明显,建议作为首选抢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AK)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实验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胰岛素平均用量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平均胰岛素用量均显著短于或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比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别选择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以及常规小剂量静脉连续输注方法完成治疗后对其高血糖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治疗方案;比照组(70例):选择常规小剂量静脉连续输注方法展开;实验组(70例):选择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方法展开;最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胰岛素平均用量少于比照组明显,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均短于比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低血糖发生率(1.43%)低于比照组(14.29%)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于临床完成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后,同常规小剂量静脉连续输注方法比较,对于胰岛素平均用量减少,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缩短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的降低,效果显著,最终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康复进程的缩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4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入的1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微量泵持续泵入静脉、胰岛素一次性静脉冲击+小剂量持续静注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分别对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低血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PH值恢复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胰岛素总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四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式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法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3.98±1.71)h、PH恢复时间(8.93±2.22)h、尿酮体转阴时间(20.12±4.21)h均最短,且胰岛素总用量(59.34±8.90)U也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低血糖发生率(0例,0%)最低(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可进行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研究胰岛素泵与小剂量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尿酮体阴转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酮体阴转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降糖效果更快更好,低血糖发生率低,更为安全,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究分析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该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各27例,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达到目标值的时间相差不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对照组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组治疗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的观察,发现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DKA比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2年5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胰岛素滴注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病情恢复情况、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酮体恢复时间、p H值恢复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存在差异,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60例住院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组(CSLL组)和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组(CVLL组),对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达标时间、血CO_2-CP恢复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CO_2-CP及血酮体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VLL相比,CSLL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主要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更有利于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避免发生低血糖,总体治疗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冶市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酮体转阴、血糖达标、p H恢复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胰岛素用量、日均胰岛素用量、每人每天低血糖发生次数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阴离子间隙(AG)值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C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缩短血糖达标、尿酮体转阴、p H恢复及住院时间,减少患儿胰岛素用量与低血糖发生次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与研究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66例,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数量为33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胰岛素泵治疗,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尿酮体变化情况、胰岛素的使用量以及血糖达标的时间等。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疗效较为显著,不仅转阴速度较快,而且还能控制低血糖与高血糖症状的发生几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并评估在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应用微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抢救治疗时两组分别采用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血糖、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随机血糖、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值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2、4、6 h随机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8 h随机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人次少于对照组,血酮体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微量注射泵胰岛素输注的治疗方式应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血糖平稳下降,减少低血糖反应和胰岛素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与研究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66例,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数量为33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胰岛素泵治疗,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尿酮体变化情况、胰岛素的使用量以及血糖达标的时间等。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疗效较为显著,不仅转阴速度较快,而且还能控制低血糖与高血糖症状的发生几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胰岛素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按照患者住院的顺序奇偶性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连续胰岛素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泵连续输注的治疗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对照组有10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78.26%,研究组有2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5.65%,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血酮体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会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产生不一样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常规的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胰岛素,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更佳,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减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也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征以及有效治疗策略。方法将2011年1月—2016年12月因急性腹痛而来该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详细的检查。统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检出情况。将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随机分成静脉输注组(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泵组(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pH恢复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100例急性腹痛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共28例,所占比例为28.00%。和静脉输注组相比,胰岛素泵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消化科医生在进行疾病诊断时需引起重视,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予以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按照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尿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患者疾病知晓、主观心理感受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主观舒适心理感受均高于对照组,且主观疼痛心理感受、主观焦虑心理感受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不良情绪,预防低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