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患者颅外段颈内动脉(ICA)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住院患者76例,分为三组:高血压病组26例,2型糖尿病组25例,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25例;均进行颈部螺旋CT和头颅CT、MRI检查.结果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ICA重度狭窄(19例)较单纯高血压病组(10例)及单纯糖尿病组(10例)严重(P<0.05);三组患者中ICA重度以上狭窄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者(100.0%:24.3%)(P<0.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存在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止性脑梗死(SCI)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对血管性痴呆和非痴呆病人各126例进行CT或MRI检查,比较两组SCI的发生状况。结果 VD组中发现SCI 53例(42.1%),非痴呆组中发现SCI 22例(17.5%),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CI与V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与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比较4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和40例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和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入院时收缩压> 140mmHg(1 mmHg≈0.133kPa)12例;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收缩压>140 mmHg24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合并颈内动脉狭窄率70%,狭窄程度0.6016;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合并颈内动脉狭窄率32.5%,狭窄程度0.3984.结论 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较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血压偏低,存在低灌注因素引起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分水岭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智灵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功能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认知功能评价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VD患者分为老智灵组(39例)和银杏制剂组(32例);对照组为26例中枢神经系统非器质性疾病患者;测定患者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膜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改变.结果老智灵组、银杏制剂组治疗前MMSE(10.64±1.98,12.36±1.46)、ADL(62.37±6.46,60.80±8.25)评分与对照组(MMSE28.12±1.30,ADL25.35±4.40)有显著差异,治疗后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前PAF、PAdT、PAgT和GMP-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结论VD患者血小板激活因子和血小板功能亢进,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有关;老智灵口服液可显著改善血小板功能,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方法 对45例患者进行头颈64排CT血管造影(CTA)及经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 CTA检查45例TIA患者中40.例颅内外共116支动脉狭窄或闭塞,总异常率为88.9%,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61.1%高于颅外动脉38.9%,颅外动脉狭窄中以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狭窄最多44.4%,颅内动脉狭窄中以ICA颅内段狭窄最多32.3%,频发(发作频率≥2/d)及短时程(发作持续时间在1h以内)患者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率(74.2%)高于非频发组及长时程(发作持续时间≥1 h),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TCD异常75.6%,占CTA异常的94.4%,TCD血流速度增快85支,较CTA65支多;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6例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共35支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中椎动脉狭窄或闭塞7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检出率低于CTA,对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检出率远低于CTA.结论 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及斑块发生率高,CTA检查显示动脉狭窄或闭塞异常率为88.9%,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高于颅外动脉,频发及短时程患者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率高于非频发组,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结局与Willis环的解剖变异的关系.方法 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诊断为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20例,单侧和双侧各1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和非大面积脑梗死组.分析其Willis环变异情况.结果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组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者前、后循环完整率分别为37.5%(3/8)、12.5%(1/8),明显低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结局与Willis环的变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单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脑灌注成像及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该院确诊为单侧ICA/MCA中度以上狭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将对侧颈内动脉系统无血管狭窄或仅存在轻度狭窄作为对照组,行颅脑CT灌注成像(CTP)及同步CT血管造影(CTA)检查,比较两组脑灌注成像参数[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狭窄率50%~69%,n=35)、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99%,n=23)和完全闭塞组(狭窄率100%,n=16),比较不同血管狭窄程度患者的TTP、MTT、CBV、CBF,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TP、MTT、CBV、CBF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MTT、TTP长于对照组,CBV、CBF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闭塞组单侧ICA/MCA狭窄患者MTT、TTP长于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CBV、CBF低于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单侧ICA/MCA狭窄患者MTT、TTP长于中度狭窄组,CBV、...  相似文献   

8.
