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现状、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解决便秘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50例脑卒中患者的资料,以患者发病之日作为观察起点,观察患者发病4周内的大便次数,分析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50例住院患者发病前有便秘史者19例(12.70%);在住院治疗的4周时间内发生便秘者100例,其中新发生便秘85例,便秘总发生率66.67%;卒中前后,便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0)。女性、高龄、出血性脑卒中、病变部位在基底神经节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便秘发生率较高。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分析,性别、年龄、卒中类型为便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原因复杂多样。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个体化、适应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便秘的方法,使其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饮用鲜梨汁对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饮用鲜梨汁对脑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2例发病7d内的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入院后第2天即饮用鲜梨汁150ml,每天2次,连续14d。记录患者每日的排便情况,卒中后便秘的诊断依据罗马Ⅱ标准。结果对照组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45.2%(14/31),实验组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19.4%(6/3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鲜梨汁对卒中后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食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状况,分析可能影响卒中后疲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7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疲劳严重度量表进行资料收集及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卒中后疲劳影响因素.结果 首发脑卒中患者疲劳严重度量表得分为(36.38±10.91)分,其中卒中后疲劳97例、占比46.8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是造成卒中后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发生率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及认知功能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0家医院的723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取自制问卷调查人口统计学资料、卒中情况、排便情况,采用简易精神智力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了解认知障碍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脑卒中后便秘及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dysfunction,PSCD)发生率分别为34.6%、62.4%,其中缺血性卒中便秘的发生率为31.0%,出血性卒中为44.8%,出血合并梗死便秘发生率为47.4%,3种类型脑卒中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卒中时期,急性期便秘发生率为41.9%,恢复期31.5%,后遗症期22.6%,3个时期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便秘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非便秘组,尤其在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及计算力、阅读及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表达的相关性最强;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且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轻、中、重度认知障碍便秘发生的危险性是正常者的1.519、2.879、3.064倍.结论 存在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发生便秘,提示医护人员在诊治和护理工作中,应及早关注认知功能的改变,并采取预防及治疗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方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伴便秘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简单对症促排便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多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接受多方位便秘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排便健康行为依从性、便秘干预有效率和便秘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多方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便秘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促排便健康行为依从性、有效改善便秘症状和提高患者专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实验组58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别记录病人每日的排便情况,卒中后便秘的诊断依据罗马Ⅱ标准.结果:实验组便秘发生率为12.1%,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58.4%,2组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从而减少便秘引起的并发症及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易发因素、预后分析、致病菌的构成情况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卒中类型、慢性基础性疾病、吞咽障碍是常见容易并发肺炎的因素;(2)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死亡率低(P<0.05);(3)大肠埃希氏菌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加强医疗护理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提高老年脑卒中并发肺炎的预见性,积极控制肺炎有利于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对136例脑卒中后老年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其中抑郁55例,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和服用?罗西汀的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为40%,以轻中度抑郁为主;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罗西汀治疗24周后,有效率达89%。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080290卒中后便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苏永静…//护理学报.-2007,14(9).-4~6收集发病7d以内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包括各种危险因素在内的病史、体征以及12周内的死亡率等。发病1、4周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行神经功能评定,用Barthel生活指数(BI)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于12周时再次测评BI、MRS。便秘的评定方法依据罗马Ⅱ标准。采用4周及12周时的NIHSS、BI及MRS和12周内的死亡率作为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入选的122例患者发生便秘63例(51.6%);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62例脑卒中后抑郁老年患者以及20例脑卒中后无抑郁老年患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同型半胱氨酸。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5.59±9.47)μmol/L、(18.56±7.84)μmol/L、(12.67±6.45)μmol/L,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卒中后抑郁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r=0.8953,P<0.05)、年龄(r=0.8462,P<0.05)均相关。结论脑卒中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抑郁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塞露不同纳肛方式对高龄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高龄长期卧床脑卒中便秘患者的资料,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新型开塞露纳肛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法.结果:试验组排便后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排便后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药液外溢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新型开塞露纳肛法效果好于常规法,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少了便秘引起的危害,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及与痴呆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预测因素及与痴呆的关系。方法:对在同1年内住院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142例,记录其年龄、性别、家庭照料情况、婚姻状况等人口学资料及头颅影像学特征,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ADL(FIM);发病后3个月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抑郁量表(CES-D)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和认知状态。以卒中后PSD为因变量,以与非PSD患者有显著差异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以有无痴呆为因变量,以PSD等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85例)比较,142例脑卒中患者患轻中度PSD的人数明显增多(3.5%与18.3%,P0.01);脑卒中患者中PSD患者并发痴呆发病率显著高于非PSD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D的预测因素是缺乏家人照料、痴呆、神经功能缺损重和ADL能力差,未发现PSD是痴呆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PSD的发病率低于前期有关报道,脑卒中后痴呆是PSD的预测因素,但PSD不是痴呆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15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失眠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失眠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失眠在不同类型人群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失眠患者与非失眠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150例患者中,73例(48.67%)发生失眠,失眠的形式以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为主。失眠的发生率与性别、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关系密切。失眠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焦虑和抑郁程度方面较非失眠患者严重(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结论: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失眠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有性别、卒中的部位、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探讨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选择发生便秘的脑卒中患者36例,釆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患者实际情況,釆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便秘情況明显改善,2d内排便16例,4d内排便20例。结论:对并发便秘的脑卒中卧床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解除便秘带来的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主要照顾者的认知与老年脑卒中患者ADL能力训练的相关性。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护理干预3个月,入户跟踪指导照顾者关于ADL能力训练的认识和知识,提高其指导患者训练的能力,并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对主要照顾者的认知及患者的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3个月后,主要照顾者关于ADL能力训练的认知明显改善,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指导患者训练,使患者的ADL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照顾者对于ADL能力训练的认知提高后,能够很好地指导患者训练,从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住院老年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有效排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能促进老年便秘患者的排便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4月-11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综合科病房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26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采用护理依赖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微营养评定法简表、老年抑郁量表测量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依赖程度及相关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探讨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的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护理依赖评分为(56.04±10.53)分,护理依赖的发生率为8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最近1年有无跌倒史、是否留有肢体功能障碍、患慢性疾病数量、抑郁状态、营养状态及有无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的发生率高,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高龄、有跌倒史、留有肢体功能障碍、共病状态、抑郁状态、营养状态异常及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因护理依赖导致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便秘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 选择部分干休所离退休老年人114例,调查一般资料、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抑郁、服药种类与疾病等便秘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社区老年人便秘总发病率为39%,且随年龄增长便秘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抑郁、患冠心病、服钙拮抗剂是便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该社区人群便秘患病率随增龄呈上升趋势,且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应制定综合干预方案如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抑郁、保持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加强对服用钙拮抗剂患者的监测与指导等,以减少或改善老年人便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