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髋臼骨折手术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可能影响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随访半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3.53%(71/85).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手术入路及髋关节脱位等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无显著关系(P>0.05),而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异位骨化、复位质量等与术后功能恢复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手术时机、 骨折类型及复位质量属于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 髋臼骨折术后影响功能恢复的因素主要有手术时机、骨折类型及复位质量,建议治疗前合理选择时机,尽量符合解剖复位,才能保障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77例,对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复位质量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7例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手术入路与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无关(均P>0.05),而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与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是影响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是影响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独立因素,而手术时机和复位质量是手术医生可控的,故临床工作中要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以最大限度地恢复髋臼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介入早期康复护理对髋部骨折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70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即介入康复护理,包括术后的主动、被动锻炼,CPM机及电脑骨折治疗仪的综合应用。对照组术后1周开始传统训练。结果介入多种康复护理方法后,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无脱位、无血栓、无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患者局部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Harris指数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髋部骨折术后宜早期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这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87例髋臼骨折术后康复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术后康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该中心于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87例髋臼骨折患者,术前按Judet-Letournel法分类,术中分别采用可塑形的重建钢板、松质骨拉力螺钉、可吸收生物螺丝钉等手术固定.术后在医生和康复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次数由少到多、力度由小到大,全方面、个体化、渐进性的康复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按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Sanders)标准对本组87例髋臼骨折,平均随访3年2个月,按评定标准评定:优48例,良27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85.4%.结论 术后分步骤、渐进性、系统性康复锻炼是髋臼骨折术后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髋臼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以前我院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2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为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25例行髋臼骨折手术的患者,对其术后提出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循证支持及循证的观察应用。结果观察组25例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满意率为96%,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4%,对照组分别为64%和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指导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是积极有效的,同时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切开复位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髋臼骨折且行切开复位术治疗的患者1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基于对照组的护理内容实施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改善效果及生活质量数据。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35%vs 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10%(67/69)vs 86.76%(5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骨折患者切开复位术后的康复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骨伤患者功能康复影响因素,并探讨期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太康县人民医院84例骨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影响患者功能康复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乏康复训练、心理负担重是影响骨伤患者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美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8)
目的探讨康复综合治疗对下肢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下肢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5例,应用METI IV型微波和K8832-T型电脑多功能治疗仪, 配合对整个肢体手法轻柔按摩、关节主动或被动操练进行综合治疗,3月后对运动功能评分,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总有效率达91.11%,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早期治疗组(损伤治疗后1月之内)总有效率与晚期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年龄增长总有效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下肢损伤后关节康复综合治疗安全有效, 以年轻和早期康复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自 1994年~ 2 0 0 2年该院共收治髋臼骨折 2 1例 ,经手术及保守牵引治疗后均采用CPM机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1例 ,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 :18~ 5 9岁平均 37岁。致伤原因 :高处坠落 6例 ,车祸伤 5例 ,砸伤 10例 ,伴腹部脏器损伤 4例 ,胸腹联合伤 1例 ,17例急诊入院均伴有休克。骨折分类 :根据实用骨科学髋臼的骨折分类[1] :后柱骨折 3例 ,前柱骨折 4例 ,后壁骨折 5例 ,前壁骨折 3例 ,臼顶骨折 3例 ,T型骨折 2例 ,粉碎骨折 1例。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予抗休克治疗 ,骨折患肢行股骨髁上骨牵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Logistics回归分析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模型预测,进一步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328例作为研究对象,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评估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进一步评估该模型预测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328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82.93%,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17.07%;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得知,年龄、体重指数、术前(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手术时间、骨质疏松、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术后疼痛是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当Logistic(P)>3.87时预测价值最优,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93.5%。结论 受年龄、体重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例6例,均为车祸伤。未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3例,良2例,尚可1例。结论髋臼后壁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为高能损伤,髋臼的处理尤为关键。可以通过Kocher-Langenbeck切口一次将两处骨折处理,术后要注意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还需对股骨头坏死进行长期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固定,术后随访6~28个月。结果25例患者中术中直视下骨折解剖复位22例(88%),满意复位2例(8%),不满意复位(移位4 m)1例(4%)。术后摄X线片复查未发现骨折有再移位。22例于术后1.