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血C-反应蛋白(CRP)、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43例足月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监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检测其血CRP、血β2-M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在同期住院的605例新生儿中,43例(7.11%)足月儿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中轻度增高占60.46%,中度增高占34.88%,重度增高占4.65%;(2)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程度与血CRP呈正相关;(3)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程度与血β2-MG呈正相关;(4)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增高及其血CRP、β2-MG与性别无关。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感染是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常见原因。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早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IHES)亦称播散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组原因不明以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伴有脏器受损的综合征.患者外周血、骨髓及各种脏器组织见广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伴有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
顾申红 《中国热带医学》2002,2(2):224-224,238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又称Loffler氏心内膜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心肌病 ,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累及心脏的表现[1] 。此病临床罕见 ,现将我院收治的 1例报告如下 :患者 男性 ,2 1岁 ,农民。因发热伴发复咳嗽 1年半 ,气促、心悸 2月于 2 0 0 1年 5月 2 8日入院。病前曾有赤脚下水塘捕鱼史。查体 :T37.2℃ ,BP14 8KPa(10 5 6 0mmHg)。贫血貌 ,消瘦 ,浅表淋巴结不大 ,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底闻及细湿罗音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114次 min ,律齐 ,心尖区闻及奔马律及 3 6级SM ,肝未扪及 ,脾于左肋下 4…  相似文献   

4.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科1950-1999年期间所诊治的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7名患者的病理标本重新切片,进行病理学上的分析。结果: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在病理学上有其特征,形态学上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真皮内大量毛细血管增生;②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大,似“墓碑”状突入血管腔;③病变处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混合浸润。结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良性局限性血管增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熟悉这一疾病的组织学改变对避免误诊为其他类拟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Loeffler感染性心内膜炎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累及心脏的表现。其临床表现多样,累及多个系统,可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咳嗽、皮疹、进行性心衰、贫血、动脉栓塞、外周血及骨髓象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本文将报道Loeffler心内膜炎引起心室血栓形成1例,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4-8
目的了解重庆及周边地区儿童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构成。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的重庆及周边地区患者(非新生儿),其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5×109/L且百分比大于5%共317例,分析儿童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构成。结果 317例患者中,明确病因291例(91.8%),不明原因26例(8.2%),明确病因中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59例(89.0%),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克隆性)29例(10.0%),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3例(1.0%)。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中感染性疾病217例,其中寄生虫感染190例(肺吸虫感染184例)、细菌感染17例、隐球菌4例、病毒3例、结核2例、支原体1例;非感染性疾病42例,其中过敏反应性疾病22例、免疫缺陷病10例、嗜酸性胃肠炎4例、实体肿瘤3例、胆道疾病2例、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木村病)1例。结论重庆及周边地区儿童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以寄生虫感染(特别是肺吸虫病)最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和过敏反应性疾病次之,仍需考虑隐球菌、结核等特殊病原感染以及嗜酸性胃肠炎、免疫缺陷病等少见病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51-15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罕见疾病,以血液和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多为特征,可造成多脏器损伤,主要靶器官包括皮肤、心脏、呼吸道、胃肠道及神经系统,临床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我院近期诊断了1例HES,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伴有胸闷气促,皮肤出现红黑色皮下结节,实验室检查主要以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影像学表现以肺内浸润影为主要表现,经过正规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体温回归正常,皮肤结节消失,目前病情稳定未复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以血液和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多为特征,可造成多脏器损伤,主要靶器官包括皮肤、心脏、呼吸道、胃肠道及神经系统。该疾病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次提出,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低。根据WHO在2015年更新的监测及统计数据显示,HES发病率为0.036/100 000,死亡率约为9.3%[1]。因病例数量缺乏,该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在临床上尚无明确标准,许多该疾病有关的论点需要更多临床案例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本文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疾病研究提供实例支持。  相似文献   

