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手术过程及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49例资料,分析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等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定义为手术30天内发生的并发症,按Clavien分级系统将并发症分为5级。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18 min,平均出血514 mL,输血率为36.7%,平均输血量 578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0 d。尿流改道方式上,回肠膀胱术27例,Studer原位新膀胱术16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6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34.7%(17例),1~2级并发症发生率24.5%(12例),包括麻痹性肠梗阻、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炎等。3级及以上并发症10.2%(5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例。回肠膀胱术与Studer原位新膀胱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并发症为麻痹性肠梗阻、尿路感染等,需严格把握手术指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预防。Studer原位新膀胱术相对于回肠膀胱术并未增加手术时间、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技术与普通腹腔镜手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接受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LRC)与75例接受机器人辅助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R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例、术中输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单因素分析,LRC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RARC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例、术中输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分析,相较于LRC,RARC组手术时间更长(OR=42.96,95%CI:19.03~66.88,P<0.05)。结论与普通腹腔镜手术比较,机器人辅助技术对膀胱癌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根治性膀胱全切的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的患者共1 432例,年龄大于75岁的高龄患者239例(中位年龄78岁),其中74例患者(31.0%)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患者可分为回肠膀胱组和输尿管皮肤造口组,回肠膀胱组包括经腹腹腔镜和经腹开放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两种术式,输尿管皮肤造口组包括经腹开放、经腹膜外开放、经腹腹腔镜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3种术式,比较不同术式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P=0.012)、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P=0.001)、淋巴结分期(P=0.043)和手术方式。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中位住院时间34 d vs. 21 d,P=0.002)。不同手术方式中,回肠膀胱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P=0.013),但经腹腹腔镜和经腹开放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6);经腹开放、经腹膜外开放、经腹腹腔镜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3种术式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85岁(OR=4.856,95% CI:1.465~16.103,P=0.010)、ASA评分(P=0.008)和不同手术方式(P=0.016)与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结论: 高龄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前ASA评分和手术方式存在相关性,经腹膜外开放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高龄患者是一种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浸润性膀胱癌临床治疗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但对于高龄高危的浸润膀胱癌患者,尤其是心肺功能差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者,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我科于2011年10月~2014年6月应用980nm红激光[1]对6例高龄、高危、不能耐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的浸润膀胱癌患者施行经尿道红激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2014年10~12月,2例男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多通道套管,在经尿道途径辅助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单乳头双输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操作全部在单孔腹腔镜下进行。收集围手术期及术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单孔平均手术时间为4.15 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5 d。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示2例手术标本切缘均为阴性,平均清扫淋巴结16.5个,前者3/15阳性,后者0/18阳性。结论:经尿道辅助的经脐单孔腹腔镜行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该术式减少了腹腔镜与操作器械之间的相互干扰,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第一位[1].而对于浸润深、浸润范围较广、恶性程度高的膀胱肿瘤,主要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但此手术涉及范围广,手术时间长,风险大,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于膀胱全切的患者来说,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20例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  相似文献   

7.
Xu K  Liu C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1012-1015
目的回顾性分析210例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位数48个月并发症及控瘤效果,证实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03年1月~2010年3月210例因膀胱尿路上皮癌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及肿瘤控制情况,术中及术后提示淋巴结阳性或T3a期的患者给予辅助化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5 min,平均出血量为220 ml,围手术前输血率为20.5%,术中平均清扫淋巴结17.6个,淋巴结阳性病例数为42例(20%)。围手术期轻度及重度并发症分别为19.0%及5.3%,5年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未复发生存率及未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3.8%,83.3%,81.8%及90.5%。结论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安全可行,具有满意的控瘤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的46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了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于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后者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疗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于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具有出血少、切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标准手术.应用腹腔镜技术行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在国内外报道的不多.我院于2008年12月为1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一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用于膀胱癌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31例给予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9.68%,对照组为34.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用于膀胱癌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适合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大部分切除一期行生物补片膀胱修补术在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部分切除、一期行生物补片膀胱修补术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87岁老年男性,膀胱前壁病变,范围5.5 cm×2.5 cm,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病情分级Ⅲ级。病例2,77岁老年女性,膀胱右前壁病变,范围5.2 cm×4.0 cm,ASA Ⅱ级。患者采用膀胱大部分切除生物补片膀胱扩大的手术方式,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手术资料及术后膀胱镜及尿动力学随访情况。结果: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5.0±35.4)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患者均在术后8 d出院。术后随访10~14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随访尿动力结果:最大尿流率16.5 mL/s,最大膀胱容量303 mL。白天3~4次,夜尿0~3次,排尿间隔2 h,每次尿量200~300 mL,美国泌尿外科协会症状评分(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symptom score, AUASS) 2~5分。对于高龄、合并症多、手术麻醉风险大的患者可以行膀胱部分切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肿瘤体积小的患者,膀胱部分切除后能够保留足够的正常膀胱壁,并逐渐恢复膀胱容量。对于病变范围较大、残余正常膀胱组织较少的患者,保证切缘阴性的情况下,膀胱扩大术有助于恢复膀胱容量。结论:膀胱大部分切除一期行生物补片膀胱修补术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保留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适用于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相似文献   

12.
