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预防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钠皮下注射,给予观察组利伐沙班口服,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两组术后d3、d10的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预防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血栓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郑鹏  蒋冬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9):2841-2842,2872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6h给予利伐沙班10 mg口服,每天1次,给药14天,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未给予该药物治疗;术后14天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使用利伐沙班后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5%和2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伤口引流量分别为(375.2±22.3)ml和(393.5±25.1)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利伐沙班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1):1506-1509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不同疗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127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药物不同分为A组(83例,又根据抗凝疗程分为A1组40例和A2组43例)和B组(44例)。A组患者于术后6~8 h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po,qd,其中A1组疗程为5周(35 d)、A2组疗程为2周(14 d)。B组患者于术前12 d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5 000 Axa IU,sc,qd;术后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5 000 Axa IU,sc,qd,疗程为2周。比较3组患者的DVT发生率,术前3 d和疗程结束后的凝血酶原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红蛋白(Hb)含量、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计数和抗凝安全性。结果:A1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A2组(9.30%)和B组(1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术前3d,还是疗程结束后,3组患者的PT、APTT、Hb含量、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重大出血事件和肺栓塞;A组患者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00%,略高于A2组(2.33%)和B组(2.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和B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利伐沙班长疗程5周(35 d)抗凝,对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无明显影响,不仅能够降低DVT发生率,还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5.
6.
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60例.利伐沙班组在术后6 h口服10mg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组在术后24 h内皮下注射40mg低分子肝素,均每日1次,持续用药14 d.术后14 d对两组患者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发生率为15.00%;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5 m L溶于0.9%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患肢膝上差、膝下差、静脉血流速度、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膝上差、膝下差、FIB均显著降低,患侧血流速度、APTT、PT、TT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23):3247-3250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行TH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 m L,qd;观察组患者口服利伐沙班片10 mg,qd。两组患者均从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及血肿、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TT、D-D水平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Fib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VT、PE发生率分别为8.00%、7.50%,与对照组的12.00%、4.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298.31±52.18)m 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7.40±54.20)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肿及胃肠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凝血状态,预防THA后DVT的形成;利伐沙班还能缩短患者疼痛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0例(B组)及无并发症的老年患者30例(A组),使用相同麻醉方法,术后均使用利伐沙班抗凝,监测其术前及术后2 d,7 d,14 d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于术后14 d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记录肺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均为0。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B组的术前PT,APTT比A组低,Fib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四个时段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的发生有预防作用,且不会对其凝血功能产生大的影响,不会增加其术后严重出血的风险,可安全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应用利伐沙班治疗患者下肢深静脉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80例术后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活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T,APTT及P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FIB,D-D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泌尿感染、术后血肿、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THR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的依从性,改善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物理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伐沙班口服治疗,对照组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血液流变学指标及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试验组DVT发生率9.30% (4/43),对照组为15.00% (6/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有效改善老年髋关节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对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12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n=70)术前12 h或术后24 h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皮下注射,40 mg,1 次·d-1,连续给药14 d。利伐沙班组(n=56)术后6~8 h给予利伐沙班口服,10 mg,1次·d-1,连续给药35 d。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2组的安全性指标以及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增加了患者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或延期愈合等不良事件的风险,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方面,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的疗效相似,但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使用利伐沙班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对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利伐沙班组48例和低分子肝素钠组42例。利伐沙班组术后8h起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日1次,持续用药24d;低分子肝素钠组术后8h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0.4ml,每日1次,连续给药24d。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和出血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DVT发生率分别为4.2%、7.1%,治疗后出血不良事件两组分别为0例与2例;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效果均良好,但前者出血不良事件少,口服给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需频繁调整药物剂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满意度及治疗前后血小板及凝血指标.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0%,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40例,利伐沙班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0mg/d;低分子肝素组肌注低分子肝素钠,4100IU/d.记录并比较凝血指标、DVT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凝血指标PT、PLT和APT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形成DVT发生率5.0%,低于低分子肝素组的10.0%(P<0.05).结论:就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而言,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总体疗效相当,能有效改善凝血指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医院行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0例.于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6 h内,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 mg/d皮下注射,持续用药2周;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d口服,持续用药1周.于治疗第1周、第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16.00%),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4.00%),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3例(56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27例(29髋)和低分子肝素组26例(27髋)。利伐沙班组术后每天予利伐沙班片10mg口服,持续2周;低分子肝素组每天予低分子肝素钠4100IU皮下注射,持续2周;治疗2周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状况,同时检测手术前后APTT、PT、PLT的各项指标并记录手术后的引流量。结果利伐沙班组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1例(3.7%),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的4例(1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组患者手术后14d的APTT、PT、PL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组均无肺动脉栓塞事件或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利伐沙班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我院髋部骨折手术患者40例,术后6h内开始使用利伐沙班10mg,口服,1次/d,应用10d。血管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深静脉是否有血检形成。结果40例患者未发现DVT。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的预防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