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北医药》2010,32(10):F0004-F0004
临床输血服务科是血液中心重要的窗口科室,负责向全市300余家临床用血机构提供各类血液产品。向临床提供的血液成分主要有:悬浮红细胞(去白)、全血(去白)、新鲜冰冻血浆(去白)、普通冰冻血浆(去白)、冷沉淀、单采血小板等几十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河北医药》2010,32(9):F0004-F0004
临床输血服务科是血液中心重要的窗口科室,负责向全市300余家临床用血机构提供各类血液产品。向临床提供的血液成分主要有:悬浮红细胞(去白)、全血(去白)、新鲜冰冻血浆(去白)、普通冰冻血浆(去白)、冷沉淀、单采血小板等几十个品种。科室人员16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护师、药剂师4名,  相似文献   

3.
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使用滤器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技术,检测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变化,临床观察降低非溶血液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用白细胞过滤器和无菌接口的方法制备出50袋(规格为200ml)去白全血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剂,并对此进行质量检测,临床调查输血人次3 6328,临床选择23例(占总输血人次的0.0633%).既往有多次输血史,并且发生过2次以上输血反应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所发生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我站制备的去白细胞血液制剂,白细胞去除率平均为(99.84±0.05)%,过滤后白细胞残余量为(2.234±0.314)×106个/200ml.23例患者输注不去白血液制剂时出现输血反应率为5.4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输血反应率为0.047%.结论 白细胞滤器制备去白细胞血液制剂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白细胞抗体所致的同种免疫性非溶性输血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阳地区血液制剂容量控制中标示量的范围,为临床输血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根据《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中容量标准要求结合安阳地区血液制剂制备实际情况,确定出符合安阳地区血液制剂容量标准的标示量范围,并将确定出的标示量范围与实际制备的血液制剂容量进行比对。结果安阳地区来源于400ml全血的去白全血容量标示范围确定为(460±46)ml;来源于400ml全血的2U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范围确定为(300±30)ml;来源于200ml全血的1U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范围确定为(150±15)ml。安阳地区实际制备的血液制剂容量85%以上都在确定的标示量范围内。结论安阳地区血液制剂容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建议在血液制剂标签上注明标示量范围,血液制剂标示量范围的准确标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成分输血治疗日益扩大,人们对血液质量、输血治疗和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自2000年3月起,我院开展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输注,临床成分用血中全部使用此种血液,特别是去除白细胞后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简称去白红细胞),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李玉秋  赵凤绵  郭敏  孟童  陈筱麟  王丽莎  冯雪 《河北医药》2012,34(24):3812-3813
临床应用的血小板浓缩液(PC)有单采血小板和手工采集单袋全血提取的单人份手工血小板,由于单人份手工血小板含量低,患者需要输注数袋才能达到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减少输血反应,节约血液资源为目的 ,我们探索了用汇集白膜层(BC)方法和单人份血浆作为悬浮介质制备去白汇集血小板(去白汇集BC-PC)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液温度对保存前滤白的白细胞去除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0袋用去白多联袋采集的全血(400ml),测量全血温度,将血液温度为18℃~25℃和8℃~10℃的CPD抗凝全血分为甲、乙两组,各组40袋,对两组滤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乙组(温度为8℃~10℃)白细胞的滤除效果明显高于甲组(P<0.01)。结论通过此次实验血液温度对去白效果有明显影响,从采血到成分制备这个冷链环节的控制是影响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悬浮红细胞由于治疗效果优于全血,不良反应相对少,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性失血、慢性贫血的治疗。虽然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但由于其在保存过程中血液内各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会有血小板-白细胞聚合物的形成而引发的输血反应,我中心在2011年11月接到1例由于去白悬浮红细胞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聚合物引发的输血反应造成的退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齐村生  任会莹  曾凤芹 《河北医药》2009,31(14):1834-1834
白细胞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同种免疫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及病毒感染等输血反应,用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可有效避免或降低这些输血反应的发生,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血液去白后分离的血浆呈不同程度的红色,去白全血上清液颜色变化不太明显,说明红细胞在通过滤网时可能有红细胞遭损伤而释放少量的血红蛋白,为了分析去白后制备的全血和血浆中成分含量的变化笔者对其中几种血液成分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质量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来自南昌地区5家综合医院2009年期间输血病例共计17090例,其中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6833例、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7489例及医院床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输血病例2768例,对3组临床应用效果做对比分析。对随机抽样血袋取过滤前后的血袋内的血样各3ml比较去除白细胞前、后各种血细胞计数均值,评估不同血细胞去除率。结果输注未去白细胞、医院床前去白和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的输血反应率分别为5.81%、0.69%和0.28%,经统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84.85,P〈0.05)。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后的血液(或成分)红细胞回收率平均为96.09%,白细胞和血小板平均清除率为99.79%和85.4%;保存期末无菌培养结果均为无菌生长。结论滤除白细胞输血可明显降低输血反应,且输注血液储存前去白血液(或成分)效果好于医院床前去白血液(或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滤器其血液储存温度、储存时间、过滤时机对制备去白细胞血液的影响。方法根据血液成分制备需要和采血点的远近,采用不同滤器采血袋采集抗凝全血,分别将其分为:1常温组、2 2~6 h冷藏组、3 8~48 h冷藏组,分别滤除白细胞。测定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过滤时间,计算白细胞残留量,白细胞滤除率,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1组和23组相比,白细胞残留量明显偏高,过滤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去除率偏低,红细胞回收率明显升高。2组和3组相比,白细胞残留量,过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温组制备的去白细胞血液白细胞残留量部分超过国家标准,其他检测项目达标。2组和3组制备的去白细胞血液各项检测结果均达标。不同的滤器,要掌握其最佳滤白时机,确保白细胞的有效去除及血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晓霞  沈莉  李建民  张爱红 《河北医药》2010,32(16):2276-2277
国外输血事业发达国家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血液资源,临床治疗用血小板多以手工汇集制备为主。手工制备血小板又以白膜法机器分离为主,本文对使用Compomaster G4自动血液分离仪,白膜法制备的42例单人份浓缩血小板制品质量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血、去白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方法选择60袋400 ml全血,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袋,A组为全血,B组为去白全血,C组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轻轻混匀通过无菌结合机,分别取样本(4±2)℃保存至储存期末,检测存期末的总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和上清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计算储存期末溶血率。结果储存期末溶血率,C组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在制备过程中,过滤和离心使红细胞的脆性增加和去除血浆后内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  相似文献   

14.
