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氧康复训练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8例术后接受有氧康复训练。比较2组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前,2组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各项数值(后伸角度、旋内角度及内收肌力)均显著增大,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生理职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等)均显著增高,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有氧康复训练干预后,能够有效提升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上肢肢体功能以及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效果, 为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 共干预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姑息照护结局、生命质量及死亡焦虑情况变化。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05例, 对照组53例, 干预组52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8例, 年龄(58.96 ± 10.71)岁;干预组男22例, 女30例, 年龄(59.82 ± 10.53)岁。干预前, 2组患者姑息照护结局、生命质量、癌症死亡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干预组姑息照护结局总分(13.34 ± 5.88)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5 ± 5.7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48, P<0.05);生命质量总体健康状况得分(68.55 ± 9.34)分, 高于对照组的(63.01 ± 9.28)分, 差异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困扰及上肢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8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选取2019年9—1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团体心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疾病认知状况、心理困扰程度、上肢锻炼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不明确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的负性心境评分低于对照组,正性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上肢功能达优率高于对照组,上肢水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认知水平,减轻其心理困扰,改善其上肢功能锻炼效果,减少上肢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运动处方(局部功能锻炼与全身运动相结合)对减少并发症,减轻上肢功能障碍,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保持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处方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周后进行心肺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及并发症出现的比较。结果运动处方组肩痛和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运动处方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指数与肺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开展运动处方,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减轻上肢功能障碍,有助于保持心肺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5.
王靓萍 《护士进修杂志》2022,(13):1236-1239
目的 探讨肌肉淋巴引流泵功能学说与处方借力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9月于我院接受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乳腺癌术后常规上肢淋巴水肿防控护理模式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肌肉淋巴引流泵功能学说与处方借力法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干预后的康复运动依从率、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心肺耐力与肌肉力量等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运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肺耐力与肌肉力量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肌肉淋巴引流泵功能学说与处方借力法开展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防控干预,可提高该类患者运动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心肺功能与肌肉力量,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间歇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卵巢癌术后行第一次化疗结束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自行运动,干预组按护士为其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规律运动.分别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 (PSQI)在干预前(患者第一次化疗出院时)及干预后(接受第二次化疗时)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量表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卵巢癌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上肢水肿康复护理方法,并对其在上肢水肿及生命质量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资料,根据康复护理开展前后将其分为两组,2015年1~12月开展康复护理前入院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06年1~12月开展康复护理后入院的26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以上肢周长差、上肢功能和患者生命质量作为评价指标。上肢功能采用《上肢功能受损程度评分》(DASH)进行测评,患者生命质量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量表》(FACT-B)中文版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周长差与上肢功能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水平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FACT-B测评结果除社会/家庭维度无差异(P0.05)外,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水肿及其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采用癌症患者QOL调查表对64例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前(术后1 d)、干预后(术后14 d)进行评分,并与22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干预前的QOL值(16.18±3.28)低于正常对照组(52.64±8.42)(P<0.01),干预后的QOL值(24.07±6.52)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38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25(NEI-VFQ-25)得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NEI-VFQ-25、PSQI得分均较干预前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NEI-VFQ-25、PSQI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互联网+"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青光眼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身体状况自行运动,干预组按为其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规律运动.分别在手术出院时及术后化疗第8周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收入一病区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将收入二病区的8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赋能教育指导,干预时间14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trategie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SUPPH)和上肢功能评分量表(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的组间和组内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UPPH和DASH评分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上肢功能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结论赋能教育指导可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194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肘关节及WHO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困扰温度计(DT)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心理健康、术后康复及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可改善肩关节、肘关节及睡眠质量评分,减轻患者心理困扰,提高术后优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经筋理论中医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偏瘫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基础上给予基于经筋理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基于经筋理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运动功能上肢、下肢评分、生命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急性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 提升运动功能水平, 提高生命质量, 为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向协同管理对乳腺癌病人手术后上肢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乳腺癌治疗的19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向协同管理干预,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病人上肢水肿发生率、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上肢水肿发生率为12.12%,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病人上肢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中生理状况为(27.47±4.52)分、功能状况为(26.82±1.63)分、情感状况为(25.48±2.51)分和附加关注为(25.62±4.3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协同管理可降低乳腺癌病人术后上肢水肿发生率,提高病人上肢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30例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按照术后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负压引流量、术后负压引流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量表(WMFT)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上肢肿胀以及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抚触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抚触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方法,抚触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抚触疗法。观察2组干预前(化疗后1 d)及干预后(化疗后7 d)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癌因性疲乏程度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干预后,2组EORTC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抚触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抚触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抚触组患者KP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抚触疗法能明显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体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渐进式阻力训练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乳腺外科进行乳腺癌手术的1472例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无阻力训练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渐进式阻力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和上肢功能障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均高于干预组,干预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渐进式阻力训练可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减少其不良症状,能更好地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不良心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92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量化评估策略干预, 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术后康复情况、不良心理、自我效能变化。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的皮下积液情况、上肢水肿情况、(DASH)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内向刺激评分、外向刺激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评估策略干预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减缓其不良心理情绪, 提升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共同决策干预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评分、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某院展开常规护理的4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展开共同决策干预模式的4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肢体功能障碍评分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依从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积极面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积极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决策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术后应对积极性,提高康复治疗依从性,改善肢体障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对策应用于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 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02例行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以时间理念为指导进行干预, 比较入院时(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干预后)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生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AM)、下肢FAM、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 观察组上肢FAM、下肢FAM、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 观察组QLQ-C30量表5领域评分与总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