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REM)复合丙泊酚在门诊肠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0例门诊肠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诱导先静注氯胺酮1.0mg/kg,2分钟后K组(对照组)用微量泵静注丙泊酚2.0mg/(kg·h) 氯氨酮2.0mg/(kg·h);R组(观察组)微量泵静注丙泊酚2.0mg/(kg·h) REM4.0μg/(kg·h)。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效果满意率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REM复合丙泊酚麻醉时间效果可靠,能够满足门诊手术的要求,但要注意静脉注射静脉注射REM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方法:110例择期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氯胺酮0.5mg/kg静脉注射开始手术,胎儿娩出断脐后丙泊酚1~2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辅助药。结果: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及探查关腹时镇痛、镇静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点无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在硬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时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辅助药应用。  相似文献   

3.
韩玉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083-2083
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在小儿阻滞麻醉中的效果确切,运动阻滞程度较低。加用氯胺酮可显著延长其镇痛时间。罗哌卡因用于年长儿持续硬膜外阻滞的推荐剂量为0.4mg/(kg.h)。罗哌卡因在新生儿及婴儿中的清除率降低,持续硬膜外阻滞时应适当降低剂量,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辅助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辅以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入丙泊酚和芬太尼应用于乳腺癌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全麻组(A组)30例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30例。B组选T3/4或T4/5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0.375%罗哌卡因,阻滞平面控制在C6~T8,30 min后微泵持续静脉注入丙泊酚200 mg+芬太尼0.1 mg混合液,入睡后均面罩吸氧;A组:先给予静注芬太尼2~4μg/kg,丙泊酚1.5~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调节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使PETCO2维持在30~35 mmHg,微泵持续静注芬太尼、丙泊酚及静脉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两组BP、HR和SPO2的变化,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及芬太尼的用量,清醒后了解患者术中的知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在安静睡眠状态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躁动现象,整个手术过程SPO2〉98%。B组丙泊酚和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苏醒快于A组(P〈0.05),血压和心率比A组更平稳(P〈0.05)。结论丙泊酚加芬太尼辅助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且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术中镇静药物运用的效果。方法:甲状腺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颈丛阻滞麻醉完善后:I组(丙泊酚组n=20),先注射丙泊酚0.6mg.kg-1,随后用微量注射泵以2mg.kg-1.h-1持续输注;Ⅱ组(丙泊酚+氯胺酮组,n=20,先注入丙泊酚0.3mg.kg-1、氯胺酮0.6mg.kg-1,随后以1.5mg.kg-1.h-1、氯胺酮以0.3mg.kg-1.h-1持续输注;Ⅲ组(哌潜啶+异丙嗪组,n=20)一次性静滴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观察呼吸、循环变化及镇静程度、配合评分、术后对手术过程有无记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Ⅰ、Ⅱ组对呼吸的影响较小,3~5m in后患者就能入睡。I、II组镇静评分2~5级的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5级深度镇静达30%,术中无不良记忆,Ⅰ组68%,Ⅱ组93%,Ⅲ组30%;术后恶心呕吐Ⅰ组15%,Ⅱ组5%,Ⅲ组30%。Ⅱ组对循环影响最小,而Ⅲ组的呼吸抑制最明显且持续时间最长。结论: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能够起到镇静、遗忘和辅助麻醉作用;尤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0.3%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用于-8-q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泌乳与肠胃排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愿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妇60例为I组(甲磺酸罗哌卡因组),不愿意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按需肌注哌替啶60例为Ⅱ组(对照组)。I组术后连接恒速镇痛泵(2mL/h)持续注入0.3%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氯胺酮100mg、舒芬太尼50仙克,氟哌碇2.5mg复合液100mL;II组术后按需要肌注哌替啶(1mg/kg)镇痛。观察术后48h内的镇痛、镇静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及恶心呕吐、泌乳时间、肠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及镇静评定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初乳时间和肠排气时间I组明显短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3%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和氟哌啶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良好,有利于产妇的泌乳与射乳,有利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舒适性.方法 100例择期剖宫产术患者随即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氯胺酮0.5mg/kg静脉注射至2min后开始手术,胎儿娩出断脐后给予丙泊酚1.5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辅助药.结果 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及探查关腹时镇痛,镇静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在硬膜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时,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辅助药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联合丙泊酚(propofol)用于重症监护室(ICU)中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后带气管导管进入ICU继续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组均给予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剂量为0.30μg/(kg.h)。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组(简称A组)先于10 min左右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注右美托咪定,维持量为0.10-0.20μg/(kg.h),同时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0.10-0.30μg/(kg.h)。右美托咪定组(简称D组)先用10 min静注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0μg/kg再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剂量为0.30-0.60μg/(kg.h)。丙泊酚组(简称P组):先静注丙泊酚0.3-0.6 mg/kg,注药时间60 s,然后以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维持剂量为0.30-1.20 mg/(kg.h);3组均采用Ramsay分级标准,调整剂量使患者Ramsay评分控制在Ⅲ-Ⅳ级。分别记录起效时间,维持镇静的剂量,药物对呼吸、循环(RR、SPO2、HR、MAP)等的影响,苏醒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3组药物均能达到ICU病人所需的镇静效果。A组较P组循环波动少、丙泊酚用量少。患者谵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D组右美托咪定用量少,两组在心率、血压、呼吸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所需时间:P组与A组、D组相比,拔管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满意,减少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的用量,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呼吸抑制,不良反应低,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9.
