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们知道气管插管前采用地卡因行喉头喷雾表麻在临床中应用已久,但对其预防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报道并不多见.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卡因喷喉对抑制气管插管时常发生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确切效果,为此我们在临床中曾随机对53例全麻患者在施行气管插管后15min内的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及记录,同时与未用地卡因喷喉组作了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卡因对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气管插管前2min采用1%的丁卡因行会厌、声门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照组则直接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min及5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插管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观察组的RS评分为(1.3±1.1)对照组的RS评分为(3.8±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丁卡因能有效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所导致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预防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妇科腹腔镜宫外孕手术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各注入0.4%罗哌卡因复合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药液15m L,术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5分侧静注曲马多1.5mg/kg。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T_0)、10min(T_1)、20min(T_2)、30min(T_3)、40min(T_4)的疼痛VAS评分、舒适程度评分(BC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使用曲马多的患者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_0~T_4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和BCS舒适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使用曲马多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卡因在预防气管插管拔管期应激反应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46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二组手术前均给予肌内注射安定,阿托品,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胺诱导麻醉。观察组23例患者插管前应用1%丁卡因会厌、声门及气管内表面麻醉,2min后再行插管。观察二组患者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min、5min患者HP、SBP、DB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前后HP、SBP、DB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变化较观察组明显,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卡因在预防气管插管拔管期应激反应中的效果显著,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保留呼吸的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 1~2级,拟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或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25例。右美组:按1μg/kg剂量,采用微量注射泵于10~15 min内注射右旋美托咪啶,分3次以2%利多卡因进行舌根、会厌部表麻;环甲膜穿刺,以2%利多卡因2~3mL气管内喷雾麻醉。对照组不予右旋美托咪啶,表麻及气管内喷雾麻醉同右美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1min、3min、5min的平均血压(M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气管插管前的MAP、HR、SpO2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气管导管插入后1min、3min右美组MAP,HR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组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 86%,P<0.05)。所有患者均能配合张口行气管插管,两组患者插管均一次成功。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表麻应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气管插管,可减少插管时的循环波动,可安全用于此类插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相同剂量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进行右侧前臂骨折术后取内固定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20mL0.5%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13.3mL0.75%罗哌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臂丛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膈肌移动度下降幅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注药后15min、30min,两组C5、C6、C7、C8、T1神经根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麻醉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与观察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0min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有87.18%和66.67%患者的膈肌移动度下降幅度大于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与对照组(20.5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20mL0.5%罗哌卡因与13.3mL0.75%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会取得显著效果,但小容量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李勇 《淮海医药》2005,23(3):237-237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ASA - 级无呼吸、心血管或内分泌系统疾病择期手术患者4 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用艾司洛尔)和对照组(未用艾司洛尔)。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罗库溴胺-艾司洛尔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监测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 ) ,并记录给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5 min平均动脉压(MAP) ,心率(HR)指标。结果 观察组插管后1min MAP同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 .0 1) ,插管后1m inНR差异也有显著性(P<0 .0 5 )。结论 全麻诱导时使用艾司洛尔能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施行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拟行上肢手术患者,分为:Ⅰ组: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30ml20例。Ⅱ组:0.375%盐酸罗哌卡因30ml20例,肌间沟注药后60min内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两种罗哌卡因在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维持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类似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临床观察艾司洛尔在预防气管内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主要通过在插管前进行艾司洛尔注射,而对照组32例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则采用普通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后的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等指标的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治疗组患者有插管前后两指标的变化情况不大,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在插管前后1、3 min的两项指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通过上述对比分析,显然艾司洛尔对预防气管内插管心血反应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级18Ⅱ级1865岁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A组为15μg舒芬太尼+0.33%罗哌卡因;对照组30例:0.33%罗哌卡因30mL。常规检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并对阵痛与麻醉的效果进行详细观察。结果麻醉后的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两组患者的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镇静评分在麻醉后20mL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值>0.05)麻醉效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优于单用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用于气管插管气道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需要气管插管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镇静后给予患者2.0%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进行表面麻醉,而后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同期选择45例需要气管插管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患者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前和插管后即刻及插管3min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指标,观察患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前、插管3min后MAP和HR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即刻MAP和H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用于气管插管气道表面麻醉,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干二科收治高龄机械通气27例,观察组14例于机械通气初期给予咪达唑仑,对照组13例未给任何药物。观察两组呼吸、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呼吸、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现低血压,给予相应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未出现不良情绪,对照组均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结论高龄患者对气管插管耐受性差,给予咪达唑仑可最大限度降低氧耗,系统的护理可避免发生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3.
