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讨胚胎脊髓移植物对成体损伤脊髓运动功能修复的效应,取妊娠14天胚胎大鼠脊髓组织,移植到成年大鼠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术后进行联合行为记分(CBS)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结果发现,移植组CBS与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移植术后4周以内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移植组MEP早期反应(P1,N1)的峰潜代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胚胎脊髓移植对成年宿主损伤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鼠胚胎脊髓组织移植物对成年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形态与功能的修复作用。在半切洞损伤的成年大鼠脊髓内,植入大鼠胚胎脊髓组织,术后行联合行为记分、诱发电位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移植物能在宿主脊髓损伤部位存活,并能生长、分化、修复宿主脊髓的组织损伤,诱导宿生神经纤维联系的重建,改善宿主损伤脊髓的神经传导,促进功能恢复。以上结果提示:胚胎脊髓移植物对成年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形态与功能均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胎龄脊髓移植物对成年大鼠完全横断脊髓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不同胎龄大鼠胚脊髓移植植物对成年大鼠脊髓完全横断修复作用的影响,在成年大鼠完全横断脊髓内造腔,分别移植胎龄为12天、13天和14天的大鼠胚胎脊髓组织,术后行常规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共有82.5%的移植物能够存活、生长、分化,并可不同程度地修复受体脊髓组织的损伤,以妊娠13在的胚胎脊髓移植物的组织修复最为理想,部分标本显示它几乎完全修复横新的受体脊髓。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鼠胎脊髓组织移植对成年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形太民与功能的修复作用。在半切洞损伤的成年大鼠脊髓内,植入大鼠胚胎脊髓组织,术后行联合行为记分、诱发电位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移植物能在宿主脊髓损伤部位存活,并能生长、分化、修复宿主脊髓的组织损伤,诱导宿主神经纤维系的建建,改善宿主损伤脊髓的神经传导,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大鼠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了一个胚胎脊髓(fetal spinal cord)组织的低温保存方法笔一个损伤移植模式。方法 通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选用胎龄14天的Wistar大鼠,分离胚胎脊髓,逐步降温,最后置于液氮中保存。15天后取出,快速复温,并植入损伤大鼠脊椎内。全部动物于伤后8周处死。结果 经过低温保存的移植物能够在异体脊髓内存活并与宿主组织融合,其在损伤移植区的胶质细胞增生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胚胎脊髓移植对成鼠损伤脊髓血流量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有过不少脊髓损伤移植修复的研究报道,但有关移植后宿主脊髓血流量变化的研究却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将胎鼠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后,用氢清除法测量了宿主脊髓血流量(Spinalcordbloodflow,SCBF),旨在探讨胚胎脊髓移植对宿主脊髓血流量恢复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以成年Wistar大鼠脊髓为移植受体。乌拉坦1.259从g腹腔麻醉后,暴露脊髓腰膨大。半切左侧脊髓,并搅毁局部脊髓组织,尔后用吸引器吸除损毁的脊髓组织。如此在半切脊髓的基础上制造了一个直径约Zmm、深达脊髓腹侧硬脊膜的盲洞、取妊娠14d服鼠颈胸段脊髓,剔除与之相连的…  相似文献   

7.
成年哺乳动物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导致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至今仍少有补救措施。近年来,利用胚胎脊髓(fetalspinalcord,FSC)组织移植修复SCI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仅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扼要综述。1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8.
将14-15天的胚胎脊髓组织移植到成年Wistar大鼠半横断脊髓损伤腔,术后1-6个月,通过爬坡,网格板走步,Tarlov运动分级和电生理的检查,评价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程度,在移植组动物,术后可见后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6个月时,恢复的程度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运动功能检查未见明显的改善,结果提示,胚胎脊髓组织移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实验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取得了许多进展 ,如实验性胚胎脊髓移植、周围神经移植、神经细胞移植、大网膜移植、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等治疗脊髓损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实验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1 ,2 ] 。我们拟采用胚胎脊髓移植和损伤区上下神经根吻合的方法 ,观察手术后对防止成鼠脊髓轴突损伤引起的神经元萎缩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一、动物分组 :Wistar成年大鼠 ,体重 180~ 2 5 0 g,雌雄不拘 ,每个时相点每组 6只动物 ,正常对照组 6只动物 ,共 10 2只大鼠。随机将动物分为 A组 ,单损伤组 ;B组 ,损伤加损伤区上下神经根吻合组 ;C组 ,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 讨骨 髓 间充 质干 细 胞(M SCs)移植 对 大鼠 受伤 脊 髓功 能恢 复 的影 响。