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心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AP、NSTEMI、STE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ACS又分为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 和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  相似文献   

2.
(接2010年第7D期) 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前冠心病基本分为两类,一是稳定型冠心病,包括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有(或无)症状的陈旧性心肌梗死,二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临床专家将不同临床表现的冠心病综合成两大类: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也包括猝死型冠心病;②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X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由已成为心血管病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对其发病机理、危险度分层、院前急救和治疗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Ever  D  Grech  David  Ramsdale  李崇剑 《英国医学杂志》2005,8(5):301-30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通常没有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持续性ST段抬高)。本文将重点讨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UAP、NSTEMI、STE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ACS又分为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NSTEACS包括UAP、NSTEMI,是由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相关动脉的不完全闭塞所导致的,血栓是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血栓”;STEACS是指STEMI,主要由新鲜的“红血栓”使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性所致。近年来,冠心病治疗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根据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和相关心肌演变的过程,冠心病可分为5种类型,即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原发性心跳骤停。近年来又将不同临床表现的各型冠心病综合成两大类:①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也包括猝死型冠心病;②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肌病。目前认为稳定型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管径狭窄,在心肌需氧增加时由于供需失衡而导致心绞痛。传统上将硝酸酯类药物、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作为抗心肌缺血药物。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目前全球范围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类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这种分类的病理学基础是冠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稳定性斑块一般引起稳定型心绞痛,而ACS的病理基础是不稳定性粥样斑块发生破裂,继而血栓形成,产生急性心肌缺血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在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及单核细胞计数的水平,旨在研究炎症与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清IL-17A浓度.全部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然后利用Gensini冠脉评分对其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对照组中患者要求是冠脉狭窄程度<50%.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IL-17A 水平[分别为(39.46±2.59)、(43.81±5.16)、(44.08±3.8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7.27±4.36)pg/mL](均P<0.05).而稳定型心绞痛组[(38.65±3.09)pg/mL]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三组比较,后两组血清IL-17A水平均较高(均P<0.05).而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IL-17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Gensini 得分与血清IL-17A水平不相关(n=88, r=0.043, P>0.05).血清IL-17A 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n=88, r=0.298, P<0.05).结论 血清IL-17A高水平状态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机制,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血清IL-17A水平的增高与冠脉狭窄程度并不相关,其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主要是通过介导斑块的稳定性和血栓形成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旭平 《广西医学》2003,25(12):2469-2471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冠心病猝死 ,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 ( 1 ) 。因此正确认识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分类(2 )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Q波型心肌梗死和 Q波型心肌梗死的一组病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 ST段抬高的和 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2 发病机制2 .1 不稳定 (易破裂 )斑块…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ACS包括ST段抬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ACS可分为ST段抬高的ACN(STE-ACS),即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ACS(NSTE-ACS),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NSTEMI)。其共同病理生理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了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产生了急性狭窄或闭塞所致。近20年来,随着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手段的成熟与推广,以及非ST段抬高的ACS比例的不断升高,非ST段抬高ACS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ACS发作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5%~95%,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S)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表现,它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标志着冠心病由慢性期转变为急性期,由稳定状态转化为不稳定状态。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统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前两者也称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目前主要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将ACS分成ST段抬高的ACS和非ST段抬高的ACS。ACS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始动因素,而炎症反应与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40年里,冠心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医院里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逐年增加.而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ns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以防止其发展为透壁性心肌梗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总结目前国内对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而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宋维 《海南医学》2007,18(7):154-158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疾病譜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的病理基础核心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或腐蚀.该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包括ST段抬高,ST段的压低及非诊断性ST段和T波异常.如果心肌损害标志物显著升高伴ST段抬高心电图改变,这种情况可诊断为ST段抬高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如果心肌损害标志物显著升高伴ST段压低等非特异性ST-T心电图改变,这种情况可诊断为非ST段抬高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心源性猝死在以上几种情况下均可发生,而ACS通常是心源性猝死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心肌的急性严重缺血甚至坏死导致的一系列疾病谱组成,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及心源性猝死,约占所有冠心病患者的50%[1]。ACS治疗目前  相似文献   

18.
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检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资料完整的105例ACS患者分为三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4例,另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3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四组血浆中的Hcy,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三组血浆Hcy水平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却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是独立预测因子,可用于ACS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应把它视为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同危险的因素来控制。  相似文献   

19.
闫平德 《吉林医学》2013,34(11):2042-2043
目的:分析脑钠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25例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1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干式快速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脑钠肽浓度。结果:四组患者的脑钠肽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脑钠肽浓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的脑钠肽浓度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P<0.05),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脑钠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脑钠肽浓度明显升高,检测脑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分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特指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因其均具有共同的解剖学基础,即与斑块的破损有关,从而提出ACS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