宋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84-85
目的:探讨制备血液滤白过程中需掌握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制备成分血的四联袋,海尔血液滤白柜进行血液滤白。结果:通过白细胞过滤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凝血因子则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使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部分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率可能从10.90%降至0.78%。结论:采用去除白细胞输血可以防止异体免疫反应,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减少输血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免疫功能异常、器官再灌注损伤,延缓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以及增加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除去了某些病毒,如HIV、CMV、禽流感、疯牛病的载体,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5.
去白细胞血液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遍应用,但去白细胞血液的制备方法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导致去白细胞血液质量和临床使用效果差距很大。目前河北省临床用血全部来自于采供血机构贮存前过滤去除白细胞的血液。为客观地评估去除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味愈白丸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毅  程越清  龙子江 《中国药师》2010,13(10):1457-1460
目的:研究加味愈白丸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氢醌脱色法制备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加味愈白丸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血液中酪氨酸酶、单胺氧化酶(MAO)、胆碱酯酶(CHE)和丙二醛(MDA)、免疫器官脏器系数、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以及皮肤黑色素的影响。结果:加味愈白丸能够使模型豚鼠血浆中酪氨酸酶含量明显增多,MAO值降低,CHE活力降低,MDA含量减少,免疫功能增强,血液粘稠度降低以及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增加。结论:加味愈白丸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白细胞过滤器制备的各种血液成分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遍应用,但去白细胞血液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而且去白细胞血液也未建立科学的质量和抽检标准。笔者根据YY0329.2002等国家相关标准及本站的实际,对去白细胞血液进行抽检,取得很好的监控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去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效果调查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年来,国内科学者提倡临床输注去白细胞的血液,从而减少和降低输血所引发的白细胞同种免疫和输血反应的发生[1-8],因此,去白细胞成分血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广泛应用和普及的血液产品.河北省血液中心自2003年8月起开展对储存前血液产品进行去白细胞处理工艺,将去除了白细胞的血液应用于临床,输血反应明显减少.为较客观地评估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对1999年以来石家庄地区部分医院应用去白细胞前后血液产品的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探讨洗涤法和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对悬浮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影响。选取惠州市中心血站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临床使用的悬浮红细胞(规格1.5单位)共600袋,悬浮红细胞滤白前留取标本,采用洗涤法、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的标本,观察对比两种滤除方法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RBC畸变率、游离Hb、红细胞比容(HCT)、Hb、RBC溶血率和P50的指标变化。除过滤法滤白后红细胞畸形率升高(P<0.01),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其余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洗涤法和过滤法对血液进行滤白,虽然过滤法会提升红细胞的畸形率,但是不会对血液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过滤法和洗涤法均为临床输血中较为有效的滤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血液制备最佳方法和工艺流程,建立科学去白细胞血液质量标准。方法分别采用无菌导管连接法、直接过滤法、贮存后过滤法对采集全血进行白细胞过滤,分析过滤工艺方法学差异及过滤后血液相关质量指标。结果无菌导管连接法和直接过滤法可在采集后6 h内过滤和制备各种血液成分,保障了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贮存后过滤法和超过96 h直接过滤法比无菌导管连接法、直接过滤法(血液储存<96 h)红细胞膜脆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96 h的直接过滤法和贮存后过滤法在保存期末白细胞介素(IL)-2和IL-6升高,去白细胞效果有所降低。结论血液采集后短时间内立即过滤制备去白细胞血液优于无菌导管连接法和贮存后过滤法。贮存后过滤法增加了血液污染可能,降低去白细胞效果,应当予以取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