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中,影响女性能否成功妊娠的两个重要环节是胚胎的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随着控制性超促排卵、IVF和胚胎培养等方面的改进,胚胎数量、质量已逐渐得到优化,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尚未得到平行发展,致使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决定IVF-ET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其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人类能接受胚胎种植的内膜环境只存在于某一特定时期,即种植窗,一般是排卵后5-7d。IVF-ET着床失败的病例中由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原因导致的约占2/3m。因此明确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特征性改变及相关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2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200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VF-ET临床妊娠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VF-ET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判断子宫内膜容受性对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胚胎移植日胚胎种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实施IVF/ICSI的112个周期根据助孕结局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比较两组的E2、P、E2/P及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宫腔深度,并与自然周期模拟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宫腔深度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两组超排卵周期胚胎移植日宫腔深度、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模拟移植日(P0.001);两组胚胎移植日C型内膜的比率均高于模拟移植日(P0.05),而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之间宫腔深度、内膜厚度、C型内膜比率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组E2、E2/P显著低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超排卵治疗改变了子宫容积和内膜形态,通过生殖激素的变化而影响IVF/ICSI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子宫内膜内毒素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关系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不少学者开始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该文针对迄今为止仍不明确的如子宫内膜内毒素是否降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及其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可能机制、目前仍存在的和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等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在特定阶段允许胚胎粘附至植入完成,它受严格的时-空限制;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是胚胎在子宫内定位、黏附和成功着床所必需~([1]),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研究焦点,本文就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价研究做一综述。1形态学标志在细胞形态学方面,现已认为胞饮突(pinopde)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之一。胞饮  相似文献   

6.
三维超声是一种新兴的显像模式,正在被引用到临床诊断实践中.由于三维超声直观、简捷、可重复性强的优势,使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三维超声在预测体外受精结果中的作用是存在争议的,其原因或许为研究的设计不同,尤其是超声评价的时间不同所造成的.该文就三维超声技术及三维超声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妊娠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动脉、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66例和未妊娠组99例。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监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ET日子宫动脉的收缩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ystolic/diastolic ratio,S/D)、阻力指数(resisi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等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有血流所占比例[45.45%(30/66)]高于非妊娠组[25.25%(25/99)](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下血流RI(0.30±0.05)低于非妊娠组(0.69±0.07)(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血流及子宫内膜下血流RI对IVF-ET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厚度(EMT)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失败风险的关联。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科募集的接受新鲜胚胎移植的134名IVF-ET不孕女性,年龄≤40岁,不孕时间≥1年,通过问卷收集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情况等一般人口学特征,通过医院临床记录获得研究对象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的EMT信息。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探讨EMT与IVF-ET妊娠失败风险关联的趋势,采用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评估EMT与IVF-ET妊娠失败风险的关联大小。结果 134名接受新鲜胚胎移植的IVF-ET女性,其生化妊娠率为64.18%,临床妊娠率为55.97%。研究人群hCG注射日的EMT为12 (10,12) mm。GAM结果表明,随着EMT增加,IVF-ET女性生化妊娠及临床妊娠失败的风险逐渐降低。修正Poisson回归结果表明,EMT平均每增加1 mm, IVF-ET的生化妊娠及临床妊娠失败风险分别下降16%及11%(P=0.014;P=0.036)。结论 hCG注...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经历的组织学和结构变化,是妊娠的解剖学前提条件,为受孕后胚胎着床和非受孕后内膜周期性剥脱和再生做准备,其拥有正常着床的能力被称为容受性,容受性处于最佳状态将引导正常的着床过程,因胚胎着床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内膜受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影响,其仅拥有狭窄的种植窗,在其他大多数时间均不利于胚胎着床[1]。大多数女性在雌二醇(E2)和孕激素(P)的作用下于黄体期中期获得正常的种植窗口。下游分子反应现已得到充分阐述[2],包括这些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其中,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下调似乎是维持容受性依赖的一个重要因素[3]。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发现的因素包括内分泌、炎症、子宫内膜菲薄、肌瘤、息肉、子宫纵隔和免疫紊乱等。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大多数是良性的,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其他宫内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肉瘤和癌等[4]。EPs患病率为7.8%~34.9%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种植的重要因素,评价指标有很多,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各种超声参数、激素及分子生物学指标和基因标记。