全膀胱切除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探讨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不同术式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20例;年龄36~88岁,平均65.2岁。经腹腔镜手术101例,其中9例术中改开放手术;传统开放术式36例。尿流改道方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6例,占62.8%;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12例,占8.8%;回肠膀胱术20例,占14.6%;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9例,占6.6%;输尿管皮肤造口术8例,占5.8%;胃代膀胱术2例,占1.5%。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4~8h,术中出血400~1 600mL,随访3~60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漏尿和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为肠瘘3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术后晚期主要并发症有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等。获随访的原位新膀胱术者51例,白天控尿良好48例(94.1%),夜间控尿良好43例(84.3%)。获随访的72例中男性67例,其中41例自诉阴茎可勃起,占61.2%(41/67)。术后无长期尿失禁,未发现尿道肿瘤。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风险较高,术前应充分评估适应证;原位膀胱术是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式;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严重并发症少,不易复发,患者生活质量高,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史彦彬  陈志文  诸禹平 《重庆医学》2015,(6):755-757,760
目的:比较膀胱全切术后行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与传统回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全切术后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治疗42例及传统回肠膀胱术46例),对比分析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肿瘤进展情况。结果两种术式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远近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组术后控尿生活质量较之传统手术组明显提高(P <0.05)。结论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对于不适合原位新膀胱术且要求控尿者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4.
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从2003年05月至2009年12月间126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患者(其中行回肠膀胱术45 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1 例)的临床资料、手术近、远期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回肠膀胱术组的尿瘘、不全肠梗阻、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对上尿路的损害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都是较好的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但回肠膀胱术因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应为高龄及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措施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1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年龄大于70岁的56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近端胃切除20例,远端胃切除25例,全胃切除11例。消化道重建方式包括:胃-食管吻合术17例、毕Ⅰ式8例、毕Ⅱ式17例、Roux-en-Y吻合1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12例(21.43%),其中肺部感染4例,ARDS 1例,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2,切口裂开2例,吻合口漏1例、胃肠功能紊乱3例,无低血糖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满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临床上应根据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围术期严格控制血糖,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合理选择术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80例6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资料。结果并存糖尿病20例,高血压35例,心脏病10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肝功能不全10例;术后伤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皮下积液4例;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结论虽然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但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颐性分析该院2003年2月至2005年3月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27例资料,对其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结果27例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切除术9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9例,直肠癌根治术(Miles)7例。除1例因过度肥胖、解剖关系欠清造成左侧输尿管损伤而中转开腹外,其余26例均手术成功。全组手术死亡率为0。手术平均时间2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ml。术后造瘘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2/27)。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70岁以上盲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129例70岁以上有并存病的直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结果并存心脏病11例,高血压17例,糖尿病33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肝功能异常10例,贫血26例,低蛋白血症31例。术后并发症有肠瘘2例,伤口裂开4例、伤口感染11例,肺部感染3例,心功能不全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虽然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但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开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王东  范世达 《西部医学》2019,31(8):1152-1154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但尿流改道方式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对一般情况较好、术后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可选择正位可控膀胱替代术,但手术步骤复杂、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且对主刀医生要求较高,故限制了其推广。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医用手术机器人已广泛应用,机器人辅助全腹腔内尿流改道具有较多优势,且术后并发症、肿瘤学及功能学结果均较好,预测该法将会成为一种主流术式。本文就《中国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专家共识》—全腹腔内尿流改道进行解读,以指导临床医生学习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