严小兰 《当代医学》2021,27(19):99-101
目的 探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MRI高信号血管征(HVS)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头颈部CT血管成像(CAT)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n=75)与对照组(n=33).观察组为有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对照组为无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均给予MRI、CTA检查.比较各组患者HVS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HVS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组HVS阳性检出率与双侧颈内动脉狭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内动脉狭窄100%患者HVS阳性率、HVSⅡ级率均高于颈内动脉狭窄99%~75%、74%~50%、<50%(P<0.05).HVS阳性率、HVSⅡ级率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846、0.813,P=0.001、0.007).结论 ACI患者HVS阳性及HVS阳性率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可为临床预测、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智灵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血小板功能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认知功能评价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VD患者分为老智灵组 ( 3 9例 )和银杏制剂组 ( 3 2例 ) ;对照组为 2 6例中枢神经系统非器质性疾病患者 ;测定患者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血小板粘附率 (PAdT)、血小板聚集率 (PAgT) ,血小板膜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的改变。结果老智灵组、银杏制剂组治疗前MMSE( 10 .64± 1.98,12 .3 6± 1.46)、ADL( 62 .3 7± 6.46,60 .80± 8.2 5 )评分与对照组 (MMSE2 8.12± 1.3 0 ,ADL2 5 .3 5± 4.40 )有显著差异 ,治疗后显著改善 ;两组治疗前PAF、PAdT、PAgT和GMP 14 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显著改善。结论VD患者血小板激活因子和血小板功能亢进 ,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有关 ;老智灵口服液可显著改善血小板功能 ,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血管性痴呆(VD)与血浆性激素及局灶脑血流量(rCB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1例男性VD患者血浆雌二醇(E2)、孕酮(Prog)、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酮(T)、的含量变化,采用133Xe吸入法测定rCBF变化.结果脑梗死痴呆组、脑梗死非痴呆组E2水平较对照组均有降低,痴呆组E2水平较非痴呆组降低更明显.两组Prog,PRL,FSH,LH和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脑梗死痴呆组、脑梗死非痴呆组rCBF较对照组均有降低,痴呆组rGBF较非痴呆组降低更显著.结论血浆E2水平降低,则rCBF下降愈严重,VD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颈内动脉颅外段(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时颅内侧支的开放情况,从而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美国麦迪根500M经颅多普勒(TCD)检测1997—2005年已经明确诊断的72例ICA重度狭窄(大于90%)或闭塞,且颞窗良好者的颅内侧支开放情况,72例分为两组,A组(47例):有2条以上侧支开放;B组(25例):只有1条侧支开放。两组经过跟踪治疗及随访,发现预后有显著性差异。结果:ICA重度狭窄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不仅与狭窄程度有关,还与侧支代偿情况有直接的关系。结论:对于I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应用TCD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脑梗死住院患者,选VD组(106例)和非痴呆脑梗死组(20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Hcy水平,并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速检表对VD组患者进行痴呆程度分类,分析痴呆程度与Hcy之间的关系。结果:VD组的Hcy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并且痴呆程度与Hcy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VD有关,检测并控制Hcy水平可能预防血管性痴呆或者减轻痴呆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单侧颈内动脉(ICA)狭窄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不对称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单侧ICA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均完成常规头颅磁共振检查和CT血管成像检查。利用3D Slicer软件定量分析EPVS体积。按照ICA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闭塞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三组, 比较患者ICA狭窄同侧和对侧的EPVS体积。计算基底节区EPVS(BG-EPVS)和半卵圆中心EPVS(CSO-EPVS)的不对指数(AI), 将AI≥0.2的患者纳入EPVS不对称组, 其余为EPVS对称组, 比较组间单侧ICA狭窄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与BG-EPVS不对称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2例患者, 年龄(70±10)岁, 其中男性96例, 女性26例, 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组81例(重度狭窄46例, 闭塞35例), 中度狭窄组41例。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组患者的BG-EPVS体积...  相似文献   

14.
