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精神病医院是患者康复治疗的庇护所,理论上讲应该比院外的社会更安全,然而它却是精神异常,行为突发人群聚集的高压密闭场所,随时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暴力事件,而专门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医院所发生的暴力趋同于社会中任何其他地方的暴力,后果同样不堪设想。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研究发现,作为与精神病患者接触最频繁的护理工作者,其遭受暴力攻击也是最频繁的[1],研究[2]发现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高达81.8%,护士最常用的应对方式前  相似文献   

2.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长时间承受着外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暴力伤害。据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率为98.47%[1],而从事该专业的护士几乎每人都受到过伤害。受暴力攻击强度依据Fottvell三级分类法[2],一级:未造成伤害;二级:造成轻度躯体伤害;三级:造成严重躯体伤害。护士遭遇二级身体暴力攻击占86.32%,受伤部位以头部、四肢、躯干为主,受伤性质以抓伤、咬伤(特别与女患者接触)、敲击软组织损伤比例高[3]。在临床工作中,如能正确采用适当的防护技巧,可有效增强护士自身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暴力技能培训提高精神科护士暴力防范应对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180名精神科护士设为研究组,对其开展暴力技能培训,另选取开展暴力技能培训前的100名精神科护士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暴力行为处理能力、暴力事件发生率、护士受伤程度、护士心境情况。结果:研究组暴力沟通技能、暴力评估技能、暴力操作技巧能力、暴力处置配合能力、暴力自我防护能力等暴力行为处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受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简明心境量表(PD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护士开展暴力技能培训可有效提升其暴力防范应对能力,减少暴力事件,降低护士受伤程度,并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暴力攻击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类人群中,其中精神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因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而倍受关注[1-3].Large等[3]荟萃分析报道了首发未治精神病患者所有程度的攻击行为发生率为34.5%,其中严重攻击行为约占一半(16.6%),导致严重的永久的身体伤害的攻击行为发生率为0.6%.住院精神患者暴力攻击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直接影响着患者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增加了强制医疗措施如约束、隔离等的使用,并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对住院精神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及时预测、预警及干预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精神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本文旨在对精神疾病患者相对集中的群体——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预测、干预及管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帮助精神科临床工作者更好地掌握精神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熟悉暴力攻击行为的预测、干预及管理策略以尽可能减少其发生及减轻发生后产生的不良后果.相信对我国其他科室及医院患者的攻击行为的预测、干预及管理策略也有启示.  相似文献   

