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伤寒论》中关于喘证的论述精炼,分列于太阳、阳明两篇中。笔者根据方证病因病机的不同,把喘证归纳为太阳经之外感风邪、外感寒邪、外寒内饮、邪热壅肺、里热挟表以及阳明经之里热迫肺六类,并结合原文加以分析整理。思悟仲景治喘之妙义,期许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浅述《伤寒论》对"头汗出"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寒论》一书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笔者在研读《伤寒论》时,以证为纲总结其治法,颇多感悟,仲师对证之描述细致准确,因证而治灵活机巧,值得效法。仅“汗出”一症,可见于《伤寒论》六经中每一经,涉及条文达三十有余,有“汗自出”、“汗出多”、“大汗出”、“漐漐汗出”、“汗出恶风”、“汗出而渴”、“汗出而喘”、“汗出而厥”(以上为全身汗出)、“手足染染汗出”、“头汗出”等描述,其治因病机不同而各异。笔者仅以“头汗出”为例,略述其不同治法,以彰其旨。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对喘证有详细的阐述,许多提及喘证的条文中都有关于“有汗”“无汗”的论述,包括“太阳病麻黄汤证和小青龙汤证的无汗而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汗出而喘、阳明病承气汤证的喘而汗出、太阳与阳明合病葛根芩连汤证的喘而汗出”,其在对喘的症状进行描述时,汗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如麻黄汤证无汗而喘、麻杏石甘汤证的喘伴汗出黏腻不畅、阳明病的腹满而喘伴汗出连续量多、厥阴证的微喘不休伴绝汗。文章通过对麻黄汤证、麻杏石甘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大承气汤证、葛根芩连汤证中的喘证及所伴随的不同汗出特点的论述总结出喘与汗的关系在肺和气与津之间,肺失宣降既能出现气机逆乱的喘,又可以表现出汗出异常。当气的运行出现障碍时,体内津液的输布排泄也会出现问题,喘是气机运行障碍的外在表现,汗出异常是津液排泄出现问题的外在表现,总的来说喘与汗是相互联系的,其内在的病机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这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也同样给临床诊疗带来启发,当无法通过主症判断其病机时,可以通过有特点的兼症辅助判断。喘证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病证,但其病机却是复杂多样的,观察是否汗出以及汗出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判断喘之病机,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治...  相似文献   

4.
发热是外感病的主要见症之一 ,依据其程度不同 ,《伤寒论》中亦作“身热”、“烦热”、“无大热”等。最典型的发热要数太阳的翕翕发热 ,阳明的蒸蒸发热 ,少阳的往来寒热。“无大热”症应属发热程度较轻或最轻者。论中论及的条文约有 6处 ,即原文第 63条、1 62条的麻杏甘石汤证、1 69条的白虎加人参汤证、61条的干姜附子汤证、1 36条的大陷胸汤证、2 69条的“阳去入阴”证。笔者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 ,体会到仲师除重视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外 ,在症状辨证上亦有规律可循 ,值得探讨和研究 ,今以“无大热”一症为例 ,试析其症状辨证之特点。1…  相似文献   

5.
一、春夏气温高于体表常温的发热病人宜汗《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曰:“大法,春夏宜发汗”。此条原文有两个明显而肯定的涵义:第一,发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应称之为大法;第二,春夏季节宜于发汗,施治时不可忘记发汗大法。按照一般规律,春季阳气初升、气候暖和,夏季阳气旺盛、气候炎热,“用温远温,用热远热”,春夏当以清热为主,不宜首选发汗。  相似文献   

6.
"但头汗出"一症在<伤寒论>条文中共九见,该症在六经辨证中很 有特征性和鉴别诊断意义,文章将其病因病机对比归纳为6个方面,认为"但头汗出"反映 了人体内阳邪、阳性、阳位的生理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伤寒或其它疾病经过针药治疗 ,或自行经传 ,其转归大致有三 :或向愈 ,或恶化 ,或者症无进退。如何能够根据一些征象 ,见微知著 ,正确判断治疗结果 ,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是发于机先 ,正确制订下一步治疗方针的先决条件。对此 ,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了一些诊断方法 ,本文试就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提出的一些判断疾病向愈的征象 ,作一归纳探讨。1 病愈之征象1 1 脉搏之征象从脉诊判断疾病是否向愈 ,张仲景提出 3条。其脉象为别为“脉微缓”、“脉紧”、“脉微浮”。那么为何近于相反的脉象同主病愈呢 ?当视具体病情而言。 2 3条之“脉微…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阳明腑实证辨测九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作峰 《中医研究》2004,17(2):15-16
<伤寒论>阳明腑实证是阳明病过程中燥热伤津的严重阶段,病机为邪热内盛,津液耗伤,燥屎内结.能不能及时准确地辨别阳明腑实证形成与否,对于阳明病的正确及时治疗具有较大意义.笔者通过学习<伤寒论·阳明篇>有关条文,总结归纳出阳明腑腑实证辨测九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9.
解读《内经》之"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牛菲 《吉林中医药》2008,28(7):477-479
汗为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是人体津液代谢的产物.通检<内经>中200处的论汗内容后不难发现,其对人体出汗之源、出汗的机理、汗与五脏、汗与津液、汗与血的关系有深刻揭示.<内经>从外感性和内伤性两方面论述了病理汗出,认为出汗是病理过程中的主要体征,可根据出汗辨疾病顺逆和病情发展.对<内经>汗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和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伤寒论》误汗致烦相关条文的研读,总结出误汗致烦的证治,胃津不足者,宜调和胃气,少少与饮之;热扰胸膈者,宜清宣郁热,常用栀子豉汤;阳气内郁者,宜发汗解肌,令其微汗出;表郁里热者,宜解表清热,常用大青龙汤,若属火逆变证,则当和其胃气;阳衰阴盛者,宜回阳救逆,常用干姜附子汤;阴阳格拒者,宜补虚复阳,常用茯苓四逆汤.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无大热"症及其在六条原文中含义的具体分析,对<伤寒论>临床辨证思路进行探讨,总结出了五条仲景临床辨证思路抓住关键症、分析伴随症、去伪存真、利用反证、不可局限于典型症.以提示对仲景临床辨证思路的重视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保红 《光明中医》2009,24(9):1646-1647
<伤寒论>一书,是以六经分证为主体,脏腑经络为核心,系统地阐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变化,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该书逐条列证,以证立方,内容广博,辞精义奥,言简义赅.该书共397条,有百余条论述于汗,因汗引起的变证条文颇多,其转归千差万别,有转虚证,有转实证,有甚至转为坏证.  相似文献   

