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青 《海南医学》2013,24(17):2651-2652
在无偿献血活动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现象是多见的,经过我们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反应很快会得到改善。我们曾经收治观察的2例女学生献血者,月经后3 d就参加献血,之后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虽然经过常规的护理治疗处理,但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仍没有改善,各种体征恢复非常缓慢。经过24 h的观察治疗处理,她们的血压、心率、脉搏、体温等才恢复正常,一周后头昏、疲倦、乏力等不良表现才逐渐改善。采血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虽然献血者  相似文献   

2.
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 ,无偿献血制度正在我国实行 ,它不仅是爱心的体现 ,也是人道主义的奉献。现在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越来越多 ,我们采取了街头采血车上采血的方式。从 2 0 0 0年 4至 9月 ,共采血 1398人次 ,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2 4人次 ,占献血人次的 1.71%。经对症处理及必要的护理 ,反应者均在数分钟内恢复常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街头无偿献血有不良反应者 2 4例 ,年龄 18~ 5 5岁1 .2 采血方式  采血车上坐式采血 ,一次性塑料采血器 ,每个献血者献血2 0 0ml左右。1.3 献血不良反应  根据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3.
王颖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76-76,77
我们通过分析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多种诱发因素,提出了针对不同诱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护理的重要性。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护理实践和护理观察,对献血者献血前后进行护理。有效减少了献血者的恐惧心理,提高了献血者的满意度。确保献血前后实施有效护理,为献血者队伍的逐渐稳定和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静  于海忠 《中外医疗》2010,29(12):133-1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献血过程中对于献血者的作用。方法针对献血者年龄、职业和文化等不同情况将心理护理恰当的运用于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的整个过程。结果所有献血者均经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其中出现献血反应26例(发生率为1.18%),对于出现献血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后,症状迅速缓解。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消除献血者紧张、忧虑和恐惧等精神因素,使献血反应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员的献血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措施在初次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员中的作用。方法对150名捐献者按机采血小板采集操作程序采血,在献血开始到采血结束的30分钟内,严密观察捐献者的生命体征及献血不良反应等,并在献血过程中适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在所观察的150名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极人员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有26例,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O.8%。结论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人员的心理状态,并能有效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捐献者顺利完成血小板采集,使其建立信心,提高重复献血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临床献血中各种不良反应诱因采取恰当的个体化护理措施来预防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方法:设置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随机挑选200例首次无偿献血者。研究组则根据献血者的现状,做好献血前的心理分析,针对个体化采取不同的疏导方式,减少首次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结果:收集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组在献血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在首次无偿献血群体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减少了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献血者平静接受献血;促进献血者再次献血;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近二年焦作市捐献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案例,探讨和总结临床表现及发生原因,在技术护理、心理护理及献血服务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对策,有效减少了献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安全供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浅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和降低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是提高采供血机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标志,是保护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避免意外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有效降低不规则采血量及血液的报废,更避免由于其引起的负面影响而给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0.
程养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202-203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10月本中心血库2855名献血者,包括工人、农民、军人、干部、学生、其他职业(个体工商户、无职业者等),健康检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服用抗精神病、抗抑郁症、吗啡等使平滑肌松驰的药物,易引起急性尿潴留.笔者采用针刺加艾条熏灸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28例,女4例,年龄64~84岁.其中服吗啡16例,服抗精神病药12例.服抗抑郁药4例.  相似文献   

12.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翼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77-78
目的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随机将8600例献血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00例。两组给予常规预防措施,研究组另给予预防和治疗干预措施,并对两组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数和发生率均降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在3min内恢复正常的比率提高,而在5min、10min内恢复正常的比率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积极做好相关预防和治疗干预工作,对健康适龄公民积极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献血心理与献血不良反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各种献血心理和献血反应的关系,从而保证良好的献血心理,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采取问卷形式650名不同献血心理的献血者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奉献、体检、储蓄三种心理分别做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显著性差异。奉献心理与体检心理的统计X^2=9.25,P≤0.01,奉献心理与储蓄心理的统计X^2=5.61,P≤0.05。结论 奉献心理出现的献血反应远比其他献血心理少。  相似文献   

14.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为面部神经麻痹,有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本证的发生为感受风寒之邪,客于面部经络,使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临床中通过针灸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疗效.因为针灸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加速局部肌肉、神经功能的恢复.结合长期对本病的护理工作实践,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紫杉醇类药物特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要点与护理对策。方法:对74例226次使用紫杉醇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病人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护理。特别是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药物性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和水钠潴留的观察。结朵:过敏反应发生率2.7%,药物性疼痛发生率92.5%,水钠潴留发生率4.0%。结论:紫杉醇类药物除具有与其他化疗药物相似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炎及脱发外,还有其自身特殊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性疼痛及水钠潴留。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使病人顺利完成紫杉醇类药物的化疗。  相似文献   

16.
17.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多因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入袭面部筋脉,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做蹙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停留于病侧齿部之间,病者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1].  相似文献   

18.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尤其与穿剌相关的局部反应[1]。为避免无偿献血给献血者造成损伤,消除献血不良反应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影响,本文对与穿剌相关的局部不良反应的有关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400例使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其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不良反应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思睡、疲乏、流涎、心动过速、头晕、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而流涎、体位性低血压、思睡、疲乏、便秘、头晕等分别与用药时间、年龄、是否初次用药及性别等有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氯氮平治疗时,应认真观察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情况及时给予护理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两种体位献血与献血不良反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5年8月至1996年10月,我们对不同体位献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站无偿献血者7078例,均为初次献血,献血前均按部颁标准查体合格,随机分为两组。A组(平卧位献血组)649例,男454例,女195例;年龄18~50岁,平均33岁。B组(坐位献血组)6429,男4519例,女1910例;年龄18~50岁,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