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回顾性比较 5 9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与同期住院治疗的 5 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总胆固醇、血糖、血纤维蛋白原、血压及脑血管狭窄有无差异。结果 :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狭窄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进展组高血糖 40例 ( 67 80 % ) ,对照组高血糖 16例 ( 3 2 0 0 %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进展组高血压 3 2例( 5 4 2 4% ) ,对照组高血压者 16例 ( 3 2 0 0 % ) ,两组比较经 χ2 检验差异显著 (P =0 .0 2 )。进展组 5 2例为颈内动脉狭窄 ,对照组 3 6例为颈内动脉狭窄 ,进展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明显多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1)。进展组年龄、性别、血总胆固醇、血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血总胆固醇、血糖、血纤维蛋白原、血压及脑血管有无狭窄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病×脑血管狭窄、糖尿病、脑血管狭窄三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 ( P <0 .0 5 ) ;且高血压与脑血管的狭窄有协同作用 ( P =0 0 1)。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且高血压病与脑血管狭窄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单侧ICA起始部狭窄≥70%的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者18例(症状组),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者21例(无症状组),观察2组患者Willis环、侧支血管管径情况,分析单侧ICA重度狭窄患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与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症状组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ICA狭窄程度大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患者侧支血管代偿功能显著低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患者Willis环前环完整率为72.2%(13/18),后环完整率为61.1%(11/18);无症状组患者前环完整率为95.2%(20/21),后环完整率为90.5%(19/21);症状组患者Willis环前、后环完整率显著低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患者前、后环变异率分别为27.8%(5/18)和38.9%(7/18),无症状组患者前、后环变异率分别为4.8%(1/21)和9.5%(2/21),症状组患者Willis环前、后环变异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患者前交通动脉管径显著小于无症状组(P<0.05),2组患者后交通动脉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lis环的侧支代偿能力与Willis环变异与否及前、后交通动脉管径有关;Willis环代偿功能差是ICA重度狭窄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人痴呆的病种分类,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108例老年人(60岁以上)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神经心理、MRI检查,总结各种痴呆的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108例老年人痴呆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5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40例,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8例;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和MD组中分别为45例和8例;神经系统局灶征在AD组中无,VD和MD组分别为48例和5例;影像学变化VD组多发性脑梗死45例,AD组全部有脑萎缩,MD组全部有脑萎缩和腔隙性脑梗死;3种痴呆均存在记忆力障碍.结论:①老年人痴呆以VD最多见,AD次之;②老年人痴呆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变化;③老年人痴呆的诊断要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再根据VD、AD、MD的标准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烷B2(TXB2)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34例VD病人和30例卒中后非痴呆病人的血浆TXB2水平。结果VD组血浆TXB2水平为(109.21±48.65)ng/L,而非痴呆组血浆TXB2水平为(86.64±33.45)ng/L,VD组显著高于非痴呆组(t=2.04,P<0.05)。卒中后服用阿司匹林病人的血浆TXB2水平低于卒中后不服用阿司匹林病人(t=2.38,P<0.05)。结论血浆中高血栓烷水平可能是VD发病的危险性因素之一,而阿司匹林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基础护理及家庭预防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功能恢复效果。方法:观察脑卒中病人190例,以DSM-IV作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VD组和非VD组,将纳入VD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加强基础护理及家庭预防,同时给予临床治疗。结果:两组愈显率比较:分别为66.7%和40.0%。经统计学分析,X2=4.239,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ADL评分62.24±11.60,明显高于对照组53.72±13.6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庭护理及预防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可取得显著的功能恢复效果,临床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血管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减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从而减少脑卒中致残致死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脑部主要供血动脉(颈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70%(包括动脉闭塞)的患者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DSA检查结果分为重度狭窄组33例、闭塞组41例,并对病变血管分布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中颈内动脉狭窄率(48.5%、58.5%)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动脉狭窄率(15.1%、2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因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为主要因素,冠心病在两组中所占比例(15.2%,2.4%)均较低.4.两组从症状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侧枝形成对比闭塞组明显高于狭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系狭窄发生率高于椎基底动脉系,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脑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侧枝循环的形成可明显改善预后,对是否行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颈动脉彩超检查对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观测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检查的颈动脉硬化患者120例,将65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55例非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厚情况、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和斑块检测情况,以及颈总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MT增厚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测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者22例,颈内动脉闭塞者1例,占35.4%,对照组患者检测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者4例,占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内动脉EDV、PSV参数和颈内动脉AT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颈内动脉RI、PI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流壁切应力值分别为(12.98±3.052)和(10.61±4.072),TC值分别为(4.85±0.87) mmol/L和(5.34±0.74)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能够有效帮助医生确诊,为疾病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