王冬才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08-1509
目的:观察丙泊酚及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120例3~8岁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辅助镇静组(A组,n=60),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镇静组(B组,n=60)。椎管内阻滞成功后,A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0mg/(kg.min)],B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3.2mg/(kg.min)+0.8mg/(kg.min)]镇静。维持术中镇静/警觉评分(OAA/S评分)>3分。观察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低氧、气道梗阻及术后出现精神症状发生率。结果:A组呼吸抑制、低氧及气道梗阻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较单独丙泊酚在小儿椎管内麻醉中镇静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0.
谢红春 《西部医学》2005,17(2):141-141,143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 (REM)复合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0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1 5例。诱导先静注氯胺酮 1 .0 mg/kg,2 min后 A组 (对照组 )用微量泵静注丙泊酚 2 .0 mg/kg/h+氯胺酮 2 .0 mg/kg/h;B组 (观察组 )微量泵静注丙泊酚 2 .0 mg/kg/h+REM4 .0μg/kg/h。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效果满意率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不良反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REM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可靠 ,能够满足门诊手术的要求 ,但要注意静注REM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小儿静脉泵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丙泊酚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本文将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微量泵复合麻醉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行疝囊结扎修补术、隐睾还纳术、骨折切开复位术的ASAⅠ~Ⅱ级患儿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11岁,体重12.6~35kg。分为丙泊酚—氯胺酮(PK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30例,两组间年龄、体重无统计学差异。1.2方法术前30min常规肌注鲁米钠和阿托品。PK组予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2mg/kg,K组予氯胺酮2mg/kg,均在1min内匀速静注。然后,PK组予丙泊酚40.2~51μg/(kg.m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诊手外伤患者在局部麻醉或臂丛麻醉期间辅助应用丙泊酚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ASAⅠ -Ⅱ级急诊手外伤患者 12 0例 ,分为局部麻醉组和臂丛麻醉组各 6 0例。每组又随机分为 3个亚组 ,每组 2 0例。Ⅰ组 :单纯局麻组 ;Ⅱ组 :局麻后给予哌替啶 0 .7mg/kg、氟哌啶醇 0 .0 7mg/kg静注 ;Ⅲ组 :局麻后给予丙泊酚负荷量 1.5mg/kg +维持量 3mg/ (kg·h)静脉泵注 ;Ⅳ组 :单纯臂丛麻醉组 ;Ⅴ组 :臂丛麻醉后给予哌替啶 0 .7mg/kg、氟哌啶醇 0 .0 7mg/kg静注 ;Ⅵ组 :臂丛麻醉后给予丙泊酚负荷量 1.5mg/kg +维持量 3mg/ (kg·h)静脉泵注。以Ramsay评分法记录镇静深度。结果 Ⅲ组与Ⅰ、Ⅱ组 ,Ⅵ组与Ⅳ、Ⅴ组相比 ,给药后各时段病人的镇静分值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急诊手外伤手术患者在局部麻醉或臂丛麻醉下辅助应用丙泊酚 ,可很快使病人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烦躁不安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王柏磊  叶雨 《河北医学》2012,(11):1605-1607
目的:评价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为危重病人镇静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分别给予负荷量后改为维持量。丙泊酚组先静注丙泊酚1.0mg/kg行镇静诱导,再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注,咪唑安定组先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镇静诱导,再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注,两组均根据Ramsay分级标准,通过调整用量控制患者于Ramsay评分Ⅲ-Ⅴ级。分别记录起效时间,维持镇静的剂量及苏醒时间,停药后再入睡和恶心等情况及两组药物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均能达到ICU病人所需的镇静效果。丙泊酚组较咪唑安定组苏醒时间快,且苏醒后再入睡和恶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咪唑安定。但丙泊酚组镇静期间有心率减慢、低血压的情况。结论:丙泊酚的镇静作用优于咪唑安定,但需长时间镇静、心血管功能较差或不全的患者更宜用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14.
