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春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22-62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分娩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等的影响。方法以孕产妇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由专职护理组对114例孕产妇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组在围生期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激励式的心理干预。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孕产妇明显消除了恐惧心理,产后病率多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分娩进展有积极影响,能够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指导和护理.方法 以2009年我院临床孕产妇120例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孕产妇加强心理指导与护理及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结果 剖宫产减少,引导自然分娩率增加,产程缩短,产后出血率下降.结论 对临床孕产妇进行恰当的心理指导和护理,能够使孕产妇心身愉悦,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缩短产程,提高产科质量,协调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产时保健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正常初产妇1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干预组孕产妇在围产期间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临产后由1位护士全程负责并陪伴分娩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护理,临产后常规观察,按传统轮班制助产模式护理.比较2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有效的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孕产妇心理护理干预及其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114例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程、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等。方法:以孕产妇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对114例孕产妇在围产期间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并观察在分娩前、中、后几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孕产妇明显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其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产后病率、母乳喂养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48例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同时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后3d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行针对性产科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妊娠结局,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情况并改善其产后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产妇心理影响的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高危妊娠孕产妇5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心理状况良好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产时和产后均对2组孕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即对于患者进行心理方面指导,缓解其情绪,并在分娩进行的过程中,及时观察其情况,施加以有效干预等。对比分析2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的为96%,对照组为7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4小时出血(304±33)mL,对照组产后24小时出血(386±45)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时及产后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分娩时间和孕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同时也有助于显著地提高孕产妇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产时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正常初产妇1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干预组孕产妇在围产期间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临产后由1位护士全程负责并陪伴分娩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护理,临产后常规观察,按传统轮班制助产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久秀  余红君 《西部医学》2013,25(5):789-790,79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40例临产初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心理感受、分娩方式及各产程时间。结果心理护理组产妇心理感受、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正确的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能明显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了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且可显著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孕产妇的心理需求,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后护理的方法.方法随机将60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先用自设的问卷调查孕产妇的心理需求,然后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准备,实验组根据孕产妇的心理需求,应用信息疗法、认知疗法、松弛疗法等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心率、血压变化及24小时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分析生物学指标和心理学指标.结果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缩短,心率、血压稳定,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焦虑抑郁分值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心率疗法对分娩具有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的作用,提示应用心理干预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提供情绪支持,可以减少产妇的痛苦,缩短产程,利于产后恢复,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程、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随机筛选孕产妇57例为观察组,在围生期实施全方位心理干预措施;另随机筛选孕产妇52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明显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其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盖厚荣 《吉林医学》2012,(31):6897-689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将做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后,孕产妇乙肝携带者的不良心理症状明显下降,心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对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实施心理指导护理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较准确实施护理干预对策,缓解孕产妇恐惧与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孕产妇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术后排尿、排便、出院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及心理状况改善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术后排尿、排便、出院时间和产后出血量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前,两组孕产妇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37.2±4.0)分低于对照组(48.9±2.4)分,SDS评分(35.7±5.6)分低于对照组(45.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改善手术室剖宫产孕产妇的不良情绪,缩短排尿、排便和住院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孕产妇的心理需求,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后护理的方法。方法随机将102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先用自设的问卷调查孕产妇的心理需求,然后对照组按妇产科常规观察产程、胎心音、间隙吸氧、观察24小时出血量等常规护理,试验组根据孕产妇的心理需求,应用信息疗法、认知疗法、松弛疗法等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心率、血压变化及24小时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分析生物学指标和心理指标。结果试验组第一、第二产程缩短,心率、血压稳定,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焦虑抑郁分值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对分娩具有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的作用,提示应用心理干预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提供情绪支持,可减少产妇的痛苦,缩短产程,利于产后恢复,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5.
刘薇 《当代医学》2011,17(21):130-131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及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模式可缓解剖宫产产妇焦虑、恐惧和急躁的情绪,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王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36-4438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产妇心理护理指导对分娩以及孕产妇情绪的影响。方法 208例单胎头位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产妇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指导。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过程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分娩疼痛程度、抑郁、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过程出血量、产后病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抑郁及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围生期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和母婴健康,有利于减轻孕产妇分娩的痛苦,改善其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产科护理的30例为对照组,其余6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及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模式可缓解剖宫产产妇焦虑、恐惧和急躁的情绪,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对产程、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迎泽区棉花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产前检查并在迎泽区产科医院实施分娩的12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孕产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护理;观察组60例孕产妇在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护理基础上,接受全系统分娩方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明显消除了紧张、害怕心理及焦虑情绪,产后出血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孕产妇建立积极心态,鼓励孕产妇参与到分娩决策中,可以增加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新生儿质量,达到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循证护理在临产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临产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12月妇产科中756例临产产妇作为观察组,2008年1~12月712例临产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对两组临产产妇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的临产产妇剖宫产率明显降低,阴道自然分娩率增高,产程缩短,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均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可以更好地减轻或消除孕产妇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为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使临产产妇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提升了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头位、足月、无严重内外科并发症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0例,分别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并观察在分娩前、中、后多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通过观察产妇的心理反应,采取及时正确的心理护理对策,消除了产妇的恐惧紧张情绪,顺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病率、母乳喂养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对临产后产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能显著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