刘龙娟  梁良 《中国药业》2014,(15):89-90
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对肌肉松弛情况和气管插管条件下的效果。方法将162例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经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4 mg / kg,芬太尼3μg / kg 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对照组给予罗库溴铵0.5 mg / kg,观察组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2 mg / kg 后行气管插管,使用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比较气管插管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肌肉松弛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2%( Z =2.83,P ﹤0.05);两组患者术后的 MAP、HR 和 SpO2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明显;观察组的肌肉松弛起效时间较长,但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全麻气管插管术的持续时间短,恢复迅速,不良反应少,是临床较理想的肌肉松弛药。  相似文献   

14.
合心爽抑制气管内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国义 《天津医药》1999,27(11):660-662
目的:观察钙通道拮剂--合心爽,对全麻气管内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40例ASAⅠ级择期全麻手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Allen试验均生。诱导前用CARDIO-CAP监测仪监测有创模特 脉血压,同时显示心率(HR)T ECG示波。常规诱导。观察组在静注琥珀胆碱前、静脉先给予合心爽0.15mg/=kg。于显露声门、气管插管期间观察有创桡动脉平均压(MAP)、心率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宫外孕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拟诊为宫外孕破裂出血需手术治疗患者共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麻醉前乳酸林格氏液500mL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酸林格氏液400mL加参附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心电监护麻醉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30min时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术前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输液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HR插管时、麻醉后30min与麻醉前比较下降,SBP、DBP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插管时、麻醉后30min HR、SBP、DBP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pO2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宫外孕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罩复合无肌松麻醉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实施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喉罩复合无肌松麻醉,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联合肌松药麻醉,比较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或喉罩前(T1)、插管或喉罩时(T2)、置入插管或喉罩1 min时(T3)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其血糖和皮质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及血糖和皮质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的心率显著快于T0时间点(P〈0.05),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结论喉罩通气复合无肌松平衡麻醉应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术,能显著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在全麻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360例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所有患者经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0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对照组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观察组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之后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使用七氟烷吸入、间推芬太尼、肌松药维持麻醉深度。比较气管插管条件评级及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中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临床肌松起效时间、插管时的肌松程度、肌松作用时间、肌松恢复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气管插管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MAP、HR和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松起效时间较长,但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用于气管插管时能获得更为满意的插管条件,肌松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较少,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肌松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SUF)与右美托嘧啶(DEX)2种辅助表面麻醉方法,在患儿经口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对减轻应激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经口清醒气管插管患儿92例,随机单盲分为A组(47例)与B组(45例),在利多卡因复合丁卡因联合表面麻醉之前,A组插管前泵注DEX 10min,B组静脉注射SUF 5min,记录并对比2组表面麻醉前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和插管后5min的去甲肾上腺素(NE)、血压和心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12组患者插管后,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压和心率等指标均较之基础值呈现一过性升高,插管后5min各指标基本恢复至基础值水平;2插管后即刻,B组NE、SBP、DBP和HR等指标远高于A组水平;插管后3min,2组NE和S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后5min,2组N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醒状态下经口气管插管中,使用DEX辅助表面麻醉较之SUF能更有效地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对减轻心血管反应具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9.
赵蕊  李海春 《中国医药》2014,(4):468-470
目的 探讨有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高血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Ⅱ~Ⅲ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25 ~ 45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组(20例)、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组(20例).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组麻醉诱导前给予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6 μg/kg静脉注射,15 min内注射完毕,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组以0.9%氯化钠注射液注入.2组均以0.3 mg/kg依托咪酯快速麻醉诱导后经鼻腔气管插管.分别记录2组入室、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1、3、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组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3、5 min收缩压分别为(169±13)、(126±10)、(120±10)、(117±13)、(112±16) mmHg(1 mmHg =0.133 kPa);舒张压分别为(103±10)、(95±12)、(95±12)、(89±10)、(83±16) mmHg;心率分别为(89±12)、(89±10)、(84±15)、(85±12)、(83±12)次/min;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组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3、5 min收缩压分别为(165±11)、(110±12)、(108±9)、(105±13)、(104±16) mmHg;舒张压分别为(106±11)、(79±13)、(75±6)、(79±12)、(76±10) mmHg;心率分别为(86±12)、(65±10)、(76±14)、(75±11)、(74±9)次/min.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1、3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低于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可降低应激反应,维持气管插管期间循环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且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防治并发症、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等治疗,气管插管加用呼吸机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通气。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观察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模式,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参数,直至成功脱机;治疗间歇期给与α-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对照组继续有创通气治疗,同样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力度直至脱机成功。记录2组脱机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压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比较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