王柏磊  叶雨 《河北医学》2012,18(11):1605-1607
目的:评价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为危重病人镇静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分别给予负荷量后改为维持量.丙泊酚组先静注丙泊酚1.0mg/kg行镇静诱导,再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注,咪唑安定组先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镇静诱导,再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注,两组均根据Ramsay分级标准,通过调整用量控制患者于Ramsay评分Ⅲ-Ⅴ级.分别记录起效时间,维持镇静的剂量及苏醒时间,停药后再入睡和恶心等情况及两组药物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均能达到ICU病人所需的镇静效果.丙泊酚组较咪唑安定组苏醒时间快,且苏醒后再入睡和恶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咪唑安定.但丙泊酚组镇静期间有心率减慢、低血压的情况.结论:丙泊酚的镇静作用优于咪唑安定,但需长时间镇静、心血管功能较差或不全的患者更宜用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观察比较它们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12 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氯胺酮全身麻醉组(PK组) ,n =6 0 ;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组(RO组) ,n =6 0。PK组:丙泊酚-氯胺酮以质量比2∶1配成混合液(PK液) ,切皮前,先给予丙泊酚1.5mg/kg ,缓慢静脉注射,5min后给予氯胺酮1.5mg/kg ,缓慢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按丙泊酚剂量以每小时4mg/kg~8mg/kg微泵输注PK复合液,按需调整给药速度。RO组:①先行斜角肌间臂丛阻滞:注入0 .33%罗哌卡因15ml~2 0ml;②再行颈深、浅神经丛阻滞:分别注入0 .33%罗哌卡因4ml和5ml。结果:PK组麻醉效果优为6 0例(占10 0 % ) ,术中血压、心率平稳,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 )均在94 %以上,术中无呕吐及呼吸抑制等情况。RO组:麻醉效果优为5 1例(占85% ) ,良为9例(占15 % ) ,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1例,喉返神经阻滞3例,术中出现血压升高7例、心率加快7例,SpO2均在94 %以上,术中无呕吐。PK组麻醉效果优于RO组。结论:PK组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优于RO组,副作用少。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是一种安全、简便,麻醉效果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同期与传统的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相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40例切痂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组(Ⅰ组n=20)和氯胺酮-羟丁酸钠全麻组(Ⅱ组n=20)。全部病例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3mg/kg、阿曲库铵0.3-0.5mg/kg做诱导插管,然后Ⅰ组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4~6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氯胺酮1-2mg/kg维持。Ⅱ组微泵持续注射氯胺酮1-2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羟丁酸钠80-100mg/kg。分别记录2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循环稳定;而Ⅱ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用于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氯胺酮羟丁酸钠麻醉。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②方法 将 78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儿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6例。氯胺酮组术中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 1 .0 0~ 1 .50mg/kg维持和加深麻醉 ;罗哌卡因组骶部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 1mL/kg(2 .5~ 3 .0g/L) ;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骶部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 1mL/kg(2 .5~3 .0 g/L) ,氯胺酮 0 .2 5mg/kg。采用修改的客观疼痛评分法 (OPS)评定术后的镇痛效果 ,Ramsay法评定术后镇静效果。③结果 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术后 1、4、1 2、2 4hOPS评分明显低于氯胺酮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5 .960~31 .555 ,q=4.72 6~ 1 0 .0 95 ,P <0 .0 1 ) ;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术后 1 2、2 4hOPS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 ,差异有显著性 (q =6 .699、3 .42 5 ,P <0 .0 5、0 .0 1 )。氯胺酮组术后 1 2、2 4hRamsay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2 0 .41 1、2 7.845 ,q =7.657~ 9.699,P <0 .0 1 )。 ④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骶部硬膜外注入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好 ,安全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注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门诊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处理组在30 s内分别静注氯胺酮1~1.5 mg/kg和异丙酚1~1.2 mg/kg诱导后,继以微量泵将两者混合液按异丙酚4 mg/(kg.h)和氯胺酮2 mg/(kg.h)的起始速率连续静脉输注维持。对照组在30 s内静注氯胺酮2 mg/kg诱导后,并用微量泵以2~4 mg/(kg.h)的速率连续输注维持,观察并记录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时间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处理组的SBP、DBP和HR变化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处理组的麻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静注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能有效地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9.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液在门诊肠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REM)复合丙泊酚在门诊肠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0例门诊肠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诱导先静脉注射氯胺酮1.0mg/kg,2min后K组(对照组)用微量泵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h)+氯胺酮2.0mg/(kg.h);R组(观察组)微量泵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h)+REM 4.0μg/(kg.h)。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效果满意率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M复合丙泊酚麻醉时间效果可靠,能够满足门诊手术的要求,但要注意静脉注射REM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于建芳  谷青 《中外医疗》2007,26(20):23-24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削痂植皮病人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择烧伤病人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15mg/kg+氯胺酮1.5mg/kg(Ⅰ组),丙泊酚2mg/kg+氯胺酮1.5mg/kg(Ⅱ组),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mg/kg+氯胺酮1.5mg/kg(Ⅲ组),继而给予氯胺酮和丙泊酚维持,分别记录麻醉诱导期HR、MAP、BIS变化、各组清醒时间以及术中有无知晓,术后有无精神症状和噩梦现象.结论 咪唑安定和丙泊酚都能有效地预防氯胺酮引起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及精神症状,咪唑安和丙泊酚复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减少用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