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聪敏  安丽敏  胜丽英 《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71-1572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中血清甲胎蛋白(AFP)检出率。方法AF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不同临床类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AFP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原发性肝癌88.2%,肝炎肝硬化29.0%,亚急性重型肝炎20、8%,急性重型肝炎18、2%,慢性重型肝炎13、3%(慢性肝炎重度11.5%,慢性中度2.3%,慢性轻度2.2%)。64.7%原发性肝癌血清AFP浓度大于400μg/ml,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8%原发性肝癌血清AFP浓度在正常范围。25.8%肝硬化血清AFP低浓度增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病毒性肝炎都能检测到AFP升高,但血清浓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比较血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中的水平变化,以探讨PIVKA-Ⅱ和AFP在不同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分析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和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均值比较;再分别统计PIVKA-Ⅱ和AFP在不同病例组中的阳性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组血清中2项指标均值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1);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之间比较,原发性肝癌组PIVKA-Ⅱ和AFP明显高于其他2组(P 0. 01);按不同疾病比较,PIVKA-Ⅱ和AFP在原发性肝癌组中均高于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硬化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血清PIVKA-Ⅱ和AFP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组中均有升高,原发性肝癌组升高最为明显;诊断阳性率也在原发性肝癌组中最高,PIVKA-Ⅱ及AFP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诊断很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肝癌患者血清糖链抗原50的检测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抗原50(CA50)对肝癌的诊断及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良、恶性肝病为研究对象,检测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CA50含量,并与肝功能及血清AFP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以正常对照组值+2标准差为标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A50阳性者占50%,其中肝硬化患者CA50阳性者占67.7%,原发性肝癌患者占95.1%。而36例血清AFP<200ug/L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32例CA50阳性(88.9%)。结论 血清CA50检测能提高AFP浓度升高不明显或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率;检测血清CA50含量作为诊断肝癌及其它恶性肿瘤的标志物时应考虑慢性良性肝病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8,(2):185-186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凝血酶原时间(P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肝疾病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AFP及PT检测,计算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血清AFP、P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别患者(P<0.05),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及其他肝病组(P<0.05);慢性肝炎组与其他肝病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及其他肝病组患者的血清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显著低于AFP检测及联合检测(P<0.05),AFP检测的诊断敏感度显著低于联合检测(P<0.05),AFP检测、PT检测、AFP联合PT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血清AFP与PT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敏感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32例原发性肝癌(PHC组)、50例肝硬化和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良性肝病组)以及6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GP73含量,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血清AFP水平,采用AFP-L3亲和吸附离心管装置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百分比(AFP-L3%)。结果血清GP73、AFP和AFP-L3在PHC组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74.15%、59.22%和54.34%,在其他肝病组的特异性分别为81.45%、85.13%和97.24%。三者联合检测时,其诊断敏感度可提高至90.15%。结论血清GP73对PHC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AFP-L3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血清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PHC的临床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6.
229例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肝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的肝病患者,评价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以及肝炎病情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29例AFP升高大于500 ng/ml的肝病患者,进行病种、病情、转归等分析.结果 (1)肝病患者中AFP明显升高但非原发性肝癌者在临床中较常见(88/229,38.43%);(2)肝硬化患者如果AFP明显升高,原发性肝癌可能性较大(134/177,75.71%),慢性或其他肝炎患者AFP明显升高者肝癌可能性较小(7/52,13.46%);(3)AFP明显升高乙型重型肝炎比其他预后好,好转治愈率50%比27:78%;(4)AFP明显升高患者联合GGT、ALP分析,有利于肝癌的诊断.结论 肝病患者AFP升高不一定是肝癌,联合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对诊断及病情预后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血氨(NH3)、甲胎球蛋白(a-FP)的变化规律,作者检测了23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血清ChE、NH3、a-FP,同时也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以评价前者的临床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一定限度。我们采用多项肿瘤标记物对110例肝病患者血清进行测定,以探讨诊断PHC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所测对象110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92例,女性18例。年龄21~68岁。包括:1.确诊PHC39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2.慢性活动性肝炎2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5例。肝硬化(肝炎后)36例临床诊断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院2000-2009年肝脏相关疾病住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方法 对2000-2009年因肝病相关疾病在我院东、西2个传染科病区住院的9020例患者,按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他非病毒性肝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前5年(2000-2004年)和后5年(2005-2009年)分别收治肝病患者3 023例和5 997例,后5年收治肝病患者明显增加主要与病房床位扩张,变成一科两区有关.在253例非病毒性肝炎肝病中,一过性肝损伤、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肝炎为主.在398例反复多次住院的患者中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为主结论 10年间住院患者中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所占构成呈逐渐下降趋势,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包括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所占构成呈逐渐上升趋势,以一过性肝损伤、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为主的非病毒性肝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终末期肝病患者反复多次住院,导致医保和个人的医疗负担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正常健康对照组98例,原发性肝癌组67例,肝硬化组54例,均同时检测血清AFP,AFU.