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华医学杂志》2022,(21):1564-1567
由于大部分眼科手术在局部麻醉(球后阻滞或者表面麻醉)下完成, 麻醉操作由手术医师兼顾, 从而导致眼科麻醉经验不够, 影响了眼科麻醉的质量与效率。笔者认为, 做好眼科麻醉需要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充分利用声门上通气技术和清醒镇静技术, 完善B超引导的眼部区域阻滞技术, 加强与眼科手术医师的合作交流, 从而满足眼科手术患者对舒适化的麻醉要求及适应日间手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眼科日间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从麻醉复苏室出院的模式及护理对策。方法:将从麻醉复苏室出院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年龄≤10岁设为观察组(n=36),>10岁者设为对照组(n=34),术后实施分期复苏模式,对比两组PADS评分达9分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及PADS评分达9分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及标准开展护理有助于确保眼科日间手术顺利实施,其在患者麻醉复苏室出院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魏志诚 《甘肃医药》2009,28(4):299-300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医疗设备的发明,白内障手术方法日臻成熟。由早先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到现代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继而发展到现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由于手术切口小,操作时间短,表面麻醉也应运而生,虽然这种麻醉方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作为一种并发症最少的麻醉方法,仍然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师接受而采用。现将在基层开展复明手术时,对728例白内障患者在表面麻醉下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实用疼痛学杂志》2012,(3):238-239
随着中国麻醉学科的迅猛发展,麻醉科这一名称已不能适应麻醉学科所实际从事的急救复苏、麻醉前患者评估、门诊检查麻醉、日间手术麻醉、疼痛门诊或疼痛诊疗中心(含疼痛治疗病房)、手术室内住院患者的临床麻醉、麻醉后恢复室与麻醉手术后重症监护单位(PACU、AICU)、手术后急性疼痛镇痛服务、分娩镇痛服务.  相似文献   

5.
手术麻醉的医师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师手术是否成功及质量,故此满意的麻醉质量是我们麻醉医师的职责。为提高专业水平,将我们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78例胸腹部外伤病人的手术麻醉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气胸是胸外科常见急症,多需急诊手术抢救生命。急诊手术时麻醉医师责任重大,麻醉医师的麻醉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我院自2002年-2006年共进行血气胸急诊手术15例,现将临床资料及麻醉处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上海医学》2012,(6):479
随着中国麻醉学科的迅猛发展,麻醉科这一名称已不能适应麻醉学科所实际从事的急救复苏、麻醉前患者评估、门诊检查麻醉、日间手术麻醉、疼痛门诊或疼痛诊疗中心(含疼痛治疗病房)、手术室内住院患者的临床麻醉、麻醉后恢复室(PACU)与麻醉手术后重症监护单位(AICU)、手术后急性疼痛镇痛服务、分娩镇痛服务以及患者手术麻醉后康复指导等工作内涵,迫切需要为麻醉科选择或创造一个更能涵盖麻醉  相似文献   

8.
张巍 《中国乡村医生》2007,9(6):104-104
完善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 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即使很有经验的医师如果在某一台麻醉前准备不充分,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就不可能做到争分夺秒,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如麻醉前应先将麻黄碱和阿托品准备好,如不用也不应视作浪费。麻醉医师要对麻醉手术中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所预测和准备,在处理时才胄邑从容不迫。任何麻醉前均需先开放静脉,都必须有麻醉机和适当的监护设备,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抢救药品。  相似文献   

9.
某医院设有手术室20间,为配合手术时病患麻醉作业需要,共配置有麻醉技术师40名(含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协助全院麻醉医师实施手术麻醉作业。由于手术室排程复杂,且手术医师、麻醉师及技术师的工作和人数众多,  相似文献   

10.
小儿眼科手术的麻醉体会王秀莹(潍坊医学院附院麻醉科潍坊261031)眼科是一较精密的手术,小儿眼科手术需要全麻,我院在1996年中随机统计了100例小儿眼科手术,认为氯胺酮加度氟合剂(杜冷丁100mg加氟哌啶5mg共4ml)为基础麻醉,加上局麻,麻醉...  相似文献   

