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心脑血管疾病以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发病机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AS是以大动脉内壁脂质沉积、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斑块形成为主要病理过程的炎性疾病。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主要作用,而巨噬细胞作为3种细胞中的炎性细胞,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1])。目前认为,巨噬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导致斑块坏死,引起斑块不稳定、血栓形成,最后发生血管事件。自噬可以识别并分解炎性小体的组成单位,使炎性小体失活,而参与炎症的调节,继而对AS发展产生影响。自噬对炎症的调节需要自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巨噬细胞自噬及miRNA对巨噬细胞的活性调节作用等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主要综述了巨噬细胞在AS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探究脂联素(APN)对巨噬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揭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新机制,为临床AS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采用在体外培养人THP-1细胞系诱导的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ox-LDL+APN组三组,给予细胞ox-LDL处理模拟斑块内环境后,采用Cell Counting Kit(CCK-8)方法检测ox-LDL对细胞的毒性,并使用蛋白质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表达。在给予细胞APN及ox-LDL处理后,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使用Annexin V/PI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情况。结果:CCK-8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存活率随ox-LDL浓度升高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给予ox-LDL处理后,细胞内自噬标记物LC3 II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且在ox-LDL的浓度为30 mg/L和孵育时间为6h时自噬水平最高(P<0.05)。ox-LDL+APN组的巨噬细胞中LC3 II表达水平较单独给予ox-LDL处理组明显降低,同时电镜结果也表明ox-LDL+APN组的巨噬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形成较ox-LDL组有明显减少(P<0.05)。流式细胞术的Annexin V/PI染色方法检测结果显示APN可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早期凋亡,且APN对凋亡的抑制作用不依赖于自噬。结论:ox-LDL可使巨噬细胞内自噬水平增加。APN可能通过降低巨噬细胞内自噬水平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血管炎症疾病,由多种AS相关细胞与其表达的促炎因子相互作用促进其发生发展。核因子-k B(NF-kB)信号通路是由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经典信号通路,不仅参与炎症反应,也调控细胞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过程。而自噬是细胞稳态的溶酶体降解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自噬激活可调节炎症反应。AS多伴有炎症反应并与自噬密切相关,NF-kB的激活可介导自噬,而自噬的过度激活抑制NF-kB活性。本研究主要对NF-kB与自噬在AS中的相互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理因素。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迄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自噬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生物学过程。正常水平的自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自噬缺陷或自噬过度则会加速斑块的破裂,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研究表明,microRNA通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自噬的调节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文章主要就microRNA调节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自噬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在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ApoE-/-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高脂喂养组、白藜芦醇组、高脂喂养+白藜芦醇组。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斑块病理学改变,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测定血管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以及自噬相关蛋白p62变化。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组、白藜芦醇组、ox-LDL损伤+白藜芦醇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Western blot测定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的表达。 结果 与高脂喂养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后,AS斑块面积减少(P<0.05),LC3Ⅱ水平上调(P<0.05),p62水平下降(P<0.05),表明白藜芦醇可以诱导自噬;同样,与ox-LDL损伤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后,损伤的巨噬细胞中凋亡水平下降(P<0.05),LC3Ⅱ水平升高(P<0.05),p62水平下降(P<0.05)。 结论 AS进展中会伴随自噬水平的下降,给予白藜芦醇处理后,能够延缓AS进展,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调节自噬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巨噬细胞极化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及线粒体自噬有关.本文介绍了线粒体自噬相关内容,叙述了线粒体自噬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其在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并指出线粒体自噬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代谢向糖酵解方向转化而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s)所致心脑血管疾病在全球的罹患率及致死率名居前列,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血脂紊乱和氧化炎症等状态使血管内膜下巨噬细胞对胆固醇的多进少出,导致胞内积聚大量脂滴(LDs),演变为泡沫细胞,成为As斑块形成的中心环节。自噬是细胞一种保护性物质降解途径,基础性自噬有利于细胞的物质代谢平衡,但自噬缺陷或异常则使细胞清除能力下降,引发代谢应激、氧化、炎症及细胞死亡等,与As斑块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巨噬细胞自噬在胆固醇代谢、炎症、氧化应激、凋亡等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自体吞噬(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降解细胞质内受损的细胞器或蛋白质的代谢过程。适度的自噬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过度自噬会导致细胞死亡,不利于斑块的稳定性。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自噬是影响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生存的分子细胞机制,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本研究对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双重作用、巨噬细胞自噬对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中药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潜在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枝杆菌和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结核的结局,自噬是巨噬细胞清除结核分枝杆菌的策略之一;结核分枝杆菌也进化出了一套自噬逃逸机制,利于其在巨噬细胞内的生存。自噬通路调控是细胞自噬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基础,影响结核分枝杆菌和巨噬细胞的作用结局,本文主要讲述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后巨噬细胞相关自噬通路调控以及结核分枝杆菌自噬抑制机制,为寻找防止结核病的新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ESAT6和CFP10融合蛋白对感染MTB的巨噬细胞自噬体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雷帕霉素诱导小鼠巨噬细胞自噬体形成后,用MTB毒株H37Rv感染巨噬细胞,再用25μg/mL的ESAT6-CFP10融合蛋白作用于巨噬细胞,电镜观察自噬体相成的变化,计数MTB的菌落数。提取巨噬细胞总RNA和蛋白,以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ESAT6-CFP10融合蛋白后可抑制巨噬细胞中自噬体的形成,显著提高CFU指数(P〈0.05),并导致atg分子表达水平下降,其中atg8表达量下降最为明显(P〈0.05)。结论 ESAT6和CFP10融合蛋白可通过调控atg表达水平影响巨噬细胞自噬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自噬是细胞依赖于溶酶体进行自我保护的代谢途径。自噬不仅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在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的慢性炎症反应的过程,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不同阶段。研究发现~([1])自噬促进胆固醇外流、减少细胞凋亡、干预胞葬作用、并减弱炎症信号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因此,诱导巨噬细胞自噬将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  相似文献   