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正常健康对照组AFP AFU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U单项检测的敏感性为68.6%86.6%联合检测的AFP、AFU的敏感性为92.5.0%。结论:联合检测AFP、AFU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尤其是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部分肝功能指标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信宜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2例各类肝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从同期健康体检者中选取62例自愿参与者为对照组,两组参与研究对象均接受肝功能以及血清Hcy检测,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病毒性肝炎(AVH)、慢性病毒性肝炎(CVH)、肝炎性肝硬化(HLC)、酒精性肝炎(AH)和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部分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肝功能指标联合血清Hcy检测对于肝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切实可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硒水平及与肝病相关性。方法:分析AFP阳性的肝病患者的血硒水平及与AFP浓度、ALT、γ—GT、AKP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血硒水平显著高于肝癌、肝硬化患者;血硒水平随AFP浓度上升逐渐下降;ALT、γ—GT、AKP阳性率随血硒水平降低和AFP浓度增高逐渐上升。结论:肝癌、肝硬化和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血硒水平与AFP浓度增高、肝脏损害加重和肝病慢性进展加剧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与α-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价值.方法测定39例原发性肝癌,5例转移性肝癌,51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FP、AFU含量.结果PHC患者血清AFP、AFU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1).AFP、AFU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74.36%和69.23%,而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阳性率较单项检测有所提高(84.6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AFU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AFP、AFU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较单项检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GGT、AFP、CA199在肝病患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诊治选择合理优化,经济实用的组合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分别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电化学发光法、IFCC法检测188例肝病患者(63例肝炎患者,62例肝硬化患者,63例肝癌患者)和62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的GGT、AFP、CA199水平。结果血清GGT水平差异在正常对照组或肝炎组与肝硬化组、肝癌组的两两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与肝炎组没有统计学差异。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AFP和CA199水平与其他组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指标单项检测还是联合检测,在正常对照组或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肝癌组的阳性检出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肝炎组,与GGT有关的检测均与三项联检没有统计学差异;在肝硬化组,除了GGT单项检测和与GGT联检的双项检测与三项检测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都有意义;在肝癌组,AFP、CA199的单项和联检都与三项检测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秉着经济实用、优化合理的原则,选取GGT作为肝炎的常规检测,选择GGT+AFP作为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常规检测或监测是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吡。年12月收治30例原发性肝癌,同期选择良性肝病患者30例,包括肝硬化7例、肝血管瘤3例、慢性肝炎20例,另选取30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AFP、CA125、CA199,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CA125、CA19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泸〈0.05或P〈0.01),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或P〈0.01)。结论血清AFP、CAl25、CAl99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30例原发性肝癌,同期选择良性肝病患者30例,包括肝硬化7例、肝血管瘤3例、慢性肝炎20例,另选取30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AFP、CA125、CA199,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CA125、CA19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或P<0.01)。结论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血清前白蛋白与C3检测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补体C3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82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前白蛋白、C3值。结果前白蛋白、C3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中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炎组前白蛋白、C3含量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组间差异显著(P<0.01);肝脏损害严重者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组,前白蛋白、C3含量较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前白蛋白、C3是反应早期肝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前白蛋白、C3检测对肝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输血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关系密切,特别是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丙肝是肝癌的重要病因,已被专家证实。甲胎蛋白测定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已被公认。本文对38例各类肝病AFP阳性的病例,进行了抗-HCV检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与血清标本本组38例系我院1992年10月至1993年4月从住院的各型肝炎病例中选择的AFP阳性的病例,血清于-20℃冻存,其中原发性肝癌7例,男性7例年龄48~77(63.1±14.9)岁;肝硬化1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良、恶性肝病中的鉴别和在早期肝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585例肝病患者,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和雅培i2000化学发光法检测AFP-L3及AFP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和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AFP和AFP-L3%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的Z值分别为-3.808、-6.937、-8.811、-8.916,AFP-L3%的Z值分别为-4.972、-8.668、-10.080、-9.490。肝癌组患者血清中的AFP、AFP-L3%阳性值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根据ROC曲线,得出AFP的cut-off值为20 ng/ml;AFP-L3%的cut-off值为10%。AFP-L3%的敏感性为76.4%,特异性为80.6%,Youden指数为0.57。AFP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63.3%,Youden指数为0.34。从Youden指数可知,AFP-L3%是比AFP更好的诊断肝癌的指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病人中,AFP-L3%与AFP水平无相关性(r=0.057,P0.05)。结论 AFP-L3在良性、恶性肝病中的早期诊断意义一定程度上优于AFP。AFP和AFP-L3%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尤建萍 《职业与健康》2004,20(11):155-156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用于慢性肝病的诊断和鉴别。方法采用日立公司OLYMPUS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的TBA异常率分别为79.3%、100.0%、91.7%、77.8%,同时检测ALT对照其中的异常率分别为65.0%、100.0%、50.0%、50.0%。结论TBA与常规肝功能联合检测可用于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或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