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活动性RA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针灸联合甲氨蝶呤、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照组仅予甲氨蝶呤、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疗程12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及DAS28评分,分析病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RF、ESR、CRP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RF、ESR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AS2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DAS2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活动性RA可以更好地改善RA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蜡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蜡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血清RF、CRP、ESR及抗CCP抗体,以及DAS28评分、HAQ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31/40)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0%(36/40)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晨僵时间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晨僵时间较少(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RF、CRP、ESR、抗CCP抗体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RF、CRP、ESR、抗CCP抗体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DAS28评分、HAQ指数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DAS28评分、HAQ指数较低(P<0.05)。结论 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痹方辅助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早期RA肝脾失调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痹方加甲氨蝶呤治疗,和痹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治疗24周)和对照组(31例,甲氨蝶呤治疗),两组甲氨蝶呤从7.5mg逐渐加至12.5mg,每周1次,疗程24周。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ACR20改善率、28个关节数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joints,DAS28)、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和相关超声检查项目(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分级)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9%(26/31)]、ACR20改善率[74.2%(23/3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7%(17/28)、46.4%(13/28),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AS28评分、ESR、RF、CRP、CCP抗体、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分级均降低(P0.0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干预后ACR20改善率升高,DAS28评分、ESR、RF、CRP、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分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对照组1例白细胞减低,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和痹方可有效改善早期RA肝脾失调型患者的关节及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RA患者,规范化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ST2、RF、CCP抗体水平及常规疗效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分析患者血清sST2、RF、CCP抗体与水平临床疗效、各项常规疗效指标的相关性。结果:72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后患者血清sST2、RF、CCP抗体、DAS28、ESR、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sST2、RF、CCP抗体水平与临床疗效均呈正相关,与常规疗效指标DAS28、ESR、CRP也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 ST2、RF、CCP抗体与RA疗效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能够为RA疗效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联合药物铺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热补针法组、药物铺灸组及热补针法+药物铺灸组,各30例。热补针法组取关元、足三里和累及关节局部腧穴,予热补针法,每日1次;药物铺灸组取大椎至腰俞区及两旁的华佗夹脊穴,涂擦鲜姜汁及何氏自拟风湿痹痛散,并施以长蛇灸,隔日1次;热补针法+药物铺灸组治疗方法同以上2组。3组均连续治疗15 d。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及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及血清ESR、RF、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3组治疗后比较,热补针法+药物铺灸组上述指标较其他2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热补针法+药物铺灸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热补针法组(83.3%)和药物铺灸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补针法联合药物铺灸疗法治疗RA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减轻RA患者疼痛症状,降低生化指标,抑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独活寄生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27%、对照组8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F、CRP、ESR、DAS28、HAQ评分均降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ES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治疗组加服活血化瘀方,对照组加服活血化瘀方模拟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纤维蛋白原(F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关节滑膜血管翳增殖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73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2)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DAS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RF、ESR、CRP、抗CCP抗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相似文献   

8.
尚磊  刘茜 《陕西中医》2019,(10):1400-1402
目的:分析断藤益母汤联合甲氨喋呤联合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评分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8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断藤益母汤治疗,治疗时间为6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S28评分及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且研究组患者DAS28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指标RF、ESR、CR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RF、ESR、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断藤益母汤联合甲氨喋呤联合对降低RA患者DAS28评分和炎症指标均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散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的60例初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口服,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口服联合复方大黄散外敷治疗,疗程1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关节疼痛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DAS28评分及安全性指标;采用魏氏法检测血沉(ESR);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环瓜氨酸(CCP)抗体、PI3K、Akt、VEG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评分、DAS28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SR、CRP、R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抗CCP抗体无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前后对照组的ESR、CRP、RF、抗CCP抗体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血清PI3K、Akt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Akt水平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无显著降低(P0.05)。结论外敷复方大黄散联合甲氨蝶呤能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及VE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Dickkopf-1蛋白(DKK-1)表达水平及关节滑膜侵蚀的影响。方法:纳入48例符合标准的RA患者,随机编码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结合尪痹片(0.5 g/片),4片/次,3次/日;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甲氨蝶呤片及尪痹片模拟剂。两组均治疗24周。根据病情使用临时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一次1片(0.5 g/片),1 d用量不超过4片,每周使用不超过2 d。