方法 :32 只 成 年 W istar 大鼠随 机 分 成 对 照 组 和 移 植 组 ,用 改 良 的 A llen's 方 法 制 作 脊 髓 损 伤 模 型 (致 伤 能 量 75gcm ),1 周 后 分 别 在 脊 髓损伤 处注 入 生理 盐水 和 骨髓 间充 质 干细 胞悬 液 ,处 理后 1、4、8 周分 别 对两 组大 鼠 进行 动物 行 为学 和 脊 髓诱 发电位 检测 。结果 :处 理后 1周时 ,两 组动 物 脊髓 神经 功 能均 无明 显 恢复 ; 4、8 周时 , M SCs 移植 组 大鼠 斜板 试 验角度和 BBB 评 分 均 高 于 对 照 组 大 鼠 (P<0.01);脊 髓 诱 发 电 位 潜 伏 期 和 波 幅 明 显 恢 复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异(P<0.01)。结 :M SCs移 论 植 可以 促进 大 鼠损 伤脊 髓 功能 的恢 复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尼莫地平(ND)增强胚胎脊髓移植修复成年大鼠损伤脊髓的效果,缓解脊髓继发性损伤。方法:采用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分为单纯胚胎脊髓移植组,移植加NGF组,移植加NGF和ND组,术后移植部位脊髓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并比较各组死亡率,结果:移植加NGF组较单纯移植组,MDA明显下降,SOD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差别不显著(P>0.05),移植加NGF和ND组更有效地升高SOD浓度,降低钙离子浓度和MDA含量,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加NGF和ND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GF和ND能较好地改善继发性脊髓损伤,明显降低经胚胎脊髓移植术皇的成年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胚胎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诱导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对小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取由上海市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提供的ES进行细胞培养和体外诱导,收集ES衍生细胞。并进行RT-PCR检测。将50只C57/BL6J小鼠制备为T9、10脊髓半横断模型,将存活的28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9只,未作任何处理;手术/细胞组(B组):10只,于距损伤区域以远约1cm的椎管内注射2~3μl制备的ES衍生细胞,总细胞数为9×105个;手术/DMEM组(C组):9只,按B组方法注射2~3μl DMEM。术后1、2、4、6和8周采用BBB后肢功能评分观察小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取损伤脊髓进行X-ga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ES经体外诱导培养,呈圆形或椭圆形小集落生长,有1个或多个核仁。RT-PCR检测,ES细胞诱导后表达巢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但未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小鼠实验,BBB后肢功能评分显示术后各时间点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1、2和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周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gal染色观察,B组呈阳性染色,A、C组均为阴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组在损伤脊髓部位,表达兔抗神经微丝蛋白,未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论将ES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后,能够存活、迁移,并分化为神经元,但未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能显著减轻脑外伤及中风动物模型脑水肿,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探讨AG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脊髓水肿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50只(体重230~255 g),分为对照组(A组,25只)、假损伤组(B组,25只)、SCI后未治疗组(C组,25只)和SCI后AG治疗组(75只);AG治疗组按给药剂量分为AG 75 mg/kg组(D组,25只)、AG 150 mg/kg组(E组,25只)和AG300 mg/kg组(F组,25只)。A组未行任何处理,B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但不治疗;C、D、E、F组制备静压型大鼠SCI模型后,C组腹腔注射5%DMSO,D、E、F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AG。于造模后0、12、24、48 h用干湿重法检测受损脊髓组织含水量以筛选最佳剂量,进一步用伊文思兰(Evans blue,EB)法评测血-脊髓屏障功能,用RT-PCR检测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s 4,AQP4)mRNA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QP4蛋白表达。结果脊髓组织含水量检测示,E组在造膜后12、24、48 h对SCI后脊髓组织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选择该剂量组用于后续实验。造模后12、24、48 h,E组EB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降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RT-PCR检测结果示造模后12、24、48 h,B、E组AQP4 mRNA表达明显低于C组;Western blot检测示造模后24、48 h,B、E组AQP4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造模后48 h,B、E组AQP4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指标各时间点B、E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CI后大鼠经150 mg/kg AG治疗后,能降低AQP4表达,改善脊髓水肿,减轻损伤。  相似文献   

14.