13.
李克忠 《中医研究》2003,16(4):14-15
衄,意为出血,或渗于肌肤,或出于鼻腔,或溢于齿间。《伤寒论》中所言“衄”者,多指鼻腔出血。论中涉及衄血者原文近十条次。其证分虚实,治法有别,亦或不必治之,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扶阳气"概念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杨 《国医论坛》2004,19(3):1-1
扶阳气是贯穿在《伤寒论》六经病中的基本思想之一,故温病学家吴鞠通指出“伤寒一书,始终以救阳气为主”。但多数医家常常因阳气易伤而把《伤寒论》之扶阳气片面理解为温阳,笔者通过对《伤寒论》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扶阳气的概念不只是局限在温阳一途。首先,从历代医籍医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辨析<伤寒论>中汗不得法的证治,以期指导临床.方法:对<伤寒论>汗不得法伤正的相关条文进行剖析.结果:由于诊治护理过程失当加之患者体质等因素,汗不得法常可损伤人之气血阴阳,致使病情复杂变化,不可简单认为汗后"伤阴""伤阳",应根据汗后具体症状,辨证施治.结论:<伤寒论>对汗不得法伤正的论治使得汗法更加完整,通过对汗不得法伤正的辨析,有利于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烦,本义是由于发热而引起头痛,《说文解字》谓:“烦,热头痛也”。这是一个会意字,“火”表示有火,发热,“页”(xie),为头,合起来表示人发热头痛,引申为烦躁、烦闷,为形容词。在《景岳全书·小儿则总论》中指出热者心有热证。如热渴、烦躁、秘结、痈疡之类。尽管“烦”字的意义还包括劳苦、繁多、混乱、频繁搅动等,但在宋代林亿校正编撰的《伤寒论》中更偏向于其本义及引申义。《伤寒论》语言极为精炼,却出现了 70个烦字,加上近义的“心愤愤”、“懊忄农”等词语则更多。“烦”字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实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张仲景重视…  相似文献   

17.
浅析《伤寒论》“但头汗出”症之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头汗出”一症在《伤寒论》条文中共九见,该症在六经辨证中很有特征性和鉴别诊断意义,文章将其病因病机对比归纳为6个方面,认为“但头汗出”反映了人体内阳邪、阳性、阳位的生理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陈玉书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90-1691
汗法是《伤寒论》中太阳病表证的常规治疗方法,具体体现在以麻黄汤、桂枝汤为代表的解表诸方的运用中。《伤寒论》有不用表药、不属汗法却可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权称为发汗变法。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治法:化气行水法.利水则气化通利。病邪得以内外分消,不待发汗而自能汗解;和解少阳法,通过和解少阳枢机。使表里阴阳通达.不待发汗而表自解。无须清下而热除;温经散寒法,因风湿留着关节,病邪凝结,汗解难以奏效,通过温经扶阳、散寒除湿。使“阳胜而阴自复”;逐瘀泻热法.因表邪不解.蓄血内结,故破瘀泄热,疏通邪热之出路,使表邪不汗而解;泻热通便法,表邪未解,里实已成,“务宜承气先通其里,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能汗解.”  相似文献   

19.
大承气汤在腹部外科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占林 《黑龙江中医药》2007,36(4):64-64,F0003
大承气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共见22处之多。该方为苦寒攻下峻剂,临床上应用较广,历来被医家所重视。该方原为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者而设。目前,该方最常用于急腹症、急性肝炎、急性肾炎、糖尿病等,近年来各地对该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现根据2000年以来有关学者对该方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①大承气汤中大黄为刺激性泻下药,芒硝为容积性泻下药,枳实、厚朴则属于调节性泻下药。大黄中的大黄酸,能够刺激胃肠蠕动幅度增大变快;芒硝中的十水合硫酸钠在肠道形成高渗状态;枳实、厚朴对肠道的蠕动及排储进行双向性调节。芒硝形成肠道高渗,水分增多,燥屎得到濡润变软;大黄刺激肠道蠕动的速度变快、幅度变大,促进燥屎下排;枳实、厚朴调节肠道蠕动的节律和幅度,诸药配伍,共奏泻下清热的功效,可见其组方的高度科学性和严谨性。②临床运用大承气汤,既要掌握其使用的指征、还要掌握其使用的时间节点、并需掌握其使用的火候,使用指征如"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必待"屎定硬,乃可攻之";时间节点如"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攻下的火候如"若一服利,则止后服",就是要做到适合、适时、适度、适当。③急下证从症状看,急下指征并不完全具备,其实是提示既病防变。发热耗津,汗多伤津,其结果必定是津亏热结,燥实阻滞,所以需要早治;发汗病不解,已经损伤了阴津,兼有腹满痛,极有可能是津伤热结,燥屎已成,所以也需要早治,这两条的"急下之"是防止出现阴津耗竭的后果,临床需结合其他症状,籍宜确定是否需要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