8.
许慧莹  李月红  庄震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4):3005-3009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常与过敏原引起机体产生的变态反应有关,以胃壁或肠壁嗜酸粒细胞浸润、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多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部位和深度有关。本文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病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仅占粒细胞数比值0.005~0.05,绝对浓度数不超过0.5×109/L。在白介素-3(IL-3)、白介素-5(IL-5)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FS)等细胞因子调节下,嗜酸性粒细胞具有重要的临床效应,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寄生虫作用,也可致炎作用使组织损伤。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肝炎等患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对肝吸虫病的初检及筛检亦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北方地区吃生鱼的饮食习惯,肝吸虫病感染率越来越高,对随诊及住院患者的嗜酸粒细胞计数很必要。1 资料与方法本院住院患者肺部疾病及随诊患者。采用全血分析及血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进行分类计数,凡嗜酸性粒细胞高于1 0 %以上者,再依疾病种类进行分析讨论。2 结果1 0 80例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高于1 0 %者共6 1例,占总数5 37%。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最高者达75 % ,疾病种类以明确诊断为依据,见表1。表1 76例嗜酸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8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确诊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加以总结归纳。结果共纳入15例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女3例,男12例,平均年龄(53.7±21.3)岁。呼吸系统受累11例,平均病程7个月;胸部影像学多累及双肺,出现斑片影或磨玻璃影、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增大为常见表现。血清总IgE多有明显升高。合并呼吸系统以外受累4例:消化系统损害1例,皮肤受累3例。患者外周血、骨髓及组织病理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此外可见患者痰、胸腔积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低氧血症多表现在有呼吸系统受累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有减低趋势,低氧血症显著改善。结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漏诊、误诊率高;可有多系统受累,应尽早完善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防止出现多系统损害;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  相似文献   

1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多种多样,但以神经肌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少见,易引起误诊误治[1].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以双下肢神经肌肉损害为主要表现的4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永刚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10):79-79,F0004
报告一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女,73岁,胸闷憋气半年,周身皮疹2周。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率明显升高。骨髓相: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少量淋巴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超过4%或绝对值超过0.45×109/L。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复杂,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感染性疾病、皮肤病、肿瘤及免疫性疾病等,最常见的是变态反应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嗜酸性粒细胞肺部疾病(PE)是以X线胸片浸润、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典型表现的一组疾病.发病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症状有咳嗽、气短、胸闷、哮喘等. 1 单纯型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定义]单纯型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为寄生虫或者药物等引起的肺部暂时性变态反应,特点为全身症状轻微,X线胸片呈一过性肺部浸润影,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病程数天到数周.  相似文献   

16.
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EM)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其潜在的病因可能是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及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EM病理改变包括急性心肌坏死、血栓形成及心内膜纤维化3个阶段。其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心肌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其病因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精确诊断,根据其潜在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郑永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24+132-124,132
目的总结临床常见的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的误诊案例。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的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及研究。结果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患者血常规中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大于6%以上,绝对值大于0.5×109/L以上。腮腺肿瘤患者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小于6%,绝对值小于0.5×109/L。结论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之主要特征,此数值虽然不能对本病作出明确诊断,但对于术前的正确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0%~4%,绝对值小于450/μl,其数值有昼夜变化,夜间较高,与血浆皮质激素水平相关。若嗜酸性粒细胞大于450/μ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产生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剌激因子(G M-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HE)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的9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主要是继发性55例(57.29%),原因不明性38例(39.59%),肿瘤性2例(2.08%),家族遗传型1例(1.04%)。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45例(46.88%)、浅表淋巴结肿大40例(41.67%)、肝脾肿大31例(32.29%)、皮疹25例(26.04%)。给予糖皮质激素、驱虫药物、抗过敏药物、抗感染药物应用,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学龄前期以及学龄期儿童,病因以继发性为主,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应积极予以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20.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因食入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本例实验室检查与结核性脑膜炎十分相似,造成误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