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129例高血压病合并早期肾损害微量白蛋白尿高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ARB组)43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第二组(CCB组)43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第三组(对照组)43例给予倍他乐克或/和双氢克尿噻治疗;血压达标12个月后,观察及比较各组治疗前、本组治疗前后以及各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病程等比较无差异(P>0.05).尿微量白蛋白数值比较:各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12月后,ARB组和CCB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高于治疗前(P<0.05);ARB组低于CCB组,CCB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均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起到有效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厄贝沙坦保护作用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52例,根据24h尿白蛋白定量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MCA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CA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1)MCA组较NMCA组患者的收缩压(SBP)、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MAU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指标年龄、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本实验中无统计学差异。(2)MCA组较NMCA组患者的IMT、斑块发生率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3)平均IMT和最大IMT与年龄、MAU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EH患者MAU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5.
小儿脑机能障碍,属祖国医学的五迟、五软、拘挛、痴呆及胎痫等证。目前缺乏满意疗法,我们依照钱氏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本病3例,收到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可致多脏器受损,而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特别是早期发现、早期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厄贝沙坦组(150~300 mg/d,n=33)、B组辛伐他汀组(40 mg/d,n=33)选用非洛地平5~10 mg/d降压、C组为联合治疗组(厄贝沙坦150~300 mg/d+辛伐他汀40 mg/d,n=32)。治疗24周,分别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β2微球蛋白(β2-MG)及肝肾功能。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血压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hsCRP、β2-MG均明显下降(P〈0.05),但C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能明显减少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排泄,对肾脏保护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除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外,按常规剂量降糖,试验组加用六味地黄丸口服,10丸/次,3次/d,28d为1个疗程,每3个疗程为1个疗效观察周期。结果:试验组在加用六味地黄丸后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和尿素氮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血压变异性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4例患者均做动态血压监测和微量白蛋白尿检测。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的检出率为55.4%,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便随年龄增大阳性率显著增加。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病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24h动态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随着收缩压变异系数增大,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增加(P=0.002),平均收缩压越大发生率越高(P=0.003),舒张压变异系数与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无相关性(P=0.96)。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与血压变异系数、尤其是收缩压变异系数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强化血糖治疗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强化血糖治疗组(A)30例,对照组(B)30例.A组除给予强化血糖治疗外同时给予凯时静推,B组对血糖要求不严格仅给予凯时静推.上述治疗3w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1)、尿微量白蛋白(UAE).结果 A组3w后UAE明显下降与B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强化血糖治疗可使UAE明显下降,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延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肠炎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卫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8):520-520,F003
笔者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肠炎 ,疗效较好 ,不易复发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1例中男 1 8例 ,女 1 3例 ,年龄 1 8~5 5岁。表现为腹泻 1 8例 ,腹泻及便秘交替出现8例 ,便秘 5例。均经纤维肠镜检查 ,排除肠结核 ,肠癌及克隆病等疾病。2 治疗方法均予六味地黄丸 (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口服 ,1次 8丸 ,1日 3次 ,服 1~ 3瓶不等。3 结 果显效 2 0例 ,占 64 .5 %。有效 8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0 .3 %。4 讨 论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 (制 )、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六味药物组成。方中山药属补益药 ,具有补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4例年龄超过60岁的高血压患者先测定每个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含量,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厚壁厚度(PWT),根据公式测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与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患者收缩压更高、舒张压更低、脉压更大,并且左室重量指数明显升高。结论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即早期的肾脏损害与高血压左室肥厚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宋代的钱乙《小儿药证直决》。50年代逐渐用于内科的糖尿病,目前已被临床广泛的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它的治疗效果受到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的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具有:1、对脾脏抗体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均具有增强作用。2、有提高巨噬细胞功能,增强体液免疫作用。3、有增强机体免疫调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正> 1 临床资料 病例:张× 女性,40岁,已婚,农民。体质柔弱。自述,带下良久,久治而不愈,特来求治。诊视:脉束细弱,面色少华,舌质淡薄,饮食无味,身倦神疲,夜间多梦,时有梦遗。腰酸腿软,头目眩晕,带下稀薄亦无臭味。 中医辨症:为情欲过纵所致之阴亏液损,日久带脉管策无力,精液之随意走泄,虽见似带,实乃精液,不加思辨,随意用药终难取效。今用六味地黄为之培补肾阴,可固液涩精,滋水含木能以养育真阴;阴得滋养液可存固,液无窍夺,神可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高血压患者 5 8例 ,平均年龄 63 19± 3 62岁。尿白蛋白排泄率在 3 0~ 3 0 0mg/ 2 4h定为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按PP≤ 5 5mmHg ,5 6~75mmHg ,PP >75mmHg分为三个组 ,比较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结果 三组中随脉压增高 ,尿白蛋白排泄率依次增高 ,分别为 12 5 4± 9 18mg/ 2 4h、2 3 0 9± 11 5mg/ 2 4h、2 9 97± 5 2 5mg/ 2 4h ;三组的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分别为 13 6%、2 5 %、5 0 %。二者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脉压、收缩压与UAE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 671和 0 5 74,P <0 0 0 1。舒张压与UAE呈弱的负相关 ,r =-0 .2 43 (P <0 0 0 1)。结论 三组中 ,随着脉压的升高 ,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均相应升高 ,脉压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稍强于收缩压。脉压增大是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利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84-84
目的:观察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尿蛋白测定用试纸法,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正常对照组78例,尿微量白蛋白检出2例,阳性率占2.5%.高血压组62例,尿微量白蛋白检出22例.结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肾病出现之前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肾脏功能能及早进行保护与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情况,进而控制潜在的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方法:选取1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分别测其晨尿中mALB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IDDM患者尿中mAL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尿中含量(P〈0.01)。结论:NIDDM患者尿中mALB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尿中mALB含量,其mALB增高的阳性率为34.2%(41/1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量白蛋白尿对2型糖尿病患死亡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伴有或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进行回顾性对照观察。了解其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结果: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5年死亡率为30.6%。其中心脑血管病占68.3%,而白蛋白尿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5年死亡率为10.1%,心脑血管病占36.4%。结论: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死亡率显升高,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显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LB)的影响因素。方法 291例T2DM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119例和正常白蛋白尿(NAU)组172例。比较两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肌酐等指标,分析与U-ALB相关的指标。结果两组性别、BMI、舒张压、HbA1c、FBG、HDL、LDL、TC、TG和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AU组较NAU组年龄大、病程长、收缩压和尿酸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龄、病程长、收缩压高和高尿酸是T2DM患者U-ALB的相关因素,积极干预控制尿酸和血压,有利于减少和延缓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