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象技术(MRI)多序列扫描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65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MRI多序列扫描,以小儿脑瘫患儿康复治疗后的康复程度为参考标准,计算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Kappa值。结果 MRI检查的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88.2%,诊断符合率为90.8%,Kappa值为0.82。结论小儿脑瘫患儿的病灶改善情况和患儿康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RI多序列扫描对小儿脑瘫患儿的病情诊断、治疗指导、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小儿脑瘫病儿实施康复护理模式,探讨对其运动功能和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来院进行诊治的70例小儿脑瘫病儿,平均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不同护理,比较二组护理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ADL和NIHS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好。结论对小儿脑瘫病儿进行康复、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护理能够明显提升康复疗效,为以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家庭康复和医院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家庭康复组(实施家庭康复治疗)和医院康复组(实施医院康复治疗)。该研究以入选脑瘫患儿的临床综合疗效为观察指标来比较验证两种康复方法的临床优劣。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水平,家庭康复组高于医院康复组,且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6591,P=0.0309)。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家庭康复的综合疗效显著,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理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国外报道发病率占新生儿的2.0‰~2.5‰,目前国际上脑瘫康复的主要途径为社区康复,日本采取"疗""育"结合的模式.国内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传统治疗尤其是针灸、推拿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康复医学界只把针灸作为一种简单的对肌肉或神经的刺激来看待,降低了针灸的疗效,缩小了针灸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本人结合临床总结了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实际应用,对于传统手段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环节上,以抛砖引玉,相互交流探讨,拓展针灸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应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小儿脑瘫82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进行治疗.甲组用综合康复治疗和神经生长因子,乙组用综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小儿康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乙组小儿脑瘫总改善率高于甲组(95.1%比80.5%,P<0.05).治疗后两组脑瘫患儿的PDI、GMFM均得到改善,其中乙组改善效果比甲组明显(P<0.05).结论:小儿脑瘫使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脑瘫改善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及MRI联合在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诊断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0年5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CT和MRI检查明确解剖学改变,并进行康复治疗。统计CT、MRI及联合对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的诊断结果 ;采用CT、MRI及联合方法 对患儿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CT联合MRI诊断小儿脑瘫无解剖学改变占比为0.00%,低于MRI的8.33%和CT的15.00%(P<0.01),且MRI诊断小儿脑瘫无解剖学改变占比低于CT(P<0.01);CT提示康复治疗后,52例小儿的脑内病灶有所改善;MRI提示康复治疗后,55例小儿的脑内病灶有所改善;联合检查提示康复治疗后,62例小儿的脑内病灶有所改善;基本康复和显著性改善患儿治疗后CT检查脑白质面积、MRI检查中央前沟体积和额上沟体积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基本康复和显著性改善患儿上述指标均高于无明显疗效患儿(P<0.05),基本康复患儿上述指标均高于显著性改善患儿(P<0.05)。结论 在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诊断及康复效果评价中,C...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开展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6例1岁以内小儿脑瘫进行康复分析.结果 56例患儿通过治疗,46例(占82%)正常化.总有效率为92 8%,充分证明了早期诊治的重要意义.结论 (1)病因以早产及低体重最常见;(2)家长发现的高峰在4~6个月;(3)每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发育落后;(4)以Bobath、Vojta及上田法为主,辅以我国的中医按摩治疗不失为小儿脑瘫早期治疗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1~6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92‰[2],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临床上最常见,常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多种障碍。为了减少并发症及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做好康复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2例脑瘫患儿采用药物治疗、推拿按摩、功能训练、低频电疗、心理疏导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基本治愈15例(24.19%),显效25例(40.32%),有效20例(32.26%),无效2例(3.23%),总有效率96、77%: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脑瘫专科收治的136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是2014年1月—2016年1月。以数字随机分配为主要分组原则(68例/组),G组和D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传统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G组小儿脑瘫康复率优于D组,且接受循证护理的患儿后期出现并发症以及恶化率明显低于D组,G组患儿的家长的满意度评估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社区脑瘫儿童康复服务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出一套适用于社区重度脑瘫儿童康复服务的模式,排摸社区网格内重度脑瘫儿童现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使重度脑瘫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力,改善由脑瘫造成的残疾现状;挖掘患儿的残存潜能,通过全方位的康复服务试图重建已丧失或部分丧失的功能,缩小患儿与正常小儿间的差距,并为今后能平等地踏上社会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琴苗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15-2116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造成小儿残疾的常见疾患之一。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全国0岁~6岁脑瘫患儿患病率为1.86‰,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脑瘫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今后的学习与就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康复治疗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脑瘫的定义与特点脑瘫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智力、语言、视觉、听觉等各种障碍[2]。从中可以看出脑瘫有以下特点[3]。…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26例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音频、直流电、蜡疗、超短波、超激光、干扰电、经皮、磁疗、脑循环、颈腰牵、底周波、超声波等一系列理疗仪器,对小儿脑瘫患者做综合康复理疗,记录数据并观察理疗效果。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0人,对照组116人,年龄都1~7岁,平均年龄(3.7±2.3)岁,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试验组110例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为小儿脑瘫,运用综合康复治疗,显效64例、有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4%;治疗组116例患者采用同样的方法,显效40例、有效44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84%,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为使用。  相似文献   

14.
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琴  张智香  王瑛  于会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21-2222
目的:探讨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效果。方法:6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组,结合使用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60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采用Bobath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53例(88%),对照组总有效42例(70%)。结论: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5.
黄鹦  李瑞花  阙利双 《海南医学》2007,18(7):136-137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误诊的常见原因. 方法 对2002年2月~2006年6月间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收治683例脑瘫患儿中,6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62例患儿首诊时误诊为佝偻病32例,营养不良12例,脑损伤后遗症、脑发育不良6例,智力低下2例,发育迟缓5例,癫痫2例,婴儿手足搐搦症1例,髋关节半脱位2例,使患儿失去了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 结论 提高对小儿脑瘫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是提高脑瘫患儿全面康复,减轻致残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环境资源的小儿脑瘫康复模式类型为脑瘫评估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分类依据.事实上,在不同康复模式下康复评估的研究意义、研究过程以及方法既存在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因此,为了使定量研究的数据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本文结合家庭康复模式、医院康复模式,重点探讨了社会福利机构康复模式下的评估研究在对象选择、康复治疗过程、量表选择及评估标准、动态评估的操作程序以及成本评估的意义与方法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袁莺 《中国医疗前沿》2013,(13):74-74,32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严格筛选,在佛山地区脑瘫患儿中抽取10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康复模式,对照组采用在家自行康复模式。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表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提高。6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的康复训练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优于在家自行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治疗18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治疗187例梁兵(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210016)关键词小儿脑瘫,综合治疗,康复疗法儿童脑性瘫痪是指未发育成熟的大脑受到损害或损伤所造成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调节紊乱的综合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有的伴有精神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循证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发病率为1.8‰~6‰[1].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提高康复率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对1995~1997年临床确诊为"脑瘫"的52例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两项检查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