治疗24周后,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循环血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化瓜氨酸多肽(CCP)抗体,DDK-1表达水平及DAS28-ESR评分、Sharp评分、MRI骨侵蚀比例评分、水肿容量评分、关节滑膜炎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R,CRP,CCP,RF,DKK-1,DSA28-ESR,Sharp评分,MRI骨侵蚀评分、骨髓水肿评分及滑膜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CRP,CCP,RF,DKK-1,DSA28-ESR,MRI滑膜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ESR,CRP,CCP,DSA28-ESR,MRI滑膜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Sharp评分、MRI骨侵蚀评分及骨髓水肿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RF及DKK-1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CP,RF,DKK-1及DSA28-E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ΔDAS-ESR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可明显降低RA患者DDK-1表达水平,从而缓解关节滑膜侵蚀破坏作用,比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片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络除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络除痹汤治疗。治疗3月,观察2组总有效率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SR、CRP、RF较前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络除痹汤联合西药治疗RA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化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对RA患者耐药基因P-糖蛋白(P-g P)表达影响,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RA的增效机制。方法: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温化蠲痹方加西药治疗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MTX,每周1次,每次7.5 mg),来氟米特片(每天1次,每次10 mg),美洛昔康片(莫比可,每天2次,每次7.5 mg)。治疗组在口服上述西药的同时,加用温化蠲痹汤(每天1剂,分2次口服)治疗,观察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包括中医症候疗效分析、健康状况评估(HAQ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S28)、患者疼痛评估(VAS评分)、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血小板计数、P-g P表达、安全性指标等,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P-g P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DAS28、HAQ评分、VAS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P-g P、ESR、CRP、RF、抗CCP抗体、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出现肝酶升高、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感染及血压升高等,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温化蠲痹方加西药治疗RA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温化蠲痹方可降低RA患者多药耐药基因P-g P表达,改善患者对DMARDs多药耐药,可能是其治疗RA提高临床疗效机制之一,该方治疗RA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王蔼平  张俊莉  陈爱林 《陕西中医》2012,(11):1494-1495
目的:观察秦息痛片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和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秦息痛片(主要由青风藤等药物组成为院内制剂)治疗。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症状、体征明显减轻(P<0.05);ESR、CRP、RF亦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关节肿痛数、ESR、CRP、RF,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等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结论:该法治疗活动期RA较单用西药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揿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针刺组35例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揿针组35例在针刺组治疗基础上加揿针治疗。3组均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7A含量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DAS28评分、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揿针组、针刺组DAS28评分、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CCP抗体、RF及IL-6、IL-17A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揿针组、针刺组血清CCP抗体、RF及IL-6、IL-17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揿针治疗RA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采取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晨僵、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晨僵、ESR、CRP、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晨僵、ESR、CRP、R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不仅可改善疗效,而且可以改善晨僵、CRP、ESR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云卿  余建明 《新中医》2015,47(5):161-162
目的:观察祛痹镇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喋呤(MTX)、柳氮磺吡啶片及美洛昔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祛痹镇痛方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RF、抗CCP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痹镇痛方加西药治疗RA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散外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的影响。方法将首诊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10mg/周口服;实验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口服联合复方大黄散外敷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DSA28评分,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及RANKL、OPG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DAS28评分及血清CRP、ESR、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 05),且实验组VAS评分、DAS28评分及血清CRP、ES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RANK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 05),对照组患者RANKL水平和2组患者CCP、OPG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 0. 05)。结论复方大黄散外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有效控制关节炎症,缓解患者关节疼痛,并能降低血清RANKL水平,有一定预防骨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当归拈痛汤合宣痹汤治疗风湿热痹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风湿热痹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清热祛湿之当归拈痛汤合宣痹汤加减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片,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RA活动性评分(DAS28)、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说明治疗组控制RA急性活动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AS28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RF、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治疗RA活动期抗炎、抗免疫效果与来氟米特相当。结论:当归拈痛汤合宣痹汤加减治疗风湿热痹型活动性RA,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fide,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02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RA组),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6例(非RA组)及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中的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并将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RA组抗CCP抗体浓度和RF浓度及抗CCP抗体阳性率和R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组及对照组(P<0.05);R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RF阳性率,但无显著性差异.抗CCP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明显优于RF(P <0.05).结论: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上,抗CCP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是提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确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钟钊  洪渌  谢志敏 《新中医》2023,55(3):108-112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胶囊辅助西药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6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病情活动度量表(DAS28)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0%,高于对照组71.05%(P<0.05)。治疗前,2组VAS、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DAS28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RF、ESR、TNF-α、IL-8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晨僵、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屈伸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