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四缝穴结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疳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刺四缝穴结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疳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疳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6例,对照组118。治疗组用针刺四缝穴配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同样用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行对症状与体征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进食明显、体重增加,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进展缓慢总有效率77%,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结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疳积症优于单独应用参苓白术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岁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药物组各4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针刺组采用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深0.5 mm,刺后用手挤出少许淡黄色或透明黏液,或者少许血液,每周治疗1次,治疗4周;药物组给予儿康宁糖浆,3次/d饭前口服,治疗4周。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痊愈率分别是37.5%和12.5%;总有效率分别是95.0%与4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四逢穴能有效改善患儿的食欲状况,疗效优于儿康宁糖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疳积的疗效.方法:9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针刺四缝穴联合口服四君子汤加减,对照组47例仅给予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48例中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47例中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健脾消积、理气醒胃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性瘫痪儿童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的50例脑性瘫痪睡眠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随机信封,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伪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障碍因子水平,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整体分析显示,CSHQ各项评分的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2、16周的CSHQ各项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16周的CSHQ各项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2、16周的CSH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2、16周的HAMD睡眠障碍因子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6周的HAMD睡眠障碍因子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后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脾散结合点刺四缝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调脾散结合点刺四缝治疗,对照组单用调脾散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Hb,S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服调脾散结合点刺四缝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温胆汤加减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温胆汤加减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对照组用金双歧片和复合维生素B口服液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味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金双歧片和复合维生素B口服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指压腹穴和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厌食症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治疗组采取指压腹穴和四缝穴治疗,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2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体质量总增长率分别为90.48%,69.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1%和42.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指压腹穴和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不仅避免了针刺刺激引起患儿的恐惧,易为年幼患儿接受,而且方法简单,经济实惠,不受场地及器材的限制,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对厌食症患儿尿半乳糖耐受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治疗A组、B组采用针刺四缝穴,分别1周和2周取穴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乳酸菌素片口服。测定3组患儿尿半乳糖耐受及血清瘦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2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P〈O.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A,B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尿乳糖测定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都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但治疗A,B2组对血清瘦素水平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对厌食症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尿半乳糖耐受及降低血清瘦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厌食症患儿的睡眠情况,为给临床全科治疗理念提供参考。方法将厌食症患儿150例设为厌食症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厌食症组梦呓、磨牙、夜惊、夜醒、梦魇和夜游发生率,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厌食症患儿睡眠质量存在问题,厌食症与睡眠障碍可能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下三皇穴治疗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探讨下三皇穴对更年期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更年期失眠诊断标准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应用下三皇穴治疗,对照组口服舒乐安定片,每晚2 mg睡前服用。1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个月后临床疗效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80.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人睡时间平均缩短68 min,睡眠时间平均延长3.6 h,睡眠效率提高43%。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SQI主要睡眠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下三皇穴治疗更年期失眠患者,具有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缩短患者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缓解睡眠障碍和改善日间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哌甲酯与托莫西汀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遴选福州儿童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视为探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成为相等例数(n=45)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以单一哌甲酯治疗,观察组以哌甲酯联合托莫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345,P=0.557);观察组患儿的疗效97.78%较对照组80.00%更高(χ2=7.200,P=0.007)。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予以哌甲酯联合托莫西汀治疗可提升疗效,纠正患儿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岁前有和无睡眠障碍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岁前患有孤独症的患儿进行CARS孤独症评定测量。结果3岁前患有睡眠障碍的患儿孤独症症状重于无睡眠障碍者。患儿2~4岁发生睡眠障碍后的孤独症症状加重,并且患有睡眠障碍儿童在情感、社交能力上表现出综合性问题较多。患儿5~8岁发生睡眠障碍后,其与无障碍儿童病症情况接近,而且,发生睡眠障碍患儿情感等方面表现出优于无障碍儿童的情况。结论患儿3岁前患有睡眠障碍,其孤独症症状发展走向与无障碍者不同。3岁前儿童的起始症状严重,但随后病情趋缓。  相似文献   

13.
刘咏秋  陈为  王瑞明  张红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5):144-145,174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区0~5岁儿童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福州市两个城区1049名0~5岁儿童,对其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福州市城区0~5岁儿童平均睡眠时间比《儿童保健学》[1]提出的儿童睡眠时间标准少,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儿童的年龄、入睡时间、需要睡眠安慰、夜间睡眠比,以及父母的年龄、学历;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25.92%,其影响因素主要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睡眠障碍、居室嘈杂、需要睡眠安慰。结论福州市城区0~5岁儿童的睡眠时间普遍较少,睡眠障碍发生率不低,不少影响儿童睡眠的不利因素是可以人为减少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盐酸托莫西汀(ATX)与盐酸哌甲酯(MPH)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予以盐酸哌甲酯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托莫西汀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服用药物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智力商数IQ改善情况,症状好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IQ较治疗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两组患儿治疗后IQ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有食欲下降6例、嗜睡5例、皮疹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发生率为2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托莫西汀与盐酸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相当,但盐酸哌甲酯更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蒋玲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22-3123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80例急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常规予以调整饮食、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紊乱等基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三联活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单纯的双歧三联活菌散剂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大便外观、呕吐、腹痛和大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联合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 =7.99,P<0.01).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缩短腹泻的病程,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睡眠、注意力商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6例ADHD患儿,给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每次10mL,tid,连续治疗3个月。另选取53例身心健康儿童进行对照;并运用《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CSHQ)对ADHD患儿在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前、后进行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比较治疗前后ADHD患儿的睡眠及注意力商数情况。结果:ADHD患儿治疗前CSHQ得分高于健康儿童(P<0.05),且睡眠障碍发生率达53.7%。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后ADHD患儿CSHQ得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注意力商数显著提高(P<0.05)。ADHD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智力糖浆可改善ADHD患儿的睡眠障碍和提高其注意力商数,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合并AH患儿12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所有病例使用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16周,对照组同期给予安慰剂。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持续天数、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评分及腺样体/鼻咽比值(A/N比值)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6周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后咳嗽持续天数、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评分及A/N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合并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咳嗽持续的天数,改善睡眠障碍症状,缩小腺样体体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马来酸咪达唑仑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病理行为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每组.对照组予以单独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观察组在单独予以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咪达唑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 VE-AD)评分、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分别进行对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评分和BEHAVE-A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并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马来酸咪达唑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慧  朱新太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29-131
目的观察深刺双侧颧髎穴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假性球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深刺双侧颧髎穴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其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6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80.0%,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30.0%,两组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双侧颧髎穴治疗假性球麻痹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的改善见效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贺赞群  孙袁  邓冰  王秀荣  陈丽 《贵州医药》2012,36(10):880-882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区0~5岁儿童睡眠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贵阳市城区1 869名0~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贵阳市城区0~5岁儿童睡眠障碍患病率为22.69%.影响儿童睡眠的相关因素包括儿童开始用奶瓶喂养的月龄、母亲每天总睡眠时间、经常变换睡眠地点、夜间睡前对安慰物的需求以及父、母亲睡眠中打鼾.结论 贵阳市0~5岁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建立良好的家庭抚育模式,对医务工作者和家长进行相应的、正确的睡眠健康宣传教育,以预防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保证儿童良好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