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后2.5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术后并发异位骨化、关节失用1例,骨化性肌炎致功能障碍1例,感染但未遗功能障碍1例。按照美国骨科学会拟定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为髋臼骨折的解剖重建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3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给予微侵袭锁定接骨板技术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近期恢复情况、远期髋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发生压疮、肺炎、泌尿系感染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功能训练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髋关节功能,且不会增加术后的创伤。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康复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康复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了进行骨科临床治疗外,同时按照手术方式设定术前康复以及术后护理康复程序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按照骨科临床治疗以及常规术后康复进行.结果 2组分别失访2例.治疗组Harris总分在术后14 d及术后4周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d治疗组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髋关节功能康复达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康复模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较早恢复.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②方法 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79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术后即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心理康复、主动功能锻炼及被动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术后3周后按传统康复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测量.③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措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骨质疏松性骨折知识掌握情况,为医院、社区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提供相关指导。方法对某三级综合医院590名护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4名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进行个别访谈。结果护理人员骨质疏松性骨折知识平均得分为(35.70±6.35)分,得分率为67.3%。培训不系统、专业化培训缺乏、知识获取途径单一是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的主要原因;职称、文化程度是影响调查对象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等相关部门在加强职称及教育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力度的同时,应做好专业知识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方法总结31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采用K-L入路。复位后应用髋臼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6个月(10-58个月)。复位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6例,良好复位12例,差3例;优良率90.3%。结论髋臼骨折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时机、手术顺序和术中良好的复位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仉培武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6)
目的:分析 BMD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 PVP 治疗的12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再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和未再发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度、后凸 Cobb's 角的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 PVP 术患者再发骨折发生率;分析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 Cobb's 角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两组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 Cobb's 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未再发骨折组改善更为明显;年龄≥70岁、BMD 较低、BMI 较低、有椎间盘有无发生渗漏和胸腰段损伤 PVP 术患者再发骨折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年龄、BMD 和椎间盘有无发生渗漏是 PVP 患者术后发生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 PVP 患者再发骨折受年龄、BMD 等多种因素影响:BMD 越低,发生再发骨折的机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has become a popular procedure for painful vertebral osteoporotic fracture (VOF), with immediate pain relief and improved mobility; however,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 injected into the vertebral body is not absorbable and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concerning the long-term results.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e evaluated the long-term clinical results and radiological changes after PVPs for VOFs.
Methods Fifty-one patients with VOFs were treated by PVPs with PMMA between 2000 and 2004. After >7 years of follow-up, eight patients had died from causes unrelated to the intervention and 12 patients were lost to follow-up, thus leaving 31 patients available for evaluation with an average length of follow-up of 9.2 years (follow-up rate, 72.1%). Among these 31 patients, the PMMA was injected at 43 levels with a mean volume of 4.3 ml per level (range, 2-6 ml). The pain was assessed with a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and the mobility was graded as walking without difficulty (grade 1), walking with assistance (grade 2), and bedridden (grade 3). Plain radiographs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were obtained and assessed pre-operatively, immediately post-operatively, and after 7 years of follow-up. The PMMA, vertebral height, and Cobb angle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ll of the patients experienced pain relief and improved mobility after intervention an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Cement leakage was detected in post-operative CT scans in 9 of 51 patients, but without neurological compromise. For the 31 patients followed up over 7 years, the VAS decreased from 8.3±2.6 pre-operatively, to 2.1±1.6 immediately post-operatively, and 1.0±0.9 at the final follow-up evaluation,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obility. Addition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ccurred at adjacent levels in three patients, and there were no new fractures at the augmented vertebrae.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radiographs, neither loose nor displaced cement was detected. The changes in vertebral height and Cobb angle were not significant. On CT scans, the cement closely contacted or infiltrated the trabecular bone.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cement and trabecular bone was indistinct and there was no evident radiolucent gap between the cement and trabecular bone.
Conclusions At an average follow-up of 9.2 years, PVPs provided sustained pain relief and improved mobility in patients with VOFs. The PMMA injected into the vertebral body combined closely with the host trabecular bone without adverse reac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