胚胎脊髓细胞悬液在大鼠损伤脊髓中的突触发育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分析胚胎脊髓细胞悬液在损伤脊髓移植区中的突触发育过程。 方法 对 4 2只 Wistar成年大鼠以改良 Allen法 (10 g× 5 cm)打击脊髓 ,3天后将孕 14天 (E14 ) 5只胚胎脊髓细胞悬液 (FSCS) 2 0 μl植入损伤空腔 ,移植后 2、4、6、8、10和 12周 ,以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物成活、分化及其与宿主之间关系。 结果 移植区成神经细胞最先展示了胞质突起 ,随之出现了低电子密度的突触前后膜 ,突触前、后膜电子密度逐渐增高形成良好的致密突起。突触小泡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 ,突触小泡有圆形清亮小泡、椭圆形小泡、颗粒状小泡和扁平小泡 - f型。突触的连接方式由单个的胞体 -树突突触 ,出现多个的胞体 -树突和树突 -树突突触。同时 ,移植成神经细胞、成少突胶质细胞及成星形细胞的细胞器日渐完善 ,细胞功能活跃。血脑屏障也随之出现。移植区可见神经微丝 (NF)、组织胺 (5 - 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纤维。 结论 胚胎脊髓细胞悬液在成年大鼠损伤脊髓内可发育为成熟的突触 ,显示了 FSCS与宿主脊髓重建突触方式的信息交换的潜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晚期修复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数量、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修复后神经电生理学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兔16只行双侧腓总神经切断1年后,随机分成退变组和修复术后1、3及5个月组。另设4只兔为正常对照组。外膜缝合法修复神经后1、3及5个月行电生理学观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标记法显示脊髓运动神经元,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①失神经1年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为正常的4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晚期修复腓总神经1、3及5个月,脊髓运动神经元分别为正常的48%、57%和68%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可逐渐恢复正常。③随着再生时间延长,神经传导的潜伏期缩短、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增快和动作电位波幅增高。结论周围神经损伤晚期修复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和神经电生理均表现再生迹象,提示晚期神经损伤仍有修复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一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自行设计一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以一恒定的外力和打击时间,以观察35只大鼠在不同的打击深度下的运动功能和病理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苏醒后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正常;打击深度为0.5mm时,动物苏醒后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正常,打击度为0.8mm 时,动物出现不瘫,数天后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破坏较轻;打击深度为1.0 mm时,动物出现全瘫,4周后不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破坏,打击深度为1.5 mm时,动物出现全瘫,4周后不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破坏严重。结论:以打击深度为参数建立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重复性好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 8周龄SD大鼠72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实验组66只(n=6),对照组6只(n=6)。实验组:用动脉夹压迫法建立动物模型,于造模后1、3、5d,1,2.3.4、5、6、7和8周各时间点,分别在脊髓损伤部位和损伤邻近部位取材,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随机选取不同时间点的组织片,用LeicaQ5001W图像处理系统观察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损伤部位和其周围)nestin和GFAP的表达变化。对照组:打开椎管,暴露脊髓相应节段,不压迫,彻底止血后缝合伤口,伤口愈合后,取材和检测同上。结果 甲苯胺蓝染色:对照组显示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胞核为深蓝色;实验组于脊髓损伤1d后,显示大、中型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神经元胞浆呈深蓝色,尼氏体模糊,胞体塌陷皱缩或碎裂,胞核椭圆或三角形、染成淡蓝至深蓝色,2~8周胞核呈深蓝色。免疫荧光染色:对照组显示除脊髓中央管周围可见到少量nestin表达外,其它部位几乎不表达;GFAP在脊髓各个部位均有表达;实验组:脊髓损伤1d后,损伤区域nestin和GFAP表达增加,3~7d后,除损伤区域外,邻近及周边区域nestin和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并逐渐达到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逐渐下降,nestin和GFAP的表达于损伤2周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nestin表达,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有反应,nestin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8.
采用pSVP0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脊髓内移植,观察其对损伤脊髓再生的影响。将SD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pSVP0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组(A组)、SC移植组(B组)及损伤对照组(C组),每组10只大鼠。术后3个月,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及体视学计量法,检查移植术后脊髓的再生能力。结果:①A、B两组的HRP标记细胞在近损伤区上段、红核、动眼神经核等中脑水平均有发现,A组多于B组,C组损伤近端未发现HRP标记细胞。②损伤区脊髓前角灰质神经元密度及100μm白质范围内有髓神经纤维计数:A组>B组>C组。提示,pSVP0Mcat微基因修饰SC脊髓内移植有促进损伤脊髓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新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SCs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移行机制、治疗机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MSCs移植治疗SCI已有很大进展,移植治疗后,移植细胞能向损伤部位移行,并能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和分泌神经营养物质,具有促进损伤脊髓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结论MSCs移植治疗SCI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不同术式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与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减压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0年9月-2006年3月,收治34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7~54岁.骨折椎体节段:T11 2例,T12 5例,L1 8例,L2 3例.术前Cobb角为(36.33±3.13)°;伤椎前后缘高度差为(22.34 4±11.61)mm;神经功能JOA评分为(10.44 ±1.12)分,病程为8~50个月,平均25个月.B组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减压内固定治疗,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18~56岁.骨折椎体节段:Tu 2例,T12 6例,L-7例,L2 1例.术前Cobb角为(38.55 ±4.22)°伤椎前后缘高度差为(20.61 ±10.22)mm神经功能JOA评分为(10.23 ±2.23)分.病程为10~60个月,平均28个月.既往采用非手术治疗A组12例,B组10例;手术治疗A组6例,B组6例,均为椎板减压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两组各4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Cobb角、JOA评分及伤椎前后缘高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46个月,甲均13.5个月.Cobb角A组为(12.78 ±3.76)°,较术前改善(24.23±1.64)°;B组为(10.56±4.23)°,较术前改善(26.66±1.66)°.JOA评分,A组为(14.21±1.08)分,较术前改善(3.92 ±1.33)分;B组为(13.14 ±2.32)分,较术前改善(3.12 ±1.95)分.术后测量伤椎前后缘的高度筹A组为(3.11 ±1.06)mm,较术前改善(18.03 ±2.14)mm;B组为(2.56 ±1.33)mm,较术前改善(20.36 4-3.78)mm.两组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胸腔积液2例,局限性肺不张4例,肋间神经痛1例,经对症治疗后治愈.B组发生脑脊液漏3例,未经特殊处理自愈.两组均无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神经症状均无加重. 结论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患者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和神经减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