超声可以简便有效地预测内膜容受性,但是争议比较大;激素及分子生物学指标从分子生物学方面阐明影响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因素,具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基因标记则使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更广阔的领域,综述以上各种指标预测内膜容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种植的重要因素,评价指标有很多,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各种超声参数、激素及分子生物学指标和基因标记.超声可以简便有效地预测内膜容受性,但是争议比较大:激素及分子生物学指标从分子生物学方面阐明影响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凶素,具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基因标记则使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更广阔的领域,综述以上各种指标预测内膜容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成功种植的关键.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容积、运动状态、血运状态等各因素可综合定性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并通过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定量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总结彩色多普勒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价值,探讨一种安全、无创、精确的新途径预测和提高IVF-ET妊娠率,降低多胎率...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成功种植的关键。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容积、运动状态、血运状态等各因素可综合定性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并通过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定量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总结彩色多普勒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价值,探讨一种安全、无创、精确的新途径预测和提高IVF-ET妊娠率,降低多胎率。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成功种植的关键.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容积、运动状态、血运状态等各因素可综合定性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并通过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定量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总结彩色多普勒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价值,探讨一种安全、无创、精确的新途径预测和提高IVF-ET妊娠率,降低多胎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应用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行FET的女性4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及移植胚胎时期分为对照D3组135例、对照D5组109例、hCG D3组129例、hCG D5组115例,分别比较移植胚胎不同时期对照组与hCG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数、子宫内膜血流指数以及临床结局。结果:hCG日对照D3组与hCG D3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S/D、RI、PI、子宫内膜V、子宫内膜血流VI、FI、VFI无差异(P0.05),移植日对照D3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V、子宫内膜血流VI、FI、VFI均小于hCG D3组,子宫螺旋动脉S/D、RI大于hCG组D3(P均0.05),两组子宫内膜分型、子宫螺旋动脉PI无差异(P0.05);对照D3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小于hCG D3组(P0.05),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两组无差异(P0.05)。hCG日对照D5组与hCG D5组子宫内膜分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S/D、RI、PI、子宫内膜V、子宫内膜血流VI、FI、VFI无差异(P0.05);移植日对照D5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V、子宫内膜血流FI、VFI均小于hCG D5组,子宫螺旋动脉RI大于hCG D5组(P均0.05),子宫螺旋动脉S/D、PI、子宫内膜血流VI两组无差异(P0.05);对照D5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小于hCG D5组(P0.05),两组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hCG可以通过改善FET周期子宫内膜血流灌注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2月~2005年12月68例患者(75个治疗同期)超促排卵、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100例输卵管性因素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内异症组的获卵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内异症组的胚胎着床率(21.6%)、临床妊娠率(38%)均低于对照组(26.6%,49%),但差异无显著性;内异症组胚胎冷冻率(46.5%)与对照组(67.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内异症组复苏胚胎移植妊娠率(10%)与对照组(3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异症影响卵巢对超促排卵的反应,影响卵子及胚胎质量,导致冷冻胚胎复苏率及累积妊娠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 中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 对87例进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的患者,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粘膜下血流参数及粘膜下血流分型.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之间血流参数的差异.结果 妊娠组阻力指数(RI)和博动指数(PI),明显低于非妊娠组(P<0.05),两组间的血流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G日测定子宫内膜血流参数(RI, PI)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胚胎着床是复杂且精密化的过程,主要由胚胎、子宫内膜及两者的交互对话共同调控.随着胚胎实验室技术的发展,胚胎质量的提高及胚胎选择体系的完善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体系及标准还未阐明.近年来,随着个体化胚胎移植(personalized embryo transfer,pET)概念的提出,子宫内膜容受...  相似文献   

19.
吴成平  王芳 《现代保健》2014,(31):107-10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伴不孕患者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4周期EMs不孕因素IVF-ET病历资料,同期102周期输卵管因素IVF-ET病例作对照。结果:两组年龄、不孕年限、BMI、Gn天数、Gn总量、内膜厚度、获卵数、2PN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平均移植胚胎数、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卵巢功能低下占比等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Ms组平均获卵数(9.77±6.20)个,可移植胚胎数(4.65±2.89)个,临床妊娠率50%(10/20),卵巢功能低下占比22.73%(10/44)。结论:EMs伴不孕患者采用IVF-ET助孕可获得与输卵管因素IVF-ET助孕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异位到宫腔之外的部位发生种植和侵润性生长,最常见于腹膜和卵巢。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在伴有盆腔症状或低生育力的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60%,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窗口期是指黄体生成素(LH)高峰后第5~10天,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达到最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