5.
詹琴华  朱琴芳  金彬彬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84-2385,2412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工作6年内护士受患者暴力攻击及应对状况、防攻击学习和应用的现状,以便给构筑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安全的工作环境提供理论帮助.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工作6年内的护士54人进行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护士中遭受过暴力46人,发生率为85.19%.其中工作2~3年的护士最易受到暴力攻击(P<0.05).受调查护士认为防攻击学习有必要占88.80%,认为现行的防攻击学习不够占72.12%.结论: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现行的防攻击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制定更合理的防攻击学习理论,以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遭受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了2009年9月到2010年9月间病人攻击护士的案例.归纳精神科住院病人伤害护士的工作年限,年龄,受攻击的方式,攻击原因,以及病人住院时间等.结果 我院精神科住院部护士有52人,1年间受过攻击的护士达30个,受攻击次数达44次,受攻击的原因与患者受病态支配、保护约束、环境因素、护士服务态度、护士个子矮小、工龄短、资历浅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 应加强护士技能培训、重视新入院精神病患者暴力危险因素的评估、合理排班、提高安全防范及防范措施、多收男护士、加强对患者的病情控制等,以减少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暴力行为,是精神科病房的一种特殊暴力现象,它不受社会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的约束,对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有着直接威胁,也是引发医疗纠纷乃至医院与社会家庭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减少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暴力事件,我们对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洛阳市股份制医院护士经历医院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和医院暴力事件发生时的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为医院场所暴力调查问卷的修订版,调查洛阳市10所股份制医院的669名护士1年内所经历的医院场所暴力事件。结果:l年内护士经历的医院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为70.40%。暴力事件的特点为:二级医院发生率最高,一级医院发生率最低;急诊科发生率最高;暴力多发生在日间,地点是住院病区;施暴者特点是中年人、男性、患者家属;施暴原因主要为要求未被满足;护士的应对方式主要是"解释"和"忍让"。结论:股份制医院护士普遍经历过工作场所的暴力事件,最常见的为辱骂,建议社会舆论要正确引导公众尊重医务工作者,管理部门要增加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措施,护士自身更要有防范暴力的意识,多方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护士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之一.精神病患者的冲动或暴力攻击行为常带有突然而难以预料的特点,要求护士需要有高度的预测和处理暴力的能力,并对暴力的发生和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以便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本文对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对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医疗场所暴力事件影响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严重妨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有研究表明,医院急诊科护士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2],原因是急诊科接诊的都是急、危、重症及突发事件的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没有规律,亲属、陪护人员及患者求医迫切,而急诊护理工作量大,常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情况给护理纠纷和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隐患.本文旨在探讨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应对措施,为防范工作场所暴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在精神科临床较常见.由此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因而引起护理同行的重视和研究的兴趣[1-4],而护士与精神病患者接触频率最高[5],但很少有人对护士受攻击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了解精神科护士受患者攻击的情况,探讨最大限度降低受攻击风险,保证护士人身安全的策略,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124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现状。方法:采用攻击行为发生情况感知量表(POPAS)对本市14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感知的因素。结果:140名研究对象感知发生频率最高的5种攻击行为:普通语言攻击(喊叫,咒骂)、身体轻微暴力(推搡,踢打)、被动攻击(易激怒,抵抗)、侮辱性攻击(辱骂)、患者自身轻微暴力(头撞墙等)。性别、职称、工作年限,共同影响对攻击行为感知情况总变异为28%。结论:男护士在感知攻击行为多于女护士,而高职称及超过5年工作年限的护士能更易感知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精神科患者暴力攻击对护士的影响并探讨对策。方法自制问卷调查护士受暴力攻击的影响及支持来源。结果共调查67名护士,84%的护士经历过暴力攻击,暴力攻击事件对个人生活(77%)及工作状态(86%)造成明显影响,不同学历和工作年限护士间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护士最期望的支持源是护理管理层。结论暴力攻击对护士的不良影响明显,有必要干预。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患者也越来越受到相关机构的重视[1,2],同时医院对护士也迫切的需求,基于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地护士的数量迅速得到增长,这一群体已经开始作为护理事业不可缺少的力量,活跃在临床护理的各个工作岗位上。然而,目前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工作实践证明,精神科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最多的高危场所之一[3,4],暴力事件给护士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5],为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特进行该项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情况,寻求对策。方法在精神科临床科室进行暴力伤害登记,对伤害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害情况:一般伤害61起,严重伤害3起。暴力伤害攻击源:精神患者。伤害时间:一般伤害大多发生于上下午白班,严重伤害主要发生于中晚班。伤害地点:一般伤害和严重伤害多发生于男病房。伤害因素:患者疾病症状具有攻击倾向、因住院环境过于封闭而不安心住院,护士对患者强制措施不当、与患者沟通不当、个子矮小等。结论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发生率极高,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  相似文献   

16.
国内资料显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精神疾病患病率为20%~70%,主要为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1].大部分精神障碍未被识别和诊治,特别是焦虑、抑郁等[2].我院于2001年6月至8月举办了一期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收效明显,特别是精神科会诊工作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现将培训前后精神科会诊情况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7.
精神科患者暴力攻击事件对护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精神科患者暴力攻击对护士的影响并探讨对策。方法自制问卷调查护士受暴力攻击的影响及支持来源。结果共调查67名护士,84%的护士经历过暴力攻击,暴力攻击事件对个人生活(77%)及工作状态(86%)造成明显影响,不同学历和工作年限护士间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护士最期望的支持源是护理管理层。结论暴力攻击对护士的不良影响明显,有必要干预。  相似文献   

18.
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情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水英  谢锦灵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1):107-107,10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情况,寻求对策。方法在精神科临床科室进行暴力伤害登记,对伤害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害情况:一般伤害61起,严重伤害3起。暴力伤害攻击源:精神患者。伤害时间:一般伤害大多发生于上下午白班,严重伤害主要发生于中晚班。伤害地点:一般伤害和严重伤害多发生于男病房。伤害因素:患者疾病症状具有攻击倾向、因住院环境过于封闭而不安心住院,护士对患者强制措施不当、与患者沟通不当、个子矮小等。结论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发生率极高,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  相似文献   

19.
张春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212-1214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原因,为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医院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58名急诊科护士有关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8名急诊科在职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90.9%,不同年龄、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的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辱骂(63.3%)和威胁(22.5%),其次是躯体攻击(11.3%)和性骚扰(2.8%);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等待时间过长(39.3%)、醉酒或使用特殊药品(12.7%)、医疗费用过高(12.7%)、护理人员态度或技术问题(9.9%)等;暴力发生可使护士出现委屈(78.9%)、愤怒(56.3%)、抑郁(45.0%)、焦虑(39.4%)等不良心理反应.结论 急诊科护士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对护士带来了短暂或长期的心理、精神上的伤害,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精神科护士由于其工作性质及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导致其成为护理工作中发生职业倦怠最高的人群,多项研究报道指出,医疗机构中超过49.12%的精神科护士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1-2].精神科护士发生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心理、家庭以及生活质量,更会影响患者的护理质量[3].本研究旨在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倦怠感在不同维度中的占比,以期提高其工作热情,缓解职业倦怠感,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