13.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自噬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参与者也获得普遍共识。巨噬细胞自噬是由溶酶体系统降解胞内受损、变性及衰老的蛋白质与细胞器的过程,基础水平的自噬可保护细胞免受环境刺激影响,对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反之过度自噬则导致细胞死亡,斑块失稳。本文拟从炎症、内质网应激以及活性氧类等角度对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自噬通过溶酶体依赖的降解途径维持细胞稳态。最新研究显示巨噬细胞自噬可以促进胆固醇流出,抑制炎症体活化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在进展期斑块内,巨噬细胞自噬水平降低,斑块易损性增高,极易导致斑块破裂,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因此,调控巨噬细胞自噬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关注热点,深入探究其机理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自体吞噬(自噬)的影响.方法 用Hank's液代替常规培养液的饥饿诱导的方法使THP-1源性巨噬细胞发生自噬,在诱导自噬过程中,使细胞分别与含有低浓度(1μmol/L)和高浓度(5μmol/L)阿托伐他汀钙的培养液共同孵育,以空白组作对照,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LC3-FITC点状聚集情况,应用透射电镜观测各组细胞自噬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合阿托伐他汀钙培养液的巨噬细胞中的自噬泡占胞质总面积均明显增多(P<0.05),高浓度阿托伐他汀组自噬泡占胞质总面积高于低浓度阿托伐他汀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 =0.079).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以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特征与巨噬细胞M1/M2表型的相关性及在其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分别于8周、12周、18周、24周末处死,病理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肾组织线粒体形态数量和线粒体自噬。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巨噬细胞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标志物表达。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比较自噬体生成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和自噬体生成激活剂雷帕霉素干预前后,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和线粒体自噬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体内实验(1)从12周起,随着时间延长DN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M1型增多,并且存在线粒体自噬障碍,表现为iNOS升高,LC3蛋白逐渐降低,p62升高;(2)相关性分析显示,iNOS与LC3成负相关(r=-0.617,P0.05),而与p62成正相关(r=0.894,P0.05);(3)电镜结果显示DN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或降低,且存在线粒体自噬障碍。(4)免疫荧光共聚焦结果显示,DN大鼠肾组织线粒体标记蛋白VDAC和LC3较对照组均降低,共定位表达减少。体外实验(1)高糖干预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iNOS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同时LC3、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p62明显升高,VDAC逐渐降低。(2)3-MA抑制自噬体生成能促进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进一步向M1型巨噬细胞转化;(3)雷帕霉素激活自噬体生成能降低高糖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活化。结论:线粒体自噬可能参与DN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M1/M2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感染泡球蚴小鼠肝脏的自噬相关蛋白以及巨噬细胞不同分型的检测,探讨在泡球蚴感染过程中自噬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雌性BALB/c小鼠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建立泡球蚴感染小鼠模型,于感染90天处死,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学变化,利用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肝脏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法进行肝脏组织巨噬细胞与自噬相关蛋白共定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巨噬细胞M1、M2表达水平。结果感染90天时,实验组小鼠肝脏自噬相关蛋白LC3、p62表达均增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8±0.3和1.85±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0.114和434.116,均P<0.01);实验组小鼠肝脏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p62与巨噬细胞存在共定位表达,Pearson’s相关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2.219和36.325,均P<0.01),Manders重叠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5.410和140.665,均P<0.01);实验组小鼠肝脏巨噬细胞数增加至31.74±1.68,M1型巨噬细胞增加至66.46±1.82,M2型巨噬细胞减少至22.46±0.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9.358、194.001和759.194,均P<0.01)。结论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自噬相关蛋白高表达,促进巨噬细胞以M1型极化,抑制M2型极化,以减轻炎症反应,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自噬是细胞的一个重要生物学过程,它对维持细胞存活和自身稳态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及其相关蛋白参与调控淋巴细胞发育和免疫应答,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细胞自噬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合近几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自噬相关的报道,对自噬形成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自噬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感染泡球蚴小鼠肝脏的自噬相关蛋白以及巨噬细胞不同分型的检测,探讨在泡球蚴感染过程中自噬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雌性BALB/c小鼠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建立泡球蚴感染小鼠模型,于感染90天处死,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学变化,利用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肝脏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法进行肝脏组织巨噬细胞与自噬相关蛋白共定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巨噬细胞M1、M2表达水平。结果感染90天时,实验组小鼠肝脏自噬相关蛋白LC3、p62表达均增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8±0.3和1.85±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0.114和434.116,均P0.01);实验组小鼠肝脏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p62与巨噬细胞存在共定位表达,Pearson’s相关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2.219和36.325,均P0.01),Manders重叠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5.410和140.665,均P0.01);实验组小鼠肝脏巨噬细胞数增加至31.74±1.68,M1型巨噬细胞增加至66.46±1.82,M2型巨噬细胞减少至22.46±0.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9.358、194.001和759.194,均P0.01)。结论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自噬相关蛋白高表达,促进巨噬细胞以M1型极化,抑制M2型极化,以减轻炎症反应,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  相似文献   

20.
巨噬细胞能够摄取脂蛋白,积累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并释放多种酶、炎症介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诱导巨噬细胞自噬能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该文主要介绍巨噬细胞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以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