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神经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麻木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针刺腰椎间盘突出相应节段椎旁神经根;对照组常规针刺。10次1个疗程,2个疗程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麻木VAS评分、胫腓神经F波传导速度及JOA评分,观察针刺神经根对患者麻木症状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麻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胫腓神经F波传导速度、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针刺神经根可提高LDH患者患肢胫、腓神经F波传导速度,缓解麻木程度,对麻木症状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患者患肢的神经电生理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相关肌肉的肌电图;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腓总神经的F波。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的胫前肌及腓肠肌轻收缩的肌肉动作单位电位时限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间肌电多相电位百分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的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腓浅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F波的潜伏期及出现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患侧肢体的神经电生理,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脊柱减压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脊柱减压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视觉疼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腰椎疼痛评分(JOA)、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明显,VAS、JOA,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脊柱减压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热针治疗前后的肌电图对比观察表明:腰突症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腓总神经、胫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远 端潜伏期延长。热针治疗后,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远端潜伏期缩短(P<0.001)。H反射异常者7例,全部恢复正常;出现自发电活动者6例,无明显变化。肌电图结果提示: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热针的刺激和热针体内的热效应,使突出的髓核萎缩变性,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使受损的坐骨神经得以改善和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小针刀联合雷火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山陈星海医院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治疗组(27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雷火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JOA评分,股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动作电位潜伏期、MCV以及SCV,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相关神经的动作电位潜伏期、MCV以及SCV及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2组腓总神经、胫神经以及股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且治疗组缩短更显著(P<0.05),2组腓总神经、胫神经以及股神经MCV以及SCV均较治疗前加快,且治疗组加快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雷火灸能能明显减轻腰部症状,改善腰椎活动功能,有效恢复腓总神经、胫神经、股神经传导速度,治疗LDH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臭氧(O_3)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LDH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对A组患者行单纯射频消融术治疗,对B组患者行射频消融联合O_3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胫后神经、腓总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均大于术前,B组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50/52)]高于A组[90.38%(4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O_3消融治疗LDH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坐骨神经损伤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检测患侧胫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对照组检测和观察组患侧同侧的胫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本文中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异常共50例,异常率为100%;胫神经运动传动速度异常患者共44例,异常率为88.0%。观察组的胫神经和腓神经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腓神经及胫神经的波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腓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损伤患者行神经肌电图检测有助于损伤的定位诊断,提高坐骨神经损伤临床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与单纯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采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法和单纯臭氧消融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70例,选择性分为治疗组(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组)和对照组(臭氧消融组).治疗后采用MacNab法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以及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和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下肢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臭氧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2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运动与感觉神经波幅和潜伏期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各神经的异常率.结果 观察组不同损害程度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H反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度损害和重度损害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中度损害和重度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H反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具有显著性(P<0.05).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CV、SCV及F波异常率,尺神经MCV、SCV及F波异常率,腓总神经MCV 异常率、SCV 异常率、胫神经MCV异常率、F波异常率、H 反射异常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肌电图是评价神经和肌肉功能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可有效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受损程度,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结合理疗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2018年6月— 2019年6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给予运动康复结合理疗,对照组单纯理疗。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JOA评分以及ODI评分,腰椎前屈、背伸角度,肌电图等。 结果 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活动度、JOA及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屈、背伸角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胫神经和腓总神经F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单纯理疗及运动康复配合理疗均能得到一定的疗效,且运动康复结合理疗在治疗LDH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理疗。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电图检查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建波  孟艳红 《吉林医学》2010,(24):4029-4030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作用。方法:对所有入选病例均行Dantec keypointTM肌电诱发电位仪行肌电图检查,统计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进行两组患者主要肌群肌电图。结果:40例LDH患者腓神经F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出现率显著降低,胫神经H反射弱化及消失显著增高,胫前肌、腓肠肌MUP的时限明显增宽。结论:说明肌电图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徐津 《当代医学》2014,(7):108-108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6月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1例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包括周围神经传导、F波、H反射及肌电图检查。结果81例患者感觉神经传导均正常,运动神经传导20例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基本正常。F波异常16例,H反射异常52例,73例肌电图出现异常。结论肌电图可作为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判断神经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陆国云  肖佛义 《中外医疗》2014,33(6):179-18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腰骶神经根病与腓总神经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以足下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双侧胫神经F波、双侧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双侧胫前肌、胫后肌、腰椎旁肌肌电图检查。结果4例以腓骨小头上一下段传导速度减慢〉10rrds或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超过50%及胫前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腓总神经病;5例以胫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和胫前肌、胫后肌、腰椎旁肌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腰骶神经根病;1例为腓总神经、胫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感觉电位未引出,胫前肌、胫后肌神经源性损害,腰椎旁肌肌电图未见异常,诊断为坐骨神经病。10例均行腰骶段脊髓MRI。其中5例所见均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相符。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腰骶神经根病与腓总神经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轴索型古兰-巴雷综合征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Q  Meng W  W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0):1266-1266
目的探讨轴索型古兰-巴雷综合征(GBS)兔模型腓总神经电生理学方面的改变.方法对注射脂多糖(LPS)后发病兔3只、未发病兔3只和对照组8只兔进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复合肌肉运动电位、F波潜伏期测定,并进行胫前肌肌电图检查.结果发病兔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为48.3 m/s±2.9 m/s,未发病兔为47.4 m/s±2.5 m/s,对照组为51.6 m/s±7.6 m/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只发病兔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F波潜伏期均正常,复合肌肉电位明显降低.发病兔胫前肌肌电图可见正相尖波和纤颤电位.结论发病兔腓总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结果符合轴索型GBS病人的电生理学表现,表明电生理学对轴索型GBS的诊断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检测分析。方法:对8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检测其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F波,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F波,与78例无饮酒嗜好的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80例慢性酒精中毒的MCV下降异常率为65.6%,SCV下降异常率为8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V受累较MCV重。神经电生理检测的异常可早于临床症状。结论:神经电图检测能早期诊断慢性酒精中毒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DPN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无DPN的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从空腹血糖和病程入手,分析神经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和病程的相关性,并就其MNCV和SNCV在各神经的异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上的MNCV及SNC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以及SNCV上,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上的患者与空腹血糖低于7mmol/L的患者相比并未见明显差异,而病程5年以上者与病程5年以下者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观察组患者SNCV在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上异常率分别为60.00%、56.92%、69.23%,明显高于MNCV(分别为41.54%、38.46%、50.77%).结论:MNCV及SNCV与DPN患者的病程长短呈现正相关.在诊断DPN上,SNCV的敏感性优于MNCV,二者的测定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常辰  李艳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5):792-795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8例2015年6月-2016年2月间武警浙江省消防总队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全血高切粘度(HBV)、全血低切粘度(LBV)]、临床症状积分(肢体麻木和刺痛感、肢端温度感觉障碍、肢端反射灵敏度和肢体无力感)、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胫前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并统计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2组TC、TG、HBV及LB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TC、TG、HBV及LB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肢体麻木和刺痛感、肢端温度感觉障碍、肢端反射灵敏度、肢体无力感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肢体麻木和刺痛感、肢端温度感觉障碍、肢端反射灵敏度、肢体无力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MNCV和SNCV水平均较前明显加快(P<0.05),且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MNCV和SNCV水平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P<0.05)。 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74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活血中药口服,疗程为30d。观察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提高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对DPN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性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