11.
日间手术麻醉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华 《医学综述》2010,16(14):2211-2213
日间手术具有费用低、患者住院时间短等许多优点。日间手术麻醉要求作用迅速、过程平稳,麻醉后苏醒早、恢复快、不良反应少。近年来日间手术逐渐被国内患者接受,手术的种类和麻醉的数量均有较大增长。该文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经验,从患者的选择与准备、常用的麻醉方法以及术后处理等方面简要介绍日间手术麻醉近几年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张琳娟  黎黎  吴越  梅娜  韩春光 《西部医学》2014,26(10):1323-1324
目的 观察全麻下垂体瘤手术患者两种不同眼睛保护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全麻垂体瘤手术且手术时间>2h的患者30例,采用配对设计,将同一患者的两只眼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两种方法进行眼睛保护.对照组采用全麻后给予适量的红霉素眼膏均匀涂于眼睑内,用6cm×7cm的输液贴膜(3L)将上下眼睑粘贴覆盖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全麻后闭合上下眼睑,使用医用水凝胶眼疗贴覆盖的方法,观察术后12h至24h内的眼部症状及表现.结果 两组眼部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之间患者阳性等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全麻下垂体瘤手术患者,应采取有效的眼保护措施,医用水凝胶眼疗贴覆盖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眼保护方法,可有效地避免术中各种因素对眼睛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羟考酮用于行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60例患者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年龄50~70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羟考酮0.1 mg/kg(O1)组和羟考酮0.2 mg/kg(O2)组。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手术和复苏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复苏室内呼吸恢复、拔除喉罩和出复苏室时间,及出复苏室时Ramsay镇静评分和拔除喉罩后及术后4 h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后24 h内发生的低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O1组麻醉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O2组,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明显少于O2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拔除喉罩、出室时间,O1组均明显短于O2组(P<0.05)。O1组患者拔除喉罩后低氧发生率及出复苏室时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O2组(P<0.05)。结论 0.1 mg/kg羟考酮用于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能够提供有效的镇痛,且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苏醒迅速,拔除喉罩后低氧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肛肠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航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203-204
目的观察鞍麻和骶麻、局麻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局麻、鞍麻和骶麻。观察术中的镇痛、肌松效果,监测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变化。结果鞍麻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骶麻、局麻组(P〈0.05);而在血流动力学方面,鞍麻组和骶麻组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鞍麻在肛肠手术有比骶麻、局麻更好的优势,而且其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局部解剖变异少,是肛肠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彭旭 《医学综述》2008,14(16):2548-2550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需急诊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每组30例。麻醉过程中监测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记录阻滞平面达T8水平的时间及注射局部麻醉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新生儿娩出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并于出院前随访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不良反应及新生儿娩出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及注射局部麻醉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视为急诊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监护麻醉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中的应用。方法以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诱导,静脉泵注异丙酚维持。监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结果手术出血量20~200ml,Ramsay镇静评分4~6级,术后清醒时间2~8分钟,术中BIS值60~80,有2例术中改全麻,术中术野清晰,可唤醒,术后恢复良好,全部患者无麻醉死亡。结论监护麻醉可满足FESS的麻醉要求,具有安全、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中自主呼吸下置入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成人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肌松药(A)组和未使用(B)组(n=45)。观察各组LMA置入条件,从麻醉诱导至下颌松弛时间(T1),插LMA时间(T2),术毕自送回复苏室至拔除LMA时间(T3),拔除LMA后至苏醒时间(T4),拔LMA反应等。结果 LMA置入条件中张口度A组优于B组(P〈0.05),B组需要辅助呼吸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且SpO2前后变化较小(P〈0.05),置入条件评分和一次成功率(P〉0.05);麻醉诱导后至下颌松弛时间(T1)A组短于B组(P〈0.05),ETCO2A组低于B组(P〈0.05),术毕拔除LMA时间(T3)和患者苏醒时间(T4)A组长于B组(P〈0.05),而二组插喉罩时间(T2)比较(P〉0.05)。拔除喉罩后随访发现,A组咽痛少于B组(P〈0.05)。结论自主呼吸下置入喉罩可以安全用于眼科手术麻醉,但需注意诱导期的呼吸抑制和术后咽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肺癌根治术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A组:静吸全麻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B组:静吸复合全麻。监测全麻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记录两组全麻药物的用量及术后清醒、拔管时间。结果A组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B组;A组用药量(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较B组明显减少(P〈0.05);A组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是肺癌根治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四种麻醉方法对老年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儿茶酚胺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探讨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48例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A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SEA组)、气管插管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A组),每组12例。分别测定麻醉前、麻醉后15min、手术45min和手术后15min各时点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同时监测血压(BP)和心率(HR)。结果:GA组手术45min血浆E和NE明显增加(P<0.05),手术后15min仍未恢复(P<0.05)。手术45min和手术后15min血浆E、NE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NE在GA组明显高于EA组和CSEA组;血浆E水平GA组明显高于CSEA组(P<0.05),手术45min也明显高于GEA组(P<0.05)。组内比较,GA组各时点间MAP和HR具有显著性差异,手术后15min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5),其余各组组内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手术后15minMAP与HR具有显著性差异,GA组明显高于CSEA组(P<0.05),其余各组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麻醉方法在影响应激反应方面有所不同。老年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选择应根据病情、麻醉条件注意权衡选用。  相似文献   

20.
刘成  彭英 《四川医学》2011,32(11):1762-1764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身麻醉(G)和持续性硬膜外腔阻滞麻醉(E)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安全性及应激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100例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另100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两组患者麻醉后,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CO2气腹前(T0),气腹后5min(T1)、15min(T2)、30min(T3)及停气后10min(T4)的MAP,HR,SpO2以及术后苏醒时间(Tw)及此过程中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E组T1、T2,HR明显降低(P〈O.05),30min恢复到气腹前水平,G组气腹后HR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后G组MAP显著升高(P〈0.05),至停气后10min尚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E组整个气腹期间MAP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T3及T4 G组血糖升高显著高于E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可安全用于短时间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并且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